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十年,我总结了 20 条职场感悟
我的创业经历(包括在上市公司创新部门孵化黑科技项目),伴随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一轮兴衰起落,竟然也十年了。自己从打工人到老板的转变,也收获了谈判桌两侧的视角。
加之最近金三银四,线下面基和线上反馈,意外解答了不少职场困惑。结合我去年疫情期间的自我反思,和阅读到的大神建议,提炼 20 条经验。
(以后谁找我聊工作事业的权衡抉择,我就直接转发这篇文章给 TA)
选工作优先级:兴趣 > (对你中长期个人目标有贡献的)经验积累机会 > 薪资待遇
我作为老板看重的品质优先级排序:诚实 > 自驱力/使命感/目标意识/野心 > 学习力(信息素养比重最高) > 职业度(执行力比重最高) > 经验
展现你的热情。想想平时什么是即便不给你工钱,你也愿意做的。企业家喜欢容易被剥削的员工,特别是被心甘情愿剥削而毫无怨言的。
挖掘你工作岗位和个人兴趣的结合点。杰出创意诞生于两个领域的接壤处,杰出人才脚踏在两位巨人的肩膀上。
现在就开始拾起 3 个长期通用的复利技能:统计学,编程,文笔。
做工作笔记。它们是你玩职场这个游戏的存档,多去读取它,载入现成的装备经验。
芒格建议,如果没有天赋,就尽量选择「慢能力」的行业,这样你才有机会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做到优秀。
逃离沉船。如果同时身处坏赛道、腰部公司、边缘岗位,果断换。
用斯多葛主义的悲观思考:如果我年底就会被辞退,从现在起我做什么,能够提升明年跳槽的成功率?然后用接下来的时间补齐技能履历。
选择领导/同事的「机场测试」——如果我们乘坐的航班延误,我是否愿意跟这个人一起在机场等候?
对办事产出极度有用、对领导情绪极度有用、对维系公司极度有用,这三个「有用」中有一个技能点满,就不太至于被淘汰。
准备好符合你履历的 3 个万能故事。它们能像乐高积木一样,套用组合到个人经验类的面试问题中,如「讲一个你遭遇困境的经历」「讲一段让你印象深刻的合作关系」。
如果加入创业公司,谈薪环节不要惧怕索要期权。雷军某次面试发现候选人不仅不愿意放弃外企的薪水,还特别在意自己一年休假的天数,对股票和期权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让雷军最终放弃,因为代表对创业成功与否不在乎,只是打工心态。
量化你的个人价值。如果你能环环相扣逻辑缜密地大致估算出你能为公司创收的价值,你就大胆地开个好价。
不要路径依赖,妄图找个不喜欢的工作先过渡。想清楚最佳结合点,一步到位。例如:缺乏 to C 经验的 to B 产品经理,如何跳去 to C 公司?我的解答:找个 freemium 模式的商业公司,例如 LinkedIn、Dropbox,他们靠 to C 免费,靠 to B 收费,既可以帮你累积 to C 经验,还亟需你既往的 to B 经验。
了解一下公司主营产品的利润率,算算是否能 cover 成本。这个经济大环境下,还在烧钱的公司,除非「市梦率」足够高,否则多半在寅吃卯粮。
「A blessing is also a curse.」过于丑、过于美、过于不会表达,和过于会表达都可能是问题。
租离公司近的房子。宁可用 30% 的额外租金成本,压榨出 30+% 的空余时间,用于自我提升。
别在一棵理想岗位的树上吊死,准别好 BATNA(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也就是备胎。
谈判中,不在乎者恒赢。
# 首发于我的 Newsletter 「增长黑客周刊」,请前往 GHacker.vip 订阅。
# 我的社恐微信小号(本人使用,没正事不私聊,但会发朋友圈),可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