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普吉海难到地域歧视(下)

法之剑 2021-06-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现代质量 Author 现代质量

来自  现代质量


从普吉海难到地域歧视(上)面对思想和行为差异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扣帽子、打棍子,这才是实事求是。

仍然拿河南做例子。我小时候刚接触河南人时,感觉是有点不好:我老家在陕北、在宝鸡长大——宝鸡河南人很多,主要是抗战时期逃荒来的。我当时对河南人的感觉是敏感、精明,比我们这些木讷的陕北人厉害多啦!

但这个事情慢慢想清楚了——这些河南人本来日子好好的,结果突然日本人来了杀人放火、突然蒋介石不由分说偷偷摸摸炸了花园口、突然遭到灭顶之灾!然后幸存者远走逃荒、背井离乡,一路颠沛流离到陕西等地,这么折腾下来,能活下来的人自然是敏感而精明的。然后这样的家庭习惯就遗传下去了。各位读者想想看,如果你遇到这些事情,到最后是不是也敏感而精明了?

所以说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受控于客观现实的,一个文化圈下的人群是不会存在显著差别的,也就是说污损某个地方的人是无聊的、糊涂的、甚至是阴险的,尤其是河南——河南是中原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中国人至少九成以上的姓氏是从河南起源的,也就是古时候我们都是河南人,所以骂臭了河南人就等于是骂臭了中国人。

这就是污损河南人的阴险之处!

如果有人长期地、有组织地做这个事情,都可以当作间谍行为甚至战争行为了——热战成本高、而且打赢中国的几率微乎其微,那就挑动地域攻击试试。

因此我们再看到污损河南的帖子要明确表态反对,别的地域攻击的说法也要努力批评制止。反正我们要记好了:一个文化圈里的人群,思想和行为不会存在显著差异,与之相关的地域歧视是没事找事甚至心怀叵测。

也许有人会说,这几年关于台湾骗子产业化的新闻很多,非常不像话,给人的感觉在歧视台湾,而且大家基本有共识,这怎么解释?

很简单,一个文化圈内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文化圈之间可就难说了——台湾文化其实并非完全是中华文化,其日本文化特色颇为强势。日本人啥品行?大家是很清楚的!我就不多说了。

1949年,台湾岛民600万、其中至少30万日杂;然后蒋介石又裹胁200万大陆军民上岛,其中兵痞、流氓、土豪、劣绅、地主、恶霸众多,这些人家风如何、可想而知,对大陆政权立场如何、一目了然。这可以解释台湾为什么能形成庞大的诈骗集团(每235人中有一个电信骗子),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主要在骗大陆老百姓,进一步可以解释为什么台湾政客如此无耻无能、演艺圈也是丧品丧德。

台湾问题是个特殊情况,不影响我们“一个文化圈里的人群,思想和行为不会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将来留岛走人是可以考虑的、如果不清洗日本文化的话。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已经清楚了地域歧视客观存在的、无法消除的,我们能做的无非是尽量缩小其产生的根源:地域差异。

用数学模型可以这样解释——

某指标(比如水资源)的地域分布规律符合正态分布,上图1表示特别好的地域(比如浙江多水)、2表示特别差的地域(比如河北干旱)、3表示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域。显然12会造成地域差异(浙江洗澡就是方便得多)、进而有可能引发地域歧视。

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让12都向3靠近(比如南水北调),这样12之间的差距虽然无法无法完全弥合、但会小很多,这样地域差异和地域歧视就得到了尽可能的解决。

所以消除差异是关键。

以前毛主席强调消除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本质就是消除差异,实在是高瞻远瞩、从根本上入手、彻底解决问题。

那时强调统筹规划、均衡发展,毛主席为此写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我大学的母校交通大学因此从发达的上海迁到了当时落后的西安。后来伟大的三线建设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解决问题首先从系统宏观的角度入手,这才是大仁政。在微观上对无法消除的客观差异就通过别的方式来弥补,比如边疆地区的生活条件肯定不如北京上海等城市,那就通过给边疆补助来弥补。所以那时中心城市的人和新疆内蒙西藏相比、心理上并无太多优势,当不当官也没什么,大家干什么行业或岗位基本心安理得、在哪里工作生活也无所谓,反正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平等程度高、心理压力少,建康程度高、自杀率极低。

那时也不存在什么收入公开的问题,因为本来就是公开的(八级工资),拿多拿少的原因清清楚楚,没什么好抱怨的,不满意的可以集体评议、民主集中,自然极大地消除了不公平。确实有困难的由国家、单位或集体出面解决,不需要什么慈善。现在先是工资保密、又要求收入公开,简直是没事找事——比如新疆的警察和上海的警察,谁的压力大、谁的收入多?——这个答案你当然知道、我就不说了。工资保密的情况下大家心里也是清楚的、但不讲出来问题还算不大,一公开就成事端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慈善啊、收入公开这类看起来感人的举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让问题蒙上一个虚假温情的外衣、让政策戴上一个伪装公平的面具。

用数学模型描述,毛主席时代的社会形态是这样的——

大家都很接近,差异不是主要的问题,大家因此得以团结一致、心无旁骛,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3的水平上,所以能够快速取得巨大的进步。

显然,这是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因为追求平等、共同富裕,中国不再是一盘散沙,这才是减少地域差异、消除地域歧视的关键。

是不是感觉有点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共产主义理想了?


挺好!你看懂了!



从普吉海难到地域歧视(上)

特朗普是不是被脑控了?

感谢中国人民的好老师——特朗普

从特朗普的歪理和邪路说起

美国侵略叙利亚,普京总统如是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