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专题学习笔谈

查建国 陈炼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3-08-28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教授表示,华东师范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也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5.17重要讲话”六周年之际,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部署,学校党委特组织不同学科专家和青年学者开展专题学习,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展开笔谈,努力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作出独特而卓越的贡献。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国荣教授提出,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提出,“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这些提法体现了总书记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的新要求,尤其是以“两个观照”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在当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广而言之,在面临新的文化发展契机之际,中国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也应当对人类作出应有贡献。

在文化发展方面,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能否以及如何真正为世界学术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以时代为观照”,意味着古今之间的关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但不能仅仅停留于以往视域,应当面对现代中国的问题,站在时代背景之下,揭示中国文化在新发展契机下的内涵,使之获得新的生命力。“以中国为观照”则表明,应当注意中国和世界的关联。在放眼看世界的同时,需要坚持中国自身的文化自信。

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这一角度看,既需要充分肯定人类文明所积累的普遍成果,也应当关注中国文化的内在价值。中国文化真正进入世界,以揭示中国哲学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为前提,这不仅包括彰显中国哲学在解决哲学问题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思想价值,而且也涉及通过建构现代形态的中国哲学与文化系统,从理论层面展示中国哲学的创造性和当代意义,由此走向中西哲学与文化之间的合理互动。

回溯中国现代的思想史,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接受和认同逐渐成为比较普遍的趋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本身始终处于发展过程中,正是在面对新的历史风云中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既需要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也需要使马克思主义体现历史变迁,展现新的时代特征。

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融贯中西,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上海市“中国诠释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潘德荣教授认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首先应当始终扎根中国大地,以中国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从我们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出发,把理论研究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坚持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作为话语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编纂例如中国特色诠释学辞典的理论规范著作等方式,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出发,发展和创新属于中国人的话语体系。

其次要立足历史,以时代为观照。从中国面对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时期,深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立场鲜明地回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我们应当自觉地用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学术研究的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彰显中国道路、中国治理和中国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事关党和国家的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所具有的真本事、所取得的好成果。

最后,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要充分发挥近代以来学术探索融通中西的中国特色。在增进人类文明的交流过程中,借鉴中国古代智慧,以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和理论构建(譬如构建“德行诠释学”)形成国际话语优势。用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在世界学术之林中,彰显中国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得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走向系统化、前沿化乃至中心化。

着力在中国特色学术话语建构上下功夫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齐卫平表示,《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站位高、思路宽、目标准、格局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提出“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以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支撑”,这“一主线三支撑”的设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求的总体思路,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定了准则、揭示了路径。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打造上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体现学术原创能力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这三大体系支撑起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总体系,必须形成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协调发展。话语体系尤其要加强建设,相对而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话语还显得较弱,发声不足、特色不鲜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虽然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必须看到,我国在不少的学术领域还缺乏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一些中国话语还没有讲清楚道理。必须明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原创能力不强,必然影响学科和学术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个论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高学术话语创新能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要在注重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着力从中国特色学术话语建构上下功夫。

研读“讲话”“规划”,构建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字学科体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任臧克和教授认为,《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对于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现实指导意义。中国文字基地要完成大数据背景下中国文字知识分类挖掘,实现文理学科深度交叉;自主研制标准意义的“古汉字字符集”,为若干“冷门绝学”知识创建真正独立而有效的传承载体;完善中国文化学术传播体系与工作体系,改变中国文字学术术语体系在西方词典里一直阙如的现状。以契合本学科属性的具体课题研发实际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文化核心数据安全的现实需要,让“讲话”思想、“规划”思路落到实处。

自主研制标准古文字字符集。开展国家哲社重大项目“古文字字符集编码”,对类型繁多的出土古文字进行穷尽性分类整理,属性标注,自主研制信息保真的古文字字符集,使中国文字具备完整标准的编码存储,最终支持计算机通用操作平台。

