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招标公告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单位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二、招标对象
主要包括中央有关部委,教育部直属高校,省级以上(含)党校、社科院、高校和重点研究基地,军队系统重点院校和社科研究机构。投标要以单位名义进行,多单位联合投标须确定一个责任单位。鼓励跨地区、跨单位联合投标,鼓励理论工作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开展研究。
三、招标工作总的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着力深化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着力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应用对策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四、招标数量和资助强度
本批重大项目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共发布371个招标选题研究方向,涵盖国家社科基金26个学科领域。每个招标选题原则上只确立1项中标课题。资助强度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为每项60-80万元。对于研究周期长、经费投入大、带有工程性质的重大选题及大型数据库建设项目,可单独编制经费预算;如获中标,将根据研究进展情况和完成质量,立项两年后经专家评估合格予以滚动资助。
五、投标资格要求
(一)投标责任单位须具备下列条件:
1.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和深厚的学术积累;
2.设有专门负责科研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
3.能够为开展重大项目研究工作提供良好条件。
(二)投标者须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国家社科基金各项管理规定;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社会责任感强,学风优良;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厅局级以上(含)领导职务,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并担负科研组织指导职责;每个投标团队的首席专家只能为一人。
2.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大研究专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课题负责人,不能作为首席专家参加本次投标。申请2019年度其他国家级科研重大项目及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不能投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3.首席专家只能投标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参与本次投标的其他课题。子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在本批次招标中只能参与一个投标课题,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两个投标课题。
六、投标课题要求
1.投标者须按《招标公告》发布的选题研究方向(附后)投标,自选课题不予受理。本次投标须按照新修订的《投标书》(2019年7月制)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填写申报材料,填报以前版本无效;《投标书》文本要简洁、规范、清晰,不加附件。
2.投标课题要突出研究重点,体现有限目标,课题设计不宜过于宽泛,避免大而全,子课题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大型文献典籍整理、丛书编纂、数据库建设等规模较大的课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子课题数量。每个子课题只能确定一名负责人。
3.投标者要熟知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前沿和动态,除必要的学术史梳理外,应着重对同类课题研究状况和他人研究成果做出分析评价,阐明投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4.投标者要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相关前期研究成果。《投标书》要重点介绍首席专家近年来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和学术贡献、同行评价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情况。
5.投标者要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框架设计、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体现投标者创新的学术思想、独到的学术见解和可能取得的突破。投标跨学科选题要侧重文理交叉和协同创新,注重采取多学科研究方法和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
6.项目完成时间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应在5年左右完成,部分研究任务艰巨、规模较大、周期较长的课题可分期完成,完成时限不作统一规定。
7.预期研究成果的规模和数量应科学合理,确保质量和学术水准,多出精品力作,避免重复出版;最终成果为大型文献典籍整理、多卷本专著、系列丛书等形式的,应注意编纂体例的科学性和统一性;最终成果为学术专题数据库的,要以公益使用、开放共享为目标,避免重复建设。
七、投标纪律要求
1.投标责任单位和首席专家要加强审核把关,切实把好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各地社科管理部门和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从选题设计、课题论证、首席专家、前期研究成果、科研团队和责任单位等方面进行认真仔细审核,合格者予以上报。
2.投标者要弘扬严谨、求实、创新、诚信的优良学风,自觉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规定。凡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违规违纪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参评资格;如获中标,一律撤项,五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子课题负责人须在《投标书》上签字,否则视为违规申报。如获中标,子课题负责人原则上不得变更。
4.投标者可提出2名以内建议回避评审专家,我办将根据评审工作的实际情况予以考虑。
八、具体时间安排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自2019年起实行网上申报和评审,投标人在网上申报的同时仍需提供纸质版和电子版《投标书》各1份。具体安排如下:
纸质和电子版材料报送:
1.投标人可登录我办网站(www.npopss-cn.gov.cn)下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投标书》及相关材料。《投标书》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经责任单位审核盖章,由各地社科管理部门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统一报送全国社科工作办项目规划处,投标截止日期为2019年9月10日。个人单独投标不予受理,逾期不予受理。
2.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须于9月13日前,将《投标书》电子文本(WORD文件格式)和投标材料汇总清单电子表格(EXCEL文件格式)发送至npopss@vip.163.com,并确保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致性;9月15日前将审查合格的1份原件纸质《投标书》寄送我办,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力学胡同3号力学宾馆转全国社科工作办收(邮编:100031)。
网络申报信息填写:
