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古树普洱茶山头直发,买茶别再花冤枉钱!
19岁中国留学生投票被抓,“假装”公民身份!且已无法撤回.........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非法投票,后果很严重
19岁中国留学生非法投票美国大选,被控2罪!或被判15年监禁
恶魔医生刘翔峰判了,湘雅二院改好了吗?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知名”机构被江湖除名,能改变环评现状么?
清小编
清合
2021-04-27
收录于话题
#环评
25
#通报
5
#时评
20
文/清合网友
汤贤乱按:两个月前,生态环境部网站发了一则《
关于2020年下半年信用管理对象列入环境影响评
价信用平台限期整改名单和“黑名单”有关情况的通报》
,通报了信用平台限期整改名单和“黑名单”有关情
况。
附件2中,重庆丰达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因报告表的质量问题,被太原市生态环境局长期禁止从事环评编制工作。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规定,全国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都不能再受理重庆丰达编制的环评文件了。
我把这条规定简称为:
一处禁止,全国玩完
。这是环保管理简政放权、权利下放导致的结果,不知道这项权利会不会被基层不开心的某分局领导滥用,随意棒杀耿直的正规环评机构。
不管怎么说,曾在环评江湖掀起腥风血雨的重庆丰达这个“知名”环评机构,从这一刻起,名号算是彻底在环评江湖上消失了。
但在现有环评的管理模式下,这仅仅是“重庆丰达”一个名号的消失而已,于环评界,并无实质的影响,都没引起什么关注或讨论。只要公司团队愿意,随时可以起用其它的番号继续疯狂作案。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此时网友投稿的一篇剖析丰达的文章,稍加修复后重发此文,算是祭奠丰达这位枭雄吧。
在时代风云变幻中惊世而出的重庆丰达,把环评搅得四海翻腾,全国各地被通报记分,终于陨落太原,结束了他璀璨却短暂的一生,丰达的沉浮令环评人喟叹不已,真心希望仍在继续卖签名的“丰达”们引以为戒。
1
2015年3月20日,原环境保护部印发《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明确了环保系统所谓“红顶中介”脱钩的事项。
其中规定:“
部直属单位的8 家环评机构率先在2015 年12 月31 日前脱钩,省级及以下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分两批分别在2016 年6 月30 日、12 月31 日前全部脱钩
”。
环保系统的环评机构脱钩,不是一天两天嚷嚷这个事情了。但是真正大刀阔斧向前走,就是从这份文件时候开始的。
2015年底,环保部直属单位8家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按期完成,这显示了部里对推动该项工作的决心。部属的8家机构,选择的脱钩方式不同,其前途命运也不同。
当然,最让人唏嘘不已的,莫过于部属甲级单位华南环科所,直接注销了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
脱钩的方式有多种,注销资质特别是甲级资质当然是让人遗憾的,但选择该种方式脱钩的单位估计还是占少数。
更多的是借用原来的资质,直接过渡到另外一个自然人出资的企业。最典型的,便是清合创始人汤贤乱在他著的系列行业小说中,虚构出来的现庄市环科院有限公司。
这样的“着数”太多了:
一是脱钩前地方环科所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审批报告要容易得多;
二是多年的深耕积累了不少市场资源,业务基本不愁;
三是虽然脱钩了,但只是机构名称变了,人员和“实力”基本未变,他们还是环评界的扛把子。
再说,环保部给系统内环评机构脱钩,还有很多“打折优惠”的方案,无论如何都是百赚不亏的;有后顾担忧的,还可以选择传说中的“离岗创业”。
当然,好马不吃回头草。脱钩出去的,一般都不会有回原单位的想法。混得不好的,不好意思回去;赚到钱的,不愿意回去。体验了野生动物的自由,谁愿意再回去做圈养动物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环科所等事业单位脱钩,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大机构有大机构的目标和愿景,小机构有小机构的小算盘。但是不管怎么说,一场资本裹挟环评机构混战的局面,就此揭开了序幕。
环评历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2015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请记住这一年(
清合公众号也是在这一年创立的
)。
曾有人推断:2003年领到一个报告表的资质,相当于拥有一年100万收入的价值。
资质就是金钱,特别是只有报告表的资质,更是物美价廉的生意。
2015年,环保部发布新的资质管理办法,取消了单独报告表的资质。这样就更显得报告表资质的珍贵——脱钩的优惠即在此,可以按照2个工程师拥有报告表的资质。
有些人天生就是玩资本的,有些人天生就是搞技术的,有些人天生就是签字(背未来锅)的,比如谭工。
