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观宝鬘论》颂词传讲(2)——有些人善和恶分不清楚 认为自己天天行善,实际上是造恶业 | 上师UC开示

桂林菩提 2019-04-02

▼上节链接:

《中观宝鬘论》颂词传讲(1)——先求“增上生”法,后得“决定胜”


(上师念一段传承)

这里讲善和恶的差别是什么呢?“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无有贪嗔痴,及彼生业善。”就是说贪心、嗔心、痴心以及依靠贪嗔痴引发的身口意所做的业,都是不善业;无贪嗔痴而产生的业叫做善业。

 

有些人善和恶好像分不清楚——“我天天行善”,但实际上自己产生嗔恨心、贪心、愚痴心,自己根本都不知道。所以现在有些人认为自己在做善事,结果是造恶业;有些好像是造恶业,结果并不是那样,其实很虔诚地在行持很多善法。所以《中观宝鬘论》这里这个偈颂很著名的(上师念藏文),这个很重要,大家要观察自己、观察别人,看我们到底在行善还是在造恶。有些人表面上看好象是行善,但实际上是造恶业,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实社会当中是比较多的。


(上师念一段传承)

“何时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有我执有业,有业亦有生。”我们只要有对蕴的执著,就会有我执;有我执的话就一定会造业,造了业就一定会转生在轮回当中。所以现在有些人做慈善、行持善法是非常好的,但如果没有修空性,不懂得无我的话,只要有我执,有对蕴的执著存在,那即生当中解脱不了,来世也解脱不了。

 

所以一定要通过闻思,对空性、对中观法门产生一个很好的定解,然后再继续修持,这样即生当中有断除我执的机会。如果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也许我们即生当中善事做得非常好,非常有功德,但是我们的相续还是会不断地在轮回当中流转。


除此之外想获得解脱有一定困难,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这个我执,唯一是依靠空性见解来破的;除了空性见解以外,连修慈悲心也没办法破掉,因为慈悲跟我执并不是从根本上相违的。所谓的我执,就是通过智慧,通过无我的见解来断除。这很重要。

 

当然,“何时有蕴执,尔时有我执”这句话,在各个教派的中观里面,辩论比较多。就是“声闻缘觉到底有没有证悟人无我”这方面,在藏传佛教的一些寺院里面,在辩论场所当中非常“流行”,天天都在“扯”。我们居士有时候也稍微辩论一下会好一点,不过不要吵架,辩论的时候不要别人说两句就不高兴。如果你学过辩论的话,真的不会有什么所谓的语言创伤的。


现在很多人的心理很脆弱,别人稍微说一下,其实根本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已经留下了创伤——哦,某个人两年前/三年前/十年前说过我一句,从此之后我的心受伤了,我再也不想理他了……佛教徒当中也有很多这种可怜的脆弱者。

 

所以我们用真理来互相“攻击”的话——我们知道“我”是不存在的,哪有受伤者?语言是无形的,怎么能刺伤别人呢?不可能的。所以有很多的方式,可以使我们在生活当中更坚强,在修行当中更勤奋,使我们的人际交往更愉快、和睦。否则佛教徒有时候好像比世间人更加脆弱、敏感,甚至好像遇到一点点事情就不敢说话,就不是很轻松。

 

今天我很高兴,有些人说在我们佛教团体里面很轻松,没有互相排斥,大家说什么、做什么不用很在意——会不会得罪这个人?这个人会不会不高兴?这个人受伤了,我是不是无意当中伤了很多人?……不会这样的。


因此我们学空性、学辩论、学智慧的这些人,一般别人的语言啊,包括我们的家人、单位上的人,身边的这些人说你的话,你可以把这些语言——就像释迦牟尼佛,当时把各种兵器全部变成了花鬘、花雨——我们可能没有各种兵器,但是语言这种兵器我们能转为道用的话,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断除我执或者说是修安忍的方法。


(上师念一段传承)

