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2)
1
从今年开始,原宿的几期自然体验营,我们没有再依赖外联老师或合作机构,从招募到活动带队、后勤都是靠农场自己独立执行。
这对我们这几个农场的“长期志愿者”来说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挑战。
虽然5年在乡村的实践劳作,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建房子上、乡村生活技能上、各种自然活动的策划和创新上、构建生态社区的文化上、志愿者项目上等等,我们具备了一点能力、也有一些想法和感悟,非常迫切的想和来到原宿的朋友们分享。
于是我们在今年设计策划了“原宿自然体验营”系列活动。
“原宿自然营”的核心思想是:不故意、不刻意、让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
自然营每一期都会有独立的主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所有的活动创意都来自于我们生活中的所思所需。
我们希望向更多人分享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
我们也希望更多人一起来参与共同创造我们的自然生活。
可能它暂时还不够完美,但是这个大家一起往前的过程是最有意义的。
我们期望大家参与到日常的值日、使用旱厕、垃圾分类、生活自助的方方面面;到农耕、建造的实践与分享;到我们对生态、对教育的一些感悟与交流。而不是仅仅是一次消费体验。
我们期望,站在原宿的土地上,所有人都是平等而自在的。
我们不需要刻意的为体验者参与者做有悖于我们日常的安排、
我们也不希望来访者把我们的角色定义为某些服务的提供者。
我们希望大家在精神层面是一体的。
区别仅仅是有的人早来有的人晚来、有的人呆的时间久一些,有的人仅仅是过客,以及大家对原宿现实中的物质层面的熟悉度不一样而已,但这些区别不足以阻碍大家彼此心意的相通。
我们希望在原宿的所有项目里,把大众“用金钱购买服务、来农场消费”的思维模式转为“以己之力参与共建”的精神核心。比如志愿者项目、亲子主题活动等等都可以是参与社区共建的其中一个方式。
老吴常说,原宿是大家的,属于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当你站在这片土地上的时候,你就是这里的主人。”
为什么呢?
无论你是谁、来自哪里,只要你在这里,你便享有这里当下的一切。
你享有头顶的阳光、呼吸到的空气、一眼望去的绿意。。。
大自然没有分别之心,它并没有因为你是一个体验者或过客而削减你的感受,也并没有因为我是原宿的创始人而多给我几分自然的能量。
向你摇尾乞怜的小奶狗和你怀抱里的猫咪,它们对你的爱意也不会因为你的身份而有所偏颇。
真正区别我们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我们可能有人出钱、有人出力、有人贡献主意,有的人奉献创意。每个人的条件不同、力量不同、参与时间和频率不同,但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原宿的一部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原宿的主人。
因为你和我共享了这里当下的一切。
2
但是,现实中我们往往被常识性的贴上“提供某些服务的组织和个人”的标签。
传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让大家不由自主的把我们当成是某种服务的售卖者。
在这样的“提供服务”的很多方面,我们就不能做到大众认可的“专业”和“完美”。
活动带队也好,厨房也好,后勤也好,我们似乎都不能算是专业人士。
我们既没有专业的营养师、也不是专业的自然教育工作者、也不能提供市场的标准食宿;
某些实践是我们脑洞大开时的产物、很多的第一次、以及在某方面的技能可能还不如一位体验者。。。
如果用传统的评价体系,那我们几乎都是在磕磕碰碰中,在别人内心的质疑和礼貌的忍受中,勉为其难的完成了一些事情。
但是在我们而言,那么多的第一次,其实应该是多么的激动和让人兴奋。
那么多的真实的场景,一次次突破我们的舒适区、让我们面临各种挑战,正是帮助我们和大家一起成长的好时机。
3
我曾经和一位朋友探讨过一个话题。
关于如何做一次亲子建造活动。
他的想法是提前把实践的所有细节设计好、分解好,做成很精致的模块,让来参与的小伙伴们只要做一颗小螺丝钉、按部就班的参与提前设计好的环节。这样的好处是结果容易把控、会让人觉得很专业、方便复制。一次活动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做若干次,非常具备商业价值。
无疑,从经营角度和管理成本的角度考虑,他的想法是可行且靠谱的计划。我找不到任何驳斥的理由。
但是我的内心又是非常抗拒这样的“完美”。
所有的实践细节都提前做成“模具”与“打样”,即意味着可以大量复制推广并且人力成本、材料损耗等都会降到最低。还有这样的模式几乎可以忽略人性的关注与交流,这是规模量化的商业思维模式。
但是,我们的创新和自主性在哪里呢?
