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长谈】杨茂荣:开创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出版工作新局面

杨茂荣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4-22

原标题:心怀敬畏  不辱使命——开创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出版工作新局面


茂荣

"

党史和文献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央文献出版社(以下简称“文献社”)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全力以赴为党史和文献工作服务。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起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思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党史和文献出版工作,很有必要。

"念坚定  对忠诚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事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实现了全面高质量发展。

 “党社”性质决定必须坚定信念、对党忠诚

自1987年成立以来,文献社始终坚持“党社姓党”“政治家办社”原则,坚持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坚持出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深刻认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是首要职责。在实践中,按“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全力以赴聚焦党的事业,把出版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和党的领袖传记、年谱出版工作高质量完成。

出版单位职责使命决定必须坚定信念、对党忠诚

出版工作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党的出版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能力,更好地担当政治责任。因而,坚定理想信念、恪守忠诚之心,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党的出版工作者的终身课题。

主题出版内容决定必须坚定信念、对党忠诚

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出版内容应聚焦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集,老一辈革命家年谱、传记、生平思想研究著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究著作等编辑好出版好,讲述好中国领袖故事,展示好新时代伟大成就。只有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才能充分认识党史和文献出版事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才能凝心聚力、心无旁骛,为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勇毅前行。

坚守阵地 履行使命

出版记录历史,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党的事业发展服务。“在党的百年奋斗中,出版事业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导向,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传扬文化的重要使命。立足新时代、面向新征程,要不忘初心本色,坚持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坚守出版阵地,把正确导向贯穿出版全流程

党的出版工作应始终坚持正确导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确保出版物导向把关工作不留死角,文献社以图书阅评制度为长效抓手,打造编校审印发联动链条,印前紧盯印后评议,紧紧扭住出版物导向关不放松。文献社编委会形成共识:凡是重大选题,都要严格履行送审备案程序;凡是敏感、疑难问题,都要查阅权威资料,严格核实、充分论证。在社编委会带动下,全社编辑自觉履行职责,确保出版物不留隐患、不出导向问题,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坚定忠诚履行党的意识形态重镇职责使命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史和文献出版单位是党的舆论主阵地,要锲而不舍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时刻保持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筑牢意识形态责任制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献工作要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在政治上把好关,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文献社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讲话精神作为做好新时代出版社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遵循。通过政治学习、理论清醒,“增强战略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凝聚磅礴奋进力量。同时,要求全社干部职工本着对党史和文献工作负责的态度,当战士不当“绅士”,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所谓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错误观点;对于不实信息不轻信、不转发、及时删除,始终坚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胸怀”国之大者”,确保社会效益首位不动摇

出版事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献社胸怀“国之大者”,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夯实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重要论述类图书出版。这些重点图书的出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植入广大党员干部心中,为传播好中国领袖的思想、讲述好中国领袖的故事贡献了出版力量。与此同时,巨大的社会效益彰显出蓬勃的时代价值,能动地作用于经济效益的丰厚回报,实现了两个效益双丰收。

坚持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做好党政类图书的出工作,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谋划工作时要统揽大局,操作中要细致精当。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中洞悉规律、辨明方向,在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明确职责。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和战士们站在一棵荷树下歇脚,他问: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有人说看到江西,有人说能看到湖南。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正是这样宏阔的眼界格局和思想方法,让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文献社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为党史和文献事业服务,想问题,作决策,要多打大算盘,把出版社自身发展融入党的工作大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培养人才 锤炼队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发展出版事业的同时,要注重把人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

在选人、用人、培养人方面,强调政治素养第一位

党史和文献出版从业者肩负着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职责使命,其政治素养对于事业的导向具有重大意义。文献社选人用人上秉持“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坚持以筑牢思想信念之基为首、思想和业务并重的培养理念,始终牢记“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

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坚持围绕事业发展选贤任能

党的出版事业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在选人用人上,绝不能是以论资排辈为标准衡量的,更不能是靠平衡照顾来提拔,必须要坚持“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岗位缺什么样的人就配什么样的人”。要想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出版人才队伍,营造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干事创业良好气氛,管理者就要不断改善人才成长环境,探索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敢于为担当者担当,勇于让想为者有为,从而共同推动事业不断发展。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必备的职业素养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工匠精神意味着专业和奉献、责任和敬畏。只有最专业审慎的态度和追求极致的精品意识,只有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的精雕细琢,才能做出最权威的党的重要文献和领袖传记、年谱。鉴于党史和文献出版物的政治性、权威性,文献社对于工匠精神的追求,不仅局限于编辑队伍,而是要求编辑、排版、印制、发行等出版全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名员工都秉持工匠精神、每一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可以说,工匠精神是做好党的出版工作的必备职业素养,是党史和文献出版单位以内容为王,靠质量取胜,以精品奉献读者、奉献人民的必要保障。

越是在一个好的时期,越要提倡高质量发展、精品出版战略,要努力出版更多更好的有益于人民、有益于读者的图书。党的出版单位要聚焦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要心怀敬畏、不辱使命,策划推出更多反映辉煌历程、记录时代变革、激励人民奋斗的出版精品,用鲜活故事讲清楚党的光辉历史和光荣传统,用身边变化讲好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着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把党的领袖人物宣传好、维护好,把党的文献编辑好、出版好,推动党史和文献出版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注释略

(作者系中央文献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责编:赛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