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评单位资质取消:知道你会来,就怕你乱来

昙花一现 清合 2020-09-29

(2018年12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两场环评资质管理改革座谈会已经结束,关于环评单位取消资质后管理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环评单位资质取消就是那根脆弱的神经,一次又一次地被拨动,真是应了萧敬腾的歌词:回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为何你还来/拨动我心跳;怎样面对一切/我不知道 

环评单位资质取消几年前就不时地有消息传出,今年更是传言不断。直到2018年9月17日,李干杰部长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视频会议》上指出:“取消环评单位资质行政审批事项,已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

取消环评单位资质就这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就差临门一脚:修改环评法。而12月23日,全国人大正式公布的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议程,环评法修订赫然在列。这临门的一脚就这样意料之外、情清理之中地来了。 

既然早就有消息要取消环评单位资质,攻城狮们也有了一定心理准备,为什么真正要来的时候,攻城狮的反应还是这么激烈呢?一切源于各大环评微信群流传的一份改革后的管理办法(初稿)。

环评人等环评单位资质取消,像一个初恋的少女等男友,“知道你会来,就怕你乱来”,这样形容真是太贴切不过了。 

(一)

环评互联网推送的“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回顾展(1973-2018)”,勾起了无数环评人的回忆,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着,看得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虽然我的环评工龄才五年,但每次阅读仍然可以感受那份岁月带不走的激情,和攻城狮们最初的梦想。 

(令人心潮澎湃的45年)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也走过了45个年头。45年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入到强化完善……而如今,环评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

多少环评老兵的青春都献给了祖国的环评事业。时至今日,环评一词几乎尽人皆知,但同时对环评的批评也越激烈。

这似乎说明环评真的是到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就像“回顾展”中说的,2013—至今,环评已经到了改革转型的阶段了。 

2013年是环评行很特殊的一年,此后环评管理开始了一些列大动作,其中最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环评报告全本公开,也就是被众多人提及的“去技术化”的开始。

之后“红顶中介”脱钩、登记表备案管理、名录频繁修订、环评法修改、资质管理办法的修订等等,一步步使环评走入了一个很特别的的境地:一面去技术化、市场“空前繁荣”:黑龙江的环评单位不远万里跑到海南做环评;某些工程师一天签几十个报告表。

一面是导则修订重构、对未批先建的严格管理:环评技术导则几乎修订了一遍;新环评法取消了“限期补办手续”的提法,对未批先建的处罚力度加大。

根据新环评法,对于未批先建,可以处罚项目总投资的1%-5%的罚款,未批先建未进行查处不得受理环评报告(部里曾退回菏泽机场环评报告,该项目最终被菏泽定陶区环保局处罚1989万元) 

(菏泽机场“未批先建”被处罚1989万元)

再后来,各地开始了花样繁多的环评改革:告知承诺制、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模拟审批)……环评就像是后妈眼中前任的孩子,不要吧,有责任;要吧,又感觉不难么顺眼。

多少大大小小项目,似乎都“卡”在环评上,一边证明明着环评的重要,一边证又似乎在说,环评就是一个不得不走的程序。所以各地便以改革的名义,让环评审批程序既合法又简化。 

(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环评的初心是什么? 

(莫忘初衷,你忘了吗)

不知道贾专家最后有没有找到环评的初心,但是贾专家也是经历了环评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了一个项目的车流量,跑到现场数了一昼夜。在那个年代,环评人就是这样做项目的,这是一种神奇的信仰,简直就是把环评当课题来做。

贾老师还记得当年环评上岗证的考核,第一次居然没有考过。环评上岗证,也是含金量不小的一个证书。 

环评市场繁荣之后,几乎一夜之间,环评单位都冲出本省,走向全国。正规的,成立一个分公司,有一位固定的工程师或总工,负责技术审核和把关。

更多的是那些游击队,拉到项目就找人写,写完之后借资质。而对于“资质单位”来说,这样赚快钱大多是经不住诱惑的,管他地方环保局通报整改,全国那么多县区,少几个又何妨? 

出卖资质的环评单位也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那些只有报告表资质的单位,近乎是最后的疯狂,反正资质延续基本不可能,他们的初心就是狂捞一把走人。这样的环评市场,怎么能说是健康的呢?

