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建设适应现代化河南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7月20日,第二届“中原高等教育论坛”在郑州举行。与会领导、专家围绕“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推进高校‘三个调整优化’”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也引起了与会的河南各高校教务处处长和河南省高教学会内设机构、分支机构负责人的热烈讨论。他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本次论坛精神,并结合本校学科专业建设实际认真践行,为河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原高等教育论坛的成功举办,是我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河南农业大学教务处长、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新农科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河南省新农科建设创新联盟秘书长,我有幸在现场聆听了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报告,对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发展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路径与措施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收获颇丰。会后我们将按照宋争辉副省长讲话要求和刁玉华副厅长报告精神,按照“聚焦农、小综合、大特色、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全面统筹、设计,推进河南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重点做好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重点按照刁玉华副厅长提出的“坚持“撤、增、锻、塑”并举”的思路,新增一批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和交叉融合专业,撤销一批社会需求程度低、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度小的专业;锻造一批特色优势专业,塑造一批交叉、融合专业,构建定位准确、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结构,切实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打造全国创新高地贡献农大力量。
河南省委省政府锚定确保实现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宏伟目标,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围绕推进高等教育起高峰,打造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航母”,培育河南工业大学等7所“双一流”第二梯队高校,强力推进11个学科“双一流”建设和创建。通过调整结构、整合资源、深化改革、服务产业、分类实施等,调整优化学科学院。深入实施“3432工程”,聚焦提升服务能力,着眼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坚持“撤、增、锻、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时代大潮奔涌,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相信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优化创新生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未来人才结构,定能实现河南省高等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医药教育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本次论坛有两个关键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调整优化”,一个是“创新高地”。今年是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五周年,国家也出台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文件。我们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在深化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中医药教育发展新格局。一是着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按照“优势专业锻强提质、传统专业重塑升级、低质专业调整撤停”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并积极申报新兴和国家急需特需专业,如智能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等。同时,以国家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带动其他专业优质发展。二是深度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贯彻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求,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课程体系,开齐开足中医药经典课程,增设中医疫病课程;突出中医药特色。进一步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三是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强力推进医教协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以特色行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为抓手,深入开展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坚持五育并举,积极开展通识教育、智慧教学、研究性教学等,不断提高解决医药领域现实问题和“卡脖子”难题的能力。四是加强教学全过程管理。以全省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着力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持续优化教学考核管理,进一步推进教考分离,不断改进形成性考核;持续加强教学全过程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价。五是积极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立足新医科建设背景,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深入推进“中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大力促进中医药学与文科、理科、工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为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守正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在第二届中原高等教育论坛上,聆听了宋争辉副省长等领导和专家的讲话、报告,对河南高校“三个调整优化”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切实感受到“三个调整优化”将有力助推河南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学校布局结构促“优”。河南省委省政府将高等教育作为高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和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完善高等学校区域布局,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立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集聚一流创新人才,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达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二是学科学院建设重“实”。对标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纾解目前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弱”“散”“平”“缺”等实际问题,强化学院学科建设主体地位,打造“学院、学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共同体,巩固提升传统学科,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超前布局未来学科,构建一流学科生态,推动学科学院成为高校创新驱动的主力军,为“院办校”发展模式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三是专业设置建设做“强”。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解决人才培养供给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对接不紧密等问题。聚焦提升服务能力,注重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坚持“撤、增、锻、塑”,新增一批急需新型交叉未来产业的专业点,推动建立做强符合河南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集群,增强支撑产业振兴的人才培养力。
