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段丹洁 孙美娟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10-31

近日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哲学社会科学界反响热烈,出现了研讨与学习的热潮。

开创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钟飞腾表示,当前,中国成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的国家,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口规模超过4亿。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而21世纪初中国人均GDP刚刚接近1000美元,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0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我国经济社会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勇谈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呈现出新特点。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表示,近年来,我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最为显著的成就是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新动能的培育和发展。以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科技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宇文利认为,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致力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硬骨头”“真问题”,敢于碰硬、敢于较真,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节奏。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中国之制”不断完善,“中国之治”成效显著。

勠力同心 艰苦奋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辛理论探索的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新创造的智慧结晶。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

“党的十九大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杜志章谈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和宪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拥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在实践中日益走向成熟和完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立足改革发展大局,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以党的坚强领导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等,这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论断或重大举措,无不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持续推进,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南。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宇文利告诉记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与我们党扭住目标、强化领导和带头意识,在各项工作中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分不开,与党主动开展自我革命、积极推进社会革命分不开。

钟飞腾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有更高的站位和更宏阔的视野,既不忘初心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把握国内外发展新形势。放眼世界,我们面临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科技革命、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以及全球治理格局的大调整,为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创造了良好条件。面对一些西方势力的挑衅和污蔑,我们既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更要审时度势、奋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提升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

张德勇表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开放,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尤其是,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科技创新上多下功夫,尽快从根本上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刘刚谈到,其中的“变”,首先是指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潜能的积累,是影响国际发展格局变化的最大因素。尤其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能够释放历次工业革命积累的技术创新能力,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跃升。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关键是要深化改革和开放,创造更加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和体制。

在刘勇看来,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保持战略定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压力中强动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主动谋势定势,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要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


相关阅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乘势而上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俄罗斯学者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责任编辑:刘岩  排版编辑:刘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