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环评业务没了,你不妨来这里看一下
(一)
环保圈有一个定律:每出一个政策(或导则)必定催生一个行业。
大的如水十条、气十条各橇动了数万亿,土十条催生了地下水、土壤、固废行业的长足发展,碳中和先行推高了好多概念股的股价。
小的如地下水导则催生了打井一族,VOCs一企一策让人们认识了RTO和RCO,土壤修复让监测赚了大发地方吃尽了苦头。
可是,有一些可能你还认识不到的。环评名录和危险固废名录的修订,发生了什么现象?
这两份名录的修订,坑了惯性思维的企业,苦了惯性管理的主管部门,环保律师大显身手!
(二)
情形1:手工食品制造业在上一版名录中是属于登记表,并且在疫情期间全部豁免了。在新的环评名录中,这一类的行业却是报告表,那如果已经开工还没有运营的企业用不用处罚?
有的企业遭受这种处罚时,会找环保律师。
情形2:企业建设行为构成了未批先建或未验先投,然而新名录已经将该行业豁免环评,或者降低环评等级至登记表,能不能处罚?
明智的企业遭受这种处罚时,会找环保律师。
行政处罚有一个大原则,即“从旧且从轻”的原则。用这个去诉讼,理由十足。
这里有好多成功案例---京师(泉州)律师事务所在新名录开始实施后,已经帮企业打赢了两个此类的官司。
比如最有趣的,房地产项目快速经历了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到免环评,如果做了报告书建了好几年,到最后验收时发现发生重大变动了,要重新做环评却无门,只能不了了之……
(三)
当然我们也知道,当一个行业处于打官司的烦恼之中,她已经失去良性的推动力,而处于无限的内卷消耗中。
环评现在就是这样一种让人欲生无计欲罢不能的状态。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有一小道消息说月送5个报告书或50个报告表以上的人是重点人物),接业务很难拿到审批不接业务会饿死,抽查复核失分成常态,政策变动快得让人难于接招。。。
大家有一个心态,就是不想做环评,但又是圈子中人,做环保一定要配套环评。
很明显,离开环评的人越来越多,环评业务也越来越少。这时候,你不如跳出圈子看圈子,于是我们选择一个好地方,来这里看看吧—-清合高疯论谈第三季定点于福建沙县。
(四)
福建沙县是一个好地方,从环保概念上说,福建是碳源丰富的省份,在未来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中必定占有重要位置,沙县是两山理论发祥和实践的重要基地。
(沙县县城沿江栈道)
有人说,沙县的小吃每天换一种,一年都吃不完。而我们在沙县大吃小吃的同时也发现,沙县小吃除了经典三件套还有豪华三件套,还不断的吸纳外地的优良品种,用于补充自己的小吃库。
这都是环评需要学习的,走出来和请进来。
(五)
我们的重头戏行程是有着“小吃第一村”美誉的古朴村落—-俞邦村,这里山清水秀,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并重。这么一个不到1100人口(六成在外做小吃生意)的小村,进去游玩必须小车转换旅游专车,而且一切免费,确实让人意外。
(乌托邦般的乡村,图片来自于网络)
沙县夏茂镇俞邦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西背葱郁高山,东临清秀河泽,村头千年古樟树,进村廊桥穿过流水。
这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能转型的好乡村。我们带着职业病,边看美景边聊小吃,一路上看雨污分流情况、水质变化情况和古树保护情况,同时也不断地思考。
其一,祖上出现一门三进士的光辉时刻,是中国传统文化耕读传家的的风范。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有家训的地方,必定是历史上有着大贤人,有俞家家训为证。
这好像我们环评的黄金十年,一部导则走天下。
其二,随着时势而打拼,成为沙县小吃走向全国的起点。改革开放后,地理位置不太发达的俞邦村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带着家传手艺走出山门经营小吃。如今,俞邦村有670人外出经营小吃,占全村劳动人口的88%,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从事小吃行业。村民开的小吃门店遍布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在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等国也有布点。
创业非常即期,转型非常成功。
环评也没落了,做环保的如何打拼转型?持续思考中。
其三,乡村振兴的典范。在深化改革的春风中,打赢了扶贫攻坚战之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防止返贫,巩固成果的重要手段在于乡村振兴,他们也走在了前头。
(依水而建的廊桥和景点)
随着小吃业越做越香、越走越远,富起来的俞邦村一改往日的破旧模样,龙峰溪穿村而过,溪水清澈见底。一幢幢漂亮别致的民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条条平坦洁净的小路环绕着田野、穿越村庄。农家小院里花开四季,庭前小桥流水,鱼鸭争游。漫步村后山森林公园的登山步道,移步皆景。
其四,最最重要的是,村里出了一个和我同名的人物--俞广清,回到家乡带领农民们开发农业经济合作社。走出去的能进来,进来的能带领大家富起来,强起来。
(六)
认识一个人,打开一个窗。认识一群人,打开一个圈子。认识一个地方,打开一个世界。
论坛是开放式的,也是头脑风暴式的,又是轻松而活泼的。环保的、法律的、园区管理的,各行各业的人马来到这个地方。环评需要学习什么?我们当务之急是想着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守住质量抱头避雷。
其次是跟着形势转型升级,除了环评,扩展到VOCs整治、土壤污染调查、碳中和等市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是朝阳,环评是夕阳,我们要尽可能避免站在朝阳中的夕阳里。
最重要的,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站在前端的复合型人才。因为,律师说他要加强环保专业的学习,环保的说要考司法考,补强法律知识,园区管理的说要除了法律和环保知识,还要考环评!要使自己是律师中最懂环保,环保工作者中最懂法律,懂园区管理又懂环保和财务。
最后,要让客户有离不开你的服务信任度,就比如思创环保,一个始终怀有少女心的环保服务单位。
—END—
原创不易, 请多鼓励, 欢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