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注意!可能正是你的态度左右了孩子的情绪问题!

我是大米 大米和小米 2022-01-08


当孩子乱发脾气,情绪问题层出不穷,你该怎么办?

 

家长“道高一尺”,他却“魔高一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大米和小米职能治疗师展秉箴老师有办法——


家长们先从学会
“正向教养”开始,这也被认为是父母对孩子最直接且最具影响作用的策略,同时也是我们可以很快就从自身做出的改变。


 

异常情绪行为层出不穷?

拔高孩子情绪智商的秘籍在这里

▲▲▲

 

展秉箴

 

 大米和小米职能治疗(OT)督导 

 台湾教学医院职能治疗师与临床指导教师 

 


我接触过很多家长,尤其是刚确诊的家长,大家都希望能够获得一种从小培养孩子处理情绪行为的策略方法,以及提高孩子情商的能力,这也正是说,家长的正向教养对于孩子情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期,我会跟大家讲一讲正向教养的根本原则,以及相关的实施技巧。



要让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


父母和家庭成员的感情因素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首要条件。另外,孩子在成长探索的路上,难免出现犯错失误的情况,但如果父母没有给到孩子合理的试错机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来说将是莫大的制约。

 

在教养的过程中,以温和且坚定的态度引导孩子


什么是温和且坚定?即是尊重孩子、家长持有理性的情绪、坚定一致的态度。


帮助孩子建立“我有能力去做到”的自我概念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今天你跟孩子说了几次“不行”“不可以”“不要”,并且事后你有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可以怎样”吗?


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上篇文章我们提到过,造成孩子异常情绪行为一定是有原因的,除了生理上的疾病,心理原因也是需要家长们细致观察的。


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以上,即是正向教养的几个根本原则。如果能按照原则去练习,去引导孩子,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已经得到了第一步成长,无形当中学会了冷静处理孩子各项问题的能力。





学会原则还不够,在具体教育实施过程中,家长往往会忽略掉一些很重要的细节,从而导致事态不往预期的方向发展。


那么怎样做才是比较好的正向教养方式呢?不妨一起来看看——


事先引导规划,告知具体行为期待及演练


比如,你跟孩子说:“出门要乖乖的。”

 

可是,什么是乖乖的?这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你可以给他一个具体的行为方针,比如“出门要走路,要跟爸爸妈妈牵着手,等会儿过马路要停下来……”你希望他做到的是哪几点可以事先告诉他,孩子要提前知道自己要做哪些事情才能“乖乖的”。



哭闹时适当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但不要哄骗和利诱


有时候家长为了制止孩子的哭闹,就对孩子说:“你不要哭,等会儿给你糖果哦。”

 

无论结果是否能得到糖果,这其实是一个不正确的方式,因为他的情绪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糖果对他来说是个暂时的诱惑,得到后他的情绪很有可能仍然存在,哭闹仍会继续,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家长用哄骗的方式,可能会造成孩子对你的信赖和信任度降低,再有这样的情况时,孩子很可能就会不买账,继而出现更严重的情绪行为。



孩子的恐惧和担心需要得到同理和解释,而不是把它当做解决问题的工具


比如孩子不听话有些家长就开始运用“把你关进厕所、丢外面不准回家、只要乖小孩不要你了、不爱你了”,还有“你再这样大家都在笑你了”这样的错误语言及做法,尽管这样可以制止孩子的异常情绪行为,但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孩子的情绪降低,而是因为恐惧。

 

长此以往地让孩子身陷恐惧当中,对他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尽量以正面语句代替负面词汇


对于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孩子来说,在语言表达方面应当更加慎重一些。

 

比如“不吃饭就不能玩游戏”,可以换成“吃完饭就可以玩游戏咯,来,我们比赛!”

 

目的都是一个:让孩子吃饭,但是很明显孩子更容易接受后一个处理办法。

 

你的用词、语言,对孩子来说都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后者明显会让孩子的动机和意愿更高,执行起来也会心甘情愿一些。


 

同理与回应,培养孩子的高EQ


对于孩子向我们发出的信号,我们要试着去接纳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常常否定他,因为就像我刚刚前面说到,孩子情绪行为一定有背后的原因。

 

情绪本身没有错,错的只是表达的方式。家长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帮助孩子给情绪“命名”,让他认识什么是生气、伤心、开心等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给孩子时间去消化他的情绪,当孩子的能力和认知水平还处于比较低阶段的时候,他需要更多时间去消化、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家长这时要有更多的耐心去陪伴孩子。



正确的称赞,培养自信、提升动机


请称赞孩子具体做了什么,而不是概括。


当孩子做得很好时,请你具体点出做得很好的地方,而不是假大空地说一句“你好棒”。


请称赞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特质。


特质是什么?“你好聪明”“你好认真”。那么什么是行为?“你拼完了这个拼图哇!”“你今天主动跟老师打招呼了呢!”


请称赞孩子过程中的付出,而不是成果。


即使孩子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家长应该先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而后可以适当指出不正确的地方,帮助孩子一起做得更好。


但当他确实做得没那么理想的时候,也不要盲目称赞。


如果孩子不能按照要求完成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家长不应立即给予鼓励和称赞,应该着重在指出不足之处,并且提出符合他能力的稍高要求,协助他完成再予以鼓励。



适度放手,让孩子找到兴趣,更能适应环境


我发现,其实很多小孩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比如他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没有人陪伴就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会开始焦虑,甚至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这可能是因为家长之前没有给他去探索环境的机会,让他无法形成对新环境适应的经验,所以会局限在自己比较熟悉的狭隘的圈子里,执着于玩自己的。


其实,即便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有很多失败的体验,但都是成长的养分,不妨让孩子大胆去开拓新的视野和兴趣。



保留空间不插手,手足/同伴关系更密切


家长事事介入,孩子会更加无法独立,通常遇到一点小事都会来跟家长告状,无法养成自己处理冲突的能力。


作为家长,也应该尊重孩子看待事情的方式,比如我们学了那么多年的“孔融让梨”,其实现实生活中“大的要一味地让着小的”并非理所当然,这对于哥哥姐姐来说不免是一种道德绑架。


最后,我想要告诉各位家长的是,照顾自己、正视自己的状态,比照顾孩子优先!我们和孩子都在不断成长,孩子需要的是一位“好”、而非“完美”的父母。



点击阅读 | 上期关于“异常情绪行为”的文章


孩子发脾气时,这四种做法绝对不可取!



编辑 排版 | 陈欣    

图源 |  网络



儿童成长中心咨询电话


深圳 13682646196 / 18938044894

上海 18516618207 / 18521556705

广州 18620202651 / 18620202671

北京 18910241617 / 1891024576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