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 我付费购买的互联网工具服务

XDash 增长黑客范冰 2022-01-10

//本文配套直播回放视频请去我的 YouTube 频道【冰结界】观看。


先说统计结果,我 2021 年付费订阅的各种互联网产品,巅峰时期摊销下来的每月成本是:2495.98 元,约合一年花 3 万元。通过各种退订,12 月单月的成本,降低到 1471.06 元


  • 我最小且有价值的的 3 笔花销,是用印度卢比订购的 YouTube 会员、Apple Music、IFTTT。保守估计至少会再订购一年。

  • 我最昂贵且不值得的花销,是维护 newsletter 订购的 Mailchimp。我会想办法改回免费套餐,清退一部分长期不活跃的订阅者。

  • 我最折腾(而无用)的领域是笔记工具,最值得付费换冗余度/时间的是读书和视频类服务。

  • 金钱衡量 ROI 最值的是生产性工具的采购,比如 DeepL 的 API。


为什么花时间梳理这个文档?


  • 对金钱去哪里的复盘,认清自己的金钱观、价值观、真实需求;

  • 对 goods 和 bads 的复盘,设立自己的 dos 和 don'ts 行事原则,该省钱省钱,该花钱花钱。

  • 年更。明年在今年版本上迭代,查漏补缺。

  • 外部效应:

    • 我踩过的坑,网友就没必要再踩一遍了。

    • 如网友有更好的替代品,请推荐给我。


2021 我的工具观整体趋势变化:


  • 更愿意花钱买时间。

    • 能花钱省时间,就不要吝啬。

    • 比如买视频网站的会员来屏蔽广告、直接看节目而不是满世界找盗版。

    • 比如为信息过滤功能付费,类似 Inoreader 的 Filter、Rules。

    • 比如自己写了个翻译工具(代号西塞罗),接入 DeepL 的翻译 AI,第一时间翻译美亚新书来看(别问了,仅自用不开放)。

  • 更愿意追求隐私和便利性之间的平衡。

    • 首选能跨平台使用+手动导出本地备份的,比如 Obsidian、Readwise、麦客CRM、MailChimp。

    • 如果不行,再根据需求抉择:是牺牲隐私性换便利性(eg.滴答清单),还是牺牲便利性换隐私性(DEVONthink to Go)。

  • 更少试用新出的工具,更多建立稳固性。

    • 一条旧推文:反思(自己曾犯过错的)三种被 productivity porn 毒害导致的本末导致行为:1、逼迫自己坚持「日更」锻炼写作,写出来的多半无病呻吟。文章合为时而作,应该是有值得分享的东西再提笔;2、用东拼西凑的碎片摘录,拼凑洋洋洒洒的长篇段落,就为佐证一个毫无新意的观点;3、不断下载和研究新工具。

    • 退订了少数派等信源,觉得边际效益递减,还越来越多消费主义陷阱。

    • 每周日晚上有个 routine,备份各种工具资料,比如 Evernote 导出 html 格式到本地、电子书放到 DEVONThink 同步到 iCloud 和 NAS。

  • 更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 有口皆碑的好东西,也未必适合自己。只挑自己能驾驭的。

    • 收费的未必胜过免费。花钱买 100 分信源放着不读,不如花时间研读 85 分信源。

  • 更不愿升级。

    • 闲着没事,不要第一时间升级当小白鼠。

    • eg. Macintosh 新版本适配糟糕、Evernote 新版升级之后的崩溃、微博国际版升级之后多了开屏广告。

  • 更愿意以工具为本位做研究。

    • 含义?具体请搜硅谷王川的文章。


以下是详细说明(划删除线的,是 2021 曾经购买过,但退订/不再推荐的服务):





Part I. 输入工具/服务:


视频网站/电视盒子会员:


云视听极光TV会员(腾讯视频电视版):278元/连续包年


家里的 SONY 电视预装的视频应用就是腾讯视频,加上腾讯强大的节目制作、采购能力,毫无疑问必须连续包年。


银河奇异果会员(爱奇艺电视版):299元/年


我主要冲着爱奇艺的自制综艺去的,比如《萌探探探案》、《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带来很多快乐。老婆要看独家脑残剧。