我们希望每次活动哪怕主题一样,细节也不能完全相同。
没有提前预设,就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时刻,可能是惊喜、可能是意外、可能是错误、可能是创造、甚至可能是颠覆一切。
如果一切都被固定了限定了,那这些真实的瞬间去哪里找呢?
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碰撞,或许有火花、或许有争论、或许有爱和包容,你永远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
就如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是被提前预设的呢?
我们平时每做一顿饭、做一次家务、每发生一次争执与摩擦、我们的每一次计划,都是需要提前预演吗?
那些真实的挫败感、成就感、人与人的碰撞、内心的纠结与煎熬、忍受力、对跨越舒适区的心理接受度等等。
在一个设计完美的程序里,这些感受是无法真正体验到的。
如果我们失去了“真实”的前提,那么,我们的体验自然的意义又何在呢?
我们又如何在这样的真实和创造中成长呢?
现在能提供各种亲子活动和自然教育实践体验的场地、机构那么多,缺少原宿一个又如何?
那么,原宿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4
为了保持文化的统一,也是为了构建这种“没有服务”的体验感,我们一直没有请专门的清洁和厨房阿姨。原宿生活的一切都是所有成员参与亲力亲为。
我们宁愿辛苦一点,也希望自己要更接地气一些、对外来人员提供“服务”的依赖更小一些。。
参加朴门和自然建筑相关工作坊的朋友、华德福和相关圈子的家长和孩子们,相比较对乡野生活的接受度更高,甚至某些方面的野外生存技能远超过我们,他们刚见面就会非常自然放松,不需要刻意的去照顾、很快就能互相融入。
但是这个圈子总是有限的,我们希望可以影响到更多人更多的家庭关注到这样的自然生活。
当我们敞开了,准备接纳更广更多的人群时,发现遇到了很多问题。
我们一直在说原宿非“传统服务性场所”、体验活动的“不刻意”、“不故意”。
可在为什么我们还是逃不脱“服务者”的角色呢?
为什么大家还是习惯性的等待着“被安排”?
是我们哪里做得还不够吗?表达得还不够清楚吗?
怎么让更多的城市家庭来到原宿后放下内心里习惯的戒备和对立?
怎样才能让大家不再把原宿定位为一个提供“食宿”的“民宿”或“农庄”?
怎么才能让大家快速的融入到我们的日常?
我们也想了一些办法。
如建议大家参与我们的值日工作。
不是我们多么需要你的劳动,而是这是一个能快速让大家参与进来的方法,同时熟悉我们每天的工作,知道要完全靠自己来维护这样一个社区是多么的不容易。
也才会理解自己在这里所有的吃喝拉撒背后有别人要付出的多少劳动。
我们还耗费心力写了《原宿公约》,并在持续更新中。
期待大家从理念到实践真正了解并理解我们的初衷。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与磨合,是最最麻烦而耗费心力的,尤其当还没有同频时。
若仅仅为了农场的可持续,其实方法道路千千万,为什么我们选择了这条看似自讨苦吃的途径呢?
时常也想换一种更省心省力的方式,但是偏离目标的努力似乎又失去了原宿本来的意义。
有时候想,我们设计这些自然体验活动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让大家多一些接触自然的机会?
给大家多一些尝试与体验?
还是变换一种形式的消费?
。。。
5
答案是什么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思考。
重要的是所做一切是否遵循了内心的追求。
或许走着走着,
道路就清晰了,答案自然就有了。
思考不断,前进不止。
我们继续在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