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2022年第12期目录
2022年第12期
新闻学研究
●“潜调适”:一种主流媒体的情感路径
/ 曲飞帆 付志惠 杜骏飞
【摘要】在情感诉求日渐强烈的互联网语境下,主流媒体的新闻实践应如何适应情感逻辑?本文以三家地方主流媒体的双微账号为研究对象,使用情绪知识增强训练模型,对20万余条推文进行情绪分类,采用描述性统计,辅之以深度访谈,对样本媒体的情绪传播实践作了历时追踪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样本媒体存在一种多样态情绪传播的技术路径,即:既在不同平台、以不同尺度回应社交网络的消极情绪,也基于媒体逻辑,平衡引导用户感情。本文将这种路径称为“潜调适”,并讨论了其理论意义。
【关键词】主流媒体;社交网络;情绪偏好;情绪传播;潜调适
●智媒体建设的三重逻辑:数据驱动、平台打造与生态构建
/ 吕尚彬 李雅岚 侯佳
【摘要】智媒体亦称智能媒体,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既有媒介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兼具智能属性和媒体属性,是一种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协同的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技术革新推动社会信息传播底层规律改变,促使媒体组织通过有效利用新技术提升媒体信息处理水平和总体效能。媒体发展的智能化和智媒体建设是适应新传播语境、回应新传播需求的必然。在我国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媒体组织建设智媒体的路径、模式、策略有共性,亦多差异。文章聚焦媒体组织的智能化建设实践,通过对封面传媒的田野观察,反思并阐述智媒体数据驱动、平台打造和生态构建的三重主要逻辑,试图为我国新型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新的经验材料和思考启示。
【关键词】智媒体;深融转型;三重逻辑;封面传媒
传播学研究
●游戏作为DAO媒介:数字文明时代社会的“再组织”方式——兼论媒介与人类存在方式的演进
/ 刘彧晗 喻国明
【摘要】数字文明时代充满“游戏精神”,游戏作为媒介的价值凸显并带来新社会组织方式。媒介隐喻观为理解媒介的社会影响机制提供理论支点,媒介作为人的延伸和关系连接将形塑个人行动与群体交往方式,社会结构在媒介技术的迭代下从部落式向DAO(分布式自驱组织)式演进。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数字媒介的功能结构日趋与游戏重视人性自由和建构开放式规则的品性类同,数字文明时代游戏将作为兼具人性化关系连接与智能化算法整合双重价值面向的DAO媒介存在,通过同质化与异质化再组织路径建立起依靠算法技术保障、以“游戏人”为基本单位的DAO社会,实现社会分布式自组织的自运转、自治理和自演化。
【关键词】游戏;媒介;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再组织化;数字文明
●“他者化”中国:欧盟媒体构建中国全球治理形象的话语机制分析
/ 周翔 魏丰钰 靳雨洁
【摘要】中国-欧盟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外交关系之一,探究欧盟媒体中国形象构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两家欧盟媒体EURACTIV和Euronews为研究对象,筛选出9年时间段里167篇代表性文本样本,运用批判话语分析法,揭示这两家欧盟媒体在报道中国时所使用的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探究其构建的中国全球治理形象以及这种形象建构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从而解析出欧盟媒体“他者化”中国的一套系统的话语机制。欧盟媒体关于中国形象的叙事,本质上不是在解说中国,而是欧盟构建自我的一种需要和体现。中国被形塑为一个挑战欧洲、“颠覆”国际规则、推动另类治理模式的系统性竞争对手。其核心的意识形态是“经济霸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主义霸权”和“话语霸权”。欧盟媒体借助于分类标签、互文用典、国别化、集体化、异化等一系列手法,将中国“他者化”。无论中国被界定为机遇还是威胁,中国皆为“他者”,用于区别乃至反衬西方对自我的想象和塑造。这种中国形象的构建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历史惯性和“冷战思维”残余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形象;他者化;欧盟媒体;话语分析
传播与社会
生活的健康量化:时间管理媒介中的双向驯化与秩序编写
/ 刘义军 周艺培 王炎龙
【摘要】本研究关注用户基于移动媒介开展的时间管理行为,结合驯化理论的研究路径,通过深度访谈与自我民族志的方法考察时间管理者将时间管理媒介融入日常生活的过程,探讨这一量化自我实践中的媒介驯化过程以及此过程中媒介对量化自我行动者的反向驯化机制。研究发现,经由理想书写、时空嵌合与生活展演,用户得以将时间管理媒介融于日常生活并转化为现实意义。但随着媒介化时间管理的深入,数据主义、日常生活的透明化隐忧也渐趋凸显,媒介依赖深度演化的行为本质在此过程中得到明晰。
