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直通车

其他

重磅|非银支付监管条例正式公布!如何影响百万亿级市场?

金融领域新法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对外公布!11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这部行政法规从公开征求意见到完整出炉历时近三年时间,也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在金融领域推出的第一部行政法规。那么,新法规为何出台、有何变化,又将如何影响非银行支付市场?为非银支付“开药方”早在2021年1月,中国央行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拟提升对非银行支付监管制度的法律层级。2023年11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今天,《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出炉。应看到,非银行支付业务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兴起而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央行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共有185家非银行支付机构(下称“支付机构”),2022年全年处理支付业务超1万亿笔、金额近400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电子支付业务总量约80%、10%,日均备付金余额2.09万亿元,服务超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但随着非银行支付行业快速发展,一些支付机构违规经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例如:违规挪用用户资金,泄露或者不当采集、使用用户信息;个别支付机构铤而走险,为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资金转移通道等。为非银行支付行业“把脉问诊”正当时。在此背景下亟需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建立促进非银行支付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事实上,该项工作已列入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一档项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由此,非银行支付行业的新法规应运而生。完善规则、化解风险、保护用户整体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上述条例中一以贯之,将防范化解风险、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摆在突出位置,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业界人士认为,这一新法规也补全了中国法律体系中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法律制度,解决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法律层级低,有利于提升监管效能。在防范化解风险和保护用户权益上,条例从四方面进行了强化。一是坚持持牌经营,严格准入门槛。按照“先证后照”原则实施准入管理,明确支付机构注册资本、主要股东、实控人、高管人员等准入条件,对其重大事项变更也实施许可管理,同时建立健全严重违法违规机构的常态化退出机制。二是完善支付业务规则,强化风险管理。规定支付机构应当健全业务管理等制度,具备符合要求的业务系统、设施和技术。强化支付账户、备付金和支付指令等管理制度,明确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借用客户备付金,不得伪造、变造支付指令。压实支付机构用户尽职调查、风险监测等责任。三是加强用户权益保障。规定支付机构应当按照公平原则拟定协议条款,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加强用户信息保护,明确信息处理、信息保密和信息共享等有关要求。要求支付机构对所提供的服务明码标价,合理收费。明确支付机构应当履行投诉处理主体责任。四是依法加大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对于条例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中国央行可依法对有关支付机构实施罚款,限制部分支付业务或者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等处罚措施。同时,明确可以根据具体情形对负有直接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采取市场禁入措施。支付清算协会方面表示,条例的出台,明确了监管思路和重点,压实了监管执法依据,规范了支付机构行为,为人民银行全面加强全链条、全周期监管,严把支付机构准入关,为防范化解支付领域风险提供了保障,有助于推动支付机构规范经营、防范风险,实现稳健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结合多年监管实践,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支付业务分类经验,坚持功能监管理念,从业务实质出发,根据其能否接收付款人预付资金,分为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两类。中国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上述分类方法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有利于防范监管空白,也能避免监管套利,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同时,条例附则明确,已按照有关规定设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过渡办法,由中国央行规定,其近期将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做好新业务类型与原有分类方式的衔接,推动平稳过渡。拥抱合规,助力发展作为在非银行支付行业中一个个活跃的市场主体,机构们如何看待新法规?支付宝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该管理条例进一步强化了对支付机构的全链条、全周期的监管,有利于防范支付行业风险。与此同时,在规范作用下,支付行业将迎来进一步规范有序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实体产业的长远发展。”上述负责人还特别提到,条例也将极大地引导支付机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以支付宝为例,其进一步践行“支付为民,服务实体”的初心。降低营商成本,助力小微企业在疫情后的恢复。通过推出“金秋消费节”等大型的线上线下一体的活动,助力商家数字化经营转型,让商家、消费者、服务商在消费节等活动中达成多赢。“坚决拥抱合规。”易宝支付相关负责人在谈及条例时说。他特别提到,条例对于支付机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及业务规则的要求,有利于引导支付机构专注主业,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真正做到“支付为民”。同时,条例还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原则,对各类型支付机构,不论业务规模大小、国有民营或内资外资,均一视同仁,有利于促进支付行业公平竞争。钱袋宝总经理刘晓东则认为,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有利于改善市场预期,增强发展动力,支付行业将朝着更健康、更合规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当前支付行业飞速发展,金融科技不断革新,条例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原则,稳定市场信心。”刘晓东表示,条例根据现有的业务实质,进一步明确了支付业务规则,确定支付业务新的分类方式,提升了支付服务质效,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从准入退出、业务规则等方面,构建了完善的市场化机制,提高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了行业良性竞争和规范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充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提高了消费者支付安全感。全方位的为支付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根本依据。▼推荐阅读“月考”透露重要信息!中国经济全年增长能否达标?2024年有哪些重点经济工作?财经官员权威解读央行公布最新金融数据,从三个视角看积极信号编辑:诸葛瑞鑫一审:夏
2023年12月17日
其他

“月考”透露重要信息!中国经济全年增长能否达标?

冲刺阶段今年中国经济最后一场“月考”,成绩揭晓。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随着宏观政策效力持续显现,当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各方高度关注:全年“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能否实现?答案已经八九不离十。冲刺阶段,向好态势持续稳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据官方测算,四季度中国GDP只要同比增长4.4%以上,即可完成“5%左右”的全年增长目标。进入年底发展“冲刺阶段”,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10月份,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11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亦呈现稳中有升态势。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的话说,这“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具体到11月份生产端指标,“加快”“回升”成为高频词。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上月加快2个百分点。超六成行业、近半数产品增速均比上月回升。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9.3%,亦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需求端也有好消息。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比上月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7%,带动作用明显。当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结束了连续6个月下降态势。面对多重不确定性,中国还牢牢守住经济发展安全关。克服自然灾害不利影响,今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总产量、面积、单产全面提升,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1月份,规模以上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速和发电量同比增速均较上月加快,有效保障了迎峰度冬需要。“大考”将至,各方怎么看?交出一份透着暖意的“月考”成绩单后,中国经济全年表现即将揭晓。对于这场全年“大考”,国际主流声音纷纷表示看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从5%上调至5.4%,并预计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经合组织(OECD)也将今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上调至5.2%。在华外资企业机构对中国经济的“水温”最为敏感。瑞士再保险中国区总裁及中国区再保险首席执行官孔奕丰(Ivan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从课堂到田野,媒体人的全方位成长之旅 | “能源中国—青年菁英记者计划”第二期

能源中国“能源与气候领域的传播不仅仅是简单地传达信息,更是将复杂的科学事实变成易于理解、引发共鸣的故事,以及具备可行性的行动指南。”这是参加完记者培训的36氪双碳与ESG栏目记者吕雅宁的体会。2023年,中国新闻社与能源基金会合作的“能源中国—青年菁英记者计划”迎来第二期。项目汇聚了来自中央媒体、市场化媒体和地方媒体的15位媒体从业者,精心策划安排了持续数月的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第二期“能源中国—青年菁英记者计划”开营仪式合影。中新社记者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2024年有哪些重点经济工作?财经官员权威解读

回升向好2023年是疫情防控转段之后中国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回顾这一年,中国顶住了外部压力,经济总体实现恢复发展。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闭幕,对今年经济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如何?2024年有哪些重点经济工作?13日,在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多位财经高官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解读,并解析2024年中国经济重点工作。认清当前经济形势与会官员分析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但挑战和困难仍然不少。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表示,面对多重外部压力和诸多内部困难挑战,今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实现回升向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近日,不少机构预测中国全年经济增长5.2%左右,国内外机构也陆续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约在30%以上,“中国仍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引擎”。“也要看到,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韩文秀表示,从国内看,有效需求不足,疫情三年带来的“疤痕效应”影响持久,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不够强,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动力还不足,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地方债务、房地产、金融等风险相互交织,从国外看,世界经济贸易动力不足,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区域化、碎片化。“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韩文秀表示,面对困难挑战,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有利条件和重要机遇。一是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有14多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城镇化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宏观政策空间仍然较足,物价水平较低,中央政府债务水平不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有较大空间。三是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注入新动力,谋划推进新一轮重大改革举措,将会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中国具有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的独特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居于重要位置。五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蕴含新的机遇。把握宏观调控节奏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同时也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韩文秀表示,先立后破就是要统筹兼顾稳和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同时要稳扎稳打,把握好时、度、效,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避免出现以前部分地区在煤改气过程当中曾经出现的未立先破,老百姓在大冬天缺气受冻等被动的局面。对于如何做好2024年中国财政工作,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表示,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重点聚焦支持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扩大有效需求、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对于如何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磊表示,为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央行将进一步发挥好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在总量方面,要保持适度,稳固货币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结构方面,要力求精准,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发挥好货币信贷的引导效能,优先支持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结构转型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高质量发展九大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九大经济工作。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五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六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七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八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高东升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力以赴稳定工业增长,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大力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表示,10月以来,进出口月度增速转正。10月、11月实现从“四连降”到“两连升”。第四季度是外贸的传统旺季,预计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谈到如何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唐文弘表示,商务部将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制度型开放,继续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重点领域,集中推出一批引领性、集成性的改革举措,推动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建国表示,当前中国住房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总量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存量市场权重加大,改善性住房需求增加,结构性供给不足,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分化,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贡献从增量拉动为主转向存量带动。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一是因城施策,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二是扎实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三是稳妥化解房企债务违约风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荐阅读16位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磅部署有何深意?2024年这样干!一图看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民生大事!住房、收入、税负都提到了编辑:诸葛瑞鑫一审:夏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民生大事!住房、收入、税负都提到了

多点发力保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场重要会议在定调明年重点经济任务的同时,也为下一阶段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指明重点。此次会议围绕民生工作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在住房、收入、税负、消费、三农等多个方面均有明确指向。直指重点难点,中央发力保民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认为,这次会议很重要的一个亮点就是把明年的工作定位到惠及民生方面。除了第九条任务直接谈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外,其他各方面的工作重点中,实际上也都体现了改善民生这一重心。王孝松举例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就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化解房地产风险中提到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需要当作首要考虑。此次会议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诸如“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保障民生的相关表述引发关注。兴业证券研究院宏观首席分析师段超认为,短期来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提法,意味着中国经济经过今年一年的恢复发展,明年将步入更健康的状态,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将由之前几年的“助力”趋向回归到“兜底”原则。长期来看,政策将在支持生育、银发经济等方面发力,以人口高质量发展红利接替人口规模红利。布局“三大工程”破解民众基本住房难题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为何此次会议再提“三大工程”?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称,三大工程既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抓手,也是房地产稳中求进的着力点。其中的城中村改造,解决的是新市民、年轻人、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主要是低成本的、职住平衡的配租型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解决的是户籍无房户、人才群体、工薪阶层的配售型保障需求,解决商品房需求断层的问题;“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解决的是新时期对于居住生活安全的配套设施诉求。“这三大工程着眼于房地产长期健康运行与稳定增长,力图解决结构性问题、供需错配、需求断层等长期问题。”李宇嘉说。2023年以来,中央已多次在重要会议中强调“三大工程”的重要性,国务院常务会议亦先后审议通过了“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相关指导意见。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本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三大工程,预计2024年“三大工程”配套政策将加快落实。财政向民生、社保领域倾斜会议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会议提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意味着明年财政或将更多向民生、社会保障领域倾斜,同时可能出台增量财政工具支持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此外,会议指出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说明部分企业、居民税收负担有望进一步下降。会议提出,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指出,把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是考虑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们不仅仅关注经济政策的目标,还要考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的很多非经济目标。经济目标的实现与非经济目标的实现相互之间要协调一致。保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协同发展,使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得到更有效的实现。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会议提到,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李宇嘉称,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意味着广大农村居民和富余劳动力可以在城镇接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还能够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这就是新型城镇化和扩大释放内需潜力的路径,同时也为县域和镇域房地产市场创造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改变目前县域和镇域房地产和城镇面貌下滑的局面。会议要求,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段超认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性将提升,也为落实二十大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部署(乡村政策、区域协调、绿色发展等)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稳定环境。本次会议新增部署“三农”工作以及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绿色发展,意味着明年关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系统部署将加快推进落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释放消费潜力针对如何扩大内需,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大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消费环境”。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会议将消费和投资联系起来,意味着政策将不再孤立地刺激消费和投资,而是放眼长远,兼顾提升市场经济运行效率。从促进良性循环的角度考虑,预计明年投资方向会重点支持与最终需求相匹配的关键民生领域,如充电桩换电站、养老育幼设施、乡村物流体系等。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表示,此次会议提出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是在此前关于消费和投资功能界定的基础上有了更细致的指导。有效投资是再生产的源头,它形成必须支撑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就业--有效投资带来就业,带来百姓收入,带来民众消费能力与潜力的释放。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当前有效的投资,一要有利于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尤其要结合“双碳”目标和生态保护目标的达成来推进;二要有利于消费的扩大,改善消费环境,从而激发消费潜能;三要有助于整个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水平提高。▼推荐阅读16位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磅部署有何深意?2024年这样干!一图看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2023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编辑:诸葛瑞鑫一审:夏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央行公布最新金融数据,从三个视角看积极信号