中观里面有很多的词啊,我读的时候眼前经常出现很多的画面,就是年轻的时候在我们学院里面辩论呀,当时的一些跟闻思相关的场面经常浮现。所以我有时候可能有点点激动,不是故意的啊。就像喜欢唱歌的人,唱着唱着自己就开始……所以我们学中观的人呢,学着学着,一讲到“无我”的时候,“我执”就出来了。(众笑)


(上师念一段传承)

“无见堕恶趣,有见趋善趣,如实知真义,不依二解脱。”很多人没有什么理由的,只要眼睛看不到的,就认为都不存在、都没有,什么因果也没有、前世后世也没有、佛菩萨也没有,这是断见派。所谓的断见派会堕入地狱、饿鬼、旁生三恶趣当中,很可怕的。还有一部分呢,认为一切都有,善趣也有、快乐也有……但实际上真正的解脱并没有。


真正的解脱是不堕两边的,所以常派也不合理,断派也不合理。依靠不二法门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这叫做世间正见。


(上师念藏文偈颂)

“世间大正见,谁人已拥有,彼于千劫中,也不往恶趣。”我们前面好像讲过吧,世间大正见,谁人已拥有,那么此人千劫当中不堕三恶趣。龙猛菩萨的这个教证都用过很多次了,它在见解当中是很重要的。


(上师念一段传承)

这里面讲了十四无记法,比如世界有没有边等等。佛陀对这些无记法实际上没有回答,其实不回答也是一个很好的、智慧的选择。因为现在世间当中有些事情可以回答,有些事情是没有必要回答的,持邪见的人怎么跟他回答也没办法的。


比如在一个科学家面前问一些问题,对于科学专业的一些道理根本不知道的一些人,就是回答他其实也不起任何作用,他一点都不会明白。所以就像《中观四百论》里面讲的一样,佛陀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以是何因说,遍智非遍智”)。

 

其实十四无记法的有些道理,现在就是对一些科学家发问的话,科学家也会这样回答的。微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世界是有还是没有?他不可能说“有啊”“没有啊”这样回答,他会很巧妙的:你是从什么角度讲的?你是从什么层面来说的?……一般有学问、有知识的人,对他问问题的时候,他并不会用特别肯定的语言——“啊,就是这样的!”


因为一切万法的真相,其实并不是所谓的有,如果说有的话,胜义当中哪里有?什么都不存在;也不能说没有,世俗当中如梦如幻的现象是依然存在的。因此大家也应该知道,在有些问题上,不能完全断定,比如有和无、世界的边等等。


(上师念一段传承)

不要打瞌睡啊!晚上有点困……快了,可能延长半个小时,没事吧?对吧?应该没问题……你们要坚持,我也坚持,对吧?我们做大工程的话,短短的时间不一定能完成。反正你们大多数晚上也不上班,上夜班的可以用耳机听。我们有些众生业、烦恼比较重吧,比如听课一个小时就有点累,如果看世间的什么电影、连续剧,跟一些这样那样的人聊天的话,好几个小时都没有问题。


(上师念一段传承)

这个也很重要啊!这里讲了一个人无我,“士夫非地水,非火风虚空,非识非一切”,就是说我们人不是地、不是火、不是风、不是水,也不是意识,也不是虚空,也不是一切。

 

抉择人我的时候——“我是谁?”禅宗当中经常有这样的。有些人认为“我”是地、水、火、风、虚空、意识。是不是呢?一个一个去观察的时候,都不是我。所以《中观宝鬘论》里面用五大的方式来抉择人无我,有善根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应该可以证悟。

 

我自己认为以前还没有真正闻思的时候,稍微可能有一点善根。有一天我放牛的时候,我们那边一个老修行人叫扎各赤洛——那个时候宗教没有开放,不能公开学佛——在他一个小小的笔记本里面,看到《入菩萨行论》里面的教证“齿发甲非我,我非骨及血”,就是什么牙齿、甲发这些都不是我,骨头、血这些都不是我。抉择人无我的时候,在《智慧品》当中有这么一个颂词。


当时我什么闻思都没有,但是一边放牛一边看到之后就觉得——哇!我确实不是牙齿,也不是头发,也不是指甲,也不是骨头、血,包括身上的肉,我所有一切的一切不能说是我啊!我好像有特别特别的……虽然那个时候一点闻思都没有。后来学习《入菩萨行论》的时候——哇,这个就是我以前放牦牛、什么佛教概念都没有的时候,特别熟悉的“好朋友”!

