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当众嘲讽毛主席,很鄙视陈布雷的自尽,谁知数月后他也自尽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刘继兴 Author 刘继兴
在近现代史上,戴季陶是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戴季陶生于1891年,原籍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 ,生于四川广汉。他初名良弼,后名传贤,字季陶,笔名天仇。
1905年,戴季陶赴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思想逐步投向革命,初为上海《中外日报》记者,继而成为《天铎报》总编辑,经常著文抨击清政府。
清政府下令拘捕戴季陶,戴季陶只好亡命日本,后转赴南洋槟榔屿(今属马来西亚),任《光华报》编辑,加入中国同盟会。这一期间,孙中山先生的妻子卢慕贞与孩子们都住在槟榔屿。孩子们需要一位国文教师,经著名的革命鼓动家和南社诗人雷铁崖介绍,戴季陶受聘成为孙中山的两个女儿——15岁的孙琰与14岁的孙琬的国文教师。
武昌起义成功后,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由海外回到上海。12月29日,上海同盟会总部开会欢迎孙中山先生,戴季陶作为同盟会员与新闻记者参加了这项活动。会前,戴季陶与孙中山先生聊了会天,孙中山知道他是担任过自己女儿的家庭教师时,对他表示了感谢,这是戴季陶第一次见到孙中山先生,后来两人关系日益密切。
第二年,也就是1912年,戴季陶当上了孙中山的秘书,这一年他才21岁。戴季陶后来回忆说:“在当时追随孙中山的人中,本人算是最年轻的一个。”“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总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没有离开总理过。”戴季陶还这样形容孙中山对他:“爱护之殷,关垂之切,实已超出师之于弟,直与父子无异。”
戴季陶不仅与孙中山先生的关系很好,而且与蒋介石的关系也很不一般。1913年,孙中山先生领导了二次革命。戴季陶受命进行二次革命的军事联络活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黄兴、戴季陶等再度逃亡日本。这一期间,戴季陶与比自己大4岁、当时留学日本的蒋介石为同室好友。
蒋介石和戴季陶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这个事例就可以说明之。在日本,同处一室的戴季陶与蒋介石,共同雇佣了一位名叫重松金子的女护士来照顾他们的起居,后来戴季陶与重松金子逐渐产生感情,并与重松金子生下一子,但由于戴季陶当时已婚,且十分惧怕妻子钮有恒(出身湖州世家,是早期的同盟会会员比戴季陶大5岁),所以只得将这个孩子过继给义兄蒋介石,并让蒋介石替他保密,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蒋家二公子蒋纬国。蒋介石也确实守口如瓶,就连宋美龄都不知道蒋纬国的身世。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晚年的蒋纬国才在一次公开场合对记者宣称:自己并不具有台湾第一家族的血统。自己的亲生父亲是已故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亲生母亲是日本护士重松金子。
鲜为人知的是,戴季陶还是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人之一,并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关系密切。1920年,陈独秀到上海组建上海共产党小组,这是全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戴季陶将自己租住的楼让出来给陈独秀一家住,并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筹建,执笔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纲领》。不过,戴季陶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很不坚定,他最终选择退出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戴季陶的婚姻也很奇葩。因为惧内,他抛弃了他曾深爱过且为他生子的日本护士重松金子,却又爱上了妻子纽有恒的外甥女赵文淑。1922年,他由于不敢与妻子纽有恒说自己喜欢赵文淑,曾投江自尽。被一位老渔夫救上来后,他跪地向妻子纽有恒说出了自己与赵文淑有私情。无奈的纽有恒,只好选择了原谅与接受,对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后戴季陶、钮有恒与赵文淑三方和平共处,直到1942年纽有恒脑溢血死亡,两年后戴季陶与赵文淑结婚。此外,戴季陶还有个小妾叫赵令仪,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义女。
1924年1月,戴季陶出席中国国民党一大,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常委,兼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成为了国民党高层的领导人。
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时,戴季陶任政治部主任。他是黄埔军校的首任政治部主任,第二任政治部主任是邵元冲,第三任政治部主任就是周恩来。前两任主任结局都不好,戴季陶后来自杀,邵元冲则在西安事变时被乱枪打死。