平稳增长中国央行13日公布了最新的金融数据,其中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76.39万亿元,同比增长9.4%;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9万亿元。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发布的数据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显示出有力支撑,贷款保持平稳增长势头,M2、社融增速处在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并高一些的水平。“在新发展阶段分析金融总量指标要有更多元视角。”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此次金融数据释放的积极信号?当月贷款超万亿元,水平不低11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6.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当月新增贷款1.09万亿元,同比接近持平,基本符合业内人士普遍预期。有观点提到,考虑到11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且上年同期基数较高,这个增量已经不低。尽管从单个月份的数据来看,1.09万亿元确实比去年同期略有少增。但也应注意到,当前所处环境是,房地产市场重大转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等重点领域防风险进程深入推进,而央行专栏此前也提到,信贷结构中“增”的一面和“减”的一面在时间上可能不同步,在阶段性“减”的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信贷保持仍平稳增长实属不易。央行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信贷增速本身需要适配经济增长逐步提质换挡,“增减”不同步有时会导致信贷增长出现一些波动,要避免对单月增量等高频数据的过度解读。前11个月贷款增量,超去年全年把时间轴拉长看,前11个月贷款增量已超去年全年,这意味着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保持稳固。数据显示,从1至11月累计看,新增贷款21.58万亿元,同比多增1.55万亿元。11月末贷款余额增速为10.8%,仍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客观全面分析信贷支持经济的力度,需要综合累计增量、余额增速等指标科学研判。贷款走势平稳反映出经济延续回稳向好态势,政策出台及时有力。10月下旬,官方宣布年内调增1万亿元按项目管理国债,赤字率调增至3.8%,市场信心得到很大提振,伴随着政府债券发行加快,基建项目配套贷款的需求也相应增多。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近期宏观数据显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民营企业投资信心逐步修复,消费增速明显回升。他进一步称,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其他主要经济体加息空间与节奏的不确定性等制约因素,应统筹考虑今年年末和明年开年的信贷投放,主要通过保持信贷合理投放、优化信贷投放结构、盘活存量金融资源、继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等方式,发挥好金融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作用。社融规模继续多增,支持力度强数据显示,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76.39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11月份增量为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556亿元。1至11月增量累计为33.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9万亿元,说明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的力度保持较高水平。在中国信贷规模存量已经很大的情况下,应更多关注资金使用效率,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循环、优化增量信贷,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单位信贷可以支持更多的经济增长。据相关人士透露,央行将运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还会创设新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提到,中国货币政策兼顾“总量+结构”的调控模式。近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仍是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的领域和方向,这些领域事关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动能的形成,事关人民群众的福祉,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以还需要结构性工具更好地支持这些行业的发展,更好满足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荐阅读16位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磅部署有何深意?2024年这样干!一图看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2023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编辑:诸葛瑞鑫一审:夏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16位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磅部署有何深意?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有哪些新提法?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有哪些?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16位专家进行解读。“稳中求进”有何不同?宏观政策如何发力?房地产市场如何平稳健康发展?怎样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着力扩大内需有何新招?发展与安全如何平衡?▼推荐阅读2024年这样干!一图看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权威定调!政治局部署2024年中国经济,释放重磅信号“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2023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编辑:诸葛瑞鑫制图:侯雨彤一审:夏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2024年这样干!一图看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定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2023年12月12日
其他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2023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来源:新华社2023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注定不平凡——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奋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科学指引,勇毅担当。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笃定向前。(一)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时作出重要判断:“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回望全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复苏曲线:一季度经济回升向好,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总体延续恢复态势,但部分指标增速放缓,经济活跃度减弱;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进入四季度,宏观调控组合政策发力显效,经济回稳向上态势明显。事非经过不知难。驶入2023年,中国经济航船面对新的激流险滩:放眼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全球性问题加剧,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环顾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凸显,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一些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难度加大。不同于以往常态化、周期性的复苏,后疫情时代的复苏过程会有波动、时间更漫长。“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心,来自思想的引领——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围绕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刻阐述,作出重要部署: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时隔一个多月,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今年首次地方考察来到广东,对粤港澳大湾区寄予厚望:“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东至长三角、西至新疆、南至广东、北至黑龙江……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跨越大江南北,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考察调研,提出明确要求:7月25日至27日,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9月6日至8日,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10月12日,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国经济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信心,来自上下同欲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重要分析判断。针对今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就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重大问题作出全面部署。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央深改委会议、中央财经委会议,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研究部署经济工作,着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出台6方面20条具体政策举措恢复和扩大消费、稳妥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扎实有效贯彻落实,不断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基础。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并就此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与此同时,各地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合力。信心,来自实实在在、得之不易的发展成绩——支撑经济大盘的“宏观四角”运行平稳: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前11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3%;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1万亿美元以上。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升至83.2%,其中三季度贡献率提升至94.8%;前10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2023年11月20日,参观者在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权威定调!政治局部署2024年中国经济,释放重磅信号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干?权威定调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释放出有关中国经济的重要信号。总结2023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今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如何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吸引各方目光。此次政治局会议对2023年形势给出权威判断,认为中国“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经济“回升向好”。统计数字能够为此提供支撑。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称,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贡献全球增长量的三分之一。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表示,在稳增长政策组合拳等因素推动下,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尤其8月份以来国内供需两端边际改善,全年有望在“前低、中高”的基础上实现“后稳”,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一些重点工作和任务也传来好消息。如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2023年五大工作之一,并提出“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次政治局会议指出,2023年,中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中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定调2024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于2024年经济工作,政治局会议延续了多年来“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并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种思路也贯穿于对明年政策的要求之中。“延续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凸显连续、稳定、可持续的特点。“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则意味着宏观调控将更加精细务实,因应形势发力加力。从启动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到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到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等,今年来中国各方面频频开启工具箱,推出了一批务实管用的重磅政策举措。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中国宏观调控体制更加完善,政策储备工具不断丰富,在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中宏观调控经验不断积累,宏观政策仍有较大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政治局会议还提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这意味着明年不同领域政策将更注重同向发力,以“组合拳”助力经济回升向好。部署重点工作:聚焦热点,提出“高”要求不仅明确工作基调,此次政治局会议还围绕当前中国经济的多个热点问题作出部署。眼下外部环境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作为观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先行指标,近期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有所回落,折射内需不足制约仍在。会议表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会议还提出多个“高”要求:“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同时提醒“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按照惯例,此次政治局会议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召开。2024年中国经济巨轮如何继续斩浪前行,届时答案将更加明晰。▼推荐阅读国是访问|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中国是全新的创新战略市场注意!多地气温将迎“大逆转”!除了互免签证,中国与新加坡又有新的重磅利好!编辑:秦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除了互免签证,中国与新加坡又有新的重磅利好!

利好继“30天互免签证”提上日程后,中国与新加坡又迎来新的重磅利好。中新自贸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7日正式签署。此次升级将为两国投资者和服务提供者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新兴领域互利合作。这些领域,开放!根据议定书,新加坡承诺对绝大多数制造业领域不设任何限制。在建筑服务、专业工程等领域,新方取消对专业人员持股比例和控制权等方面的限制。新方还在环境保护、海运等多个中方重点关注领域作出了高水平开放承诺,为中资企业进一步开拓新方市场创造了更大机遇。中方则根据国内最新开放成果,对制造业领域限制总体“清零”,并在货物运输、陆上石油开采、分销以及医疗等广泛领域作出更开放承诺。不仅如此,这次升级还确立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升级前,中新双方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采用的是正面清单方式,也就是说只有明文列举的领域才开放。升级后,除负面清单明确列出的禁止或限制性领域外,对方企业可从事其他所有服务贸易和投资活动,享受与本国国民相同的待遇,双方不再设置其他任何障碍。这么一来,开放的领域大大扩展。用中国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的话说,通过升级,中新两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市场准入完成了向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跨跃。此外,根据议定书,除部分需保留政策灵活性的领域外,中新双方对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作出了“棘轮”承诺。所谓“棘轮”承诺,就是双方将现行法律法规及限制性措施列入负面清单,未来相关领域如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不能施加更多限制,且如果相关领域新的法律法规作出了更开放的规定,则开放措施自动成为协定约束性承诺的一部分。一句话总结,就是有了“棘轮”承诺,开放水平只能提高,不能倒退。这将给今后两国彼此开放注入更多确定性,显著增强两国企业扩大贸易投资往来的信心。长远利好这一议定书带来的利好绝不仅限于此。中国向来擅长以开放倒逼改革。这次中新自贸协定进一步升级,确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作出“棘轮”承诺,将有力促进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和制度型开放,为国内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负面清单制定起到借鉴作用,进一步推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广泛应用。此外,中新自贸协定升级对中国其他自贸协定的商签也有积极意义。中国近年来正紧锣密鼓为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做准备。而要确保中国能够达到CPTPP的高标准,事先做一些“热身运动”和“压力测试”很有必要。此次中新自贸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正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基于负面清单方式,纳入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高水平规则,并作出进一步开放承诺。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称,议定书的签署,是我国自贸谈判进入高标准负面清单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将为我国加入CPTPP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推荐阅读国是访问|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中国是全新的创新战略市场注意!多地气温将迎“大逆转”!中国外贸:持续回暖!编辑:秦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注意!多地气温将迎“大逆转”!

注意防范北方的冬季有雪才完整。此前,我国东北地区已经经历了多轮降雪,令无数南方地区小伙伴羡慕不已。但是华北、黄淮地区的降雪却迟迟不见动静。近日,中央气象台带来了雪的“预告信”,预计本周末,华北、黄淮等地也将迎来今冬“初雪”。此外,多地气温将迎来“大逆转”。华北降雪几乎“已无悬念”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徐珺8日表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0日至11日,华北、黄淮将出现今冬首场大范围降雪,其中,华北黄淮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雪,陕西北部、山西中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及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或暴雪,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中部等地有大暴雪。“本轮降雪日降雪量具有一定的极端性,累计降雪量将达到8至16毫米,局地可达20至25毫米。新增积雪深度5至10厘米,局地13至18厘米。”徐珺表示。🔹图源:中央气象台气象部门预报,北京本周末也将迎来今冬首场明显的降雪天气,北京大部地区的小伙伴可见雪花。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金兰表示,预计10日下午至夜间,北京全市范围有小到中雪,西部和南部部分地区将达到大雪量级,全市平均降雪量为2至4毫米,门头沟、房山、延庆、昌平和大兴部分地区降雪相对明显,降雪量或将达到3至8毫米。全市平均积雪深度将达到3至6厘米,门头沟、房山、延庆、昌平和大兴部分地区积雪量估计可达8厘米甚至以上。核心区(东西城)以及城市副中心的降雪量为2至3毫米,积雪深度为3厘米左右。除了华北、黄淮等地的降雪天气,气象部门预计,10日至11日,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局地有冻雨,陕西中部、河南中南部、山东大部有雨夹雪或雨转雪,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将会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多地气温上演“大逆转”本轮大范围降雪也伴随着大范围降温。本周末,中东部大部地区将上演气温“大逆转”。12月8日,我国中东部地区继续升温,东北、华北、黄淮等地部分地区气温刷新常年同期纪录。以河北为例,8日,石家庄大部地区、衡水南部、邢台、邯郸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其中邢台沙河气温一度达到27.8℃,河南前期气温也明显偏高,全省大部气温达到24℃至26℃,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但是自9日开始,受持续较强冷空气影响,河北、河南将进入今冬以来最冷时段,最高气温将降至0℃左右,局地累计降温幅度可超过20℃。🔹图源:中央气象台中央气象台预计,8日至9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东北地区气温将下降4至8℃,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南部降温幅度可达12摄氏度以上。10日至11日,冷空气继续南下,中东部大部叠加降水影响,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中西部、华南北部等地将有6℃至8℃的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8日至11日,东北地区中部、华北南部、黄淮等地累计降温幅度可达12℃以上,12日早晨,最低气温零度线将南压到湖北中部至苏皖北部一带。预计11日至15日,北京地区气温将处于持续偏低的状态,白天最高气温在-2℃至-1℃,夜间最低气温为-10℃至-5℃。雪景虽美但需加强防范徐珺表示,此次降雪主要受东移的南支槽向北方地区的暖湿输送,同时配合北方回流的冷空气,在华北地区形成了一个锋区,因此此次降雪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目前来看,强降雪主要集中在华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且这一带的降雪具有一定极端性。专家提醒,受本轮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气温下降明显,华北、黄淮将现今冬最低气温,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消耗增加,建议提前做好能源调度和储备。近期适逢流感高发期,降温天气可能会使感冒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高,公众需注意防寒保暖,做好健康防护。此外,本次强冷空气和降雪还将造成道路结冰和能见度下降,将对道路交通造成一定影响,公众需关注天气,合理安排出行。此外,降雪还可能导致设施农业大棚、简易搭建物的垮塌,建议及时清除棚顶积雪,大风方面,长江以北地区需要做好临时搭建物、广告牌等的防风工作,加固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海域及江河湖面,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和管理。▼推荐阅读国是访问|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中国是全新的创新战略市场厄尔尼诺或持续到明年春,今年会是“超级暖冬”吗?中国外贸:持续回暖!编辑:秦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国是访问|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中国是全新的创新战略市场

扎根中国在世界经济恢复缓慢,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温情况下,中国机遇依然吸引着全球投资者。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又将为全球企业提供哪些新机遇?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近日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在强生全球业务版图中,中国不仅是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也是全新的创新战略市场。访谈实录摘编如下:国是直通车:对强生来说,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前景?宋为群:强生是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之一。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韧性高,发展潜力强,老百姓对高质量的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需求日益上升。在强生的全球业务版图中,中国不仅是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也是全新的创新战略市场。强生扎根中国近4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卫生事业进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强生旗下的医疗科技、创新制药两大业务在中国获得长足发展,每年服务超过10万家医疗卫生机构,为1亿人次提供医疗产品和解决方案,全力支持健康中国宏伟愿景,支持满足14亿中国老百姓对高质量医疗的切实需求。今后,强生将继续扎根中国市场。国是直通车:近年来中国营商环境有何变化?宋为群: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拓展对外开放范围、领域和层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企业创新发展,给世界经济发展增加一抹亮色的同时,也为包括强生在内的外资企业继续深耕在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充分感受到,政府全力促进经济复苏,积极打造更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创新与合作,积极稳外资保外资,为企业赋能添力,做细做实各项服务举措,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坚定了企业投资、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尤其是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这与强生公司深化落实“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相一致。国是直通车:今后强生在华有哪些新的发展计划?宋为群:我们将加速把全球创新落地中国,并与政府和行业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先进医疗健康产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让更多中国百姓可以用得起、用得上创新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11月,强生创新制药业务的33个产品中,已有30个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强生医疗科技旗下的外科、骨科、介入解决方案、眼科等业务的创新医疗产品和解决方案将通过快速引进、本土供应链升级、本土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此外,强生还在上海、苏州、西安、广州、杭州等地建设并投产了大型高端供应链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持续投资高端智能制造能力建设、升级“端到端”供应链。例如,位于苏州的强生医疗科技园区融合多个品牌的研发、制造、共享服务、技术创新等业务于一体,入列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灯塔工厂”;位于西安的制药生产基地配备顶尖自动化先进技术,有助于支持加速技术创新及药品上市;去年,强生医疗科技旗下在华全资子公司——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人民币启动“升级扩产项目”,持续扩大产能。国是直通车: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强创新驱动,这给强生带来哪些机遇?宋为群:中国是强生公司在美国以外唯一一个在各大业务都设立了研发中心或研发部门的市场,也是强生重要的“创新+发展”双引擎。我们在中国拥有几百位科学家,专门负责根据中国病患和客户需求,开展创新制药和医疗科技产品的研发创新。此外,我们也积极与各类本土创新领军企业合作,在手术机器人、AI诊疗、Car-T细胞疗法等方面引领行业发展。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夯实本土化战略,携手政府和行业伙伴,持续投资于创新,包括不断加速引进创新产品、提升本土研发制造能力、引领数字科技转型、支持政府打造创新生态体系,以及积极推动全球创新合作等。不断提升“中国智造”在全球医疗健康行业创新和产业链升级上的辐射和输出作用。▼推荐阅读穆迪下调了,但他们都在上调!厄尔尼诺或持续到明年春,今年会是“超级暖冬”吗?中国外贸:持续回暖!制图:侯雨彤编辑:秦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中国外贸:持续回暖!