2
2001年12月19日,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2001年下半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调整的公告》(环发〔2001〕200号),丰都县环境科学研究所正式领到了环评资质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3111号),类别限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应该说,丰都县环境科学研究所的这个资质拿的还是比较早的,从证书编号就知道,它是这个地区(彼时重庆已经是直辖市了)的第11个乙级证书。
和大多数县级环科所一样,都是只有报告表的资质。但是不要小看这个小报告表资质,基本垄断本县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就算没有编制报告书的资质,也可以通过和其它单位进行“合作”来分一杯羹,几个人每年创收几百万不在话下。
应该说,虽然地方环科所被称作“红顶中介”,但是他们的确是有真正实力的。除去人脉方面的因素,在资料搜集及报告编制方面的能力也很突出。
那时候现状监测还是非常正规的,这部分费用占整本报告费用很大一部分。而那时的监测单位,基本是政府监测站,这些优势同样重要。
随着环评法的发布实施,环评资质管理一步步规范起来。资质不再以区域来划分,取得资质的,理论上全国可以揽业务。
但这个时候,系统外的环评机构还是少数,即便有一般也分布在发达地区。
2005年,首次环评工程师考试举行。由于环评工作长期被系统内的环评科、高校等垄断,因此工程师的主力也正是这部分人。
因此各地环保局,都有不少持有环评工程师证书的人员。
这部分人理论扎实,实践丰富,即便没有实际参与编制过环评报告,多年环保工作的经验使他们对环评工作具有一定的认识高度。
本来这部分应该是环评领域的领军人物,但是随着红顶中介脱钩的完成,这部分人大多已经走进了历史红尘中。
环评的主力变成了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疯狂签名的谭工们。
3
2015年10月,丰都县环境科学研究所脱钩前最后一次申请资质延续。彼时的法人代表为孙X。
虽然说从环科所到脱钩后的环评机构,相当于从圈养动物到野生动物的转变,但是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
有些人天生就喜欢稳定,凡事有十足的把握才去做。的确,上了一定年纪的人,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但有些人天生就喜欢冒险,特别是有了资本又看中了市场的人。2016年9月丰都环科所脱钩的时候,法人代表变成了蒋某某。
据生态环境部官网:本次变更的事项即“环评脱钩(住所、法人、机构名称变更)”,采取环评业务剥离方式,将环评业务转至自然人出资设立的机构,脱钩后机构为企业法人。
原环评工程师彭某某、杜某某等2人均为聘用人员,全部转入脱钩后新机构专职从事环评工作。
脱钩后的机构名称为“重庆丰达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这个环评界名震江湖、“享誉全国”、所向披靡的环评单位,没听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从事过环评工作。
4
根据以上可知,很长一段时间,重庆丰达的法人是蒋某某。
蒋某某可谓是一位相当成功人士。据公开资料(重庆三峡学院官网),他1977年1月出生,2000年毕业于重庆三峡学院经贸系96级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经济学学士。
蒋某某是重庆通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丰达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重庆大润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重庆三雨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
这一系列公司形成了庞大的通达系,业务涵盖环保咨询(包含环评、环境监测、污染场地评估等)、环保设计、环保工程施工总承承包、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等环保服务业全产业链,是目前重庆市环保企业中资质最齐全的企业。
据企查查搜索结果显示,通达公司的股权结构是这样的:
显而易见,所谓的环评业务不过是通达系一个非常小的内容。也就是说,通达系的环评业务,很有可能只是抢占市场的一个布局,所谓做工程送环评就是这个道理,也因此这些公司都疯狂地做环评,全国遍地开花。
以上的信息显示,蒋某某是重庆大润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重庆大润几乎和重庆丰达是齐名的,不分伯仲。
重庆大润的前身是原重庆市万州区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3105号),于2016年1月申请脱钩。而脱钩后公司的法人,则为朱某。
这个名字非常熟悉,就是通达公司第三大股东。
与丰达不同的是,大润的资质含金量要高很多,拥有化工石化医药、社会服务乙级环境影响报告书类别(2017年又增加了交通运输乙级报告书)。
蒋某某是大润的实际控制人,是怎么控制的呢?