第二届中原高等教育论坛,聚焦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目标任务,吹响了推进高校“三个调整优化”的号角。线上参会,收获亦丰。黄淮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大力推进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五个融入”(融入培养顶层设计、融入通识教育过程、融入专业教育过程、融入课外实践活动、融入学生发展评价)为核心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构建“空间+孵化+基金+服务”双创服务链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意理论与方法》《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公共必修课和《创业思维和行动》《创业沙盘实践》《创业项目实训》等选修课程。将创新创业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在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动画学院等进行了有效实施。孵化的3家企业被认定为高企, 4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雨小姐”奶茶项目年销售额5000余万元。自主研发出“苹果皮”、移动照明及智能温度巡检机器人等一大批黄淮创客产品。培养了王健乐、邵帅、潘泳等一批创新创业人才,10名学生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2名学生入选“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与政府机构、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深入合作,先后共建232个校内外综合性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了“课内+课外、项目+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完善的月赛、学期赛和学年赛的常态化创新创业项目竞赛机制。近三年,进行创新创业竞赛近百场,学生参与2万余人次,构建项目库4200项。为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坚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2022年1月,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落户我校,在省高教学会领导下,全面落实国家和河南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要求,做好全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指导与服务工作。期待在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征程中,努力奉献河南高校力量。
听了宋争辉副省长和各位专家的讲话和报告,倍受鼓舞。河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以两个“确保”目标和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为指导思想,站在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河南科技经济发展的最前沿,以前瞻三十年的眼光,谋篇布局我省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着力推进高等学校“三个调整优化”,为高水平人才培养优化环境。深切感受到,河南的高等教育迎来了春天,必将带来跨越式的发展。作为高校管理人员,要认真研学好本次会议精神,要乘势而动,积极推进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带动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针对本次论坛主题中的“三个调整优化”,我有两个思考和建议:一是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副中心城市、南水北调水源地,拥有1200余万人口,应实时布局一所理工科类大学,更好赋能区域经济建设。二是大部制、学科学院调整等具体实施与人事组织调整密切关联,希望省教育厅多加指导。
黄河科技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
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
李高申
第二届中原高等教育论坛落下帷幕。在这一天时间里,聆听了刁玉华会长的主旨报告,以及李蓬校长、马陆亭院长、谷建全主任、王定华书记等6位专家的学术报告。各位专家围绕”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推进高校“三个调整优化”这一主题,探讨问题、凝练思想、提出建议,既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富宏观,也具微观,让我受益颇多。结合参会学习情况,谈三点感悟。
一是聚焦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目标。省委提出要把我们河南省打造成全国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这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清晰了我省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
二是明确“三个调整优化”的路径。调整优化高校布局、调整优化学科学院、调整优化业设置是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重要路径,能很好解决高校与地区发展的互联互动、科研创新服务经济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关键问题。
三是扎实开展校内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我校作为应用型高校,将以建设一流专业为抓手,深入分析影响专业质量的核心要素,并从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学生高质量就业等方面加强建设,极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持续调整优化学校专业结构,贯彻落实好本次教育论坛精神。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院长降雪辉
这是一场高规格、高质量的中原论道,是一场精妙绝伦的学术盛宴,更是一场立足中原大地,讲好河南高教故事的大手笔。顶层设计已谋划,各高校要因时而变,因事而制,各显神通。要共享机遇、共谋发展;要共商愿景、谋划未来;要抱团发展,共赢未来。第一,要把准时代脉搏,做好优化调整,科学平衡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者关系,实现量的增长、质的提升。第二,要放宽全球视野,主动融入新格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紧抓牢发展机遇,打破各种壁垒,贯彻新理念,展现新作为,共享新成果。第三,要找准突破路径,增强办学活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点,打造亮点,凝练特色。第四,要立足中原大地,精耕细作谋发展。结合学校实际,选好着力点,找准发力点、抓好关键点、把牢突破点、打造闪光点,保持本色,履行五大职能。第五,民办院校要主动出击、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承担使命,从不同轨道实现弯道超车,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涂抹浓重的色彩。
今天有幸参加了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原高等教育论坛。首先感谢教育厅和高教学会的辛苦组织,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场高规格、高质量且精彩绝伦的报告。作为嘉宾,今天收获满满、受益匪浅。作为河南省高等教育战线的一员,通过今天论坛上知名专家和教育学者的倾情交流,建言献策,我对今后工作的目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省委省政府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推进高校“三个调整优化”战略指导下,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目标:一是更新发展观念,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主动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学科建设水平的提示助力学校内涵建设。二是坚持育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学科专业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三是加强凝炼培育,突出示范引领,通过建设一批以重点学科、一流专业为核心的学科群和专业群,不断夯实质量工程建设,打造特色,树立品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励精图治,面向未来,面向社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谋求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全国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在本届论坛上,与会领导专家共商改革大计,共谋高等教育发展篮图,令人倍感振奋、深受启发。特别是本次大会提出的推进高校“三个调整优化”的具体要求,更是为做好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路径,可谓恰逢其时、正当其势、大有可为。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原始创新主战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源动力。把高校创新作为全省发展的战略支撑,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扶持省内高校开展重大研究的基础。在全省高校系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瞄准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着重解决人才培养梯次结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型团队,打造我省高校真正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沃土。在论坛中,宋争辉副省长、张大良副会长、刁玉华副厅长都提到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书院制等改革实施方案和实践探索”的具体要求。这无疑给我省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兴奋剂”。河南省书院制研究指导中心将持续以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政治导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牢牢把握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契机,进一步将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融入“三个调整优化”的整体布局中。不断拓展通识教育平台,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突破专业与就业不对称的壁垒,激发办学活力,优化创新生态,为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