一个行业的发展繁荣,不可能是靠资质管理来实现的,一定是无数技术人员认认真真地干出来的。当资质就成了环评单位赚快钱的工具,过把瘾就走,这样的资质,有多大保留的必要呢? 

重大项目不必担心,比如需要甲级资质才能完成的那些项目,一般公司估计也不敢接。

重大项目一般审批权限较高,要面对资深专家一遍又一遍的审核,一问三不知不光是通不过评审的问题,也是能否正常履行合同的问题,没有金刚钻万不敢揽这个瓷器活。 

(三)

“红顶中介”终于全部脱钩了。环保部也对自己的8个孩子下手,部直属单位8家环评机构率先于2015年底全部完成与环保系统脱钩,表示了部里推进“红顶中介”脱钩的坚定决心。之后地方“红顶中介”也全部按时完成脱钩。

“红顶中介”似乎是十恶不赦的,江湖有言“卡着环保吃审批,带着红顶赚黑钱”。处在风口浪尖上,谁都可以说你一句,说什么你都无法反驳,只能默默接受。 

(轰轰烈烈的“红顶中介”脱钩)

“红顶中介”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给环评事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

如“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回顾展(1973-2018)”中所列,中山大学、华南环科所等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华南环科所是国环评证 甲字第2801号,中山大学是国环评证 甲字第2803号),早期的大项目很多都是这些单位编制的,绝对可以称得上技术担当。

就在今天,华南环科所、中山大学等这些技术力量牛X的原甲级单位,依然是重要规划、规划环评等有实力的技术支持单位,这就是市场最大的认可。 

地方环科所随不及华南环科所、中山大学实力这么雄厚,但地方环科所一般是事业编制,也很容易吸引到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再加上地方环科所掌握的资料齐全,技术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写起报告来那是十分认真。 

红顶中介脱钩,留下了不少哭笑不得的事情。

脱钩前的单位,签下很多项目,也经过了环保部门备案。脱钩后,要么单位注销资质,要么工程师到了新成立新资质公司,签合同的“红顶中介”还要继续履行合同、完成报告。

尴尬的事情出现了:报告是由没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的,编制人员可能也非环评工程师。用环评法如何解释这个事情?红顶中介的这个尴尬情况,似乎也说明,环评资质就是那么一回事。 

(四)

国务院明确:环评行业是水平评价类资格证书。 

(环评工程师的“小本本”)

水平评价类,就是具有相应技术水平的单位就可以编写报告。根据现行的法律,有相应技术水平就是应当取得相应资质。

现实的一个现象是,实际编写环评报告的人,大多都是没有环评证书的。这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新人需要培养,编写报告就是最好的锻炼;另一方面,没有证书的技术人员,基本没有资本谈条件,做着做基本的工作。 

环评工程师考试的一个要求就是,从事环评工作xx年。如果不允许无证人员编报告,这一条永远无法满足。 

既然这样,说明只要多学习、多写报告,无证人员也是可以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在环评单位,有证的大多在做审核工作,或者是单位内部的小组长负责管理工作。

贾专家挣老婆本的时候,也没有工程师证书,不一样可以完成很多大项目,项目提成都攒够房子首付了。这说明,环评报告编写的中坚力量,某种程度是没有证的编写人员。 

环评报告全本公开后,工程师接到项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模板,有心的人平时就搜集了很多模板形成了模板库。只要工作过一段时间,基本能照葫芦画个瓢。

一个环评报告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个源强参数,这个解决了,其它的都不成问题。这样的环评报告,资质有什么特别的用处? 

(五)

总有一部分人对于旧制度的改革很难接受。

清廷灭亡之际,民众对于辫子却持保留态度,他们大都是不愿意剪掉脑后那一条既碍事又难以清洗的辫子的。即便了后来,政府宣布了“剪辫令”,强制推行剪辫运动,还一度造成了民怨沸腾,并在山西、陕西、山东、湖南等地引发了流血事件。 

即便是取消环评资质已成定局,多少工程师依然不能接受事实,总觉得步子迈得太大了,已经扯到了蛋。这和不愿意剪辫子多少有点像。 

有一部分人,有证就像有了天下,对于无证人员一点儿都瞧不起。刚工作的环评技术人员忙于写环评赚老婆本,基本是“写报告——改报告——完善报告——继续修改——继续完善”这个模式,鲜有大块时间认真学习环评工程师考试教材。

