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的个人知识管理(PKM)的半年迭代经验
// 本文首发于我的 Newsletter,订阅地址:http://ghacker.vip。因为不喜欢微信的封闭生态,所以新随笔都会每周一通过 Email 首发到邮箱,再(根据心情)延后搬来公众号。
谈一谈我最近半年在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系统上的迭代经验。
1、从必须恰当分类,到模糊分类+允许知识自发生长
作为精神洁癖的整理控,会很想让一切都归于秩序,达成熵减。但成长就是一边熵增,一边用精神力将增加的熵,转化成养分的过程。我意识到我不应该逃避复杂度,而是用更强力的精神力+雷霆手段,驾驭复杂度。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我从年初屏蔽一切行业信息源(经济下行时 99% 的观点都不值一读),到使用 Inoreader 加回被屏蔽的信息源,并用 rule、filter 等工具加以过滤。现在的状态是:需要了解行业信息,随时能翻到高质量高契合的资讯;不想看时,完全不会被打扰。
记笔记时,也不是必须有精确的分组或标签。可以先使用模糊的标签,待信息从一个点、到一个面、到自发生长成一棵纵横捭阖的信息树,这时候你就知道该把它归于哪一类,或是为它专门开辟一个分类。
2、从追求工具的复杂度,到追求单一用途=单一工具:
折腾层出不穷的工具、在平台之间迁移,属于「数字游民」,而我现在更追求心灵宁静。所以不再崇拜或奢望任何流行工具进化成瑞士军刀,一统江湖,而是为不同类型知识,设置不同的输入/输出管道。
如之前几期写的,我现在的信息流入管道,唯有 Inoreader。我用它接收和过滤几乎所有我想从新闻/社交网站看的信息,然后发送到 Instapaper。
文本的写作,现在放到 iA Writer。我在 iOS 和 Mac 都可以使用(我不在 Android 设备上创作文字,所以可以忽略)。
代码和文本的自动备份,放在 Google Drive。手动备份,使用 Github。
名词性概念的学习整理,在纯文本的基础上,引入 Obsidian。(如图,最近在做春秋战国历史的梳理)
需要快速建站 / Landing Page,使用 Notion。
更多复杂的资料,譬如我用脚本抓取来、还未来得及分类阅读的文本,都丢到 DEVONthink3。
电子书,用 calibre 处理成纯文本,发送到 Instapaper。
任务 Inbox,用 Microsoft To Do。
日历,用 Google Calendar。
看起来很多,但在特定任务时,打开特定工具的目的性非常明确。且彼此之间可以用 IFTTT 或者自写脚本实现协同。
3、从目录分类,到 tag + backlink:
很早前使用 Evernote,都是根据一二三级笔记本(实际上就是层级文件夹)组织。后来发现信息从划分到复用,遵循非线性结构,不应该死板地非 A 即 B 地分类。
两年前开始尝试用 Bear 之类的 markdown 工具,为文字资料加注 tag。
今年,正式将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完全改成基于 markdown 的纯文本后,又加入了时下流行的 backlink。原则是:涉及某种(实体或人造)概念的名词,就用 backlink。比如研究春秋战国混战,或是罗马帝国发展。
4、从按元数据分类,到根据个人目的分类:
以前收藏文章/资源,都是根据它本身的元数据(meta data),归档到对应的文件夹,例如:行业知识、心理学、名言警句。
现在的做法是,判断它对于我(想要达成的任务/目的/人生方向)的价值,打上对应的 tag,例如:#写作素材、#开发库、#投资标的。
「天下皆备于我」的前提是,要想清楚我「备」起来是打算干嘛。所以强烈的动机和目的是知识管理的前提。甚至是最重要的起点。没想清楚,还是别记者打造 PKM。
5、从 FOMO 到 KOMO:信息的摄取,过去我是 FOMO(Fear of missing out),现在正刻意自警 KOMO(knowing I'm missing out)。
(这个「KOMO」的说法,我也是本周刚学到,觉得挺好。原文在下面的「言论摘录」Part。)
我从一年前就在全平台关闭了绝大多数 App 的推送通知,包括邮件、社交网络、新闻信息流。生活更惬意。
本月,在花费一星期验收信息质量与效率的平衡之后,我退订了 36氪、V2EX、cnbeta、Engadget 等 RSS 信源。它们甚至没资格进入我的 Inoreader 规则过滤器。
在业内好友聚餐时,大家围绕某个新闻侃侃而谈,只要不在我关注范围,就闭嘴闷头吃饭,笑而不语。起初生怕有难以融入的尴尬,但把表现机会留给别人,社交效果也不错。
较之信息流和机器推荐,基于你信任的人的筛检过滤是更高效的协同过滤手段(比如我的这个 Newsletter 每周帮你们筛选信息)。
6、从被动接收别人给的信息,到自己写工具处理信息
你看到的永远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别人不想让你看到,却又不得不公开的内容(例如业绩惨淡的财报、影响人心的外媒/外版书),会刻意搞得难于获取、内容含混、语言不通、倍加粉饰。
所以疫情之后,我又开始重拾写代码的乐趣了。做了一堆自用工具。比如:自动给上千字的外网新闻生成中文翻译+摘要;自动把 Instapaper 里星标收藏的链接抓取为纯文本保存;自动抓取豆瓣上一段时间内值得阅读的新书。
目前看来,整套 PKM 运转良好,逻辑自洽。最重要的是,正如《How to Take Smart Notes》倡导的,它适合我,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