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小兵:自闭症孩子小明的一天
邹神&大米和小米粉丝群
来啦!!
我们将在群里分享邹小兵的文章、BSR干预模式……邹神空闲时间也会在里面为大家解答问题,详情请见文末——
>>>>本文整理自邹小兵教授在“我为你来全国自闭症儿童公益讲座上海站”讲座内容
邹小兵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
发育障碍领域著名专家
小明的一天
之
起床篇
经常有家长会问我,自闭症是不治之症,为什么让家长们花大量的时间去做干预?
虽然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目前世界主流研究还没有找到明确有效的方法去“治愈”自闭症,虽然很多研究结果倾向于自闭症源于基因变异。
但从社会学和儿童发育行为的角度,及时的科学干预能有效改善孩子的情况,部分孩子成年后完全可以拥有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对于自闭症的干预,根据这些年来的观察和经验,我认为其实有一个成功方程式:
(低年龄+正确方法+高强度干预+长期干预+良好家庭社会支持)/病情严重程度=最佳结果
邹教授来到大米和小米上海年会现场
家长们可以据此思考以下问题:
❖ 我的孩子年龄属于哪个阶段?(6岁以下都属于低年龄,当然年龄越低越好)
❖ 干预方法正确吗?强度够吗?(每天至少6小时属于高强度)
❖ 做好了长期干预的准备吗?(至少两年或以上属于长期)
❖ 我们家庭和谐态度一致吗?
❖ 我的孩子严重吗?(由医生判断,一般来说,症候群性自闭症严重)
今天,我要来具体说明“正确方法”,这是方程式里的重中之重。
什么是BSR模式?
社会交往是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障碍,所以我们对于自闭症的康复训练——
强调以社交为核心内容,注重情绪调节、行为能力以及认知、语言、运动和生活自理等内容;
以结构化教育和随机化训练为基本框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以家长介入的家庭和自然环境下的训练,同时注意随机化的训练;
以行为疗法(ABA)为主要手段、熟练运用奖励、辅助、温和惩罚、消退、渐隐、泛化等行为技术保证社交和其他干预目标的实现。
——这就是我们提出的BSR模式。
B—BehavioralTherapy (行为疗法)
S—Structurededucation (结构化教育)
R— Relationship focused(社交互动)
我还希望这样的干预是在家庭背景下,自然情景下进行。
邹教授讲授《小明的一天》
据美国精神卫生研究中心统计,68个儿童里面就有1个自闭症。自闭症孩子的数量巨大,但具有合格资质和充足经验的治疗师却太少,当合格的治疗师找到之后,往往干预的费用又非常高,或者路途遥远,有些家庭甚至要面对背井离乡的选择。
但在我看来,其实在有社会和家庭支持、有科学知识下,家长带着积极的态度,自己可以胜任自闭症的干预。
对于孩子(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家庭是最佳、最天然的环境,在家里吃饭、做功课、做游戏……利用好了,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带孩子处在训练之中,甚至无需泛化。
我之前在《大米和小米》发表的《邹小兵强烈推荐:小军“离谱记”》,就是一个典型的家长干预成功的例子。
也有不少家长反应,听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却经常不知如何下手,今天,我想以小明的一天为例子,告诉家长,家庭干预也可以这样做!
现在,我们来看看爸爸妈妈是怎么陪小明度过一天,甚至一年。(度过一天也就意味一年、两年都可以这样过,我认为孩子一定可以显著改善。)
小明的一天
注:《小明的一天》讲述的是正常情况下,家长对自闭症儿童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可以做的干预内容(供参考,不要完全照搬),文章总计分早上、上午、下午和晚上,今天送上第一篇:早上。
人物卡1:小明
年龄:可以是2岁,也可以是5岁、8岁。自闭症程度:轻度、中度、重度都可以。
人物卡2:小明的爸爸妈妈
技能:充分学习了科学的干预知识。
7:30起床
常态
小明赖床,妈妈抱起来带去上厕所,再抱回来穿好衣服鞋袜,然后带去洗脸刷牙,妈妈也匆忙洗脸刷牙,带去厨房吃早餐,来不及就带上,然后下楼,上车,匆匆前往机构。
邹教授观察:这段时间里有很多社交内容可以教,但被家长浪费了很多特别好的训练机会!
