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各地GDP目标定了,稳增长重点浮出水面!
信号
在2021年多个省份GDP总量突破重要关口,各地实现经济稳定恢复后,2022年发展目标怎么设,成为一大悬念。
除天津因疫情缘故推迟外,今年以来其余30省份均陆续召开地方两会,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数字背后,新一年地方经济工作发力重点也浮出水面。
多地GDP目标有所下调
2021年,共有11个省份跑赢8.1%的全国GDP增速。进入2022年,随着低基数效应减弱,各地也务实地下调了GDP增速目标,绝大多数省份设定在5.5%至7%区间内。
其中,2021年经济增速全国领跑的湖北,将2022目标定在“7%左右”,并表示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的结果。去年增速位居次席的海南则继续立下较高标准,“9%左右”的目标全国最高。
2021年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前三甲的广东、江苏、山东,在2022年不约而同瞄准了5.5%这一数字。其中,广东目标设定为“5.5%左右”,江苏和山东则要力争“5.5%以上”。
此外,中西部省份GDP目标普遍相对较高。如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省份GDP预期增长7%或“7%以上”,云南、贵州、西藏等西部地区则预期增长“7%左右”或“8%左右”。
分析认为,上述目标设定既考虑了疫情不确定下经济运行的风险挑战,也考虑了与“十四五”规划目标衔接、经济潜在增长水平、稳定市场预期等现实需要。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宏观分析师应习文分析称,上述30省区市设定2022年发展目标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相对务实和谨慎,其公布的目标与潜在增速差距不大,可以认为2022年将稳增长作为主要任务外,也会兼顾一定改革目标。
另一类则是实现发展目标存在一定挑战性的省份,其目标与潜在增速相比偏高。其中,一部分是相对进取的省份,在2022年将以加快经济增长作为重要目标,如海南、江西、安徽等;另一部分则是经济增长压力较大,稳增长任务相对艰巨的省份,如辽宁、吉林等。
扩内需仍是主旋律
目标已定,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完成”。从地方两会透露的信息看,内需仍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消费需求受到重点关注。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梁婧表示,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各地区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出口增长面临放缓压力,如何激发内需潜力成为各地布局的重点之一。
梁婧注意到,2022年各地提出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包括促进汽车、油品等大宗消费,鼓励开展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培育县乡、绿色、数字、体育等消费热点,支持消费新业态。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举措也被提上日程。例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北京、重庆分别提出深入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行动、实施国际消费载体提质等“十大工程”。
在投资方面,许多省份都为2022年设定了高于GDP增速的增长目标。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期间,全国多地重点项目不停工,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亦成为各地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注脚。
华创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指出,今年地方政府报告对投资着墨更多,安排更细,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十几个省份明确了今年投资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投资强度。具体而言,预计今年投资将以基建和制造业技改为发力点,重视重大项目引领。
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积极培育新动能,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增长拓展空间,也成为新一年各地发力稳增长的重要方向。
梁婧举例说,在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各地一方面强调补链延链强链,广东、浙江、陕西、山西等多个地区都提出要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另一方面,也在着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快了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亦成为各地经济工作部署重点。张瑜观察到,为落实国家“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的目标,今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将数字经济放在了突出位置。如江苏、山东、湖北等省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这一新指标。
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推进实施,各地正积极谋划加强区域合作、优化经济布局、形成发展合力。通过都市圈、城市群建设提升区域竞争力影响力,同样为各地所看重。
例如,北京提出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广东提出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高水平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湖北提出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加快建成全国最具发展活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影响力、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域都市圈;四川提出全面提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还注意到,除了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加快省内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内容以外,江西、云南、甘肃等省份提出的“强省会”行动,也向省内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新意涵。
▼
推荐阅读
制图:侯雨彤
编辑:陈昊星
责编:魏 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