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库报告:提升欧洲社会的“中国学能力”

王婀娜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10-31

近日,德国著名智库科学与政治基金会 (Stiftung Wissenschaft und Politik)发表题为《敢于提升“中国学能力”》的研究报告,就“中国学能力”对德国和欧洲对华政策的外交政策意义进行研究。报告称必须建立一个全欧洲的“中国学能力”体系,以确保长期的行动能力,并且将这项任务定位在外交和教育政策的交叉点上。报告建议向公众提供“中国学能力”的教育机会,令其通过教育获得“中国学能力”,应该成为欧洲对华战略的一部分,并提出了针对“中国学能力”的欧洲教育计划。该报告强调,不仅要在大学和英才团队中建立提升“中国学能力”的基础,而且必须在整个社会中,以欧洲的教育部门为基础成立“欧洲中国学教育基金”促进全社会提升“中国学能力”。

关注“中国学能力”由来已久

事实上,对于“提升‘中国学能力’至关重要”这一结论,德国联邦政府早已通过“联邦教育与研究部2015—2020年中国战略”(现已结束)这一举措对此做出回应。该项目制定的措施主要涉及科学和研究,自2016年以来已经在德国大学中的11个跨学科领域中实施。2017年,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外交部和文教部长会议共同发起一项联合倡议。该倡议支持“认识中国,了解中国”(2018年)研究课题,不仅涉及科学研究,同时关注学校教育的情况。

2018年8月7日,有德国政府官员表示,由于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德国政府将继续提高德国各界的“中国学能力”。当天,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也发布了《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研究报告,这是德国关于“中国学能力”的第一份内容全面的清单。报告显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化和科技创新等当今世界性挑战中扮演重要角色,面对充满自信的中国,德国社会需要摒除以往的陈旧印象。报告认为,“中国学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和基本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历史、社会各领域情况的能力。为此,德国应在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层面为人们提供获得“中国学能力”的机会。

而今年这份《敢于提升“中国学能力”》报告在2018年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基础上,提出三点新发现。第一,“中国学能力”代表了在各种环境中运用关于中国的知识并在更广泛的中国政策环境中对具体问题进行分类的能力。第二,跨文化能力是进行对话的能力的必要条件。它与掌握各种技巧或商务礼节不同,而是指根据关于体制差异性的知识重构解释范围的能力。第三,中文能力必须从学校教育开始培养。大学课程、职业培训以及在中国的交换学期可培养良好的“中国学能力”。

从教育层面着手

上述两份智库报告中都突出了“中国学能力”所包含的语言、国情学和跨文化能力三点内涵,而这三点是相互依存、相生相伴的。由于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符号传播的,所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本身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它与文化传统同时发展。外语学习者需要了解对象国的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而在与异文化互相影响的过程中,还需要具备跨文化能力。

《敢于提升“中国学能力”》报告还就如何提升“中国学能力”提出了最新的建议。欧盟拥有广泛的教育平台,可以作为提升“中国学能力”的基础要素,例如欧盟的多语政策。欧洲可以将此项目分成两个子项目,第一个子项目应包括提供资讯、建立参与者网络以及在欧洲范围内进行中国学教育的交流活动。在欧盟委员会的资助下,组建一个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语言专家项目小组,在欧洲范围内围绕有关中文课程的信息进行联络和交流,并为此开发可行性计划。第二个子项目是对有关课程设置和解决模式的具体教育方案进行构思、实施和评估。例如,由欧洲各国组成代表团体前往中国,以互惠的方式与中国学生会面。

《法兰克福汇报》《德国商报》等德国媒体自2018年以来接连发表过数篇文章,认为德国和欧洲应当进行教育改革,在各级学校增加汉语课程,培养学生的“中国学能力”。西方世界渐渐意识到,现在是让欧洲民众直面中国的飞速发展的时候了。相关媒体文章显示,尽管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意义愈发凸显,但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仍处于边缘位置。德国商界和媒体界人士呼吁,德国非常缺少中国学领域的专家,如今这种局面应当改变。

来自德国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EFI)的研究表明,“中国学能力”的缺失对于科学界和经济界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该委员会负责人发现,德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很少,“我们的学校里几乎没有关于中国的话题。而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开设中文课程却很普遍”。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WP)最近的研究也表明,多年来,尽管对当代中国加强研究的提议越来越多,中国学研究专业的大学生人数却一直在下降。2016—2017学年统计结果显示,在德国的大学中,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新生人数约为500人。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目前没有与汉语有关的附加资质证书。在普通中小学教育阶段,参加中文课的学生人数多年来一直很低,大约为5000人,而学习英语的大约有700万名学生。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学校利用诸如政治、地理、经济学或历史等专业课向德国大约530万中学生传授关于中国的知识。

开拓实践路径

2019年底,德国墨卡托基金会建立了一个教育网络,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推动学校加强“中国学能力”的培养。其内容涉及中文课程,专业课程上将中国列为研讨主题以及学生交流项目。德国图宾根大学2020年也开设了“中国学能力”教学单元,为学生提供汉语、历史、社会和文化领域的附加资质。除了现代汉语语言课程以及文化、历史、电影和媒体研讨会,该模块还包括中国书法课程和北京夏令营。

近日,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和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接连设立,正是对世界各国民众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热情的回应,这两大机构与现有的海外孔子学院共同承担着中国语言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职责。此外,与德国学习中文的人数不多相反,中国近几十年来早已储备了大量德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中国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德语语言文学专业。为推动德语专业内涵式发展,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德语专业教学指南》再次明确了中国德语人才的培养应当围绕语言学、文学、国别和区域研究、翻译学、跨文化研究五个专业方向开展教学与科研。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德语专业学生应具备德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国情研判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德国各界对“中国学能力”的重视,作为具备“德国学能力”的中国德语专业人才可以很好地与德国智库的“提升‘中国学能力’”倡议相对接,为德国“中国学能力”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语言、国情学和跨文化能力是促进中德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的三个支柱,中德、中欧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双方相互间的文化了解与认同。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相关阅读
强化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担当
推进中英学术合作深入发展
构建当代中国原创学术话语体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张卓晶  排版编辑:张卓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