小米影视会员(小米盒子):30元/连续包月


看一些独家节目、跨平台会员节目、跳过广告等。


YouTube 会员:129 印度卢比 ≈ 11.08 人民币 / 连续包月


YouTube 针对全球市场做价格歧视。所以我当初非常 tricky 地切换到印度 IP,以全球最便宜的会员费(₹129/月)买了会员,用下来可以说是性价比非常高。粗略算了下,以每天看 20 个视频算,光屏蔽视频开头的(最短) 15 秒广告,每个月就节省了 150 分钟的生命,那可是整整一部电影的时间!这还不包括后台播放、小窗播放、下载等特权。值得一提的是,YouTube 显然也知道全球有用户会干这种 tricky 事,所以 App 启动时会提示你:发现你所在地区无法使用某些会员特权。


Netflix 会员:93港币/连续包月


讲真,今年大热的《鱿鱼游戏》、《红色通缉令》我都是在 YouTube 找快速解说看完的。真正推动我买 Netflix (有点小贵的)会员的,就是年底的《JOJO 的奇妙冒险:石之海》,Netflix 号称领先日本电视台一个月全球独播 12 集。买完以后发现,国内 BiliBili 后脚就也同步引进了,所以我其实是在 B站 看完的。但 Netflix 会员姑且留着了,最近补完了《2020 去死》,正在断断续续地看《不要抬头(Don't Look Up)》。


云视听小电视会员(BiliBili 电视版):388元/年


身为 B站 重度用户,我买了移动端 148 元/年的大会员连续包年。平时想在电视看,就直接从移动端投屏到电视上,所以最后取消了电视版会员。


当贝影视会员:48元/连续包月


年初买了影贝儿投影仪,放在卧室想睡前观影,结果至今开机不超过 10 次(在床上直接刷手机玩 Pad 不香吗)。投影仪自带的 OS 是当贝影视,在订阅了三个月 VIP 后因利用率低退订。


音乐:


QQ音乐绿钻会员:18元/每三个月


当初主要冲着独占周杰伦、SHE、五月天去的(据说周杰伦占据QQ音乐日活的 15%)。已弃,原因见 Apple Music。


网易云音乐黑胶会员:50元/3个月


开始是 2019 年朋友送的黑胶会员年卡上的车,2020 年年卡到期后惯性地续费一年。2021 年发现,平时自己主动听歌并不多,独自驾车和做家务更多是听有声书和 Instapaper,所以取消续费。


Apple Music 会员:10元/连续包月


Q4 买了 Apple Watch Series 7 蜂窝版之后,开始使用 Apple Music,终于有了最佳使用场景:开车的时候想听歌,对着手表说一句:我想听周杰伦的歌,5 秒后我的普通油车(蓝牙连上了 iPhone)就开始播放音乐,感觉秒变《霹雳游侠》里的智能汽车。加上海内外知名和小众音乐齐全,也根本不需要考虑平台独占的切换问题,价格还如此便宜,所以果断舍弃了 QQ 和网易云。


网文阅读:


Instapaper:232.44港币/连续包年


看过我以往公众号文章/Newsletter邮件/YouTube 分享视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现在的网文资讯信息流是:一律用 Inoreader 统一订阅浏览标题,再挑选出想深入阅读的内容,放到 Instapaper 找整块/碎片时间精读。Instapaper 简洁易用,不怎么迭代,没有 Pocket 那样花里胡哨的社交推荐模块,还可以与 IFTTT 等自动化工具深度整合。


Inoreader:8.33 美金/连续包月


我 2020 年从最早的 1.67 美金/月的入门版会员开始,升级到 2021 年上半年的 5.83 美金/月的专业版会员,再到现在用的 8.33 美金/月的订制版会员。一路升级,打动我的一些 features 主要是可以主动过滤信息的 rules、filters 功能,以及可以把普通网页转换成 RSS 的 web feed 功能。去年 Q4,我因为专业版会员的 20 个 web feed 限额完全不够,就跟官方联系升级到了 40 个。一个花絮是,我在跟官方邮件来回中,提到我写文章、做 YouTube 视频多次推荐了  Inoreader,于是官方就把 10 美金/月的报价给我降到了现在的 8.33 的报价。虽然只是小恩小惠,不过会做人的产品团队,还是要夸奖。


Tweetbot 会员:7元/月


本以是想找个趁手的 Twitter 客户端,来做垃圾信源的屏蔽过滤,顺带追求 UI 好看,所以找了 Tweetbot。实际用下来,最有用的屏蔽方式是 Twitter 原生的 unfollow、block、mute,以及分组。这些 features 在官方客户端就实现。所以本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原则,就退订了。


翻译:


DeepL:1200 日元 ≈ 66元人民币 /月


号称全球最棒的基于 AI 的翻译 API。从 2020 下半年开始,我就基于它写了一些自动翻译工具,来帮助我第一时间翻译外文书、新闻来看,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工具体系。比如《卡片笔记写作法》等在国内出版一年前,我就分享给 flomo 的少楠参考。但有一些好书仍在出版道路上,或压根无望引进。我还曾试图以此开发商业工具,但碍于版权等因素,书籍相关的服务不再提供,只敝帚自珍。但针对公司内部的商业新闻内参的 to B 业务还在自动跑着(有兴趣欢迎洽询),每月给我提供稳定现金流,远覆盖 66元/月的 API 成本。


彩云小译 VIP:50 元/180天:


从 2020 年开始寻获的工具,我主要用它来做网页浏览时的中英对照翻译。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纯中文,要对照翻译?一是为了持续学英语,保持沉浸式的输入习惯;二是不可能完全精准地翻译(特别是缩写、俚语、错漏、新名词、一词多义),所以保留原本能帮助理解。彩云小译在翻译准确度上被 DeepL 甩出一截,但大多数时候能辅助理解,已经够用。除了电脑端以浏览器插件存在,在 iOS 和 Android 移动端也同样可用。


BurningVocabulary:230元/年


去年发现的浏览器插件,是 Twitter 上一位独立开发者朋友的作品。主要功能是:看到页面上的陌生单词,双击/划词就能翻译+浪线标记出来,以后再在其他地方遇见,还会保持浪线标记,让你多打几次照面,慢慢熟悉。比起生背单词的好处,就是在实际上网过程中,多一些有上下文的沉浸式场景,便于理解记忆。在管理后台,你还可以按照日历浏览、打印单词本、导入生词本等。


读书服务:


微信读书无限卡:19元/连续包月


19 元一个月敞开阅读海量电子书,可谓超值,毕竟这年头 19 元连半本书(一杯星巴克/一顿外卖午餐)都买不到。今年读了不少书,微信读书里最常用的是听书功能,主要对象是传记类(《解密 Instagram》、《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复盘网飞》《一生的旅程》)这种不需要全神贯注厘清缜密逻辑的文本,平均开车半个月能听完一本。另外很多互联网领域的行业新书,能在出版未久就收到(甚至同步首发),可见这些书的纸质版销售天花板多低。微信读书的缺点是人文社科类的好书,未必能收录,即便是有些已经出版许多年。也好,那些书本来也更适合在阳光温暖的惬意午后,端着咖啡在沙发上慢慢阅读。


得到电子书会员:178元/连续包年


2021 Q4 新开通的会员。主要考虑是,我认为自己必须多阅读一些杂志,而不是网文,原因是:1)优质杂志本身是品质的保证,出版社和作者会更在意自己的名誉,而审慎地产出文字;2)通常月刊杂志的报道,写作周期更长,资料收集更严谨细致完善;3)商业类杂志的半衰期或许很短,但深度商业内容对复盘的价值远胜过时效性。鉴于上述三点,我开通了得到电子书会员,目前主要就为了一本杂志——《第一财经杂志》。我从大学毕业就断断续续读这杂志十年(从周刊变成了月刊),极为认同它的价值和调性,但碍于书报亭的消失、实体杂志存放不便,许多未翻看。Q4 刚发现得到可以直接预订(不需要像《游戏机实用技术》杂志那样额外单独下载一个 App),杂志原价 18元/月 x 一年 12 期,直接超过了买一年得到电子书会员的价格,很划算,果断包年。


ReadWise:388元/年


可以将 Instapaper、Kindle 等处的高亮笔记,导出为符合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记忆卡片,提醒自己定期回顾;还可以自动同步到 Evernote 文档,作为阅读笔记的备份工具。曾经高频使用,列入了我的 Morning Routine(每天早晨回顾 15 条高亮笔记),后来取消了这个习惯,因为我另辟出了睡前的专门时间来做定期 review、专门的读书时间来回顾笔记。


财新:498元/包年,或 58元/包月


因为 2020 疫情期间的给力报道,订阅了一年财新。期间不乏阅读到独家的深度调研,比如上海红楼案的细节,在很多地方都是被和谐的,财新倒是大篇幅地披露了许多。但最终还是退订了,因为我发现自己不需要那么多时政新闻,真正不想错过的大新闻,是一定会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推到自己眼前的。


Readmoo 杂志畅读:149 新台币 ≈ 34.4 元人民币


Readmoo(读墨)是台湾的电子书平台,去年取消了支付宝渠道,只能走信用卡购买。我一度订购了 Readmoo 的杂志畅读会员,看了两月,发现更新的无非是八卦周刊、初级的 IT 知识、只适用当地的财经新闻,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经理人月刊》可能算一个)不多,不值得付费订阅,就取消了。现在主要只是用来买新书。