3.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申报系统将于8月20日至9月10日开放,在此期间投标人可登陆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https://xm.npopss-cn.gov.cn), 以实名信息提交注册申请,待责任单位审核后由系统创建账号并发送短信和邮件通知,之后即可登录系统,并按规定要求填写申报信息。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投标责任单位要加强本单位网上申报的组织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本单位投标人在规定时间内顺利提交网上申报材料。
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主页“项目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管理以该系统为准。有关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技术人员,座机:400-800-1636,电子信箱:support@e-plugger.com。
4.全国社科工作办对《投标书》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查的投标课题进行评审,提出建议中标课题名单。
5.建议中标课题名单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在全国社科工作办网站上公示7天。公示期满,对无异议者下达立项通知书。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19年7月15日
附件一: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选题研究方向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的思想和实践研究
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国际认同研究
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研究
4.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理论话语变迁及构建研究
5.《马藏》早期文献(1871-1921)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6.毛泽东的江西七年与中国共产党的自觉自信研究
7.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创新研究
8.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9.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有机衔接问题研究
10.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百年历程与经验研究
11.中共党史研究史(1921-2021)
12.百年中国高校党的建设历史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13.毛泽东口述史料的搜集、校勘、整理与研究
1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文献挖掘、整理与研究
1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资料整理与研究
1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及原创性贡献研究
17.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研究
18.人工智能前沿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19.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拓展性研究
20.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重大问题研究
21.文化比较视域下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性研究
22.当代视域下新资本形态及其运演逻辑的哲学研究
23.当代全球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趋势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24.中华比较哲学文献资料编纂整理与研究
25.中国仁学发展史(多卷本)
26.中国经学制度研究
27.易学古籍数据库建设
28.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
29.宋学源流
30.宋明清关学思想通论(七卷本)
31.桐城方氏学派文献整理与研究
32.《斯宾诺莎全集》翻译与研究
33.《康德辞典》翻译及译名数据库建设
34.《洛采哲学著作集》翻译与研究
35.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
36.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记忆研究
37.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建设百年史研究(1921-2021)
38.当代西方伦理批评文献的整理、翻译与研究
39.西方百年元伦理学史研究
40.系统哲学思想史研究
41.当代量子诠释学研究
42.大数据时代生物样本库的哲学研究
43.技术创新哲学与中国自主创新的实践逻辑研究
44.大数据背景下人工智能及其逻辑的哲学反思
45.语用逻辑的深度拓展与应用研究
46.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范式及心脑机制研究
47.西方自然美学通史
48.环喜马拉雅艺术图谱绘制
49.数字化视阈下的唐宋绘画色彩虚拟复原研究与传统色彩资源库建设
50.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技术变迁的动力、机制与政策研究
51.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2.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基础、能力结构与推进机制研究
53.新时代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54.基于多维视角的2020年以后我国相对贫困问题研究
5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国际经济规则重建的理论逻辑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56.区域经济多极网络空间组织研究
5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国家理论研究
58.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消费史(1949-2019)
59.中国国际投资史研究
60.新形势下资本市场重大风险防范与化解研究
61.中美绿色贸易利益测算模型、理论建构及对策研究
62.中美经贸博弈对我国经济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63.深化中非经贸合作关系研究
64.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安全体系构建研究
65.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的方案设计与谈判策略研究
66.长江上游水权制度建设综合调查与政策优化研究
67.以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68.中国主动扩大进口问题研究
69.实质性减税降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70.新时代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研究
71.新形势下地方债务风险管控的目标、难点与实现路径研究
72.全面推进生态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研究
73.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创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74.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75.我国大健康产业的业态演进、风险识别与安全治理研究
76.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77.面向国家能源安全的智慧能源创新模式与政策协同机制研究
78.能源革命背景下我国电力市场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79.绿色发展下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发展与安全战略研究
80.我国渤海“海洋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研究
