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治理的中国道路:七十年的探索历程

梁理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09-04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变化情况和发展任务要求,为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治理模式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为维护我国社会长期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社会治理的中国探索经历三个发展阶段7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走过了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到现代的社会治理的探索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社会管控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经济领域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在社会领域也建立起全能管控型社会管理体制。在这个发展阶段,国家与社会高度整合,呈现出国家—社会一体化特征。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化改革推进,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计划经济时代全能管控型社会管理体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逐步丧失。这必然要求对社会管控方式和社会管控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二是社会管理阶段。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快,单位制、街居制的控制功能逐步弱化,难以应对新的社会形势变化,传统的管控型社会管理体制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是中央首次提出社会管理议题,并确立了社会管理的制度框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三是社会治理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在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用现代“社会治理”概念取代传统“社会管理”概念,强调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变化,从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到社会治理制度的确立,这是我们党长期社会治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创新的升华,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坚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特点坚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特点。由于“治理”这一概念源于西方,因此,一些学者往往简单地套用西方治理话语解读中国社会治理实践,或以西方社会治理模式为标准对中国社会治理实践评头论足。实际上,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概念以来,中国的社会治理探索始终紧扣中国实际,在批判吸收和大胆借鉴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社会治理话语体系。一是中国语境中的社会治理体系。在治理理论中,治理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等。而在中国社会治理话语体系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对我国社会治理主体关系进行了明确界定: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在这种治理主体互动关系中,党委领导是关键,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能够兼顾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群体之间、公民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协调发展。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才能够焕发勃勃生机。这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治理主体间关系模式与互动方式。二是中国语境中的社会治理路径。治理理论认为,政府、市场和社会作为不同的治理主体,尽管三者不可避免地都有失效的一面,但三者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中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因此,合作共治是现代治理最鲜明的特质,它内在地要求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以形成网络化的治理体系和多层次的互动合作关系。在中国社会治理话语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意旨和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其突出特点集中体现于一个“共”字,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享有社会治理成果。也只有让更多的主体参与社会治理,让全体人民更加公平地享受社会治理成果,才能真正走向“善治”,把我国社会治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三是中国语境中的社会治理目标。在中国社会治理语境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十分清晰地指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共享”是全民“共建共治”的目标,也是“共建共治”的保障。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所取得的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人民群众在共同参与中体会到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内在逻辑要求和关键要旨。坚持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取向,是中国语境下的社会治理与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根本区别。因此,中国社会治理道路本质上是在党的领导下,统筹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逐步形成属于中国本土的社会治理经验在70年的历史进程中,党和政府始终立足于中国建设、改革的实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逐步积累并形成了属于中国本土的社会治理经验。第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之路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是西方化,而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政治体制层面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社会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完成这一重大工程任务。70年的历史证明,我国社会治理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结果。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之路的核心诉求。人民群众既是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主体,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之路的灵魂和核心诉求。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探索实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思想,清晰指明了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战略方向。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在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坚持立足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之路的成功基石。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成就了这片土地特有的魅力和鲜明的特色。任何的制度创新,都必须脚踏这片土地。尽管治理一词源于西方,但中国社会治理的探索则只能立足于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7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实践始终立足中国国情,面对中国发展实际,勇于用国际视野与本土思考相结合的战略眼光审视中国社会现实,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社会治理之路,为全球社会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中国社会治理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是社会治理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


戳“阅读原文”,查看往期学术干货!
精彩推荐

谢伏瞻: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角

甲骨学120年的辉煌成就

发挥智库在现代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人才引进招聘公告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注重定量分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刘星  排版编辑:刘星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