 

现在有些小孩读《心经》的时候也是,“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时候就种下了一个无我的种子。可能不一定马上能懂,但是给他种下了一个善根的话,也许长大之后——哇!原来是这个,原来父母教我读的《心经》,结果现在父母不在人间的时候我才证悟空性。也许你们自己已经离开人间的时候,孩子们有了一些感悟。

 

《中观宝鬘论》这里讲到了一个很深的抉择人无我的方法。现在人为了生活奔波,有些为了挣钱而忙,有些为了花钱而忙,反正每个人都是忙忙碌碌、忙忙碌碌——当我们离开人间的时候就不忙了。这都是为了一个“我”。但真正的胜义当中,所谓的“我”一点也是不存在的。


怎么不存在呢?并不是强迫你承认不存在,龙猛菩萨是通过智慧来抉择的。到底“我”指的是什么?除了五蕴的假合以外,真正的“我”在胜义当中寻找的时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当我们真正证悟它,从此之后就不用流转在轮回当中。没有证悟的时候,虽然理论上可能明白,但因为没有证悟的原故,“我”还是存在;依靠“我”的相续,在轮回当中还会不断地流转。

 

所以我们要证悟空性。而证悟无我方面需要中观的闻思,我觉得这特别重要。


(上师念一段传承)

第一品念完了,下面你们看第二品。


(上师念一段传承)

我这个传承是从以前一个叫堪布仁钦的那里得到的,他现在已经圆寂了。喇拉秋智仁波切的这个大的注疏,全部一起好像听了好几天,就是他给我传的。

 

今天好像我们藏族的也比较多一点,我应该说几句藏语哦。(上师说了一些藏语)


(上师念一段传承)

“如是胜义中,此世离真妄。”在我们这个世间当中,真也好、假也好,这些在胜义当中是不存在的。所以佛陀最究竟的观点,并不是承认单独的有,也并不是承认独立的无,有和无实际上都是一个边。有是一个边,无也是一个边,智者不会住两边,连中间也不会住的,这就是所谓的中观。很多人认为中观的话,应该是观中间才叫中观。其实也不是这样的,不观中间才叫真正的中观。

 

我翻译《八大菩萨传》的时候,有一部经典里面文殊菩萨被问到:你去的那个刹土是什么样的?他说,那个刹土的话,佛陀对贪嗔痴不赞叹,对贪嗔痴不存在也不赞叹。意思就是远离贪嗔痴,贪嗔痴产生和不产生都不会在意,应该是远离四边八戏的,这就是真正的中观。

 

所以我们现在学佛,达到比较深一点的境界的时候,千万不能沉留在一个单空,沉留在一个单独的有或者无,那说明我们还没有搞明白心的本性,或者说中观的般若实相。一旦远离了所有的思维,这时候对于中观的境界有了一定的认识。

 

所以有时候不用问别人:上师我现在证悟了没有?你看看我啊——看又看不出来什么,最近你可能吃得好一点,胖了一点。眼睛只能看到这个,除此之外也看不出来证悟了没有。有些证悟了的人很瘦,有些证悟了的人也比较胖,所以看不出来。但是自己看自己的话,也知道自己到底证悟到什么境界了。对吧?


(上师念一段传承)

这个《中观宝鬘论》还是很有必要学哦,你们一定要学!今天听课的人比较多一点,但是不知道这些人到底……很希望你们还是……你看现在西方国家有些人,一辈子就研究一部论典,花十几年、好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得非常透彻。这个《中观宝鬘论》有没有专门研究的?我希望你们专门研究《中观宝鬘论》,专门去学,这样的话是很有价值的人生。我觉得这里面的很多意义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明白的。


(上师念一段传承)