率先实现出土古文字认知模式转型。基地与数据学院团队联合攻关,完成“商周金文计算机识别研究”国家哲社跨学科重大项目,实现商周金文、历代石刻文等文献类型机器阅读深度学习,深加工具有智能识别功能的“出土古文字数据库”,图像识别与多功能数据库结合,《汉字结构认知大字典》发展第二版,支持“古文字强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主导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字学术术语知识体系。中、越、韩、日各国一流专业学者共同参与调查研究的《中国文字学导论》2022版,为多语种译介提供基础文本。世界汉字学会、《中国文字研究》《中国书写》英文版等自主平台,主导建立汉字文化圈《汉字书写记忆文本库》,大数据知识挖掘,为人类世界发展进步贡献汉字智慧。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学部教授范国睿表示,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是建校之初在汇集原复旦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教育学术力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教育基本理论、中国教育史在上世纪末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各分支学科蓬勃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教育学术界有较高学术声誉。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科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挥我校教育学原理等传统学科优势,在深度挖掘和发扬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精华的同时,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出发,借鉴多学科研究的思维范式与方法策略,深入研究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新任务、新路径,提炼和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教育学术概念,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高教育理论对教育改革发展的科学解释力,提高教育理论服务教育实践的引领、指导与专业支持能力,提高中国教育学科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在国际教育学术界的学术对话能力。

我们将铭记老一辈教育学者在教育学研究与发展中作出的独到贡献,传承他们创造和积淀的教育学术传统;在教育学科的未来建设与发展中,我们将更加依靠优秀青年教育学者担当大任。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有序流动和动态优化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育人才的扶持与支持,培育教育学研究创新团队,着力培养拔尖领军人才,大力引进海内外具有学术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促进优秀青年教育学者脱颖而出。

让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快起来”、“大起来”和“融起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提出,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发布,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所未有的重大节点性、标志性和引领性事件,它蕴含了三个特征或三大期盼:

一是“快起来”。规划快字当头,明确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题”“加快中国学术走出去步伐”,从而为未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打了“加强针”,注入了“强心剂”,铺就了一条“快速跑道”。

二是“大起来”。倡导在博采众长中形成中国学术的大视野、大格局和大体系。视野之大,在于“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格局之大,在于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式,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等大命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体系之大,在于全面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基本体系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植根中国的学术体系、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以及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

三是“融起来”。不仅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文化强国战略等不同国家战略的深度融合,还要走向中外文化的融通。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家队,我们将凭借规划发布之大势,以教育学科为依托,努力让中国基础教育研究,行走在快、大和融的发展轨道上,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中,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属于我们的独特且不可替代的贡献。

扎根中国社会建设实践,建构中国本土理论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文军表示,《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特别强调要“坚持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作为学术话语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这一要求对于坚持实践导向的社会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而言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在西方话语体系和思想境遇中来展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社会学特别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对非西方国家具有无可比拟的话语霸权和学术影响力。可以说,中国社会学从一开始就对西方社会学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不仅表现在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上,而且还表现在学科的各种制度化建设甚至研究风格和问题预设上。如何摆脱这种学术研究的依赖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立足于中国传统和实践本身,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实现从本土的实践自觉到理论自觉再到理论自信的转变。中国国情的复杂性、话语内涵的独特性、实践发展的连续性是建构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时必须考量的基本要求。因此,从实践自觉和理论自觉入手,找回中国社会学的学术自信和理论自信,并由此提炼出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概念和理论应当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学界的一个重要议题,这就需要我们学术共同体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与制度之中来建构出中国本土的实践命题、学术概念、话语形式和理论框架。

落实《规划》要求,明确课程所发展新方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提出,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提出的“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以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支撑”,“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平台为牵引”的要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在“十四五”期间将延承学术使命,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推进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中国经验,世界分享”;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政策咨询服务、课程理论创新、国际学术影响、卓越人才培养和引领课程实践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时,为提升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原创性,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落实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为学科发展布好局,我们将以如下重大任务为载体,明确“十四五”攻坚着力点:坚持以“培育时代新人的重大课程教材问题研究”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中国中小学生课程表追踪数据库、AI课堂分析实验室、校外教育研究;以项目为载体打造士气高、活力强的咨政研究团队;继续深化与国际顶尖学者和机构的合作,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和智库成果。

坚持铸魂育人,面向时代叩问,在落实立德树人中扎实推进中国学校体育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汪晓赞认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此为指引,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将在深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过程中,更加聚焦立德树人的时代作用,凸显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凝心铸魂”的重要价值。

为了将铸魂育人工作在学校体育中深入推进、全面拓展,我们不但要关注当下中国的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现状,更要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叩问中思考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学的发展走向,思考我们能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发挥怎样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不但要关切社会热点问题,满足儿童青少年对于体育与健康的重要关切,回答人民之问;还要努力整合我国体育学科的研究优势,提高学校体育领域智库的建设水平,就当下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回答中国之问;我们同时更要总结和反思中国学校体育这些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大经验,并积极寻求将这些理论和经验系统化和推广化的重要方式,为世界其他国家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和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帮助,回答世界之问。

