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零排放”堵住了你的屁股眼!
说在文前:本文只为科普,不代表研究结果,有不同意见者请多加批评。
胃胀肚胀已经很痛苦,吃得下拉不出就更不用说,但不给上厕所小便,把尿憋住却让其用汗液蒸发出来,也许就是人体“零排放”的原理了,相信还没有人试过。
楔子
我们有一次和一个以“零排放”做概念的上市公司干起来了。
“留一个排放口,守住排污权,然后在日常生产准“零排放”管理不是更好吗?必要时还有排放口。”
“我们有这个工艺水平,在北京的公司就是这样设计的,西部的很多大型工业也是"零排放",不信去上网查!”
要我怎么说你呢?年轻人,不是有一句骂人的话叫“让你生个儿子没屁眼”吗?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只吃不拉,那是痛苦的事情,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一、“零排放”真的是神吗?
(一)有没有“零排放”的例子?有
在我们这里就有几个成熟的案例。
垃圾发电厂的渗滤液,通过AO纳滤超滤膜处理后,清水用于冷渣,浓水回喷垃圾池或焚烧炉,基本上实现“零排放”。这项技术在全国的同类企业施行。
某上市公司的无机化工项目,氨水是重要原料,排出来就是超高浓度的氨氮,结果用盐酸中和后蒸发结晶,就成了氯化氨结晶,也实现了含氨废水的“零排放”。
还有西北地区众多的煤化工、广东某江上游的电镀基地。。。
打的都是高科技“零排放”的旗号。
(二)有没有绝对的“零排放”?没有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绝对的“零排放”是绝对错误的,至少我到现在为止还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
首先,“零排放”不可能是永动机,或者是太上老君的练丹炉,把什么都化为乌有。其实是物质的一种转换。
要吃掉水,液体是要变成气体或者固体的。比如上文讲到的垃圾焚烧厂的渗滤液,浓水烧掉会变成气体,部分经除尘装置后收集成固体废物,清水冷渣也会蒸发,所以本应流到河里的液体,变成上天或者入地了。
那产生的气体和固废对环境的相应影响会不会比流到河流里小呢?谁也不知道,也没有人论证过。
其次,零排放久而久之,还是会有口子。
我们也知道,那个氯化氨,因为成本过高的问题,每当月黑风高或是大雨滂沱时,会有一些混合废水出现。而且,他们也从不承认自己是绝对的零排放,因为他们知道没有排污口的麻烦。
而那个“零排放”的电镀基地,每吨回用水是以十的数量级计费用的,比起我们使用的自来水几块钱的成本,加上长期回用使水的电导率过高,以至于要镀关公的脸镀出他三弟的脸来,难以满足生产需求,也迫切需要排放。
第三,生产工艺废水的“零排放”,不代表初期雨水、清洗废水,包括生活污水的零排放。
比如我们常说的锅炉除尘脱硫水循环使用不排放,如果相关企业已经配套污水处理设施,那么把锅炉除尘脱硫水定期少量排放,然后适当补充新鲜水,会像爬山出一身汗之后喝一口热水一样,非常“舒服”。
(三)”零排放“神话纷纷破灭
(煤化工壮观的蒸发器)
一篇《”零排放“---一个神话的破灭!》近期在网上纷纷扬扬,罗列了神话破灭的诸多理由,其中还举了中国煤化工某巨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上马的煤制油项目”零排放“神话破灭的例子。
蒸发池的防渗措施是否过关,蒸发量是否高于排水量,都是棘手的问题。
“现有的晾晒池纷纷遇到难题--由于水质差,池面浮着油,污水蒸发不掉。”
“要么漏到地下去,要么偷偷排掉。”
“零排放技术既然不成熟,强作要求不啻缘木求鱼。”
如此等等...