暖流中国外贸持续回暖。据官方最新数据,11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速较上月进一步提高0.3个百分点至1.2%。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外贸回暖得益于多方面支撑因素,但未来仍面临一定挑战。多方面有利因素汇聚“暖流”最近几个月,中国外贸改善势头明显。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5%,降幅较7月明显收窄,环比增长3.9%;9月,进出口总值达3.74万亿元,规模创下当时单月新高;10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9%,增速由负转正。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称,近期中国外贸改善得益于多个方面: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疫情产生的“疤痕效应”逐步消除,对中国进出口恢复形成基本支撑;稳外贸系列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各类市场主体对不确定性逐渐适应并积极应对;制度型开放加快等。在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看来,外贸改善最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外贸竞争力增强。此外,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恢复态势超出市场预期,海外需求回升,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红利持续释放也是重要支撑因素。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以机电产品为例说,按美元计,中国机电产品11月出口额同比增长3.6%,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后首次实现正增长。其中,得益于厂商新机发售、库存回归正常水平和全球需求企稳回升,手机11月出口量同比增长24.2%,连续三个月同比增长。高士旺表示,中国机电产品在消费品、投资品、中间品等各环节都具有完整的产业优势,在全球货物贸易企稳、发达市场社会消费品需求回暖、新兴市场吸引实体制造业等趋势下,对中国制造的需求支撑逐渐回稳,相关领域出口的外需前景明显好转。据官方数据,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7.96万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持平。张建平说,从数据上看,今年中国稳外贸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突出。“暖流”能否长期持续?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尚在,中国外贸未来仍面临一定考验。据经合组织(OECD)最新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7%,或将成为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最低的一年。其中,美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2.4%放缓至2024年的1.5%。张建平说,尽管美国经济三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增长4.9%,显著高于市场预期,但2024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风险仍存,欧洲经济也在继续承压,这将给2024年全球市场需求带来较大影响。此外,美国仍在推进所谓“脱钩断链”“去风险化”以及“友岸外包”,这也会给中国外贸带来挑战。张晓涛提醒,“黑天鹅”事件可能给全球经济增长和地区冲突带来新的不确定性,贸易摩擦的风险也仍然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带来的贸易、产业转移综合影响效应也逐步显现。不过,外贸发展的机遇也不少。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说,虽然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但美国库存周期将再度进入补库存阶段,从而对中国中间品、资本品、消费品出口形成支撑。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也将为外贸注入新的动力。根据近日印发的《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上海自贸区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推荐阅读穆迪下调了,但他们都在上调!厄尔尼诺或持续到明年春,今年会是“超级暖冬”吗?4天筹到570亿美元,为啥他还被国际社会猛烈批评?编辑:秦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厄尔尼诺或持续到明年春,今年会是“超级暖冬”吗?

冷空气仍频发据气象部门监测,自2023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关键区海温指数呈现出快速持续增暖趋势,月滑动平均值已经连续五个月超过0.5℃,已达到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强度为中等。厄尔尼诺会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显示,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区每升高1℃,将会使全球年平均温度上升0.12℃。通过对历史事件统计分析,中等强度(强或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大约可使全球年平均温度上升0.1℃。在厄尔尼诺控制之下,今年冬季我国天气如何?会打破最暖冬季的纪录吗?前冬偏暖后冬接近常年据气象部门监测,当前已形成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预计将持续到明年春,厄尔尼诺可能导致全球气温偏高。受厄尔尼诺及全球变暖影响,我国已经历了最暖秋季。国家气候中心日前发布的监测显示,2023年秋季(9月至11月),全国平均气温11.3℃,比常年同期偏高1.1℃,为1961年以来最暖秋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0.5至2℃,其中新疆北部和东部等地偏高2至4℃。贵州、辽宁、四川、天津、新疆、云南、浙江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甘肃、河南、山东为次高。世界气象组织预计,随着2023年5月以来逐月最暖纪录的出现,2023年极有可能打破2016年最暖年纪录,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展望今冬我国天气,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预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峰值期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峰值强度在1.5°C至2°C之间,强度为中等,类型为东部型,并会持续到2024年春季。受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预计东亚冬季风偏弱,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应急管理部公布的冬季自然灾害风险形势显示,综合分析认为,今年冬季,我国前冬偏暖,后冬接近常年。会否发生极端寒潮?厄尔尼诺不仅影响海水本身的洋流、气温,还会使极端天气趋多趋强,灾害复合链发风险加大。贾小龙表示,厄尔尼诺年冬季,我国南方地区水汽输送通常较为丰沛,配合冷空气南下,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和雨雪冰冻天气。气象部门预计,今年冬季南方降水偏多,北方和青藏高原地区可能发生低温雪灾,华北南部、东北北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存在阶段性低温雨雪灾害风险。冷空气频繁仍需及时添衣今年冬季虽然大概率是暖冬,但专家指出,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公众需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预计东亚冬季风偏弱,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气温起伏较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贾小龙称。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年12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4次,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分别是:上旬前期(偏强)、上旬中期(中等)、中旬前期(中等)、下旬中期(偏弱)。整体和历年强度基本持平。2024年1月至2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次数较常年偏多。专家提示,今年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起伏变化快,公众需及时关注最新预报,适当增减衣物,外出做好个人防护。此外,北方局地较强冷空气过程引发的低温、大风等可能影响电网线路安全,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可能对电力设备设施造成影响,需要重点关注。▼推荐阅读穆迪下调了,但他们都在上调!五月天风波:假唱怎么认定?后果有多严重?算诈骗吗?4天筹到570亿美元,为啥他还被国际社会猛烈批评?编辑:秦
2023年12月6日
其他

穆迪下调了,但他们都在上调!

信心12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但这只是一家之言。经合组织(OECD)11月29日刚刚调高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认为中国仍将是亚太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不久前的11月7日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4%,高于此前预期,认为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0%。中国经济前景究竟如何?经济增速放缓风险到底有多大?房地产行业调整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几何?针对这些问题,中国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明确回应。担忧“没有必要”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对穆迪的决定感到“失望”。在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动能减弱的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尤其是三季度以来,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发挥积极作用,预计四季度中国经济将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与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相适应,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9%,其中,全国税收收入增长11.9%。地方财政收入普遍保持正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9.1%,近半数地区增速达到两位数。该负责人指出,这些事实均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正在发挥作用,中国有能力持续深化改革、应对风险挑战。“穆迪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财政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中国不同季度之间经济恢复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持续回升向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提升,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29.8%,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有强大的国内市场,14亿人口,4亿多的中等收入群体,需求潜力很大;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疫情疤痕效应逐渐消退,经济循环将进一步畅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这些将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比重“没有大幅回落”针对穆迪提出的中国房地产行业调整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主体,土地出让收入是毛收入,收入减少的同时,也会相应减少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该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影响,房地产相关税收有所下降,但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没有大幅回落。总的看,房地产市场下行给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带来的影响是可控的、结构性的。中国经济获“信任票”不少分析人士近期均指出,2024年中国经济仍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一大亮点。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说,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将呈现“消费为主、投资趋稳、出口恢复”态势,逐渐夯实内生增长动力。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目前中国工业已经全面见底回升,具有持续回升的基础,服务业恢复速度提升,消费修复基本完成,增速呈逐步回归趋势。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将进一步企稳回升,呈现前高后稳的走势。多家国际组织和机构也都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经合组织(OECD)11月29日刚刚调高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认为中国仍将是亚太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基于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强于预期,以及近期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在不久前的11月7日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4%,高于此前预期,认为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0%。此外,摩根大通、高盛、花旗、瑞银、德意志银行、澳新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近期也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到5.5%之间。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接近5.5%的普华永道认为,明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将超过这一数字。各方普遍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今年将贡献全球增长的三分之一。▼推荐阅读2024年要来了,世界经济会好吗?五月天风波:假唱怎么认定?后果有多严重?算诈骗吗?4天筹到570亿美元,为啥他还被国际社会猛烈批评?编辑:秦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4天筹到570亿美元,为啥他还被国际社会猛烈批评?

COP28主席的“争议之旅”“4天筹到570亿美元”!这是昨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主席苏尔坦·贾比尔向媒体夸赞的本届大会的主要成就。“COP28取得历史性成果”苏尔坦·贾比尔当地时间4日宣布,COP28大会前4天已经动员来自各国政府、企业、投资者和慈善机构超过570亿美元的认捐和承诺。他说,本届大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大会还给出了一个详细的资金来源清单:300亿美元用于阿联酋定制的新气候基金,该基金专注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和弥补差距;7.25亿美元用于“损失与损害”基金;世界银行宣布每年提供90亿美元;30多亿美元用于绿色气候基金;27亿美元用于健康;26亿美元用于自然;12亿美元用于救济、恢复与和平;25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12亿美元用于减少甲烷……🔹当地时间11月30日,COP28中国角开幕式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在迪拜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苏尔坦在中国角交流。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五月天风波:假唱怎么认定?后果有多严重?算诈骗吗?

“罪”与“赔”五月天“假唱风波”备受关注。有法律专家表示,商业演出中的假唱行为,甚至有被刑事追责的可能。假唱如何认定?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假唱是指演员在演出过程中,使用事先录制好的歌曲、乐曲代替现场演唱的行为。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燕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假唱的判定,将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判罚为依据。目前,上海市文旅局执法总队已按照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要求主办方配合调查,待有关情况依法核实后,将及时回应网友关切。有分析人士认为,至少有三个方式可以判断和认定是否假唱:1、利用音频软件对现场音频进行分析可以进行基本判断;2、现场唱歌音频疑似假唱部分与以往成品音频的波形比对;3、假唱的音频以及假唱真唱衔接的音频、现场对真假唱衔接等都需要相关人员操作。文化执法人员和公安人员等可以对这些相关人员进行调查。针对“半开麦是否属于假唱”,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表示,“半开麦”可以理解为类似我们在KTV唱歌的时候开原唱,但原唱音轨的音量较低,观众听到的是混合的效果:既有事先录制的原唱部分,又有现场真实演唱的部分。这种方式可以掩饰部分气息、音准等问题,在唱跳舞台中尤为常见。这种方式下,歌手确实现场唱完了整首歌,从法律上看,很难说这是“用事先录制的歌曲代替现场演唱”的行为,很难被认定为假唱。假唱后果有多严重?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以假唱欺骗观众的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以及行政责任。观众有权在退场后依照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要求演出举办单位赔偿损失;演出举办单位可以依法向负有责任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员追偿。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另外,2年内再次被发现涉及假唱的经营实体,还有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可能。刑事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法律系教授、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肖怡表示,如果行为人故意隐瞒假唱真相,并且通过制作相关音频等周密准备以及所需物料,实现欺骗观众取得票款的方式,也可以被认定为是实施了合同诈骗罪构成的其他诈骗行为。但是最终要认定构成合同诈骗罪,单纯有欺骗、欺瞒行为还不足以认定构罪,应该围绕行为人是否具备“非法占有目的”进行取证和论证。包括考量收取的票价数额,同等水平歌手的市场价位,假唱歌曲的数量等综合评判。肖怡说,如果虽有隐瞒,但假唱歌曲所占比例并不大,票价等收费仅与演出中正常“真唱”部分价值相当甚至低了很多,则被认定为“非法占有目的”的可能性不大。否则,就有成立合同诈骗罪的可能。同时,相关参与“假唱”的人员还都有构成共犯的可能。遇到“假唱”,如何维权?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经济法研究所教授、海南国际仲裁院仲裁员郑俊果表示,如果已经有证据证明为假唱,购票观众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郑俊果说,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无论是假唱的演员及其工作室、经纪公司,还是演出组织方甚至是实操“假唱”的工作人员,如果权利人认为其中任何一个主体有能力尽到赔偿责任,都可以凭相关证据到司法机关提起诉讼,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立案。被告可以根据具体的合作约定、利益分配等实际情况,要求追加第二、第三等其他共同被告,由法院来判定责任的分担。那么,专程来看演唱会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该如何赔偿?郑俊果认为,在认定假唱前提下,如果有证据证明是专程看演唱会而产生的费用,经过法院的认定,在合理范围内,“假唱方”有可能要承担此方面的赔偿责任。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明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据此,消费者在遭受欺诈的情况下,可以据此直接提出三倍的赔偿要求,而无须就具体损害内容和范围提供详尽的证据予以证明。但对于“假唱”是否构成欺诈,仍然要承担举证责任。▼推荐阅读2024年要来了,世界经济会好吗?这些奶茶曾风靡一时,如今为何成了“时代的眼泪”?官方通报三甲医院超收近22万医疗费:全额追回、顶格扣罚、约谈整改编辑:秦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2024年要来了,世界经济会好吗?