81.气候智慧型农业碳减排及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
82.多维制度联动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83.新时代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84.互联网赋能地方发展的中国经验和模式研究
85.“一带一路”区域创新网络建设路径研究
86.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
87.城乡区域平衡发展理念下的土地制度综合改革研究
88.建设“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研究
89.资金流量存量核算制度方法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90.地方金融运行动态监测及系统性风险预警研究
91.绿色金融指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92.农业风险测度与农村普惠金融工具创新研究
93.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94.宏观经济稳增长与金融系统防风险动态平衡机制研究
95.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96.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机制研究
97.“一带一路”农业对外投资的风险识别与防控对策研究
98.国家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研究
99.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风投规制化与系统环境构建研究
100.区块链驱动的供应链新理论与应用研究
101.中国制造业关键技术缺失、成因及创新突破路径研究
102.“一带一路”投资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103.新时代南海经济开发、国防建设与生态环保“三位一体”协调发展重大问题研究
104.国家重大科技产业项目知识产权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105.智慧社会与我国新型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研究
106.中国机构投资者功能定位与监管政策研究
107.推进居民绿色消费升级的监管体系研究
108.“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109.“健康中国2030”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动态监测研究
110.前沿生物技术发展重大风险防范与化解研究
11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评价与质量监测研究
112.中医知识组织模式创新与社会共享机制研究
113.“放管服”改革与发展软环境研究
114.当代科技重大风险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15.中国战略性三稀矿产资源供给风险治理机制研究
116.国际竞争力视角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
117.大数据驱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
11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多元化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119.乡村振兴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120.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
121.新时代我国农村贫困性质变化及2020年后反贫困政策研究
122.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效应测度与统计评价
123.卫星账户编制的理论、方法与中国实践
124.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创新要素配置的统计测度与评价研究
125.中国特色政策试验与政府间学习机制研究
126.新中国七十年来农村基层建制变动资料收集与数据库建设
127.改革开放创造的中国经验及政治学知识生产研究
128.当代中国重要政治术语翻译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
129.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安全协同防护体系研究
130.“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研究
131.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
132.基于大数据的国家安全态势感知原理及冲突数据库建设
133.21世纪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对未来世界政治走向的影响研究
134.大气污染国家间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135.百年来中国政治学史研究
136.中国特色国家监察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137.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能力建设研究
138.中国参与制定国际劳工标准新规则研究
139.我国海外园区全球布局的空间选择与协同治理研究
14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侨情与海外侨胞参与建设的战略研究
141.“一带一路”遭遇的冷战思维挑战及应对研究
142.建立全方位的中印战略互信研究
143.美国思想体系与对外政策的历史观察和现实分析
144.“冰上丝绸之路”与“北极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
145.新中国70年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
146.循证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
147.新技术应用背景下数字社会特征研究
148.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研究
149.中国儿童保护体系建设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
150.代际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新生代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研究
151.新时代我国残疾人社会融合问题研究
152.大数据驱动的网络社会心态发展规律与引导策略研究
153.我国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趋势、影响与协同治理研究
154.中国相对贫困的多维识别与协同治理研究
155.百年社会变革中的中国家庭结构及其变动分析(1911-2010)
156.中国租界法制文献整理与研究
157.大数据侦查与人权保障体系的重塑
158.反腐一体推进模式下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研究
159.历代治藏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
160.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中的规范协同问题研究
16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法治保障研究
162.积极老龄化的法治问题研究
163.洞庭湖生态法治保障研究
164.数字经济的法治保障研究
165.污染环境犯罪多元治理机制研究
166.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规制研究
167.行政诉讼类型制度的构建研究
168.数字网络空间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研究
169.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公安法治建设研究
17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法律体系构建研究
171.美国国会涉华法案文本整理、翻译与研究(1979—2019)
17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研究