蒋某某又是通达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自然也是大润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在大润公司里,王某是第二大股东,占股30%。什么时候冒出个王某呢?就是从万州区环科所改制的时候开始的。所以说,这些公司搞来搞去,都是这伙人在一起玩呢。
资本市场就是这样的,有钱随便玩。而王某,现在又是丰达的实际控制人。
现在非常清晰了,重庆丰达、重庆大润本就是同一伙人在玩。既然是同一伙,玩法当然也就类似:遍地开花,遍地被通报,然后业务又不断上涨。
丰达刚脱钩的时候,环评工程师有2名。根据后来公示的信息,似乎丰都环科所脱钩一成功,上述二位就直接离职,转到了新成立的大润公司。
5
网上公开资料显示,丰达公司被大面积通报大约从2018年开始,丰达公司走向全国应该是从2017年开始。
也是巧了,2017年6月5日,环评工程师谭工登记到了丰达公司,有效期为2017年6月5日至2019年4月18日。
根据
环评云助手
查询结果,丰达公司登记的环评工程师共4人,但根据最新环评信用平台信息显示,该公司目前编制人员2名,环评工程师2名。
但是信用平台上线这才几天,他们的报告已经三十多份了,效率够高的。
所谓“红顶中介”的脱钩,彻底激发了环评市场(彻底放开)。
所谓市场是有活力了,各种环评机构一夜之间开遍大江南北,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低价竞争,混乱不堪。
所谓放宽准入加强监管,环保部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将环评的处罚权下放到县级环保局。但即便如此,起到的作用还是很有限。
有资质管理办法的时候还算好,最起码可以限期整改,禁止这些环评机构在这些地方开展业务,也不见心不烦。
但新环评法发布之后,这最后的一款遮羞布也撕掉了,整个过渡期除了约谈通报批评,好像没有更多办法。
这不痛不痒的处理,对于这些努力坚持名震江湖、享誉全国的环评机构,根本就像死猪不怕开水烫一样,毫无效果。
其实很多事情是心知肚明的。这些环评机构根本不在乎这些行政处罚,大不了换个地方,全国有多少区县、多少地级市?
甚至这些环评机构,都是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争相处理的明星单位。整个环评界谈论的,也是这些机构和谭工。
恐怕谭工本人也不清楚,自己签过多少分报告。或者说,多少分报告是自己亲手签的,多少分报告是别人仿照签的。反正都是钱,虱子多了不要人,先狠赚一笔再说。
但是,别人是玩资本的,你是拿青春赌明天的。
你看看网上各级环保部门这些年受理审批了多少谭工签字的报告,平均下来每天多少份?
全国还有几个地方,谭工还没有签过字?
而每一份报告都需要签字盖章,如果邮寄快递的话,将是多么壮观的一个场面?业务量大概可以支撑另一个顺丰上市吧。
新环评法实施快一年了,监管办法及配套文件已经正式实施了,信用管理平台也上线了。
对环评机构的要求降到了最低(一定数量个环评工程师),对环评机构及工程师的处罚也可以足够重。
就看如何实施吧。所谓艺高人胆大,谭工也许只有胆大。
本来丰达只有报告表的资质,但是随着环评法实施,过渡期办法的发布,一个工程师走遍天下,丰达公司及谭工也编写了一些报告书。
有人说,信用平台将之前的违法行为一笔勾销,有种大赦天下的感觉。
也许吧。但是你闭着眼签了那么多报告,就等于种下了那么多雷,何时爆炸只能听天由命了。别忘记了,每一版的环评法都清楚地写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那可不是限期整改或禁止从业那么简单。
也许谭工通过签字也赚到了足够多的钱,网上有人戏言通过签字两三年入手800万。但是人家在资本市场闪转腾挪,你很有可能在为别人冲锋陷阵当炮灰。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但是,能否扼住命运的咽喉就不好说了。
6
信用平台的发布实施,将环评单位和工程师从“幕后”拉到了“前台”。一切不再是秘密,多少人心里不平衡了。
羡慕谭工的人不少,为谭工辩护的人也有。所谓的不违法,就是他们的借口。
但是,盗亦有道啊。你挂证,最起码要实际审核,知道项目在哪里,报告写了啥吧。
就凭谭工们编制的报告速度,他们知道项目的具体情况吗?
多少人羡慕着谭工们的一笔勾销,恨自己不能重来,否则也卖证卖他个天昏地暗、海枯石烂。
一百多年前,我们器不如人、技不如人,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不能将芯片等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个行业需要健康地发展下去,真正起到该起的作用。作为环评行业也是不例外的,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正是靠我们广大从业者和环评工程师们。
也有人说,信用平台启用才不久,事情才刚刚开始,谁知道是怎么样的呢?
也是,且行且看,让子弹飞一会。
声明:本文所有签名的截图均来自生态环境部官网主动公开内容,人人可查;本文关于几个公司的股权结构,全部来自于“企查查”搜索结果,人人可查。当然如果你感兴趣继续查相关资料,会有更加劲爆和意想不到的结果。
—END—
原创不易, 请多鼓励, 欢迎参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