平庸之年?2023年已渐入尾声。这一年,受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诸多因素影响,世界经济走得跌跌撞撞。2024年要来了,世界经济会好吗?增长将继续放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2.9%。IMF建议,多国已接近其紧缩周期的峰值,不需要进一步收紧;要提高长期经济增速,需通过结构性改革实现,特别是侧重于治理、企业监管和对外部门的改革;多边合作有助于确保所有国家取得更好的增长成果;各国应致力于限制地缘经济割裂、努力恢复对基于规则的多边框架的信任,以提高透明度和政策确定性,帮助促进全球共同繁荣。相比之下,经合组织(OECD)对世界经济前景较为悲观。据OECD最新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7%,这意味着2024年或将成为自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最低的一年。OECD指出,美国明年将放慢增长步伐,这是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关键因素。美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2.4%放缓至2024年的1.5%,因为美联储的加息举措会继续抑制经济增长。美联储加息大幅抬高了消费者和企业的借贷成本。OECD在相关报告中写道:“随着金融环境收紧、贸易增长乏力、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下降的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增速正在放缓。”此外,OECD还警告说,巴以冲突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世界经济面临新的风险。还有观点认为:2024年没那么好,但也不会太糟。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SethCarpenter团队认为,2024年全球增长将放缓,但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将能够避免衰退。尽管衰退阴霾仍在,但通胀随着充分就业将有所下降,实际收入保持坚挺,从而能保障消费韧性,因此即使面临衰退也是较为轻微的衰退。在IMF原副总裁朱民看来,2024年世界经济将是“平庸之年”。朱民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在发生根本变化。从明年开始,经济周期将从增长到放缓、金融周期从宽松进入紧缩,上述两个周期叠加决定了明年的基本大局:通胀、利率均将维持高位拖累经济,地缘政治风险继续上升,由此明年是一个“平庸之年”。他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在3.1%左右,明年或在2.7%至2.8%。从明年开始的未来五年,全球经济都将处在低位缓慢发展的周期。中国获“信任票”尽管各方对明年世界经济走势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一致的: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中的亮色。OECD调高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认为中国仍将是亚太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基于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强于预期,以及最近发布的一系列政策,IMF日前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4%。此外,摩根大通、高盛、花旗、瑞银、德意志银行、澳新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也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到5.5%之间。各方普遍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今年将贡献全球增长的三分之一。在此情况下,不少外企将中国视为“必争之地”,计划增加在华投资。根据汇丰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超七成受访外企预计未来三年将加大中国供应链布局,其中四分之一企业预计将“大幅增加”。其中,制造业企业对拓展中国供应链布局尤其积极,约四分之三的企业计划未来三年内增加在华供应链布局。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凯说,作为全球经济的“驱动器”,中国对外企发展的优势是“独特的”。超大规模的市场、稳定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持续提升的开放水平,这一系列要素组合起来成为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推荐阅读国家卫健委发声:未发现新发传染病,儿科门诊应开尽开!这些奶茶曾风靡一时,如今为何成了“时代的眼泪”?官方通报三甲医院超收近22万医疗费:全额追回、顶格扣罚、约谈整改编辑:秦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官方通报三甲医院超收近22万医疗费:全额追回、顶格扣罚、约谈整改

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3日发布《关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问题情况的通报》,全文如下:2023年7月18日,我局接到杨某某信访举报件,反映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其父因脑出血住院期间通过虚构、串换诊疗服务等方式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我局高度重视,在做好数据筛查分析基础上,于8月8日与芜湖市医保局组成20余人的省市联合检查组进驻该院,对举报人父亲住院期间医院收费和医保报销情况进行全面核查。通过病历核查、现场询问及数据比对等方式,核查出举报涉及的15个问题中有10个问题基本属实。经查,该院存在过度诊疗、过度检查、超量开药、重复收费、套用收费、超标准收费等问题,涉及违规医疗总费用21.82万元,其中违规使用医保基金18.70万元。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根据该院与芜湖市医保部门签订的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协议,芜湖市医保局先行按协议进行了处理:一是全额追回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并按30%顶格扣罚违约金56074.41元;二是约谈医院有关负责人,责令其立即整改;三是分别移交公安、卫健部门进一步核查处理。目前,以上各项处理措施均已完成。同时,芜湖市医保局已按照《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启动行政处罚程序。在对举报问题开展核查的同时,省市联合检查组举一反三,对该院2022年4月1日—2023年5月31日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延伸检查,目前正在进一步核实,后续将按程序依法依规严肃处理。9月25日,芜湖市医保局依据《安徽省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举报线索处理实施细则(试行)》,将核查和处理情况以监管告知书形式书面反馈给举报人。按照《安徽省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办法》,给予举报人5364.04元举报奖励。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对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于查实的问题,我们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安徽省医疗保障局2023年12月2日▼推荐阅读国家卫健委发声:未发现新发传染病,儿科门诊应开尽开!这些奶茶曾风靡一时,如今为何成了“时代的眼泪”?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刚开幕,就传出一个好消息编辑:高琰瑭一审:邱牧子责编:魏
2023年12月3日
其他

国家卫健委发声:未发现新发传染病,儿科门诊应开尽开!

增加医疗服务供给12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都有相应的成熟治疗手段,未发现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未发现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米锋介绍,当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持续开展冬季呼吸道疾病监测和研判,对做好医疗资源调剂、优化就医流程、发挥中医药作用等工作进行部署。根据监测,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都有相应的成熟治疗手段,未发现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米锋强调,要进一步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推进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儿科门诊应开尽开,根据患者数量增开午间、夜间和周末门诊,延长服务时间,扩充住院床位,不断优化挂号、检查、缴费等就诊流程,方便群众就医。要做好分级诊疗,畅通转诊渠道,跨科跨院调剂人员,保障医用物资供应,推广互联网医疗,最大限度提高接诊能力。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中西医结合,针对冬季呼吸道常见病,普及中医药防治疾病知识,提升防治效果。要做好流感等疫苗供应保障和接种服务,老年人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尽早接种疫苗,降低患病风险。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对于防止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是十分有效的。米锋提醒,要做好个人防护,不带病上班,不带病上学,坚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如何降低感染风险?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介绍,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建议民众能够了解常见呼吸道疾病的一些基本防控知识,采取科学的预防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一是要科学佩戴口罩。民众如果前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的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前往就医时,建议佩戴口罩,并且注意及时更换。二是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者手肘遮住口鼻,另外像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或者进行手部的清洁。三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充分的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四是要积极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新冠、流感、肺炎疫苗等,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应积极接种疫苗。五是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尽量居家休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确需出行,要注意佩戴好口罩,以防将疾病传播给其他人。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如何居家调理?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杨京华表示,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在居家护理方面,家长首先要注意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二是要注意室内通风,便于减少室内病原聚集。三是最好不要在室内吸烟。另外,疾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人多嘈杂的地方。在饮食方面也要适当注意一下。杨京华提示,在孩子生病期间,要保持营养均衡,种类丰富,但要注意是容易消化的。可适当摄入一些蔬菜瓜果,应避免一些不健康的饮食。比如,中医说“形寒饮冷则伤肺”,指的是进食太多生冷食物会对肺脏造成损伤。因此,还在咳嗽的孩子,一般不要进食一些冷的饮料,也不要进食太多瓜果类食物。其次,肺脏是比较娇嫩的,怕辛温燥热的食物。因此,出现冬季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一些辣椒、炸薯条等辛温、煎炸食物,避免对肺脏造成进一步损伤。三是“肥甘厚腻会伤脾胃”。孩子的脾胃功能相对来说是比较弱的,尤其是在生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会下降,因此,他们的食物一定要容易消化,且尽量避免摄入一些高热量的食物,更加不要摄入一些甜品或者饮料等。在呼吸道感染期间,孩子还要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杨京华提示,不能以果汁完全替代喝水。“大部分的水果是偏凉性的,摄入太多的凉性的水果可能会让孩子的咳嗽难愈。”最后,杨京华强调,在疾病康复期的调护中,要遵循同样的原则:要忌生冷海鲜、肥甘厚腻,但也不要过早补益。“过早补益会让邪气停留在脾胃,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同时,还可以用一些居家方法来促进孩子脾胃功能恢复。比如,孩子如果胃口不好,可以用谷芽、麦芽、山楂煲水,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另外,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小儿推拿的方法,比如说捏脊、揉板门等简单的推拿手法,来促进孩子的脾胃功能恢复。综编自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央广网▼推荐阅读这些奶茶曾风靡一时,如今为何成了“时代的眼泪”?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刚开幕,就传出一个好消息现实版“霹雳游侠”登场!从此一人一车闯江湖编辑:高琰瑭一审:邱牧子责编:魏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这些奶茶曾风靡一时,如今为何成了“时代的眼泪”?

百舸争流“当时到北京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去喝一杯‘一点点’。”2018年,家住甘肃兰州的丁女士到北京看演唱会,第一站却选择了奶茶店。那时的“一点点”无疑是奶茶店里的“初代网红”,网上铺天盖地的晒图引得不少人垂涎欲滴,门前排队也是常事。令人唏嘘的是,再如此“轰轰烈烈”进入大家视野,竟是因为多条倒闭传闻。尽管“一点点”官博亲自下场辟谣,直呼“假假假”,但依然难掩过气事实。实际上,不只是“一点点”,鹿角巷、贡茶、避风塘……这些曾经在年轻人心目中的“yyds”,有些已经一店难寻。到底是消费者嘴变刁了,还是这些品牌干不动了?行业快速迭代部分品牌“一点点”掉队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南充、大连、苏州等地均有网友称,当地有一点点的门店关闭。据某餐饮数据查询平台,截至2021年2月11日,一点点的门店超过4000家。截至2023年11月2日,一点点门店数为3018家。不只是一点点,有零售数据监测平台的数据显示,快乐柠檬中国门店由2022年的约690家,减少到目前的246家,关闭了近450家门店。🔹快乐柠檬过去店型。图片来源:快乐柠檬官方微博账号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指出,新式茶饮品牌当前已经进入到红海时代。“过去的茶饮门店,只要有一个不错的品牌,一个比较好的门面,基本不愁卖。也正因为如此,茶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实各家的口味和产品品类相差并不多。大概是从2022年开始,整个市场出现可以说兵戎相见的竞争场面。”对于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的品牌,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是因为现在新式茶饮品牌选择太多,且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逐渐失去聚焦,出现了审美疲劳。而在网上搜索“一点点”时,也会出现“糖分太高”“起送费太高”等网友吐槽。广东现代城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罗学铭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指出,传统的奶茶制作工艺和配方往往含有高糖、高脂的成分,而现代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对高糖、高脂、特别是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有所顾虑。网红品牌如果不能调整自身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就难以保持市场竞争力。一点点明显已经意识到这点。在其近期发布的微博中,就有一份低卡攻略,推荐了四款无糖饮品。花样营销为“战场”加把火“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蜜雪冰城将雪王IP和自家主题歌结合起来,一时间实现洗脑式的传播。今年上半年,喜茶联名意大利著名奢侈品品牌FENDI,38块钱就可以带回家一套含周边的联名饮品。点单小程序连续多天都是1分钟售罄,足见其火爆程度。此外,奈雪的茶联名《武林外传》、书亦烧仙草联名《封神》、蜜雪冰城联名蛋仔派对……不同于衰退品牌的暗淡,当红茶饮品牌花样营销玩得不亦乐乎,尤其是联名产品更是层出不穷,引得消费者心甘情愿为其买单。就连一点点下场辟谣,也是“赶快”表态要推出联名活动。🔹某大型商超内部的奶茶店联名活动。国是直通车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刚开幕,就传出一个好消息

有所进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刚开幕,就传出一个好消息。COP28主席苏尔坦·贾比尔当地时间11月30日在阿联酋迪拜宣布,COP28达成了关于“损失与损害”基金的里程碑式协议,该协议将帮助到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损失与损害”基金从当日开始运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12月1日对此表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国家最关心的“损失与损害”问题,今年有了很大进展,部分发达国家已提出了共计3亿多美元的捐资目标。什么是“损失与损害”基金?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现实版“霹雳游侠”登场!从此一人一车闯江湖