而一些闲散人员有充足时间去学习,红宝书、蓝宝书基本全部背下来。结果写环评报告的人,常常因为脱离不了实际环评报告的思维和没有大块时间学习,总因为几分过不了,一轮又一轮地考下去。

有空闲时间的人有充足的时间去复习,理论的东西一切都有套路,考过之后不从业,证书挂靠。 

当然,写环评应该有环评工程师证书,考不过都是借口。但有证不真的不等于会写环评报告,更不等于有了藐视别人的资本。有些有证人员都没有见过环评报告;即使不挂靠,有些有证人员连复杂一点的的水平衡也画不出来。 

考试和写报告是两回事。说到底,证书只证明你考试能力不错,实际写报告还有很多要学习的。特别是目前这个形势,三天不看“环评互联网”公众号和“环评云助手app”,感觉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

写报告不需要记住很多东西,掌握方法显得更重要。既然这样,担心环评单位资质取消的工程师,是不是担心不会写报告被淘汰了呢。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掌握学习方法和知识技能,主动适应变革。 

(六)

群里一位朋友说,他刚参加就是高工。我正想他博士毕业也没有这么快评到高工,一定是有“特殊渠道”。他说他姓高,自然就是“高工”。 

高工职称是评审的。各地高工评审不同,比如广州市、深圳市可以自己组织高工评审;大部分地方是省里统一组织评审。

全省统一评审,区县级由于业绩太单薄,难度比省级大很多;而省级单位一个环保部的课题,一下子就可能几个人评到高工了,庙的大小似乎更重要。如果是工程师考试,大家一视同仁,谁付出的多谁通过的可能性大。 

高工(副教授)和高工(副教授)的含金量完全不同。比如中山大学,评一个副教授多么难,而某些学校教授也没多难,同样的高工,不同的水平。而环评报告,是按照导则编写的,要求对环评技术导则、法律法规等熟悉。

没经过环评技术导则系统学习的高工,很难说可以胜任这项工作的。尽管他们可能是某方面的专家,但是看别人的报告容易,自己写报告难。 

高工和工程师从一开始就不是个对等可以比较的事情,评审和考试完全不同,二者的作用也不同。

(七)

生态环境部前几天一口气批准了七八十家环评单位的资质申请。据说,最长的从申请到批准已经超过5个月了。行政许可都可以这么长时间,说明资质许可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

但是问题是,环评法修改之前,环评单位就必须有资质,部里依法行政就得批复资质延续事项。所以逼得有些环评单位,明明啥也没变,就因为资质延续迟迟不批准,却要和其他单位合作,这也是一件颇为荒唐的事儿。 

实际上,部里早些时候就暂停新申请资质申请许可了,后期资质许可大多是“资质延续、法定代表人变更、住所变更”等。部里也主动核定了几次资质单位的情况,对于不满足条件要求的环评单位,依法注销其环评资质。


上述种种迹象早已表明,环评单位取消资质很快了。


(变革的时代,该来的终究会来)

结语

带走的留不下,留下的别牵挂。该来的终究会来的,“遮羞布”很快就会撕下来。风口的时候,猪也会飞起来。 

不用纠结于那份流传广泛的初稿,什么高工和环评工程师,技术力量里的指标,应该是个推荐指标。有能力的单位都可以自己编织报告,否则取消资质就意义不大了。

环评属于水平评价类,希望专业的人回归做专业的事,写环评报告的,还是认真学习导则,通过环评工程师考试这个水平评价。市场竞争,应该留下那些认真写报告的优秀单位。 

环评必然会进入大数据时代,走得靠前的如环评云助手,已经是非常专业的app了,其专业性差不多是环评届的百科全书。古语有云:“专家不识云助手,纵是老贾也出丑”。 

建设单位主体责任,貌似环评帅锅成功。相信建设单位也不会随便糊弄的,越是主体责任建设单位越谨慎,建设单位还是倾向于选择有能力的环评单位写报告,环评仍有市场。市场本来就应该是优胜劣汰,剩下的应该是专业做环评的公司。 

加强监管和处罚是必须的,你敢随便签字,主管部门便要加大处罚力度。 

几十年的发展,环评已经为环境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房地产可以从报告书变成登记表,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毕竟环评的初心就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也许某一天,环评报告大幅度备案管理。 

不留恋过去,不畏惧将来。静待环评法修改以及后续的管理……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