二、“零排放”的原理和作用
(一) 先弄清楚“零排放”的概念
零排放是在上世纪70年代首先由美国等国家提出,有一个雅名叫“ZLD”,核心理论就是,工业企业的废水完全可以不对外排放,无法回用的盐类物质通过浓缩、结晶方法以固体形式处理。
零排放主要存在于实验室概念上,现实生产中只要不计成本,将现有的高精尖科技应用上,确实可以消纳,但企业往往不能承受高昂的成本。
(人民网上的汽车行业零排放工艺)
(二)“零排放”产生的问题
有一个哲学问题,叫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为什么西北地区有那么多的盐咸地?就是因为那边的水路不通,不是外流河而是内陆河。
如古代的罗布泊和现代的塔里木河。
河流水库湖泊,哪怕是有一个小小的入海一开,百川入海,产生的盐份就会源源不断的输送出去,盐化就会大大降低。
这也是国家正在筹建的红旗河应当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引喜马拉雅的水入疆后,水和大海失去了连通,断头水的盐份不断累积,土地会不会出现盐咸化?改造数百万亩良田是一个美梦还是噩梦?
(乌尤尼盐沼:“天空之镜”)
这个也许也就是电镀基地要具备入海条件,才能得到支持的根本原因吧。
(三)“零排放”是获批神器
嗯,零排放好像是获批神器。
因为没有排水条件,或是因为没有总量指标,用这个神器通过环评审批是一个常见的手段。
我们最近也接触到一个项目,业主和环评方合作挖了一个大坑。
颜料项目反应后的硝酸盐,零排放。用三效蒸发器固体化后,成为结晶外卖,技术上没问题。
于是项目顺利取得环评审批。
但取得环评审批后就后悔了,这样的成本,每吨蒸汽要300多元,算一下成本,用煤这样的污染燃料来烧,成本还在天然气之上,是这一类企业所不能承受的。
西部的采矿和西北的煤化工、涉及饮用水源的江河上游的项目,没有排污口设置权限,没有环境容量的地区,为了通过环评审批,“零排放”是救命稻草,几乎成了唯一手段。
三、“零排放”增加颜值,却堵住了屁眼
企业的高科技往往是掩盖其高污染行为的名片(明骗)。
像某某什么科学的上市公司,其实是化工,环境风险很大。某某什么科技的上市公司,却是重金属产生大户,他的“零排放”项目,是把清水用于灌溉其承包来的大片果林,浓水是蒸发后结晶,以危险废物处置掉的。
哎,在以前危险废物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的时候,有一些可以卖了值钱的,谁也没去管。
西部的某些采矿业,“零排放”成了地漏渗坑,一些煤化工的“零排放”,蒸发塘虽布满了类似“除霾神器”的“蒸发炮”,但每天的产污量、蒸发量和池塘硬底化程度是一笔拉扯账,而水面的油膜成了蒸发最大的敌人。
上市公司搞“零排放”不就是为了增加资本市场吹水的颜值吗?
而吃了排毒养颜秘方却把屁股眼堵住,我看那个憋屎憋尿的怂样,能有多少颜值可言?只会象某影星听到税务机关查税时候的失色花容!
结语
如果说一味的否定“零排放”是伪科学,那么绝对的“零排放”就是个伪命题。因为从技术上确实存在可行性,但是在大规模生产应用上经济损益却有不能承受的压力。
而从粗浅的技术角度看,"零排放"就像是把废水暂存于身体中,膀胱可能是暂存池,然后不让其通过尿道撒出来,而是通过汗腺系统把尿蒸发出来。
这暂时能消耗一些,但不用多久,肯定会憋出个尿毒症来。
所以请诸位喜欢环保新概念的企业主要特别注意:“零排放”是在没有排污条件或者生态极其脆弱区建设项目上马不得已之策,是“无极生太极”的下策。成本和运行费用极高,且后面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在近海且有大江大河的地方,建设项目还是有一点排污权,留一个口好,哪怕是给排再小的水量,或者是要求多严的排放标准,总比没有口子好。
写在文末:“零排放”是实验室概念的不计成本的对策,多数是为了没有排水条件的项目上马的环评需要,短时间内可以,但长期管理不太可能。一个项目如果为了一个高科技的概念而大量投资处理设施,且难于支付长期高昂的运行费用而使之废置,那样极可能会是,既没有争取到合法的排污许,又把自己推向偷排的违法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