拥抱新物种作为汽车行业年度压轴大戏,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日前落下帷幕。此次车展上,众多车企大放异彩,尤其是在智能化赛道上演了精彩的“龙虎斗”。在此次智能“角逐”中,极越“汽车机器人”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有人评价:“汽车也能提供情绪价值了!”有人惊呼:“变形金刚指日可待!”作为汽车行业全新“物种”,极越“汽车机器人”究竟新在哪儿?科技平权让更多人享受智能化11月30日,汽车机器人品牌极越01做出了首次调价——极越01全系下调3万元,最低起售价仅21.99万元,已购车的极越车主,将获得极越全额补贴的差价。极越的此次调价,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守在极越01权益沟通会直播的陈女士表示,她已经关注极越01很久了。作为新手司机,她希望自己的第一辆车能足够智能,能借力科技的力量,让自己从新手司机轻松秒变“老司机”。此次调价治愈了她的纠结症,让她当晚果断下订了人生的第一辆车。已提车的极越车主也纷纷表示,极越调价政策很好地照顾到了老车主,很圈好感,对极越品牌的信任度更强了。集度CEO、极越CEO夏一平表示,极越推出新的价格政策和权益,目标是科技平权、普惠,让更多人享受到汽车机器人的高阶智能驾驶能力。这个2021年由百度和吉利发起成立、今年10月底刚刚开启交付的新品牌极越,以实力和行动从技术、服务、权益上,打造真正利好用户的“智价比”。现实版“霹雳游侠”问世曾风靡全球的美国科幻剧《霹雳游侠》,讲述了迈克尔奈特和他的超级人工智能汽车基特(KITT)联手打击犯罪的故事。极越01的问世,让编剧们在20世纪想象出来的汽车成为现实。近年来,随着ChatGPT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众多车企纷纷开始“拥抱”大模型,以寻求智能化发展的新机遇。作为全球首台AI汽车机器人,极越01从刚上市起就备受瞩目。作为吉利控股集团和百度联手打造的汽车机器人战略合作项目,极越01融入了文心一言的大模型能力,是全球首个大模型“上车”的智能汽车。有超高智商的智能AI伙伴SIMO做伴,智能座舱从此拥有了逻辑推理、策略规划和内容生成等诸多能力,用户在座舱内可轻松“玩转”多种场景。当用户感到闷热时,看着副驾驶的窗户说:“打开那扇窗。”那SIMO打开的一定是副驾侧车窗,而非主驾侧或全车车窗。下雨天,如果让SIMO打开窗,它会识别周边环境,贴心地为你将窗开个缝,然后提醒你下雨注意躲雨。当孩子因为解不出题而挠头时,SIMO能迅速变身“家庭教师”辅导功课,哪怕是复杂的奥数题也不在话下。当用户emo时,SIMO就是“情感疗愈师”,情绪价值这块直接“拉满”!如果说现阶段智能汽车处于1.0阶段,汽车可以执行部分具体的指令,随着大模型上车,汽车将具备逻辑能力、策略能力和需求能力,车主只需要提需求,车就能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开车途中,你对SIMO说,需要在附近1公里范围请朋友吃川菜,人均消费价格在300元以内,不需要说哪家餐厅,SIMO会自动帮你筛选推荐符合要求的餐厅。再如,你的习惯是每天早晨7点半出发上班。但如果遇到下雨天,SIMO会根据天气判断路况,提前发信息给你,提醒你早点出发。最懂你、超聪明、很贴心……AI似乎也有了思考、理解、分析的能力,甚至具备情感。四五年没有开过车的万先生在试驾完极越01后便立刻下单,在他看来,汽车机器人不是交通工具,而是亲密可靠的伙伴。“越开越开心”,万先生说,好的科技能让事情变得简单,让体验变得快乐。高阶智能驾驶,车自己开自己停汽车行业智能化角逐的关键,除了智能座舱,更在于智能驾驶。然而,以往一些人工智能出人意料甚至略显诡异的操作,让不少人吐槽其为"人工智障"。当人工智能遇上汽车,到底能否迎来真正的智能驾驶?针对这一问题,极越携“最强大脑”SIMO给出完美解答。SIMO堪称业内智能语音“天花板”,完美诠释了“快、准、稳”,以最接近人与人的“自然交流”实现整车几乎所有功能控制。极越01具备覆盖高速、城市等多场景下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可以在高速、高架中完成自主变道超车、上下匝道、车道内/间避障等一系列功能场景;在城市道路,能够实现精准识别斑马线、红绿灯,完成礼让行人、无保护左转、避让非机动车等驾驶任务。且极越01的语音能力完全摆脱了对网络信号的依赖,哪怕在隧道、地库、山区等弱网或断网环境下也不会变成“人工智障”,照样可以顺畅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极越01推出了全球首个车外语音控车/泊车功能。当停车位置过窄时,直接站在车外说:“SIMO,开始泊车”,便能解放双手,轻松解决停车难题,并且避免“车停好了但人出不来”的尴尬场景。汽车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从技术角度来说,汽车行业发展至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机械化1.0时代,电动化2.0时代,智能化3.0时代。过去机械力量“统治”着全行业,随后电动化“超速”崛起,如今智能化成为引领汽车未来方向的重要力量。智能汽车3.0时代是汽车机器人的时代,汽车“驾驶权”由人类向AI转移,同时AI也驱动着汽车“进化”。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说,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汽车机器人的出现可以称得上是智能汽车发展历程的里程碑事件。相信自极越之后,将有更多车企追赶汽车机器人的潮流。分析认为,随着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智能网联政策暖风频吹,中国已率先进入汽车机器人时代,占得先机。未来还需市场参与各方携手努力,以更快的速度壮大行业现有的智能和产业优势,为汽车机器人开创更广阔的未来。▼推荐阅读奔驰与宝马突然合作!是赚钱还是烧钱?孩子反复发烧,停课靠谱吗?国是直通车又招聘了!优秀的你,快来加入我们!编辑:高琰瑭一审:邱牧子责编:魏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奔驰与宝马突然合作!是赚钱还是烧钱?

“补能”战争充电桩运营商,突然又出现两位“新玩家”。11月30日,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奔驰中国”)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宣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据了解,至2026年底,该合资公司计划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座超级充电站,约7000根超充桩。首批充电站计划于明年起在中国重点新能源汽车城市开始运营,后续充电站建设也将覆盖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奔驰中国与华晨宝马此次突然宣布合作运营超级充电网络,意欲何为?合作补能战略为车企新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充电网络已成为市场风口,配套环境也在持续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627.8万台、换电站3460座,建设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超过1万个。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目前充电桩行业还是由第三方运营商主导,例如特来电、星星充电等。此前,大多数车企通常选择与第三方合作而不是直接下场入局,因为直接下场需要大量资源和管理成本。据悉,目前新能源车主流的补能方式主要有三种,以新势力“蔚小理”为例,理想代表的是增程式补能(插电混动)、蔚来代表的是换电补能、小鹏代表的是800V高压快充技术补能。三家虽在补能方案上有明显区别,但无论是独立建设换电站还是独立建设800V超充桩,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那么,如何摊薄建设换电站或超充桩的运营成本?目前部分车企认为通过车企间的合作能大大降低自己在补能战略上的开销。张翔认为,合作补能战略近期正成为车企的最新趋势,例如蔚来则在其换电补能战略上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和布局。11月21日,长安汽车与蔚来在重庆签署换电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推动换电电池标准建立、换电网络建设与共享、换电车型研发、建立高效的电池资产管理机制等方面展开合作。继长安汽车之后,仅隔8日,吉利又成为了蔚来换电业务的第二位合作伙伴。相较于与长安汽车的合作,蔚来汽车在与吉利控股签署的合作协议中透露更多内容,比如双方将携手打造私家车和营运车两大换电标准体系,扩大换电网络规模等。汽车博主“老郭机械局”郭毅宁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直言,之前奔驰和宝马在充电网络方面的技术相对简单且不够成熟。比如,宝马基本上是借用其他第三方充电服务,例如星星充电或特来电等,然后在设备上贴上宝马的标志,但实际上是租用别人的服务。而奔驰一直以来也没有大规模投入充电网络建设,主要在4S店周边进行一些简单铺装。在郭毅宁看来,最近蔚来与长安、吉利合作的换电协议引发了多家车企的关注。多家车企相继签订换电协议后,不难看出换电补能的规模成为了目前最大的补能趋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奔驰宝马目前放出的合作消息已经相对滞后,是对趋势的变化做出的无奈之举,目前相较于蔚来已处在落后的位置上。新玩家们的合作短期会出现多种问题两家传统豪华车企突然入局充电桩市场,是否会强势跻身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国内充电桩市场是否会迎来一次“大洗牌”?多位专家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短期而言对传统充电运营商的影响有限,同时奔驰中国和华晨宝马在短期内会出现多种问题。张翔表示,充电桩市场竞争激烈,现有运营商保有量巨大。奔驰宝马即使建设1000个超充站、近7000根充电桩,相对于特来电等已有100多万个充电桩的市场格局来说影响不大。他进一步认为,一根超级充电桩的价格在20万到40万之间,投资规模相当大,超级充电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盈利。目前市场上依旧以交流慢充桩为主,而直流快充桩相对较少。短期内取消交流慢充桩是不太可能,因为运营商投资巨大,还没能收回成本。此外,超级充电桩由于功率大,会受到供电瓶颈的限制,而电力系统短期内无法满足其高速发展的需求。同时,普及具有800V超充桩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需要时间。郭毅宁亦认为,由于奔驰和宝马在品牌调性和定位上有一些差异,它们之间的合作过程可能会相对较慢。同时在法务程序和各种流程方面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此外,他们还需要解决品牌预约的问题,例如两者合作比例是50:50,那么在两者合作的超级充电站内究竟是让奔驰的车主先充电,还是宝马的车主先充电,这可能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更多车企是否会加入“补能战争”?据公安部统计,截至9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821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5.5%。2023年一至三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19.8万辆,同比增长40%,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28.6%。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合资车企以技术、质量和品牌优势居于主导地位,压制了自主品牌。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资车企由于转型进程缓慢、车型单一,反而使它们在时代的“电动化浪潮”中掉队错过了先机。相比之下,自主品牌成为新能源时代的领军者,合资车企在电动化赛道上的行动相对较慢。郭毅宁对此表示,未来其他传统车企加入“补能战争”中的可能性并不太大。首先,其他传统车企的纯电车型销量并不高,尽管大众的ID3和ID4等纯电车型销售可观,但车主对充电环境的需求并不高,很可能他们会像比亚迪一样,只专注于造车,不涉足充电桩的建设。其次,800V超充技术和换电是两个未来补能的主要方向。不论是800V超充技术还是换电,传统车企都缺乏强大的技术储备。因此,传统合资车企可能目前还在观望阶段,通过一定时间来观察800V超充技术和换电技术哪个更有前景,等待其中一种技术有着明确胜利的迹象出现,然后再决定加入到胜利的补能阵营中。张翔则分析称,目前奔驰中国和华晨宝马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并不能享受到800V超充技术。同时也没有宣布搭载使用800V超充技术的车型何时上市。因此,奔驰中国和华晨宝马建设超级充电网络似乎比他们自家新车型更为超前一些。“此次透露出来的消息目前应被视为用超级充电站作为一种吸引潜在消费者购车的手段,但市场前景依旧扑朔迷离。”张翔说。▼推荐阅读孩子反复发烧,停课靠谱吗?《新闻女王》热播,“宝刀未老”的TVB能重塑辉煌吗?国是直通车又招聘了!优秀的你,快来加入我们!编辑:高琰瑭一审:邱牧子责编:魏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孩子反复发烧,停课靠谱吗?

正确处理近日,有些孩子反复发烧,让家长倍感焦灼,说好的感染之后会产生免疫力呢?还有媒体报道,在山东济南有的学校班级达到半数缺席。因此而有网友建议学校停课、改网课,让孩子们在家躲过这波感染。那到底该不该让孩子正常上学,孩子发烧、甚至反复发烧到底该怎么办?停课是不是个好办法?11月30日,医生建议学生改网课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甚至还有网友评论表示学校应该停课。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曾玫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上海今年夏季支原体肺炎等呼吸系统流行疾病就已经开始传播,到秋季流行波逐渐增强,学校开学后流行持续走高,10月份前后达到高峰。曾玫称,从目前了解到的门诊量来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就诊数量已经在逐渐减少。有些地区支原体流行波较南方晚一些,流行回落的时间点也会相应推迟。这些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和人群聚集有密切关系。肺炎支原体一年四季都存在,夏秋季感染更常见。秋季开学后,门诊的支原体感染患儿数量明显增加,主要和学生聚集生活有关。通常一月份尤其是学生放假以后,全国儿童的呼吸系统感染发病率会明显呈下降趋势。曾玫表示,包括支原体感染在内的呼吸系统各种致病微生物和我们共生于地球,季节性流行不可避免。之所以感觉今年支原体肺炎以及其他流行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增多,与三年疫情防控暂时阻断了一些流行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流行有关,导致更多易感人群积累。当今年完全恢复常态化生活后,人们直面自然界各种病原微生物,相对新冠疫情以前会显得比较“脆弱”。所以,有观点认为,面对现在这些呼吸系统流行疾病不必过于惊慌,此时讨论是否让学生大面积停学改上网课大可不必。为什么会反复发烧?“中招”这些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后,会在一定时间内产生免疫力,这些致病因素也不足为惧,但孩子接连、反复发烧又是怎么一回事?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像流感、支原体肺炎、合胞病毒以及新冠病毒等在感染痊愈后,一般会产生针对致病感染源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能力防止人体再次同类感染的有效时间大约有两三个月。孩子短时间内反复发烧有两种可能:一是病情反复或症状加重。患儿在症状减轻但却并未彻底痊愈的情况下复学,随着环境变化、温度差异等刺激影响,加上学习压力或过量运动让孩子疲劳等,都有可能导致本就处在患病期间的孩子免疫力进一步降低,从而导致症状加重或病情反复;二是不同致病因素的交叉感染。即便是孩子痊愈后复学,身体也产生相应免疫力。但是国家今年公布的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不止一种,有感染不同病原体可能。少年儿童在身体初愈或者机体免疫力并未完全恢复情况下,更是属于呼吸系统流行性疾病的易感人群,所以有些家长总感觉孩子反复发烧。那孩子什么情况下停学回家、什么时候才能返校上课?李侗曾表示,孩子在感染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后什么时间可以返校复学,有两个重要标准要同时满足,其他因素灵活掌握视具体情况而定:1、体温正常两天以上。孩子退烧后,连续两天体温正常是身体恢复的重要指征;2、症状消失。咳嗽、咽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都是患儿并未痊愈的特征。李侗曾强调,在这两点要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再考虑让孩子复学比较妥当。这不仅可以尽量避免患儿症状反复或交叉感染,也是对学校其他孩子的保护。三年疫情防控,大家对如何有效防控这些疾病已经非常成熟,以往的那些方法和注意事项都有效。同时,李侗曾还提醒,目前的确是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但不能把所有的发烧现象都简单理解为就是这些原因,有很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人发烧,不能妄下结论而贻误治疗。如何正确认识与应对发烧?“发烧不就是体温过高吗?体温计一测,高于38度就是标准的发烧。”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的发烧常识,实则不然。测量方式不同,人体是否发热的判断标准也不同。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科麻醉医生林培立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以腋下测量体温为例,37.3℃-38℃是低热,38.1℃-39℃是中热,39.1℃-41℃是高热,超过41℃是超高热。除了当下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发热,急性胃肠炎、泌尿道感染、幼儿急疹以及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阑尾炎等,都有可能导致儿童发烧,需要根据不同症状和临床表现做相应的检查,必要时及时就诊。去早了没必要,还担心在医院交叉感染;去晚了,又担心病情恶化、孩子烧坏了。首先确定,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吗?林培立表示,一般在医学上并不主张发热本身会烧坏脑子。当季,感染所引起儿童发热高发。普遍理解的发烧把孩子烧坏了,可能是脑炎或者其他严重疾病所导致的。当然,如果体温持续超过41℃也就是“超高热”时,应警惕造成脑损伤等危害后果,必须及时就医。孩子在家普通受凉发烧感冒,或者感染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到医院就医的标准是什么呢?曾玫表示,学龄儿童感染支原体肺炎后会出现高烧和严重咳嗽,3天以上高热不退、咳嗽进行性加剧,要及时就医。林培立认为,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发热后应及时就医。其他各年龄段患儿,建议发热超过3天,应及时就诊;如有多发呕吐、腹泻、脓血便,或发生新发皮疹、尿量减少、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有婴儿出现情绪烦躁不安、不好安抚,或身体某部位持续疼痛,或出现腹部包块、出现惊厥、意识障碍等这些症状时,都应该立即就诊。那应该去哪些医院就诊呢?一般建议成年人去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就诊,少年儿童可以去儿童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其他综合医院的儿科就诊。据媒体报道,11月24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汇总公布了各市可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名单。名单中共有1886家各级医疗机构,均可提供门诊服务。之后,山东省济宁、滨州、日照、德州、威海等多地陆续公布可供患儿就诊的医疗机构,极大方便了家长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医院就近治疗。▼推荐阅读《新闻女王》热播,“宝刀未老”的TVB能重塑辉煌吗?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国是直通车又招聘了!优秀的你,快来加入我们!编辑:高琰瑭一审:邱牧子责编:魏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新闻女王》热播,“宝刀未老”的TVB能重塑辉煌吗?

