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土壤管修信用记录系统,比环评信用平台差了不止一些
土壤信用系统上线了,没想到它这么粗鄙。学环评信用平台,却像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发布时,清合《土壤场调和修复行业学环评,搞起了信用记录管理》转发此资讯时就说过,土壤管修信用记录系统不出意外,很快就会上线。
文章下面有位网友留言说“信用系统马上启用,已经在调试”,果不其然,不到两月,信用系统轰然上线了。
8月27日,生态环境部官网发布公告,宣告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且简称为“土壤管修信用记录系统”)上线,9月1日起用,网址为http://soilcredit.mee.gov.cn。
几天过去,截至本文发稿时平台已有4532条数据,包括722家从业单位,3810位从业人员注册。
或许时间仓促,来不及打磨。新上线的土壤管修信用记录系统简单粗暴,其页面字体、排版及功能设置颇为粗糙,比环评信用平台之精美细腻相去甚远。
放两个图对比一下,似乎是学渣与学霸的区别。
上述公告中所说的已上传至系统首页的“操作手册”遍寻不获,有谁知其藏匿何处者烦请留言告知,全然不似环评信用平台的操作手册那般,在登录页面尤为醒目。
按理说,同样是生态环境部版权所有,既有环评信用平台的珠玉在前,土壤管修信用记录系统即使依葫芦画瓢,也不至于如此不堪入目啊。
何以至此呢?
我只能“不怀好意”地窃窃私忖,这两套系统平台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找了不同的技术开发单位(因为技术支持电话不同),彼此并不交流互通,甚至暗暗较劲,有内卷嫌疑。
这种现象在技术单位也常出现,比如公司两个平行的工作小组,组长互不买账,组员也有门户之见,由此形成部门壁垒,部门之间协作效能低下,连模板都不愿给对方,加之上级领导缺乏统筹抓总,同一个公司不同小组出具的环评或场调报告,形式和内容会决然不同。
我以前在审核报告的时候,的确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还以为是不同的公司呢,一经询问才知道是报告编制者分属不同的团队。
在从事河长制工作期间,也发现河长制成员单位之间跨部门沟通的障碍比比皆是,除非有行政首长亲自抓总,否则鲜见政府各职能部门严丝合缝的配合。部门间更多的是鸿沟和壁垒,一项事务的牵头单位,往往难以得到其它部门主动、热情、全力的支持。
当然,天下之事不能全然推此及彼,土壤管修信用记录系统与环评信用平台风格迥异,高低有别,或许是有意为之,抑或是准备的充分程度有所不同,我们可以接受这种差异。以上较劲或内卷的揣测,也纯属我个人臆想,若与事实不符,倒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但从个人感情和使用体验上,我确实认为,土壤管修信用记录系统比环评信用平台差了不止一些,这点我在哪儿都不否认。
且不论页面粗糙,其功能设计也有缺陷。以一个业主的视角来审视这两个平台,如果有业务要招标询价,在从业单位上门毛遂自荐前,土壤信用系统根本帮不上任何忙,更别谈从上面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诚实守信且有水平的服务机构了。
目前从业单位登记的项目业绩信息、评审处罚和举报核准情况都是空白,这些如果内容靠从业单位主动申报的话,恐怕等到台湾收复那天都填不齐,须得像环评那样,由主管部门定期通报,或有其它手段迫使从业单位不得不申报。
此外,土壤信用系统在设计上缺少守信名单和黑名单,无法让普通公众知道业内从业机构有哪些优秀者或老鼠屎,只能输入单位名字,去查询它的良莠情况。其实,重点监督和限期整改名单,也可以依环评的模板,依样画葫芦。
总之,“匆匆”上线的土壤管修信用记录系统粗陋不堪。希望随着使用者的反馈,其可以日渐完善和美观。
另外,我个人还希望土壤和环评信用平台两者能够实现信息同步和互通,由于土壤管修信用记录系统在后,从业单位与人员在该系统注册时,可以显示其是否已在环评信用平台登记过。
这个同步有什么作用,目前我还说不清楚,但总觉得甚有必要。都是生态环境系统管理的技术咨询业务,无论是土壤还是环评,信用应该是可统一的。
—END—
原创不易, 请多鼓励, 欢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