引入BSR
首先我们可以思考,早上起床会有什么活动?
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去上厕所,然后才是穿衣服鞋袜,刷牙洗脸,吃早餐,出门。
这是我们自己每一天醒来自然会做的事,可以叫做“常规”,所以要帮孩子也养成自然的常规,并且这些活动只能在家里发生。
怎么介入
根据孩子能力使用图片或文字加以旁白呈现——图片+文字就是在结构化你的孩子。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每天早上起床之后就会需要做这些程序,等孩子熟练后,图片文字就可以撤出了。
谁来做?
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哥哥姐姐……所有孩子相关的照顾者,并非一定是妈妈。
在什么地方做
主要在家里,外出时在酒店也要做,只要是住宿的地方,我们就“折腾”起来!
如何“折腾”?示范来了——
“起床尿尿”
闹钟响起,妈妈来到小明房间,大声说:“小明,天亮了!”
然后掀被子咯吱小明,让孩子很开心的接受起床,接着妈妈带去上厕所:“走,去厕所尿尿。”
教学点:📝
对于自闭症,尤其是那些中重度、没有语言的孩子,不断地根据当下情景旁白非常重要。
这里注意,旁白不要用指教性语言如:“小明,起来啦!”“小明,你要去尿尿!”“小明,你要去洗脸”……
我们就按照孩子的方式来说:“天亮了,起床。“”走,去厕所尿尿。”
到了厕所,发现爸爸在里面。
此时妈妈灵机一动:“里面有人,门关着,敲敲门吧。”
砰砰砰!
爸爸在里面喊:“谁呀,我在里面。”
妈妈说:“小明,等一等。”
过了一会儿,让小明(或妈妈代替小明)说:“爸爸,开门。”
爸爸就把门打开,小明进去,顺利上厕所。
教学点:📝
我们要教会孩子,当厕所门关着时,得先敲门,如果有人,就要学会轮流——轮流就是社交的一类。
另一点,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
我们很多家长带孩子训练认知、运动,孩子健步如飞,上下奔跑,可是在家里还是不会自己上厕所。
如果家长每天都坚持这样的练习,也许孩子在不经意间就已经懂得了“起床先上厕所、门关着要敲门、有人就等候,到自己了再进去尿尿。”
穿衣服鞋袜
很多家长会问:穿衣服不就是把衣服穿上去吗?这个怎么练社交?
其实,穿衣也是一个训练的好时机!
为什么?
因为谱系孩子普遍都有触觉敏感,他可能会特别讨厌某件衣服。
上完厕所回来,妈妈可以拿着那件被讨厌的衣服和另一件衣服问他:“小明,穿这件衣服还是那件衣服?”
我们先给孩子选择,不要直接帮他穿上。
小明可能会指,也可能不会指,如果他没有反应,我们就把他不喜欢的那件衣服拿到面前“穿这件”,小明可能就会用手把衣服推开,眼睛看向另一边。
这个时候妈妈就明白了:“哦,是要穿这一件,对不对?”
然后穿衣。
这个回合,就是做了一轮社交训练。
裤子也一样,这次练“共同注意力”。
现在妈妈不问穿什么颜色了,而是问:“裤子在哪里?妈妈没看见呀?”(其实小明有一个习惯,每天都要把裤子放在某个地方)
当妈妈问:“裤子在哪里?”
小明把眼睛往那边看了一下,妈妈马上也跟着他看,这叫做“共同注意”,他们通过共同注意找到了裤子。
如果小明没有看,而是指一指,那要表扬他:“哇,真的在那里,小明真棒!”
这个“真棒”,就是行为奖励(强化,就是“ABA”)。
到了穿袜子,练一下“认知”。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客厅里拿着一双袜子出来问孩子,这是谁的袜子?就会有点奇怪。
但如果我们换到早上穿衣服时,妈妈拿出一双没有洗过的袜子:“呃,好臭!谁的袜子?”