港剧“回忆杀”“职场剧还得看TVB(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TVB的编剧领先内娱编剧好多年。”近段时间,TVB剧集《新闻女王》热播,让不少人感叹:“56岁的TVB宝刀未老。”但真相却很残酷,TVB已连续5年亏损。在戏外,TVB也在调整业务板块。11月27日晚间,TVB母公司电视广播发布公告,宣布重组TVB收入最高的两项业务——电视广播和电子商贸业务,合计削减逾300人。今年3月,TVB宣布,将通过附属上海翡翠东方传播(TVBC)与淘宝达成合作意向。3月7日晚间,TVB与淘宝合作的直播带货业务启动。《新闻女王》的热播和业务的调整能否让TVB重塑辉煌?《新闻女王》热播“56岁的TVB宝刀未老”自11月17日首播起,《新闻女王》就在社交平台上掀起多个热议话题,例如:“新闻女王现代版甄嬛传”“港剧从来不会年龄焦虑”“新闻女王的台词是谁在写啊”“为什么看TVB的女性不容易恋爱脑”等。🔹图为《新闻女王》豆瓣评分页面截图。公开资料显示,《新闻女王》由钟澍佳、关文深监制,佘诗曼、马国明、李施嬅、高海宁领衔主演。首轮口碑评分出炉,豆瓣开分7.9分,目前评分已升至8.2。观众评价称:“剧情紧凑、台词狠辣、演技精湛,你可以永远相信TVB的职业剧。”截至11月30日,《新闻女王》官方微博显示,视频累计播放量381.3万。优酷平台上,《新闻女王》位居热搜榜榜首,搜索指数142.9万。作为56周年台庆剧,《新闻女王》故事设定围绕全香港最大的传媒机构SNK-NEWS展开,讲述电视台新闻部的主播们除了播放和采访新闻之外,暗地里拉帮结派,展开一场钩心斗角的职场大战。全剧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通过新闻行业展现了职场的真实与残酷,此外囊括了女性力量、新闻伦理、社会议题等多方面的元素。有资深观众评价:“TVB用一部56周年的台庆剧向观众证明了什么是宝刀不老。”从辉煌走向落寞五年累计亏损超22亿港元11月19日是TVB成立56周年生日,为此官方共推出了四部台庆剧,另外三部分别为《香港人在北京》《罗密欧与祝英台》《叠影狙击》,但这三部剧在收视与口碑上均未达到预期,《新闻女王》是TVB打造的2023年最后一部台庆剧,该剧的出圈对于TVB来说意义重大。TVB成长于电视的黄金年代,从金庸武侠到职场商战,曾经的TVB给观众带来了无数经典作品,例如《天龙八部》《大时代》《创世纪》《金枝欲孽》等,每一部都堪称是上乘之作,可以说,TVB陪伴了一代人成长。巅峰时期,TVB在亚洲、大洋洲、欧洲、美洲拥有超过3亿的家庭用户,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全面覆盖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内地市场的华语媒体。然而,近年来TVB早已不复当年荣光。由于知名艺人出走、演员青黄不接、外部竞争激烈等原因,TVB观众流失严重、影响力减弱,随着其逐渐退出大众视野,不禁让人感叹港剧的衰落。TVB的衰落不仅体现电视剧的影响力上,还体现在公司的业绩上。从2018年开始,TVB归母净利润连续五年为负,累计亏损超22亿港元。8月24日,TVB发布的2023年半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减少14%至15.6亿港元,净亏损按年扩大至4.07亿港元。多线发展,TVB能否扭亏?在连年亏损后,TVB开始调整业务板块,将触角伸向多个领域,加速北上。今年3月,TVB宣布,TVBC与淘宝达成合作意向,“老戏骨”陈豪、“当家花旦”陈敏之等坐镇,首场港剧式直播“溏心风暴”创下2350万元成交额,第二场“冲上云霄”再超预期,全场销售额达7320万元。在入淘之前,TVB其实已在抖音上试水了一年多。2022年4月,TVB入驻抖音并打造了一个“带货矩阵”,TVB识货(港式甄选)、TVB识货(香港严选)、TVB识货(美味甄选)三大账号分别针对大牌美妆产品、日用好物以及香港本土食品这三大热门品类。截至11月30日,三大账号粉丝数超160万。10月27日,TVB发布第三季度业务最新情况及未经审核的营运资料,该公司预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期间将实现正数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而相比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则产生EBITDA亏损港币1.86亿元。TVB在公告中指出,中国内地是集团在三季度的主要增长动力,公司的多渠道网络(MCN)业务扩大其社交媒体的受众范围,且电商直播活动(包括与淘宝的合作以及抖音直播店)的活跃度进一步提升。三季度,中国内地有36%的社交媒体追随者及29%的电商直播观众来自广东省。公司希望通过不断增长的社交媒体影响力、直播节目等,将市场扩大至香港以外包括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新闻女王》也是TVB自救的产品之一。今年3月,TVB宣布与优酷进一步深化合作,双方签署协议,TVB在未来两年内将为优酷提供价值约人民币7亿元的合拍剧、同步剧和库存剧。此外,TVB还与腾讯视频就内容供应和拓展港剧新渠道签署了新的框架协议。TVB在公告中预计,这些合作剧集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为集团带来收入。TVB在还公告中表示,预期2023年下半年将实现正数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新闻女王》的热播能否说明TVB将重塑辉煌、直播等多线业务的发展能否让TVB扭亏?电视评论人周茹表示,近年来,受实力艺人流失和新生代演员培养不足等问题的影响,加之市场竞争加剧,TVB需要在内容、营销、用户体验等方面保持竞争力和创新力,其多元化发展、转型之路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去进一步证明。综编自蓝鲸财经、北京商报、澎湃新闻、时代周报等▼推荐阅读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国是说法|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

基辛格咨询公司于纽约时间11月29日晚发布声明称,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基辛格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于1923年生于德国菲尔特。基辛格于1938年移居美国。1943年加入美国国籍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国是说法| 演了全套!两枚“萝卜章”骗走300亿,京东“躺枪”成被告冤不冤?

诡异近日,诺亚财富旗下上海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自言汽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对“承兴系”公司和京东的诉讼,在上海市金融法院开庭审理,寻求向京东索要35亿元巨额赔偿。轰动一时的承兴系“罗静300亿元诈骗案”,再起波澜。被罗静骗了巨款的诺亚系,起诉被认定“不知情”的京东,究竟为什么?撬动百亿诈骗的“萝卜章”先来回顾一下这个“神奇的事件”。实现诈骗靠的不仅是“萝卜章”,还有全套的“演出”,甚至“特工全集”“无间道”。2019年7月,当时风头正劲的知名女商人罗静,利用实际控制的“承兴系”公司,私刻两枚京东、苏宁的“萝卜章”,从资本手里骗走300多亿元人民币。罗静何人?竟有如此“本事”?据公开信息显示,生于1971年的罗静为中国香港籍,曾是承兴国际控股和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600083.SH)的实控人。作为国内商界女性领袖俱乐部“木兰汇”的成员,罗静一度被称为“商界木兰”,在资本市场声名鹊起。据当时公开披露的一审判决书:罗静控制的“承兴系”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对京东、苏宁等公司的供应链贸易,以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骗取湘财证券、摩山保理、上海歌斐、云南信托、安徽众信在内多家机构的融资款。截至案发,共计骗取300余亿元,造成实际损失约80余亿元,其中亚财富旗下上海歌斐损失34亿余元。2022年11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罗静案作出一审判决,罗静因犯合同诈骗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这一判决还认定,京东、苏宁两家公司对承兴系诈骗行为均不知情,相关合作合同、印章、材料均系伪造;诺亚财富方面工作人员收受承兴系贿赂200余万元,在业务对接、回访尽调等方面为承兴公司造假提供了便利。混进京东走廊行骗据相关公开信息,在罗静、罗岚(罗静妹妹)的安排下,承兴系员工在京东、苏宁的办公场所,以伪造的工牌冒充两家公司员工对接被害单位访谈、交接资料及面签合同;向被害单位展示虚假的京东网页、提供虚假的贸易数据及购销合同等资料。据公开的法律文书内容,承兴系人员还提前安排人拦截了被害单位寄给京东、苏宁的债权转让材料快递,在材料上加盖虚假的印章后回寄给被害单位;开设账户仿冒京东账户回款等,致使前述被害单位对应收账款及债权转让信以为真,并按照合同给付钱款。罗静还收买了内线“放水”。据法院查明,经罗静批准,罗岚多次给予诺亚基金负责与“承兴系”联系业务的工作人员方建华共计200余万元。方建华因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已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罚金10万元。京东到底“冤不冤”时至今日,被罗静骗了巨款的诺亚系,为什么要告“不知情”的京东?诺亚系的投资人,是否能等来赔偿?难道,上面的事件并非全部?11月28日晚间9时许,诺亚系的歌斐资产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近期“承兴案件”相关发布失实的郑重声明》,开篇直言近日网络上传播“承兴案件”相关内容严重失实,已严重侵犯该司名誉权并误导投资人和公众。而从京东的角度,此次被告也确实有点莫名躺枪。有报道显示,京东方面在案发后曾多次通过媒体表示,对承兴系涉嫌伪造和京东的业务合同对外诈骗一事,“非常震惊,并且已经配合受害公司进行了报案”。另据相关新闻报道,多名购买诺亚财富相关产品的投资者也表示,对诺亚方面起诉京东的行为非常不理解。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资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武长海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从其看到关于“罗静案”的相关报道和公开法律文书内容显示,并没有发现有任何证据指向京东有需要承担责任的可能。罗静等人“走廊”“过道”忽悠受害人一方,就能顺利诈骗数以亿计的巨款,这是否合乎逻辑?武长海认为,因为并未看到案件的所有资料,不能作出准确判断。但就可以看到的部分信息而言,此事透着“诡异”。因为如此巨额的投资尽调,并非摆设,而是非常复杂严谨的流程。各方人员需要多次碰面、数次确认。在“走廊”“过道”拿着假证件冒充工作人员就把这种级别的尽调给做完了,这让他很难理解。诺亚也曾回应相关媒体称,起诉并非近日才选择,在2019年6月发现诈骗嫌疑的第一时间,歌斐公司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及时发起民事诉讼保全相关方的资产。但也有媒体报道,歌斐公司并未对京东进行保全。对于起诉京东的真实原因,并未发现诺亚方面的任何回复。而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多次联系京东方面相关负责人,希望了解京东方面对此事的态度,以及当时在“走廊”骗人的细节以及监控录像等资料,截至成稿前并未收到有效回应。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明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就目前所看到的公开信息看,京东当这个被告有点“冤”。张明说,目前未发现京东的管理存在低于合理限度的情况。相反,通过公开信息能够看到,京东的管理比一般企业更加规范和严格。由于京东对于来自第三方企业的、不知情的询证类函件,无法定或约定责任,没有发现其管理上也不存在任何过错或过失,且损害结果与京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认为由京东来为此承担责任的可能性不大。有分析认为,诺亚方面如果想从京东方面获取一定赔偿,还需要证据证明京东相关人员在其中有所参与,但目前来看可能性并不大。希望相关部门能彻底查清真相,还投资人以公平、还市场以清朗。▼推荐阅读国是访问丨国办转发!涉及数十城市!国家为何实施这项大工程?月入千元,这届年轻人为什么下班后热衷于做副业?国是直通车又招聘了!优秀的你,快来加入我们!编辑:高琰瑭一审:邱牧子责编:魏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国是访问丨国办转发!涉及数十城市!国家为何实施这项大工程?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国家正实施一项大工程,将那些民众急需的公共服务有机嵌入城市社区,送到大家的家门口、楼底下。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国家发改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工作基础、财力水平等因素,选择50个左右城市开展试点,每个试点城市选择100个左右社区作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先行试点项目。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将为我们带来哪些便利与变化?为了支持这一重要工程,国家给出哪些有力政策支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副研究员魏义方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专访表示,这一工程直指那些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将增加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的家门口服务有效供给。采访实录摘编如下:国是直通车:哪些公共服务是当前民众最急需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将怎样把这些服务带到大家的家门口?魏义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七有”,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区是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居民高频服务场景的重要实现载体。当前,一些群众迫切需要的就近就便、优质普惠公共服务难以找到。尤其是对老年人和儿童群体来说,他们的活动半径较小,对服务的可及性有较高要求,如果远距离寻找服务,将明显增加时间、交通和陪护成本。此外,由于场地设施等运营成本高,一些服务收费超出群众可负担能力。比如,在很多城市,托育服务价格居高不下,普惠性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大量有送托需要的婴幼儿家长送不起、用不上。《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面向社区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的服务需求,推进建设规模适度、经济适用、服务高效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重点推广和优先建设(改造)功能复合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推动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人民群众急需的服务向社区延伸下沉。这有利于让居民就近就便享有美好生活,有助于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国是直通车:面对群众多样化社区服务需求,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如何避免“一刀切”?魏义方:我国不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差异显著。比如老旧小区老年人居住较为集中,对养老服务、社区助餐等服务需求较为明显;而新建小区年轻人多,托育托管、文体休闲等服务需求较为突出。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要避免“一刀切”。《实施方案》提出要根据不同城市类型和社区特点精准施策,以城市为单位整体谋划,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推进,统筹规划、建设、服务、管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强调要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和诉求,鼓励居民和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项目设计,按需精准嵌入服务设施,按照可拓展、可转换、能兼容要求科学配置服务功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是一项涉及领域宽、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的重大民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要立足居民服务需求,凝聚政府、市场、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等多方合力,结合社区资源禀赋,探索建立健全可持续运营机制,促进服务设施的长效运行和社区服务的高效供给。国是直通车: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资金、场地、服务质量等都是需要克服的困难。此次《实施方案》给予了哪些针对性政策支持?地方如何用好这些政策?魏义方:《实施方案》针对资金、场地、服务质量等,从多方面提出了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支持政策。在资金方面,通过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投入、社会力量投入等积极拓宽资金来源。在场地方面,加强规划、用地等政策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前提下,试点城市可结合实际对老旧小区补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适当放宽规划条件要求。政府建设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作为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允许5年内不变更原有土地用途。在服务质量方面,支持各地在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等领域积极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优、重诚信、能带动的“领跑者”企业和服务品牌,积极培育社区综合服务和专项服务运营主体,加快数字化赋能。通过“真金白银、真招实策”,破解资金、规划、土地等多重障碍,建设居民家门口的品质生活空间。地方要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发挥好组织实施、资金投入、建设管理主体责任,注重改革创新,推动社区嵌入式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强调先行试点、逐步推开,选择50个左右城市开展试点,每个试点城市选择100个左右社区作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先行试点项目。通过试点带动、示范引领,推动各类城市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省级人民政府要强化对本地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的指导督促。试点城市要落实主体责任,健全组织领导和推进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过程管理,推动目标任务落地见效。▼推荐阅读月入千元,这届年轻人为什么下班后热衷于做副业?详解“民营经济25条”:未来将出现三大变化国是直通车又招聘了!优秀的你,快来加入我们!编辑:高琰瑭一审:邱牧子责编:魏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月入千元,这届年轻人为什么下班后热衷于做副业?