PressReader:29.99美金/月


海外报刊杂志的聚合阅读平台,支持重新排版、自动翻译等。最终的退订原因是:1)价格太贵,光一个月的费用赶上别的服务一年了;2)我发现世界顶级的优质媒体,它的收录量很少。反倒是我发现其他收费渠道(比如电报群),有人定期整理和发送最新的海外顶级杂志的 PDF 版,价格却更便宜。


交易盯盘:


TradingView Pro:14.95元/月:


大概是普通的非机构交易者能够买到的、功能最强大的交易数据盘面工具,各种维度、各种时长、各种绘制工具一应俱全。数据源也比较丰富,援引全球各大机构各大券商的实时盘面信息。另一个比较酷炫(但我还没有利用好)的功能是,提供了自行开发的编程语言 Pine,能够简单快速地调用交易中常用的指标、策略,适合做量化开发、策略回测。


Part II. 输出工具/服务:


写作/笔记:


Obsidian Sync:10美金/月


我曾公开写/聊过我对纯文本笔记的推崇。一年后我的认知仍在迭代,我最新的看法是:不必拘泥具体格式和工具,关键是保持持续输出。所以我不怎么继续花时间研究摆弄各类笔记工具、如何对外精美呈现,而是聚焦在如何激励自己多写、多回顾。目前 Obsidian 只被我拿来写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s),而且我不再续费同步功能,只是手动将 markdown 文件备份到同步网盘、NAS 即可。


Notion 个人专业版:5美金/月


最初是为了做权限控制的多人协作,所以升级到了 Personal Pro。后来这个需求因为某个项目的中止,就取消了。再加上我对 Notion 使用并不高频、它免费需求就已经满足我了,所以就取消了。目前 Notion 只是我的快速建站工具,我并不用它沉淀长期的笔记,毕竟它导出的是专有格式,无法通用。


Evernote Personal:358 港币/年


没想到吧,我自己也没想到。在吐槽 Evernote 良久之后,我又在去年底回归了它的怀抱。因为普通的 markdown 工具在插入图片时普遍操作比较麻烦,也缺乏一键剪藏网页的插件,相比之下 Evernote 还算方便。我此前最诟病的是笔记导出,要么只能导出独家的 enex 格式,要么只能 50 个、50 个地导出 Html——但我忍了,看一期综艺的时间,同时就能手工操作备份,麻烦程度尚可接受,且并不高频。至于 Evernote 其他奇奇怪怪的小问题和脑残产品设计么,直接无视吧,毕竟只是要个地方能图文并茂地快速写 markdown。记得核心重点永远是:写,写,写,还 TMD 写。


DEVONthink to Go:15元/月


我在电脑上用的电子资料管理工具是 DEVONthink,所以当它的 iOS 版 DEVONthink to Go 去年初推出 3.0 版本,就用了一下。主要是希望能跟家里的书库同步,随时查阅。后来发现,这是个伪需求:1)我完全可以用网盘实现;2)我并没有在移动端随时查询卷帙浩繁的电子书库的需求,完全可以等回到桌面端,做更方便强大的操作。


Office 365 个人版:365元/年


在江湖上混,谁还能不遇到个需要 Word 的时候?为了省几百块钱,耽误了合同撰写、给老板排版错乱的 WPS,这样的麻烦不值得。所以当 Office 系列转入订阅制后,我就果断开始按年付费了。除了 Word 是办公必备,另一个买 Office 的重要价值是 OneDrive 网盘,直接 1TB 存储空间。


任务管理:


滴答清单 高级会员:168元/年


学习 GTD 概念已经超过 10 年的我,已经返璞归真大道至简,没有花里胡哨需求,觉得够用就好,关键是自律。所以从 2020 年开始使用的是免费的微软待办(Microsoft To Do)。可惜微软家的服务,国内版和国外版两幅面孔,并不互通,还经常卡顿、无提示,最后发展到莫名其妙丢失了任务。虽然我很不情愿将个人数据交给国内的独立开发团队,但最终还是回归了滴答清单,毕竟太好用、也太符合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了(比如对中文输入的时间字符的自动转换)。另外付费功能里,能打通 Google Calendar 也是我需要的。除此之外换肤什么都是浮云。


CRM:


Mailchimp Standard 套餐:79.99美金/月起


我现在还在维护的《增长黑客周报》这个 newsletter,是每周二(如果我不拖更的话)通过 Mailchimp 发送给订阅者的。最高峰的时候,有 5k+ 位订阅者。我没有收取一分钱订阅费,因为不想把这件事变成承诺、负担,扭曲初心。反倒是,每个月我需要花费至少 79.99 美金的高额服务费,来维持这个服务的提供。年底自我评估的结论是,这么默默付出从 ROI 上并不值得,订阅者并不会因为你是免费无所求、还自己掏腰包补贴,就贡献出他们的思想结晶来互动。最近打算清理掉一些沉默账号,并通过一些双向筛选的价值回馈手段,将免费订阅者的数量控制到 2000 人以下。这样我就可以回到 Mailchimp 的免费套餐,每个月少了七八百人民币的支出。花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值不值。


麦客 CRM:按需付费,99 ~ 499元不等/年


主要拿来制作互动反馈表单,或者自动收费表单(可以实现微信/支付宝收款)。别人填完表单后,可以给我发短信、邮件通知。目前我 newsletter 的「以思想换思想」环节,就是用麦客做的表单。为了获取更强大的性能(比如访问加速),需要额外购买各种补充包。


Part III. 其他工具服务:


IFTTT Pro:1.99美金/月


使用多年的自动化工具,2020 年 Q4 推出个人版收费政策,定价策略是 你自愿出价(不少于1.99美金/月)~上限 9.99 美金/月。我很不厚道地选了最便宜的 1.99 美金/月。但我实在太依赖 IFTTT 了,日常很多自动化的备份、智能家居的操作,都靠它来驱动。所以如果某天 IFTTT Pro 最低收费强制上涨,我应该也不会离弃。


Splashtop Personal(Anywhere Access Pack):113 元/年


我 2015 年出书之后,约有整整两年时间处在全国邀请、各处讲课访学的状态,长期不在家。为了能及时获取家中电脑上的文件(那时候还没有完善的自动同步备份体系),就找了 Splashtop 作为远程桌面工具,使用至今。疫情之后,我就开始蛰伏上海,很少出远门,但即便在本地的市内流窜,有时候也需要访问家中电脑(比如检查下跑在家里电脑上的服务脚本为什么突然挂了)。


Google One 2TB 存储版:79港币/月


我是 Google 全家桶重度用户,去年 Gmail 和 Google Drive 终于扛不住原有的容量档位了,再加上我的副手机 Pixel 3  默认同步照片到 Google Photos,所以直接升级到 79 港币的 2TB 版。这点谷歌税是说什么也要交的。


iCloud+ 2TB 存储版:68元/月


没办法,我也是苹果全家桶的重度用户,原本二十块钱一个月的的 iCloud 空间,去年也告急,终于变成了 68元/月 的苹果税受害者。给苹果爸爸付费我是没意见的,我主要厌恶的是我的数据得存在云上贵州。


百度云超级会员:298元/年


还是有不少好资源存在百度云的,比如国内无法观看的最新电影..另外平时跟同事朋友共享点非敏感文件,还是不想被限速卡主喉咙,果断买了会员,目前是超级会员 V6。


CleanMyMac 3 lisence:388元 / 2 台机器 1 年


大概是苹果电脑上性能最强、使用最方便、推广最凶猛的系统清理工具。我是从 CleanMyMac 2 时代升级过来的,当时还给了我半价折扣。


1Password:248元/年


跨平台的密码保存管理工具,用了很多年。但随着越来越多平台自身加入了密码管理(比如 iOS、Android 都支持跨平台的密码同步),感觉明年也没续费必要了。


某 A 字头科学工具:10 美金/月 x 2个账号


访问某些网站必备。我买的这个算是比较贵,但安全性应该有保障。一个账号只支持 5 台设备,我设备太多所以买了 2 个账号,相当于每年花费 1700 元左右(具体名字别打听了,我不会说的;在我的国内渠道里强行打听也可能踢你出去)。


Patreon 捐赠:1美金/月


我在 B站/YouTube 关注的视频创作者 @Army菌 每月制作一两期我最爱游戏《风暴英雄》的傻缺/搞笑/牛逼瞬间集锦,给我很多快乐。所以我去 Patreon 上支持了他这个项目,一个月才 1 美金。我的 ID 还出现在了视频贴片。我希望有更多内容创作者,敢去公道地收钱,激励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今年第一次写这个,着实花了点时间。

不过想到明年回顾,只需要在今年这个版本上迭代,就舒心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