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节都在干嘛呢?

汤贤乱 清合 2021-05-01

《春山暖翠图》清·恽寿平


清明时万物初生,莺飞草长,杂花生树,也是祭祀、扫墓,祭奠先祖的传统节日。

芸芸众生平常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先人,因此要选一天集中哀思一下,顺便给先人邮寄点纸钱,不然祖宗们九泉之下,生活拮据,定要怪责子孙不肖。

大家选的这一天,就是清明节。

其实,祖宗们哪知道,在世的子孙们赚钱也不容易,为了买房,在大城市辛苦打拼,朝九晚五地挤地铁上班,一个月拿着杯水车薪的工资,活得累成狗,说起来都是泪。

不过自已再苦,也要在清明节给先人烧纸,这情形,被唐朝人写成了一首诗。

祭扫

唐·佚名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为了告诉先祖这点,人们无论去多远的地方务工,都会选择在清明节回乡拜山,上坟的时候,多多地倾诉下生活的艰辛苦楚,然后叫祖上保佑升官发财。

当然,也有那些已经发了财的,或小有成就的,他们也要祈求祖上荫庇,更加财源广进。

因此,一到清明小长假,大家都往乡下老家跑,开私家车的、坐高铁的,路上有络绎不绝的人,个个像断了魂似的。

有个公务员,叫杜牧,不知道是遇上公车改革,还是没买到高铁票,清明节好不容易放假,却回不了家祭祖,那心情叫一个郁闷啊,刚好这一天又下雨,心中更加不爽,只好借酒浇愁,问了个放牛的小孩后,找到一个叫杏花村的酒吧,喝了几杯dry martine,写下了清明节的见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诗写出了一个游子,在清明假期无比凄惨的际遇,说尽了烦乱和惆怅,很有水平。后世的人,一到清明节,不由自主地就会吟诵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经典。

除了回乡拜山缅怀先祖,清明节还能干点啥?

古代平常百姓不上班,在这一天的节目还挺多,有人郊区农家乐游玩(踏青),有人叫几个朋友去体育场踢足球(蹴鞠),文青们有插柳、射柳的高雅活动。要是天气好的话,平常忙的家长,就带小孩去放放风筝,增加亲子活动嘛。

那些学而优则仕的当官人,由于社会关系及人脉广,清明节活动也显得不一样,他们平时上班要打卡,只有放假才能好好休息,找些节目放松放松。比如白居易老先生,每年的清明节,节目都不一样。

他当上翰林学士,住的别墅是碧玉做的栏杆和红砖砌的墙,后院很大,回廊蜿蜒曲折,饭后随便走走停停,就当是野外踏青,同时还可以听音乐,闻花香,根本不用和别人去挤什么海珠湖公园。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当然,每年清明在自家后院里踏青,次数多了也会觉得无聊,往后的清明节假日,他要么约韩道士去爬老君阁,那上面风光好,可以望到洛阳城;要么和几个咸湿诗友,去舞厅看歌妓跳舞,随便写几首诗,感叹一下“可惜春风老”。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有一年比较悲凉,白乐天的好基友韦侍御贬官虔州,刚好买了清明节那天的火车票,他拉着个行李箱来和白居易告别,白居易特别难过,就把家里的粥啦茶啦酒啦花啦,一古脑全搬出来,和好基友吃了个散伙饭。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唐·白居易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
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

古代人真有才,清明节无论怎么过,都可以作诗发发朋友圈,显得自己逼格很高,过得又充实,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好友点赞。

而现在的人,清明节都在干啥呢?

以前国家不够重视传统节日,清明节要正常上班,2008年实施《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清明节放假一天。

难得的假期,有人传承了传统的习俗,回乡祭祖了,有人拽着大把钞票,出去游玩了。从朋友圈的状态看,赏春、踏青、聚餐、会友、看show,丰富多彩。

而像贤乱这样的DIAO丝,没人约,也没钱出去玩,老家离得远,回也回不去,除了在家打打牌,和孩子玩玩耍,与太太吵吵架,就只能拿本书读读唐诗了。


这和宋代的王禹俏同学差不多,他的清明节假期是这么过的: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悲催啊……

你们呢,清明节都在干嘛呢?


推荐阅读:《一生最爱古诗词》,秦圃编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