切勿本末倒置打开社交媒体,“90后”“00后”分享的下班后“副业经验贴”数不胜数。“打工人做副业是对还是错”等多个与副业有关的话题,也频繁引起网友热议。为什么这届年轻人,下班后开始热衷于做副业?预料之外的收获“起初每周末都做副业的驱动力是挣钱,没想到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就业方向。”一家科技传媒公司“90后”视频编导林珺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介绍说。刚毕业时,带着成为一名优秀教研员的期待,林珺加入了教培行业。然而工作后,她发现理想中的工作与实际相差巨大,自己更像一个按部就班照读课程内容的销售人员,加之薪资低,她开始尝试做副业。林珺说,一开始,她并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什么、适合做什么,但毕竟学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于是尝试从事视频剪辑、演员、主持人、模特、PPT设计师等副业,基本上月入2000元左右。在做副业的过程中,林珺发现了自己对科普领域和视频剪辑的兴趣,断断续续做了一年半视频剪辑副业之后,加入了一家科技传媒公司,开始做科普视频编导。与林珺一样,带着增收目的开启副业的还有“90后”游戏角色原画师梁超群。他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介绍,接单做游戏角色立绘和游戏图标副业后,发现熟能生巧,自己做主业的效率也有所提升。但由于做一单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梁超群接单相对较少,一般三、四个月接一单,一单收入在10000元至20000元之间。也有“90后”在职业焦虑中,通过副业准备着自己的“第二赛道”。在一家互联网大厂担任渠道商务的一波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介绍,因为总要面对互联网大厂“35岁职业危机”,自己现在借助主业的平台和资源,做品牌资源推广的副业,计划积攒到足够多的客户后,开始创业。社交媒体上,“90后”“00后”职场人分享副业的经验贴已不可胜数:代购、视频剪辑、自媒体账号运营、配音、网文写手等都成了“第二职业”。随着近两年剧本杀、宠物经济的兴起,还出现了剧本杀写手、宠物上门喂养师等副业。从收入来看,目前不少副业从业者的收入在4000-5000元左右。在“惊艳所有人的梦”中成为“韭菜”不少副业从业者在挣钱之外,于“第二职业”中获得“意外”收获,但也有不少年轻人在副业路途中踩过“荆棘”,甚至成了“韭菜”。梁超群介绍,一些客户会有“超时赔付两倍价格”的合约;线上接单后,也会有作品做至一半对方“跑单”、不再收作品的情况。因此,他现在接单基本都靠熟人推荐。林珺也碰到过在线上接单时,对方毁约、剽窃创意成果的现象。还有一些准备尝试副业的年轻人,在起步阶段就成了其他副业从业者的“韭菜”。“90后”刘晶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介绍,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配音收入不错后,报了配音课程班,结果报基础课、进阶课、买专用耳机、麦克风等设备就花费近10000元,却并没有接到几个配音单,“我的副业就是为别人赚钱”。与刘晶一样,被割“韭菜”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社交媒体上,有人吐槽:“做着靠副业挣钱、惊艳所有人的梦,结果却如大家所说:别人的副业是教我做副业,我的副业是被骗。”除了做副业本身遇到“坑”之外,一些在职场中的年轻人还面临着副业与主业之间的冲突。林珺介绍,自己接单后,遇到过在上班时间客户催单的情况,但当时自己手头的主业工作也很急,只能将客户单违约,还赔了不少赔偿金。而一些职场人则在被领导知晓做副业后,遭遇过取消涨薪甚至被迫辞职的情形。切勿本末倒置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庄家炽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副业热”一方面说明随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职业出现,让年轻人有了更多做副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表明,部分年轻人存在职业危机感,副业可以缓解职业变动带来的冲击。在职业发展经纪人佟志刚看来,当前的职场环境下,岗位的安全系数在下降,但很多人缺乏对职业的风控意识,所以会出现很长的职业空档期。如今年轻人开始做副业后,能为自己的职业提供更多可能性,如果全职岗位遇到发展瓶颈,可以随时将副业转成全职岗位。同时,佟志刚表示,副业也可以让自己从单一的全职工作思维中解放出来,避免过度处在单一思维环境下时的脑力下降、思维效率降低。但他也提醒,选择副业时,要做好信息鉴别,可以迁移自己在做主业时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副业,不要盲目相信社交媒体的营销,付费的副业很可能就会让自己成为“韭菜”。在庄家炽看来,年轻人开启副业,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说明年轻人并没有“躺平”。但他也提醒,在主业和副业之间,不要本末倒置,最好在将主业做好,有余力的情况下,再选择副业,否则很可能会得不偿失。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林珺、一波、刘晶均为化名▼推荐阅读拼多多最新财报:Q3营收688.4亿,抢占海外消费旺季详解“民营经济25条”:未来将出现三大变化国是直通车又招聘了!优秀的你,快来加入我们!编辑:高琰瑭一审:邱牧子责编:魏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拼多多最新财报:Q3营收688.4亿,抢占海外消费旺季

激活消费两大引擎11月28日,拼多多集团发布截至9月30日的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得益于消费市场加快回暖及公司今年以来全力实施的“高质量发展”战略,拼多多集团今年第三季度收入为688.4亿元,同比增长93.9%;实现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口径净利润155.4亿元,净利润率为22.6%。三季度,拼多多以“多实惠”与“好服务”作为激活消费的两大引擎,通过“夏季狂欢节”“多多丰收馆”“国货节”“多多读书月”等系列促销活动与优质服务,不断降低用户实现消费升级的门槛与难度,助力消费潜能进一步释放。期间,平台全域消费迎来全面增长,农副产品、美妆洗护、数码家电、运动户外等类目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国货品牌的消费热潮持续升温。🔹丰收节期间,拼多多通过助力会理石榴加快上行,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李里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详解“民营经济25条”:未来将出现三大变化

全方位推进“民营经济25条”来了!为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国央行等八部门27日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后,针对民营企业的痛点难点,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连续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此次通知延续了之前政策基调,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进行精准发力,未来有望出现三大变化。变化一服务民营企业有了明确目标从通知的内容来看,在总量上,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结构上,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董事总经理张文朗表示,这一次有了明确的考核目标。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制定对于民营企业的服务目标,要求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并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民营企业的业绩考核要求,这有利于从激励机制上推动金融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服务部联席负责人王正国也直言,通知要求制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的年度目标,增强了绩效考核中对民营企业支持所占权重,能够有效提升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意识和支持力度。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则提到,从A股市场的数据来看,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力量,上市非金融企业数量达3368家。相比之下,银行贷款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9月末,5182家非金融业A股上市公司累计贷款(以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口径大致测算)规模17.95万亿元,而民营上市企业贷款规模仅有4.39万亿元,占上市企业贷款比重为24.45%。张文朗也注意到,通知在结构上的支持力度体现出,本轮政策在总量缓解“紧信用”的同时,很重视高质量发展。未来金融周期下半场的经济结构会得到改善,这既是房地产调整的结果,也有中国大市场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离不开政策引导。通知无疑在促进结构改善方面将发挥较大作用。变化二畅通融资渠道从全方位推进“融资渠道上,通知从贷款、债券、股权三种途径对支持民企融资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王正国如是说。通知强调,要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在贷款方面,通知要求实施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在债券方面,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量、提效,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鼓励和引导机构投资者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的配置,并提出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市场。在股权方面,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和再融资,明确指出支持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支持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突出私募股权市场定位。此外,通知还对完善票据市场、应收账款确权、加强融资担保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中银国际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肖成哲看来,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痛点在于信用资质较弱、缺乏抵押物、在债券市场上认可度偏低等。此次通知在多渠道支持民营经济融资的政策制定上,不仅仅在总量层面提出了提升占比和规模的量化目标,还针对痛点做出了细致的政策安排。具体看,肖成哲指出,在信贷融资方面,针对民企缺乏抵押物而着重加大信用贷支持力度;针对部分民企单体信用资质较弱,提出大力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通过将个体民营企业嵌入整体产业供应链,为上下游企业增强信用和融通资金。此外,针对民营企业债券认可度较低的痛点,通知强调充分发挥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增信作用。同时,鼓励和引导机构投资者,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的配置。在制度建设方面,针对民企天然存在的生命周期短、业务风险偏大等特征,通知也指明了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的方向,通过法制化建设和市场化定价,以完善的处置机制和合理的风险回报,解决债券市场上的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张文朗表示,通知还提出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一方面支持“引进来”,完善跨境投资和资本项目便利化政策,扩大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跨境融资和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相关试点;另一方面助力“走出去”,支持民营企业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资金池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首贷户拓展行动,为优质民营企业提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服务。变化三金融机构服务积极性要提高通知提出,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财政奖补和保险保障等措施,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的积极性。肖成哲表示,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已经提出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通知》进一步推进对于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机制,解决金融机构的“敢贷愿贷”问题。一方面,继续推进和深化此前颇有成效的结构性货币政策,通过继续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长和优化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促进相关领域的融资规模持续增长、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另一方面,积极拓宽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帮助金融机构稳定负债端、夯实资本实力,进而提升服务实体的能力。王正国称,为达成上述政策目标,还应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四方合力。工商联作为民营企业和金融管理部门及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纽带,发挥着重要作用。通知强调应深化合作对接,工商联及时向金融机构推送有市场、有效益、信用良好的优质民营企业名单,建立健全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与工商联系统的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强化正向引导、信息共享等政策配套,以高效满足民营企业融资、融智等各类金融需求。“总的来看,此次通知充分总结并延续了前期金融服务实体中的成功经验、有效针对了金融服务民营经济中仍存在的痛点、也为构建和完善长效机制指明了方向。”肖成哲说,相信在顶层设计的推动下、在各部门各地区的政策配合下,伴随着通知的推进和落实,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助力民营经济的活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推荐阅读中日韩外长终于又坐到一起,谈了什么大事?国是访问|力拓集团中国区主席: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国是直通车又招聘了!优秀的你,快来加入我们!编辑:高琰瑭一审:邱牧子责编:魏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中日韩外长终于又坐到一起,谈了什么大事?

整装再出发11月26日,第十次中日韩外长会在韩国釜山举行。这是四年多来,中日韩外长第一次面对面坐在一起。不断扩大共同利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中方将继续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同韩方和日方共同努力,推动三国合作重回正轨,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繁荣作出新贡献。韩国外长朴振和日本外相上川阳子的态度也很积极。根据中国外交部通稿,两人“积极评价中日韩合作取得的进展,认为三国是搬不走的邻居,三国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潜力”。而且,“面对新形势,三国应重温合作初衷,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各领域合作,为三国人民带来更多可视成果”。再就是谈合作,三方可在经贸、科技和数字化转型、人文交流、环保、老龄化等领域开展“面向未来的实质性合作”,不断扩大共同利益。中日韩合作可以超越东北亚,为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繁荣发挥积极作用。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推动“中日韩+X”合作,造福更多国家和地区。一句话概括,就是中日韩要合作,合作,再合作。而“更多可视成果”“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意味着这种合作成果需要扎扎实实惠及三国老百姓,让大家都从中受益。分析人士认为,中日韩三国的发展均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温之际,三国如能秉持负责任态度,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加强合作,将为全球经济稳定增长贡献力量。例如,“中日韩+X”合作模式能够避免三国在相同领域的过度、重复竞争,让中日韩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将三国经济发展潜力最大化,形成积极正面的协同效应。此外,考虑到中日韩三国的经济体量、开放程度以及经济互补性,中日韩自贸协定如能尽快重启,建成更高层次、更开放、更具示范性的三边合作机制,有利于充分释放三国合作潜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繁荣。重整行装再出发中日韩是搬不走的邻居。中日韩关系搞得好,亚洲和世界都受益;中日韩关系搞僵了,亚洲和世界都有大麻烦。过去四年多,在百年变局加速演变背景下,中日韩三国如今是到了“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时候了。不过,由于种种因素干扰,中日韩三国合作虽然符合三方利益,也顺应各方期待,但真正恢复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比如,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受到中国坚决抵制,也受到韩国在野党和民间强烈反对;在朝鲜问题上,三国立场也有差异。“希望日韩能和中国一道,真正从地区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待三方合作机制,承担地区主要国家应有的责任,照顾彼此的战略关切,坚持此前达成的政治文件,不干涉别国内政,不渲染所谓‘中国威胁’。”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指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三国合作机制朝着有利于整个东亚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方向前进。▼推荐阅读国是访问|力拓集团中国区主席: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重磅!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发布国是直通车又招聘了!优秀的你,快来加入我们!编辑:高琰瑭一审:邱牧子责编:魏
2023年11月27日
其他

国是访问|力拓集团中国区主席: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

与中国加强联系至关重要如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调整。在这一变局中,中国的位置在哪里,外企的机遇又在哪里?对此,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兼中国区主席白睿明(Alf
2023年11月27日
其他

重磅!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发布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2023年11月27日
其他

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疾控中心:尽量接种疫苗!

