查看原文
其他

雷骥: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三个关键因素

“亲和力”最早属于化学领域的概念,先后被引入生物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在心理学、教育学上被广泛使用,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改革开放后,亲和力概念被应用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中。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将其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概念。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于教育对象所具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同化力,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亲近感和悦纳度上。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事实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是否具有亲和力以及亲和力强弱,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影响思想政治理论亲和力的关键因素有以下三点。

学生个人利益

教育对象的个人需要和利益满足程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生成的基本前提。人们的行为主要由动机决定,而动机由需要形成。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又反映了他们的需求和期待。可以说,人的需要和利益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内驱力,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及其对应的需要构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产生和提升的人性基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积极关注大学生生存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期待,主动回应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努力解决其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与困惑是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只有认真思考、积极回应这些问题,才能增强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的获得感,使大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对执政党、国家和社会有用,而且对他们自己的生存生活、成长发展也有帮助,由此达到价值认同和利益共识,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亲和力(即利益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会使大学生自觉自愿走进思政课课堂、心甘情愿接受老师的宣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他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充分表明: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确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健康快乐成长,实现人生价值,有很大帮助。这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生成与提升的基本前提。

师生情感情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有“情怀”。何谓情怀?它是指社会实践活动中主体以情感为基础,所产生的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在宏观上,情怀表现为浓郁的爱国情、强烈的报国志,我们称之“家国情怀”;在微观上,情怀表现为对家人、朋友、学生的“乐于用情、真心热爱”。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要具有足够的“情度”,就会产生“亲和力”。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没有“情感”,也没有“情度”,更不会自发地产生“亲和力”来吸引学生走近和悦纳。

思想政治理论的“情感”“情度”“亲和力”,主要来源于教育主体(即教师)的情感自觉和理性自觉。换言之,任课教师作为教育主体,通过发挥主体能动性,赋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自觉的特性,使之具有“情感”“情度”,进而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这种“情度”主要是指教育者从情感上发自内心对学生“爱”“亲”“好”。所谓“爱”,就是真爱,即教师发自内心地、真心真意地爱学生;所谓“亲”,就是亲近,即教师主动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生活;所谓“好”,即真好,即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生活困难和思想困惑,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否有“情怀”、有什么样的“情怀”,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亲和力的强弱。作为教育主体,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做到“用心”“用情”、用多少“心”“情”、其“情度”大小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产生和提升的关键因素。“亲和力”的关键在于“亲”,即教师要主动亲近学生、关心学生、真爱学生。教师只有对学生“亲近”,才能主动走进学生生活;只有关心学生,才能与学生交朋友;只有做一个有情怀的教师,乐于教学、真爱学生,才能被学生真心喜欢。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被“吸引”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来,自觉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真心悦纳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就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立志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让学生喜欢的老师,那么在授课过程中就容易实现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双方的情感协同配合、同向同行,就会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情感亲和力,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为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其亲近学生的情感、热爱学生的情度如何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情感亲和力?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如何配合教师的情感传递和情绪感染,达到情感认同和情感接受,最终真心喜爱思想政治理论课?弄清这些问题,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至关重要。

教师个人魅力

教师个人魅力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能够用理想远大、信仰坚定的政治人格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以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个性特点点燃大学生上课的激情;用激情四射、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大学生上课、听课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等。

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个人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第一,政治要强;第二,情怀要深;第三,思维要新;第四,视野要广;第五,自律要严;第六,人格要正。”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地从这些方面努力,方能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进而形成教育主体的人格亲和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好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取营养,批判地借鉴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努力增强个人理论魅力,这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宣讲亲和力的前提基础;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增强个人人格魅力,这是提升道德人格亲和力的必然要求;灵活运用现代化教育理念、内容和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水平,这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即授课方法)亲和力的必由之路。如果做到这些,就会大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有效吸引大学生自觉走进思政课堂,真心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努力学习和真心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关注和满足学生需要,努力培育师生情感情度,大力增强教师人格魅力,才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批准号17BKS132)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精彩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全国历史学专家学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二届学术大会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

2019年3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

第七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陈宣宇  排版编辑:陈宣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