173.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理论创新和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17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及其国际比较研究
175.中国少数民族全面健康动态数据库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176.民族大调查的学术回顾、文献整理与当代价值研究
177.藏族传统科技文献收集整理研究
178.西藏阿里后弘期初的佛教遗存与多民族交融研究
179.蒙古族思想通史
180.“万里茶道”茶业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
181.渤海、女真、满洲族源谱系关系研究
182.满族民间历史档案资料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183.改土归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184.中国古代北方多民族服饰文化交融及中华文化认同实证研究
185.国内外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文献整理与研究
186.山陕豫民间文化资源谱系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证研究
187.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
188.海南“村人”民族志研究
189.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190.中国古代建筑思想通史
191.中国东南海海洋史研究
192.中国职役通史
193.中国村落发展史(多卷本)
194.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山川名胜舆图整理与研究
195.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数字化技术研究
196.当代中国公众历史记录理论与实践研究
197.出土先秦两汉医药文献与文物综合研究
198.秦汉三国简牍经济史料汇编与研究
199.“夏译汉籍”研究
200.中国海域图像志与海上丝路交流考释
201.汉代铜器资料整理及其综合研究
202.敦煌中外关系史料的整理与研究
203.两宋建筑史料编年研究
204.辽宋西夏金元族谱文献整理与研究
205.宋元以来珠江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206.出土西夏字书整理研究及语料库建设
207.元明(北元)时期蒙古高原历史地理研究
208.明清时期黄河治理工程文献的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209.域外汉文档案文献记录的澳门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历史资料整理与研究(1500-1840)
210.清代钦差驻库伦办事大臣衙门档案整理与研究
211.清代驿站史研究
212.清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研究暨数据库建设
213.“156项”建设工程资料整理与相关企业发展变迁研究
214.中国侨汇档案整理与研究(1915-1995)
215.中国国会会议史
216.中国近代民众运动全史(1919-1949)
217.近代中国审判与社会变迁研究
218.中国近代纺织史资料整理与研究
219.中国近代科学社团资料的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220.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文献史料整理与研究
221.民国律师公会档案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
222.近现代日本对“满蒙”的社会文化调查书写暨文化殖民史料文献的整理研究(1905-1945)
223.抗战时期西北国际通道资料整理及研究
224.故宫文物南迁史料整理与史迹保护研究
225.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决策问题研究
226.法国收藏中国西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840-1949)
227.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顾维钧档案整理与研究
228.美国藏孔祥熙个人档案的整理研究与数字化建设
229.哈佛大学馆藏近代黑龙江历史资料整理研究(1906—1945)
230.世界文明古国考古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研究
231.援外考古遗址保护研究
232.秦岭南麓汉中盆地龙岗寺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与综合研究
233.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综合研究
234.2013-2018年度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考古发掘与综合研究
235.石家河遗址发掘报告(2014-2018)
236.渤海南岸地区盐业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237.龙泉窑考古学研究
238.走马岭史前城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
239.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240.河南焦作府城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
241.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史(多卷本)
242.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
243.西方史学史谱系中的文明史范式研究
244.阿拉伯史学经典《历史大全》的汉译与研究
245.美国与中东国家制裁与反制裁史研究(1945-2018)
246.“一带一路”佛教交流史
247.西夏文佛教文献遗存唐译经的整理与综合研究
248.基督教中国化之经典、礼仪与思想研究
249.明清中国天主教汉籍校注整理及耶儒佛道对话研究
250.中国少数民族基督教通史
251.中国诸子学通史(多卷本)
252.中国古代类书叙录、整理与研究
253.制度、文体与中国古代文章学研究
254.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术语考释与谱系建构
255.中国古代通俗类书的文献整理及语言文学研究
256.历代赋论整理研究
257.历代理学文论集成与研究
258.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书形成问题研究
259.《国语》文献集成与研究
260.《春秋》三传学术通史
261.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建设
262.唐宋以来西南地区竹枝词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
263.敦煌佛教文学艺术思想综合研究(多卷本)
264.宋代“广韵-集韵”系统韵书韵字大成、数据库建设及宋代韵书史建构
265.明清小说戏曲图像学研究
266.南明文学作品全编整理与研究
267.东林学派文献整理与文献研究
268.杂剧古今演变史及历代杂剧文献汇释
269.东亚古代汉文学史
270.汉唐间丝绸之路历史书写和文学书写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
271.改革开放40年文学理论学术史研究与文献整理
272.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重铸与当代拓展
273.中国文学阐释学的中外话语资源、理论形态研究与文献整理
274.中国非虚构诗学的历史生成与当代传承研究
275.文学理论中国范式研究
276.鲁迅的文化选择对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影响
277.德国早期诠释学关键文本翻译与研究
278.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
279.新中国高等戏剧教育史
280.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与海外市场动态数据库建设
281.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
282.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
283.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多卷本)
284.中国近世书画文学文献整理和研究