【关键词】量化自我;时间管理;驯化理论;媒介互嵌
传播法与伦理
新媒体语境下学术批评言论传播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
/ 彭桂兵 张思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传播媒介的发展,学者们通过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对他人学术研究发表批评性言论,其中表现的传播行为也愈加复杂,典型的就是耿美玉诉饶毅案。学术批评是言论自由的体现,但是当学术争议上升到诉讼层面,那就需要法院定纷止争。为了平衡新媒体语境下学术批评言论传播与名誉权保护,司法首先要明确诉讼争议的批评性言论性质,审查在不同学术议题下当事人意见表达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判断当事人学术批评言论的正当性,当言论涉及侮辱、诽谤等言辞时,则构成名誉侵权。新媒体语境下由学术批评引起的名誉权案件频发,《民法典》颁布后,审理名誉权案件的司法解释已失效,为解决日益复杂多样的学术批评案件,可以将当事人实施的学术批评行为适用《民法典》中关于名誉侵权免责的相关规定,以期更好地保护学术批评性言论。
【关键词】名誉权;学术批评;《民法典》;新媒体
博士生新论
媒介化:共识、分野与中国语境下的研究路径
/孙婧
【摘要】本文对“媒介化”研究的基本共识——媒介的“去本质化”进行探讨,并以此为起点,对三种研究视角的分野——制度主义视角、社会建构视角、技术/物质视角进行梳理与分析。三者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对“媒介是什么”的不同解答。制度主义视角下,媒介被视为独立或半独立的社会制度,媒介化即媒介制度性地“他律”着其他社会机构或系统的过程;社会建构视角下,媒介是一种能够改变交流模式的情境,媒介化即人类通过媒介嵌入日常生活世界与建构现实的过程;在技术/物质视角下,媒介是一种基础设施,媒介化可以被视为一场运动,通过这场运动,媒介技术及相关技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实践与空间都变成要在物理/物质层面去适应媒介的存在。本文认为,中国语境下的媒介化研究可遵循两条主要路径:一是围绕三种视角的交叉融合本土化研究;二是围绕媒介化的研究困境与学术启发进行辩证性的考察,以期寻找我国传播学研究的主体性,积极回应传播学中的“中国问题”。
【关键词】媒介化;去本质化;制度主义;社会建构;物质性;媒介技术
业务论坛
文明的语言:Z世代国际传播的符号之旅——以三星堆国际传播平台为例
/ 钟莉 张嘉伟
【摘要】Z世代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为传播对象主体。他们在行为特点、价值取向、政治观点等方面均有独特之处,不同国家、地区的Z世代群体特征也有明显分化。三星堆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符号学特征的人类文化,在其国际传播的过程中,符号学的一些原理、推演、工具的运用,为提升传播效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本文从符号学隐喻、空框结构、社群行为等角度,研究以Z世代为主要对象的三星堆国际传播的底层逻辑、角色转换、可持续路径。
【关键词】三星堆;符号学;国际传播;Z世代
姜飞 袁玥 | 传播与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三星堆的国际传播 ——对话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四川国际传播中心主任李鹏白彦泽 姬德强 | 作为冲突的传播:国际传播的内在理路与前沿问题郭旭东 | 城市传播研究的起源:理论回溯、发展历程与概念界定建构作为纪念空间的“延乔路”:内容策展、互动仪式与数字记忆实践陈薇 施瑞鑫 | 科学程式还是知识政治:STS视角下清洁能源议题的边界竞争和联合生产
《新闻界》2022年第11期目录
多重距离框架下世界各国新闻媒体“一带一路”新闻情感倾向:同质与异质偏好的双重效应(2013—2020年)张放 范琳琅 | 公共危机中社交媒体辟谣信息采纳的关键要素探究——基于新冠疫情微博辟谣文本的计算分析2023年《新闻界》征订来啦~
刘涛 吴思 | 中国环境治理的本土实践及话语体系创新——基于“河长制”的话语实践考察
詹恂 祝丹文 | 数字新闻学视域下主流媒体融合新闻的情感话语建构——基于第 28-31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的叙事研究
李玉媛 佘文斌 | 数字新闻学研究的科学技术学路径——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和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视角
谢宜璋 | 论数字网络空间中发行权用尽原则的突破与适用——兼评我国NFT作品侵权第一案
要欣委 李明伟 | 遁入“洞穴”?——对元宇宙迷思的三重否思
蒋晓丽 夏晓非 | 文本、语境与价值:策展新闻的融合叙事表达
专题推介 |《新闻界》刊发元宇宙相关文章摘选
编辑:徐秋染
校对:李韵奕
审核:段吉平 邓树明
欢迎扫码订阅2023年度
《新闻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