这里讲修行佛法的时候,“具慧心不动,稳固不随他”,也就是说具有一定智慧的时候,我们的心不会动摇。


现在学佛的人好像今天学一点,明天就不学了。我看我们学会里面,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报名,中间就少了一半,再过一段时间……今天有一个人跟我讲:哦哟,有时候很伤心的,刚开始这么多人学,现在只剩下了我。(上师笑)我也很伤心,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热情蛮高,都很想学习,到了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多人就不学了,甚至……有各种各样的情况。

 

所以我们还是很需要智慧啊,要如山王一样,不受别人欺惑。自己有了稳固的智慧,就不被他转。《中观庄严论》当中专门讲“不被他转、不随他转”,这两个智慧非常重要。所以国王也好,我们每一个人也好——作为修行人,就是治理自己王国的人吧,最好要稳重求进、稳重求进!


(上师念一段传承)

对别人有利的语言很少,听别人教言的人更少。这也很重要。


(上师念一段传承)

自己的生命,整个国家,以及身体,这些都是无常的。懂得了无常之后,要好好地修行。


(上师念一段传承)

再延长一点,好吧?一直念到九点半,然后再念《普贤行愿品》。应该还有15分钟,应该能念完。延长一下,可以吗?(众答:可以)可以的举手!网上的人举手!打磕睡的人举手!(众笑)


(上师念一段传承)

这里剖析了女性的身体是不清净的。

 

其实这种观察不仅是对女性。现在西方的有些女权主义者,她们认为这样是不合理的,为什么要讲女性?因为作者是对乐行国王讲的,他是男性,他长期贪执自己的身体、女人的身体,是对他的一个教言。

 

后面说“如女身不净,汝自身依亦然。是故于内外,岂非应离贪”,就像女性的身体不干净一样,你自己的身体也是不干净的,所以用智慧来观察的话,没有什么可贪的。

 

以前我们讲的时候,一般在学院中的听众,男众和女众都有,当时我要求:你们女性的话,全部把“女的”改为“男的”来观想,这是一模一样的。

 

好像我们亚洲人还稍微好一点,因为本身有佛教等一些传统文化的底蕴,所以有些道理解释起来很容易。但西方有些人的话,一谈起来——“怎么说不干净啊,这样不行啊!”特别在意。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如果用智慧来观察,真的我们人的尸体,在哪里看到都会不开心的;如果看到人身体里面的东西的话,大家都会认为是:哇,这是厕所啊!这是什么什么……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大家都觉得很恶心的。

 

实际从道理上讲,对于这个身体,龙猛菩萨用智慧利刃进行破析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反驳的理由。佛教当中也根本没有重男轻女,只不过男性和女性的特点不同,有些地方有一些着重的描述。所以《中观宝鬘论》这里着重进行了一些分析;还有《入行论》第八品“禅定品”讲断除贪心的时候,也有讲的。实际上大家也没有必要特别在意。佛教的究竟思想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个应该清楚。  

(待续)

——索达吉堪布2018.02.27第122次网络开示

来源于智悲佛网




若向外走,你会做梦;

若向内走,你会觉悟。

欢迎加入佛学会,

开启生命的觉醒之旅!

2018年佛学会面向未来招生简




佛学会“面向未来”招生简章

您有问 我有答 桂林菩提时刻倾听您的声音 | 互动

最终遗教:莫舍己道勿扰他心 | 不忘朗读连载

春节春意暖 桂林佛子爱心如春风 送进特困重病户

桂林佛子爱心素餐——寒风中的持续暖流

62岁周润发裸捐56亿: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明星手上的计数器 | 名人与佛教

别左看右看 下一个巴菲特就是你

佛教与科学|念力强大神奇的作用,不信可以试试!

有一种忽略疼得彻骨

“很多人不敢问的问题,她都问出来了”—《易时间》

惊人的相似 | 护生

盘点2017:素食界发生的大事件 | 素食

安宁太子 | 《百业经》之因果动画故事集

禅修打坐身要——毗卢七法

索达吉堪布亲诵:莲师七句祈祷文

【佛子行】大乘佛子的修行精要(音画)

开示|动中禅:与生活共舞

开示|生生世世摄受愿文

开示|2018《金刚经》给你强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