1926年9月至1927年6月任国立中山大学委员长。1927年6月至1930年9月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
1927年,戴季陶积极参与策划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此后,他成为了国民党内有名的右派人物,是铁杆的反共分子,有蒋介石的“国师”之称,是蒋介石的忠实“智囊”。
1928年秋,戴季陶出任中华民国考试院院长。
五权分立,是中华民国创立者孙中山提出的一种政治主张,创立了行政、立法、司法、监察及考试等五权独立的五权宪法。五权的实施单位是五院,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及考试院,由此可见戴季陶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之高。
中华民国考试院长一职,戴季陶担任了整整20年,直至1948年7月10日,戴季陶才辞去了考试院长的职务,改任国史馆馆长。
戴季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于1928年著的《日本论》,至今仍是学者们研究日本不可忽视的经典著作。中华民国国旗歌的歌词作者,也是戴季陶。在国民党内,盛行着两个主义,一个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个是戴季陶主义。
在政治上,戴季陶是个狠人,蒋介石很愿意听他的意见。1931年8月17日,中国国民党左派的领袖人物邓演达被蒋介石逮捕了。蒋介石对邓演达很忌惮,问戴季陶怎么处理,戴季陶说:“你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共产党,也不是汪精卫、陈济棠那些人,最有可能动摇你权力的,只有邓演达。”
蒋介石听后,就于当年11月29日残忍杀害了邓演达。
抗战开始时,亡国论甚嚣尘上,戴季陶坚决批判这种观点,指出离开南京最多十年八年,一定会重返的。这个眼光,够厉害的了。
抗战结束,举国欢庆。当亲朋好友来祝贺抗战胜利时,戴季陶竟然一反常态地说:"有什么值得祝贺的?哭还在后面……"戴季陶的意思是共产党已壮大了,天下很有可能是共产党人的。这个眼光,更厉害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连三次发电报邀请毛主席来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这一消息震撼了山城重庆,柳亚子写诗称赞毛主席此行是“弥天大勇”。
对于毛主席的到来,蒋介石表面上不能不重视,他在重庆山洞林园设宴欢迎毛主席一行。
毛主席在周恩来和王若飞陪同下进入宴会厅,看到了墙面正中悬挂的巨幅孙中山画像后,就对着画像郑重地鞠了三个躬,周恩来和王若飞也鞠了躬。
毛主席此举赢得了满堂喝彩,掌声雷动。
此时,戴季陶却跳出来阴阳怪气地地说:中国共产党也开始拜起国民党的先总理了。
毛主席淡定地说了四个字:当然要拜。
戴季陶不无讥讽地说:不是一家人,倒拜起同一个祖宗来了。
毛主席回击说:如今正是继承先生遗志,完成先生心愿的最佳时机,大任在肩,遥思先贤,又岂能不拜中山先生?
戴季陶被怼得哑口无言了。
毛主席多次说过自己是孙中山的弟子,此前他在给宋庆龄的一封信中就曾这样说:能够真正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救国之精神者,只有先生与我们的革命同志。
9月3日下午,原定去桃园拜访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毛主席却突然拐入同处桃园中的戴府,拜访了戴季陶。戴季陶万没想到毛主席会来拜访他,有些局促不安。这次拜访后,戴季陶觉得应该回请一下毛主席,于是就请张治中代约宴请毛主席,邀请信写道:“前日毛先生惠访,未得畅聆教言,深以为歉。一别二十年,一切国民所感受之苦难之解决,均系于毛先生此次之欣然惠临重庆,不可不一聚也。”9月30日晚,毛主席、周恩来等人应邀出席了戴季陶的宴会。
在重庆,除了戴季陶,毛主席还出其不意地造访了国民党上层顽固反共的右派人物陈立夫、白崇禧等。当时,有些人不理解,毛主席解释说:“不错,这些人是反共的。但我到重庆来,还不是为跟反共头子蒋介石谈判吗?国民党现在是右派当权,要解决问题,光找左派不行,还要找右派,不能放弃和右派接触。”
国民党右派当权,就得和右派谈。毛主席就是毛主席,说话办事都这么实在。
1948年11月13日,蒋介石的"军机大臣"陈布雷自杀身亡。为何自杀呢,陈布雷留有遗言:"今春以来,目睹耳闻,饱受刺激,入夏秋后,病象日增,神经极度衰弱" 。
"目睹耳闻,饱受刺激" 这8个字,足以说明一切。
戴季陶对陈布雷的自杀行为很鄙视,不理解其为何轻生。他不会想到,两个多月后,他也步陈布雷的后尘了。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全部丧失,戴季陶非常痛心,向左右哀叹:“时局日下,衰病之身,毫无所补,每一念及,则深惶汗。”
1948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了《惩处战争罪犯命令》,12月25日,中共中央又授权新华社发布了43名国民党头等战犯名单,戴季陶名列第16位。
12 月28 日,惴惴不安的戴季陶,登机飞往广州去养病。
1949 年1 月21 日,蒋介石被迫下野,辞去总统职务,在家乡溪口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遥控时局,确定台湾为“复兴基地”,布置党政军要员撤往台岛。戴季陶也在撤往台湾之列,但他拒绝了,说:“不去了,但愿回四川老家以竟终年,伴父母于九泉,尽人子之责。”
1949 年2 月10 日,戴季陶对秘书说:“国军难以据守西南,四川必为共产党所得。他们不会放过我,我也不甘当他们的阶下囚。”四川老家,活着是回不去了。第二天,戴季陶吞服大量的安眠药自杀了,终年58岁。
戴季陶死后,国民党政府派专机将其灵柩从广州运往成都安葬。失去生命的戴季陶,终于回到了四川老家。(刘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