从时代和中国社会实际出发,解决民众社会心理相关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崔丽娟提出,当下世界进入新的变革动荡期,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助推全人类的团结与合作,而全球性、地区性的一些危机也向社会成员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乃至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提出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要求“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因此,从时代和中国社会实际出发,分析、解决当下与民众社会心理紧密相关的问题,应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的学术使命之一。

自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以来,民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心理经受了巨大压力,为此需要重点研究:一是民众信任与信心的重建与恢复。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提升政府职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从而重建和提升民众信心,亟待研究。二是复工复产与社会稳定。如何帮助、扶持和挽救中小企业,从而维护稳定、持续、发展的社会大局,也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三是对不同年龄群体的针对性保障与支持。儿童、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面临的新挑战,大学生及中青年群体在就业和职业生涯上遇到的困难和局限,老年人面临的科技焦虑、信息边缘化等困境,都亟待关注和解决。

把准方向,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参与定义与建构学科的独特功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编审表示,学术期刊是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一方面,这是规范性命题,即“其之所当”;另一方面,这也是规定性命题,即“其之所是”。学术期刊及学术期刊人,要不断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准方向,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参与定义与建构学科的独特功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中有大的作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作为我国高校第一种教育学专业学报,在目标定位上,立足于“成为我国教育科学优秀学术成果生产和传播的策源地”。在功能定位上,坚持“聚焦重大关切,加强前瞻研究,注重方法引领,支持学科发展,推进国际理解”,持续推进和服务我国教育科学创新发展。

学报的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要以研究中国教育问题、总结中国教育经验、形成中国教育理论、服务中国教育实践为主线,助力中国教育学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术语的构建,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推进中国教育学话语国际化。要聚焦重大问题研究和长期跟踪研究,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融合,发挥学术期刊的独特功能,为厚植和更新中国教育研究的知识基础和知识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构建中国特色教材理论体系任重道远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主任徐国庆教授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刻。作为一名教育领域的学术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寄予的期待和赋予的使命。尽管包括职业教育教材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教材开发早已存在多年,但是认识和开发教材的基础理论仍然十分薄弱,尤其是已有的教材研究概念体系和理论成果难以支撑中国教材建设的时代课题。构建面向中国实践问题、服务本土教材建设、体现中国话语特色的教材理论体系,任务重大、意义深远、迫在眉睫。

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获批以来,基地以国家教材建设需求为导向,以“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教材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为目标,以大纵深、跨学科的大平台带动大协作,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研究人才,在第一个建设周期内形成了丰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教育部相关司局的高度评价。未来基地将继续以本土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问题为引领,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教材研究学术概念,持续产出服务决策、引领学术的高质量成果,将基地打造为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学术新高地,和具有重要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

回答时代之题、彰显中国之理,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上海市“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殷德生教授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其中就包括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叙事,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前所未有的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

我们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系统回答中国经济为什么行、中国为什么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世界性”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本土性”结合起来构建中国式发展经济学,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强化责任和安全意识,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余南平工作室首席专家余南平教授提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认真研读《规划》,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国家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方向把握,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高校科研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国家与历史重任,同时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将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部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服务于中国发展长远战略大局。

当下国际局势波诡云谲,对我国的新时期发展与安全造成的压力明显增加。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4月“博鳌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发出全球安全倡议,在为全球提出中国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内外发展与安全战略指明了方向。在历史变革大背景下,作为社会主义高校的新型智库,应该突破原有的学科范式,要以责任和安全两种意识为工作目标和方向,及时发现新安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和分析方法,深刻洞悉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充分认识新技术革命对全球历史变革的作用与影响,努力为维护国家经济科技安全提供新思维、新视角和新方法,进而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落实于国家发展的战略大局之中。

夯实基础 守正创新 知行合一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院长孟钟捷教授提出,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以下简称“社研院”)院长,我深深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和《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仅指明了方向,更在学术创造、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原则。

社研院已搭建起一个集文献搜集、梳理归档、研究分析、资政咨询、服务社会、立德树人五位一体的跨学科高水平的学术平台和高端智库。不仅如此,社研院特别注重探索新时期中国哲社科研平台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后探索建立了中青年教师业绩评定和职称晋升机制、跨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多层次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机制。

在未来,社研院还将积极推动历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等跨学科交流,积极展开各种高水平国际学术对话,旨在立足于中国、从全世界现代文明发展的角度,系统探究和总结中国四史的经验成就,积极掌握国际话语权,并继续全面提升自身智库功能,力求建设成为更具深度、更具影响力的战略分析型智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社研院将在夯实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在建设科研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责任、承担使命,助推全社会与全人类共同进步、共同幸福。

