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择校难?成都开"处方"探索4种学区制,不买学区房也能读名校!

2017-02-07 双双 双流电视台

家长们,巴巴掌拍起来

以后不买学区房,你家娃娃也可能读名校啦



近日,成都市教育局正式印发《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制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市学区制建设提出指导意见。《意见》专门提出4种学区制建设形式,要求全市各区(市)县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组建不同形式的学区,开展学区制建设。


该政策的宗旨非常值得家长们期待:

建一批"家门口好学校”,

凝练和保持各个学校的特色,

避免千校一面!


学区形式有哪些?

相同学段学区

按按相对就近的原则,把几个相同学段的学校组建为一个学区,缩小相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实现相邻学校协同发展,实现学区内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其一般可分为小学学区和初中学区。

教育主题学区

根据区域特点,发挥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确立学区主题,并紧密围绕主题开展工作。

直对入学学区

结合区域内小学、初中布局,将小升初对应“单校划片”的小学和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组成学区单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协调发展。

其他形式学区

鼓励各区(市)县结合区域实际,创新学区划分形式,创造性开展学区制建设工作。


成都学区制怎么建?

按照《意见》将从优化学区管理、共享教育资源、深化教师流动、统筹教研培训、推进规范入学等五个重点入手。

《意见》提出,各区(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学区管理委员会,建立和完善学区内部组织管理框架;构建学区管理的制度体系。并发挥学区内优质学校引领、示范作用,在学区内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



统筹学区内的教育设施设备、场地,实现学区内校际间的教育软硬件设施共享。统筹学区内社会资源,加强学区内薄弱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通过信息技术平台,促进学区内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互通,实现学区内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同时,推进“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鼓励以学区为单位组织开展教师跨校竞聘工作,引导教师合理流动,促进师资均衡配置。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在学区内交流,鼓励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在学区内走教。


此外,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学区分布,结合学区内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初中划片或划片微机派位入学工作。


学区制的思路是什么?


“学区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实践模式之一,是中小学实行分片划区管理的制度。


在学区内通过一定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及考核评估措施,搭建交互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实施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指导与帮扶,以及教育设施设备、师资和生源的均衡分配,从而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这是一种中心拉动、以强带弱、共同发展、整体推进的均衡发展策略。


成都学区制试点什么样?

从2014年起,成都的锦江区、成华区、邛崃市和温江区就已启动了学区制试点。


锦江区

建设教育主体功能区:锦江区立足社区功能定位,在东升、狮子山、三圣、国际新城四个学区试点,分别围绕开放教育、大学—中小幼合作发展、一体化教育、教育国际化主题构建不同类型学区。


成华区

推进九年一贯对口入学:成华区结合中小学校地理位置及小升初入学情况,在尊重法人学校办学自主权基础上,整合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打破学段分割,实现学段贯通。


邛崃市

统筹县域内校际资源:邛崃市组建横向的初中学区、小学学区、九年一贯制学区和纵向的高中带初中、初中带小学学区。学区内成员学校隶属关系不变、法人不变、编制独立,实行互派师资、统一教学、资源共享、捆绑考核。


温江区

立足内涵发展全域整体推进:温江区去年已经印发《温江区教育局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把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组建成小学第一、第二学区,初中第一、第二学区。该区已建立了学区内“教育资源共同享用、教育教学统一管理、考核评价捆绑进行”的工作模式,制定了温江区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工作考核评价指标(试行)。

把这些内容总结起来,大体的意思也就是说:


未来教育薄弱的学校,有可能“傍”上优质的龙头学校,整体上形成多所学校抱团成“学区”,以龙头学校为首,通过学区内教育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等方式,打破学校间的“围墙”,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至于4种学区形式中,直对入学学区或将对不少孩子带来影响,也是需要家长们重点关注的。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双双工资涨五毛!


欢迎双粉儿在右下方“写留言”

双双每条都会很认真的看哦!


大家都在看

本期编辑:郑惠

图文审核:孙健涵 自毅 薛翔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成都本地宝、网络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觉得不错请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