爸爸的。
然后才是小明的袜子“小小的,香香的,红色的”。
我们在这里练习的是“小明的袜子”、“爸爸的袜子”,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是“你的袜子”,“我的袜子”,“他的袜子”。
这就是不断在强化“你、我、他”这样的人称代词。
穿袜子时,要“把左脚拿出来,把右脚拿出来”。我们发指令,孩子给反应,要是没有反应大人就就辅助,辅助做完之后再来一个奖励,这又是“ABA”。
教学点:📝
上面这些,就是社交,我们在穿衣的情境下做这些事潜移默化插入这些事是如此的自然、正常,但你要提前想到一件穿衣服鞋袜,也能融入有这么多过程,可根据孩子的能力、兴趣、家里情况去引导。
刷牙洗脸
此处与上面同理,我们可以让孩子指认自己的牙刷,还可以让孩子帮忙给妈妈拿“红色的牙刷“,”大的牙刷给爸爸“,教他学会提需求要大人帮忙挤牙膏等等。
洗脸的时候,可以给孩子指令“把你的毛巾拿给妈妈”,摸摸水,感受冷热“哇,好烫/冷/凉/舒服/暖和的水。”这里又是在练认知。
洗脸的时候可以“洗洗脸/鼻子/耳朵,摸摸头发,擦擦嘴巴”——认五官。
吃早餐
虽然我曾说过一句话:“别让孩子独自忙着,也别让他独自闲着。”
但家长不可能12(睡着了就别训练了)小时都保证做到,因此在刷完牙洗完脸以后,可以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家长赶紧忙完自己的,准备好早餐,开始新一轮的练习。
妈妈看着小明喊:“小明,吃早餐(面包/牛奶/包子)了!”
如果发现小明听到后对你抬头就马上把他带过来,如果小明没有,爸爸可以在一旁辅助:“妈妈叫你吃早餐”,给小明引到餐桌。
小明坐下后,一看眼前,是冷馒头。
妈妈说:“来,吃冷馒头。”(人为制造的意外)
小明会用他的方式表示拒绝,妈妈问:“那要吃什么?”
小明眼睛往旁边柜子上一看,一指,说:“包子。”
爸爸马上拿下来。
如果小明不说不指不看,那妈妈就引导:“宝贝,你看热热的,冒气的包子在柜子上面。”
教学点:📝
这时候家长可能要分很多步骤,这就是ABA里面的DTT(分解式操作教学法)。
关于“指”、“说”、“看”可以一步一步教——
第一步
当小明“指”了一下,家长就立即把包子给他;
第二步
当小明“指”了之后,再说“包”,家长才把包子给他;
第三步
当小明“指”了之后说了“包”,还要“望”一下妈妈,家长才把包子给他。
这里面,爸爸也可以在旁边帮忙旁白:“包子放在柜子上面,要不要?”
小明伸手扑的时候,爸爸再旁白:“小明要。”(或“我要”)
为什么要旁白?
因为我们希望有一天,孩子自己会说“小明要”“小明要包子”。
早期的旁白+早期的语言刺激,可以辅助孩子以后出语言。
下一步,奶奶把包子递给小明:“小明,伸出你的手。”
我们知道自闭症的孩子一般都是掌心朝下去抓东西,当他学会掌心朝上接住包子的时候,就又进了一步。
所以,此时如果小明是掌心朝下来拿包子,妈妈就要翻转他的手,手心朝上拿着,微笑一下或者道声谢谢才开始吃。
再插入一个练习:表情识别。
小明不好好吃早餐,想吃零食,妈妈此刻皱着眉头说:“不行。”
这样,是不是比在机构里,或者家里随便坐着拿着卡片问孩子“这是什么表情?”“噢,好凶啊!”“这是高兴/伤心/难过”要自然得多,孩子更能理解和接收?
其实这些表情,爸爸妈妈在生活中就可以随时通过表演呈现出来,放松你的面部肌肉,热情奔放地去演!
就这样,吃完早餐,早上的“折腾”结束了,小明即将离开家,去到外面,爸爸妈妈还会带着他发生什么故事,进行哪些练习呢?
我们下一期再揭晓!
应广大粉丝要求
邹神&大小米粉丝群
新鲜出炉!
让我们和邹神一起
学习更多科学干预知识
现建立了深圳、上海、广州三个群,请有意向的家长添加以下管理员微信号进群。
添加时注明:邹神&大小米粉丝。
整理 / 当当、春桃、小鱼
排版 / 当当
编辑 / 大八
点击阅读邹教授经典专栏:
加入大米和小米QQ群
一起交流分享
大米和小米粉丝一群
413811513
大米和小米粉丝二群
130358390
长按下方二维码
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