智库要在研究解决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重大问题上做出示范

上海市重点智库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柯政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也把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这对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既是有力的鞭策也是巨大的鼓舞。作为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以研究事关教育发展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重大问题为主要任务的智库,我们一方面为自己正在坚定地践行总书记的要求感到骄傲,另外一方面也为自己仍需拿出更多真本事、好成果而倍感压力。

近些年,我国政策制定在民主化程度上有很大的进步,但凡重大的政策制定,都会进行充分调研,征求各方意见。但征求各方意见,包括专家的意见,不能取代专门的深入研究。这是因为现在所面临的政策问题越来越复杂,逻辑链、影响链环环相扣,没有专门的深入研究,是不大能抓住问题本质的。国家需要有一支智库研究力量,对一些战略性的、规律性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我们目前教育研究智库数量不缺,但高质量的智库不多,怎么构建畅通的政研合作机制至关重要。行政需要把所感知到的问题以及所掌握的有关信息、数据及时分享给研究者,然后由研究者把它转化成学术问题,运用理论推理、历史比较、数据调研等工具把问题深入研究,最后与行政合作把结果转化成政策选项,列出各种备选政策的利弊。

“双轮驱动”与“顶天立地”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梁志教授表示,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历史学系将以“原创”为追求,以“双轮驱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和“顶天立地”(智库建设与服务社会)为愿景,实现跨越式发展。

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和重大项目,启动一批打破传统断代局限且兼具原创性、理论性、战略性的研究课题,通过有组织科研和团队作战,实现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在此基础上,推出带有中国特色、展现中国优势的系列研究成果,借助标识性学术概念向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紧紧围绕“新师范”与“新文科”建设理念,培养具有扎实的史学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出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富有人文情怀和反思精神,胜任史学研究和中学历史教学的高端人才。充分挖掘历史学自身特点,探索一条“长时段”对策研究的新路径,针对关涉中国核心利益的重大外交议题做出独到的分析和富于前瞻性的研判,打造一支服务于中国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的“国家队”。推进“大中小历史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建设,广泛参与中小学历史教育改革。深挖红色资源,守护历史记忆,做大做强国内高校首个跨学科社会主义历史高端研究平台——“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在“四史”学习教育中争当“排头兵”。

发展老年教育学科,回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问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教授提出,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老教授、老专家们为党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老龄工作作出过一系列的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和《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是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迫切需要我们回答。我们要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扎根中国老年教育实践,参与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提炼知识、发展思想、成就学科。我们也要发挥老年教育学科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老年教育领域的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及依托的成人教育学科点、教育学科群,已经持续近10年投入老年教育研究,直接参与相关层级老年教育规划制定和评估,促成上海市老年教育研究成果通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而辐射,产出基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特征的隔代学习研究成果、乡村老年教育研究成果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部署,让我们体会到时代责任感,更体会到建设、发展老年教育学科的重大意义。我们将继续扎根于中国的老年教育实践土壤,倾听2.6亿中国老年人的生命故事,参与老年教育政策研究,发展基于中国老年教育实践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思想体系,高质量发展老年教育学科,借助已经形成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合作的平台,高质量参与全球老年教育治理和研究。

朝着《规划》提出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方向努力

华东师范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高晓川认为,《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专门提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其中强调新型智库的目标定位之一是提升服务中央决策的水平和能力。自教育部设立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以来,尤其是借助国别区域纳入一级学科的东风,作为显学的国内国别研究已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这表明了国内学界对于国别区域研究的重视和服务国家发展的时代需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国别区域研究尤显特殊重要性,这也是在复杂国际环境下政府决策的要求。

近年来中东欧研究中心在课题申报、专报报送、人才培养等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离《规划》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2018年以来,以美国为主的大国在中东欧地区的博弈日趋激烈,加上中东欧地区内部政策的差异性,如立陶宛在2021年5月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这一新型跨区合作机制由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22年2月以来的俄乌冲突使得中东欧地区的大国矛盾进一步激化,地缘政治与安全形势严峻,大国关系陷入危局。针对这些情况,中东欧中心学术研究紧跟形势动态,自冲突爆发以来中心人员受邀在相关学术会议上做主题发言。今后中心学术研究与活动将继续聚焦世界大变局背景下的中东欧前沿问题,深挖研究潜力,提升专报质量,为服务中央决策作出贡献。

