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届生物学“菁英计划”硕士研究生穆文慧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武霄仙副研究员以共同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Cell》上以“Cryo-EM structures of the plant plastid-encoded RNA polymerase”为题发表了封面研究论文,实现了该校在学生培养期间发表顶级期刊的新突破。 该成果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编辑技术,成功建立了烟草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细菌类型的多亚基RNA聚合酶(PEP)的纯化方法,解析了叶绿体RNA聚合酶PEP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的“装配部件”、“装配模式”和“功能模块”。本项目的难点在于如何纯化低丰度、完整且具有活性的PEP复合物。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余研究员和武霄仙副研究员的指导下,穆文慧成功建立了PEP复合物内源纯化体系,提升了PEP复合物产量,攻克了PEP复合物纯化难度大,得率低的技术难题,对该项课题的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菁英计划”是河南大学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促进科研机构与教育系统的双向交流和友好合作,实现高校教育资源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双方优势,创立科教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模式。自2012年河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签订“菁英计划”合作协议以来,分别在课程、教材、育人方式和科研素养提升方面不断探索,持续优化,形成了本硕连读“3+1+3”一贯式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和校外得到了成功推广,联培学生先后在《ACS Synthetic Biology》《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Biotechnology Journal》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此次穆文慧同学以共同第一作者在《Cell》上发表文章,此项科研成果正是“菁英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从超越、突破到引领的转变,从敢想到做成的转变。 生命科学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高校育人功能,持续做好“菁英计划”人才培养,深化高校与科研院所的领域合作、交流互通,实现优势互补。学院将发扬“自信、拼搏、开放、创新”的新河大精神,不断坚定河大自信、树立生科形象,围绕新时期学校创新发展理念,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教育模式,为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