285.百年中国文学女性形象谱系与现代中华文化建构整体研究
286.社会主义文学经验和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
287.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
288.百年台湾文学中的中华民族叙事研究
289.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政策文献的整理、研究与信息平台建设
290.历代北疆纪行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291.明代少数民族诗文文献辑录与文学交融研究及其资料库建设
292.俄藏《格萨尔》文献辑录及电子资料库建设
293.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维吾尔文、哈萨克文译本的接受、影响研究及其数据库建设
294.大小凉山彝文经籍文献语音资源库建设
295.民间宝卷文献集成及研究
296.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汉籍调查编目、珍本复制与整理研究
297.中国古代石刻文献著录总目
298.东方古代文艺理论重要范畴、话语体系研究与资料整理
299.丝路文化视域下的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学科体系建构
300.西方文论核心概念考绎
301.世界巴赫金学重要文献整理与研究
302.英国文学的命运共同体表征与审美研究
303.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
304.东亚汉诗史(多卷本)
305.非洲英语文学史
306.《世界儿童文学百科全书》翻译及儿童文学批评史研究
307.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
308.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家语言能力比较研究
309.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语料库建设与研究
310.中国境内语言核心词汇声学数据库及计算研究
311.中国境内语言变音数据库及理论建设研究
312.跨国华裔移民语言适应研究
313.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挖掘、整理及翻译标准化研究
314.中国阿尔泰语系语言比较研究
315.山西方言参考语法的撰写及语法类型语料库的建设
316.上海城市方言现状与历史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317.壮语参考语法的研究与编纂
318.20世纪中叶浙江方言调查资料的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319.回鹘式蒙古文文献数据库建设
320.苏皖鄂赣江淮官话与周边方言的接触演变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321.明清民国珍稀时音韵书韵图整理集成与研究
322.明代至民国西北地区契约文书整理、语言文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323.近代汉语后期语法演变与现代汉语通语及方言格局形成之关系研究
324.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
325.六书学通史暨古代六书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326.北京大学藏甲骨整理、保护与研究
327.计算机识别商周金文研究
328.魏晋南北朝石刻疑难字词考释与辨伪
329.宋元明清文献字用研究
330.古代汉字注音资料的整理与现代辞书汉字今读的审定
331.中国农学典籍外译、传播及其新时代价值研究
332.东亚汉字文化圈《切韵》文献集成与研究
333.新华现汉俄译工程
334.中、日、韩汉语音义文献集成与汉语音义学研究
33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
336.非洲语言志的编纂及数据库建设
337.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建构和变迁研究(1918-2018)
338.新中国70年新闻传播史(1949-2019)
339.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
340.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主流媒体的百年传播研究
341.大数据时代计算传播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342.媒介体制与社会信任研究
343.我国新闻传播业人工智能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向研究
344.5G时代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变革和治理对策研究
345.基于机器博弈的网络信息传播安全多准则动态管控策略研究
346.媒体融合中的版权理论与运用研究
347.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与新时代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348.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349.清代新闻传播史料整理与史料学建构
350.当代中国图书出版史
35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典藏、智能创意平台设置与全球化传播
352.“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
353.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
354.社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图书馆发展风险规制研究
355.面向三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资源整合的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研究
356.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治理研究
357.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与基础理论研究
358.安徽博物院所藏古籍分类整理与研究
359.新时代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重构研究
360.南海疆文献资料整理中的知识发现与维权证据链建构研究
361.基于大数据的科教评价信息云平台构建和智能服务研究
362.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研究(1949-2019)
363.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重大问题研究
364.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建设的体医融合协同创新研究
365.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366.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促进与反社会预防研究
367.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
368.新时代社会治理背景下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69.社会心理学视角下中国民众信任变化趋势与合作互信促进研究
370.中国人道德认知和情绪特点的心理、脑与人工智能跨学科研究
371.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
附件二: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投标书
附件三: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投标材料汇总表
附件四: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申报操作手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附件
精彩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办好思政课 提升育人质量
全国第一家地方历史研究院四川历史研究院成立
坚持唯物史观 增强制度自信
2019年“中国阐释学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陈宣宇 排版编辑:陈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