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产出优秀音乐作品和理论研究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郑艳提出,《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为下一步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音乐学院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音乐学院“十四五”规划定位的“以音乐教育为主体,以音乐表演、音乐理论为两翼”的学科新格局,以“稳中求进,行稳致远”为工作原则,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依托我校综合性大学文史哲优势基础学科和教育学一流学科,共同凝练综合性大学中的音乐学术研究特色,围绕音乐教育、音乐理论两大领域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教师搭建科研与艺术实践平台,坚持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作为音乐研究、创作、表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领教师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产出当代优秀音乐作品和理论研究成果。

围绕中国音乐理论与教育系列学术课题展开体系化研究,定期邀请国内外学者举行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探索落实学院教师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成果走出去,深化人文交流,推动教师研究成果的国际传播,积极践行“在博采众长中形成中国学术的大视野、大格局”。学院将积极助力学校建设梯队衔接、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培养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的艺术家。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艺术精髓,向“十四五”出发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论研究所副所长朱浒认为,我们进行学术研究一定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要讲好中国故事,立足中国现实,解决中国问题。对当下美术学学科而言,西方艺术史的观念、价值和研究方法在近一百多年的中国艺术理论与实践中始终占据着主流。我们应以中国为核心来重新审视西方艺术的利与弊,同时植根于中华悠久而优秀的艺术传统汲取营养。这就需要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的优势,从交叉学科的视野来审视今天美术学科的发展,将美术学研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打造中国美术学科的话语体系。在我所涉足的佛教美术研究领域中,过去学术界往往过分强调犍陀罗艺术对中国佛教艺术的影响。现在看来,犍陀罗艺术只是一种中亚地区的地域性风格,而佛教艺术在中华大地的本土化进程,早就超越了犍陀罗艺术的樊篱,充分吸收了包括儒家、道家、魏晋风度等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并加以改造,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华特色的本土化道路。

“十四五”期间,美术学学科该如何发展呢?我认为应该首先植根于中国自身的历史积淀,强调原创性,民族性,才能得到世界的尊重,而不是去一味追求西方的学术体系和评价取向。我们要争取在国际上打造具有中国话语权的美术史研究流派,创新美术学研究方法,产出一批高质量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著作,尽最大可能让中华艺术之花傲然屹立在世界之林。

加强地缘环境研究,为国际问题研究作出原创性的知识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胡志丁提出,《规划》中明确提出提升学术原创能力是其主线,这是对科研人员提出的最高任务和崇高使命。作为新时代研究国际问题的青年学者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用原创的学术研究服务于当前国际大变局。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国内学者创造性地提出“地缘环境解析的理论与方法”这一全新的领域研究。地缘环境研究旨在通过跨学科、大数据、复杂性科学与人工智能等的引入,探索刻画和表征不同尺度复杂地缘环境的理论与方法,以此回应原有单一学科解释不足和应对当前复杂变局。地缘环境研究由于其新颖的研究理念,获得了跨学科同行的认可,吸引了一批国内研究学者的参与,研究成果正在迅速增加。为了进一步夯实地缘环境研究的学理基础,助推形成研究国际问题的中国地缘环境研究流派,未来需要加强三方面的研究:一是打破单一学科的藩篱,促进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知识的交融互鉴,探索国际不同尺度复杂地缘环境演变及其驱动机制;二是研判地缘环境、国际政治与地缘行为体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互动规律;三是构建面向多尺度的地缘环境数据库、智能分析平台和评价模型。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探索,地缘环境研究有望为国际问题研究作出原创性的知识贡献,提升国际影响力。

致力于将城市发展研究院打造成为城市科学中国学派重要基地、国家城市发展高端智库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表示,城市发展研究院是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组建的高层次、开放型、国际化、综合性的实体研究机构,也是学校新时期重点建设的校级研究平台之一,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打造科研高地、人才高地、智库高地方面,肩负着特殊重要的使命。

在对外广泛征询国内外专家意见、对内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城市发展研究院计划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要求为指导,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城市内部生产/生活/生态之间、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人与城市之间协同发展问题为主导方向,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方略、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机制、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科学基础、现实条件、路径设计为研究重点,集合校内外、政产学研用等方面力量和资源,开展联合攻关,进一步丰富完善区域与城市协同理论体系,创新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方法,提交更多城市高质量发展策略的专报建议,争取在城市科学中国学派打造、国家级城市智库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争取在坚持守正创新、增强城市科学这一交叉学科的主体性、原创性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编辑:宗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