门诊“应开放尽开放”11月26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监测显示,近期,我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不同年龄段流行的病原体不同
2023年11月26日
其他

青春答卷人丨“00后”百岁佘太君:通过直播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京剧

传承很难想象眼前的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女生,竟然在舞台上摇身一变成了百岁老人佘太君。“00后”的她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出身戏曲世家。在家人的熏陶下,她逐渐对戏曲产生了兴趣。在尝试了青衣、花旦等唱腔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邢文文踏上了她称之为“为其奋斗终生”的道路——老旦。在舞台上“扮老”之余,平日里邢文文还活跃在直播间,坐在手机前为观众演唱京剧。“京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如果让没有了解过京剧的年轻观众主动去剧场看戏的话是有些难度的。”青年京剧老旦演员邢文文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说,她想把京剧这个中国国粹,用短视频的方式带回观众的视线之中,“我想慢慢培养观众的兴趣,看到有粉丝通过短视频平台来到剧院看我的戏,我就非常自豪”。活跃在舞台与直播间的京剧演员邢文文认为,京剧起到了“高台教化”的作用,京剧的很多唱段都能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比如,京剧《杨门女将》的一门忠烈教会了观众报效国家的道理与大无畏的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碎片化,很多年轻人无法花费一到两个小时坐下来静静地欣赏一出京剧。“我作为一个‘00后’能做到传承京剧,一定有人会想去了解我为什么能坚持得下去。”抱着这个信念,邢文文选择在短视频平台,用直播的方式,为京剧传承贡献力量。此后,她的直播间观看人数从寥寥几人到平均每天1000人,在直播唱戏之余,她还上传了自己练功、练唱的短视频。邢文文的粉丝人数逐渐增多,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了京剧。邢文文表示,在直播中,会出现很多“京剧小白”。而引导观众认识京剧就成了她直播中的另一项工作。京剧唱段的唱词内容、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等信息,都成了邢文文科普的内容。京剧是“角儿”的艺术,需要有人捧场。在京剧上座率越来越低的今天,青年京剧演员更加需要观众的鼓励。“很多粉丝说:想在线下看看我的演出是什么样的。”这句话一直扎根在她的心里。让更多新生力量走进剧场,让更多观众从直播间走进线下剧场,是她做直播的一个重要原因。“00后”老旦是怎样炼成的?百岁佘太君是邢文文扮演的一个角色。老旦在戏台上是一个老年妇女角色,然而邢文文正值桃李年华。“饰演老旦对我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邢文文说,难度不仅仅体现在舞台上的形象要符合老态龙钟的妇女,而且神态、身法与声音方面也是挑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坐科10年,付出的艰辛是常人无法去想象的”,邢文文总结自己学习戏曲的经历,日常磕碰、崴脚、软组织挫伤等伤痛对她来说并不可怕,对戏曲演员来说真正难做到的是“克制”二字。为了保护嗓子,刺激、辛辣、生冷的东西要少吃,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保护自己,一旦着凉感冒就会影响她在台上的发挥。邢文文说,支撑她的动力,责任永远排在第一位。这份责任不仅来源于她对自己的要求,还来源于每一位观众、每一位老师给予她的信任,“我不想辜负任何一个人,更不想对不起自己的努力”。除了责任,有关她学习戏曲的一切都源于热爱。每当谈起戏曲,邢文文总是两眼放光,“京剧博大精深,蕴藏着很多奥妙,在饰演每一个角色时都需要与其碰撞”。她说,时常天马行空地幻想自己与饰演的角色心灵上的沟通,这样才能将有血有肉的角色在戏台上淋漓尽致地展现,而这个过程要求京剧演员花费一辈子探索。▼推荐阅读重磅条例审议通过!百万亿级大市场如何发展?已有人进医院!这些入冬美食CP,居然不能一起吃?20省份物价同比下降,未来怎么走?编辑:诸葛瑞鑫一审:王恩博责编:魏
2023年11月26日
其他

国是直通车又招聘了!优秀的你,快来加入我们!

虚位以待国是直通车现招聘视频策划岗位,期待优秀的你加入!我们欢迎有理想、有活力、有目标、有阅历的你。机会不设限,有梦一起来!简历请发送至:guoshizp@chinanews.com.cn(请在邮件标题中标明应聘岗位)▼推荐阅读深圳楼市连放两个大招,什么信号?预售破纪录,订单量翻倍!为什么这事今年爆了?租房就能落户!这个特大城市为何出大招?编辑:诸葛瑞鑫一审:王恩博责编:魏
2023年11月25日
其他

重磅条例审议通过!百万亿级大市场如何发展?

规范健康中国支付市场迎来了一份重磅监管文件。11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这份全新的监管文件将影响一个百万亿级市场的发展。非银支付市场庞大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22年度支付清算行业总量指标,2022年全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移动支付业务规模为10046.84亿笔,交易总量为348.06万亿元。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非银行支付行业发展对于活跃交易、繁荣市场有着重要作用,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非银行支付行业发展迅速,支付方式和产品服务推陈出新,在整个支付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上升。自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来,国内支付体系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一大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活跃在支付服务市场,发挥了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畅通商品流通、方便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央行副行长张青松在出席第十二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时表示,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形成了广泛覆盖、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4000多家商业银行、18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有效满足了经营主体和消费者的支付需求。同时,中国个人银行账户拥有率已超过95%,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平均水平,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居全球第一。支付机构坚守“本位”国务院常务会议称,要引导支付机构牢固树立“支付为民”理念,坚守小额、便民宗旨,专注主业、提升服务,更好满足用户支付结算需求。这是对非银支付机构提出了坚守“本位”的要求。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这意味着未来非银支付机构的发展重点和最适用的场景,预计仍是小额、高频的便民支付场景,这也是非银支付机构发展的“初心”和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支付机构仍要专注主业、防范业务异化。2021年1月,央行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拟提升对非银行支付监管制度的法律层级;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意味着适用当前行业发展的最新监管文件正式出台。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期待文件全文公布。在他看来,此次条例的法律层级更高,威慑力更强,将更好地规范支付清算市场。《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出台后,支付归支付、清算归清算、服务归服务,产品创新有序推进,竞争环境更加公平,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支付业务的需要。良性竞争规范发展据监管部门公开信息的不完全统计发现,2022年全年,第三方支付领域至少产生了56张罚单,罚没总金额超过2.71亿元。近年来,非银支付快速发展,市场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机构“无照驾驶”,未经许可非法从事支付业务,有的非银机构互联、直连,通过银行违规进行跨行清算,也出现过违规经营、挪用客户备付金等风险事件。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以实施《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为契机,强化全链条、全周期监管,严把支付机构准入关,防范业务异化、资金挪用、数据泄露等风险,严防利用支付平台从事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和规范健康发展。此前出台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就以做好支付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规活动、整治金融乱象为主旨,明确支付机构退出情形,加大对支付机构违规行为和违规人员的处罚力度。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从中长期看,相关制度加快补齐短板,有助于非银支付行业规范发展,专注于技术和服务创新,防范支付机构的潜在风险,切实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王蓬博也提到,严把支付机构准入关,可能意味着支付牌照的价值会进一步扩大,后续对支付平台的要求将更多转移到防范从事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非银支付行业大浪淘沙,正是因为发展中的问题、创新时的风险,监管部门必须出手使其规范健康发展。正如张青松所言,随着中国支付行业从快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一些问题也逐渐水落石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正确认识、理性对待、对症下药,共同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推荐阅读已有人进医院!这些入冬美食CP,居然不能一起吃?20省份物价同比下降,未来怎么走?联合国警告:地球首次突破这条警戒线!意味着什么?编辑:诸葛瑞鑫一审:王恩博责编:魏
2023年11月25日
其他

已有人进医院!这些入冬美食CP,居然不能一起吃?

“每到这个季节,消化内镜都忙得不可开交”糖炒栗子与糖雪球这对入冬美食CP,居然不能一起吃?近日,一位南京网友发帖称,自己爱人当天下午混吃了各10元的山楂和板栗,次日凌晨感到胃疼,门诊诊断疑似胃炎、胃石。评论区部分网友留言称,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但也有不少人感叹:“对于二者混吃的威力毫不知情!”“糖炒栗子”和“糖雪球”这对秋冬美食CP为何混吃有风险?烤红薯、柿子还能一同吃吗?怎么吃才能不进医院?糖炒栗子和糖雪球为何混吃有风险?正值入冬,新鲜的板栗和山楂应季大量上市。虽然街头一同兜售的糖炒板栗和糖山楂可谓入冬标配,但两者混吃可能会引发肠胃负担。多位消化科医师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介绍,在胃酸的作用下,山楂中的鞣酸与板栗所富含的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质,这种物质难溶于水,会在胃内沉积。其再与普遍存在的膳食纤维、果胶、食物残渣等凝结成块,即形成胃石。胃石小似“枣子”,大至“鹅蛋”;症状轻则腹痛、腹胀,重则呕吐、便血。国家高级营养培训师王思露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胃石患者通常会出现腹部不适的症状,进而影响正常饮食,若结石摩擦引发了胃黏膜损伤,还可能导致胃溃疡。轻症胃石患者借助可乐等碳酸饮料可缓解症状,直至胃石被完全溶解后排除体外。有网友就此提出,板栗、山楂和可乐共同食用“负负得正”,以减少混吃风险。王思露强调,如果自觉有胃石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治疗。“可乐疗法”虽然简单易行,但自我诊断误差较大。若已患有胃溃疡,灌可乐等碳酸饮料可能加重病情,适得其反。少数患者甚至由胃溃疡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并且极少情况下,结石嵌顿可能导致小肠梗阻,以及肠壁坏死、穿孔。“入冬三件套”还能安排吗?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秋冬必吃美食攻略”,无论是“入冬12件套”,还是“9件套”“4件套”“3件套”,糖炒板栗、冰糖葫芦、烤红薯三者赫然在列。那么,这些常见的秋冬季特色美食混吃也会引发胃石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医师张学松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指出,实际上,板栗和红薯并非“罪魁祸首”,这两者单一食用也不会导致胃石。但是,山楂、柿子、黑枣均为引起植物性胃石的常客,由桔子、石榴引发的则占少数。诱因的关键在于高鞣酸含量,尤其是上述水果没有熟透的时候。“每到这个季节,我们消化内镜都忙得不可开交,天天‘胸口碎大石’”,张学松调侃道。他强调,这些高鞣酸的水果一定要保证完全熟透了再食用,并且尽可能少吃。若想美味与健康兼得,还需在挑选和食用方法上多留心。河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王存凯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指出,并非所有市面上售卖的山楂都含有大量鞣酸。事实上,经过正规脱涩处理的山楂,其鞣酸含量通常较低,食用后导致胃石的概率也随之下降。提及选购时如何分辨,王存凯表示,若鞣酸含量高,山楂口感会“特别涩”“特别难吃”,其他水果同样如此。在日常食用时,富含鞣酸的食物不建议搭配酸性水果,如橘子、猕猴桃等;不建议搭配高蛋白食物,如螃蟹、肉类等。除此之外,王存凯建议,山楂、柿子、黑枣等单次不宜过量。以柿子为例,每次不超过两个,间隔4小时后胃内食物大致排空了,可以再吃。混吃这事不必上纲上线?在国家高级营养培训师王思露看来,由“混吃”“同吃”单方面引发胃炎、胃石的说法存在误区,“纯属夸张言论”。他认为,个人体质以及胃肠道功能差异才是根本原因,不必因噎废食。王思露表示,胃功能紊乱同样会形成胃石,这是由于在胃酸的作用下,胃内大量富含黏蛋白的食物凝固形成团核,而胃炎性糜烂、出血、渗出则加剧大量纤维蛋白渗入粘附。伴随胃蠕动缠绕,团块不断增大,最终导致胃石。上述南京网友发布的病历显示,当事人去年胃镜曾提示浅表性胃炎。胃肠功能薄弱的人,抑或是患有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本身更容易发生胃反酸,为上述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王思露指出,这意味着,以相同计量混吃同款食物,正常人有足够能力负担,不会产生涉及胃石的危害。这些秋冬季水果摄入量没有固定标准,因个人体质而异。入冬后,北方地区开启供暖,南方地区也常使用空调暖气。王思露建议,在愈发寒冷、干燥的环境中,胃肠功能薄弱的群体亟需“内润”,例如多喝淡汤和杂粮粥,晨起和睡前分别小口喝200毫升温水。▼推荐阅读20省份物价同比下降,未来怎么走?联合国警告:地球首次突破这条警戒线!意味着什么?到南洋去!东南亚版货拉拉为啥火了?编辑:诸葛瑞鑫一审:王恩博责编:魏
2023年11月25日
其他

20省份物价同比下降,未来怎么走?

稳价格继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公布后,各地物价表现也陆续揭晓。当月,全国共有20省份CPI同比下降,仅9个省份上涨。全年季度已近尾声,未来物价怎么走?全国各地CPI“降多涨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0月,全国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记者查阅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库发现,10月份有9个省份CPI同比上涨,分别是:青海、上海、内蒙古、天津、黑龙江、河北、海南、广东、甘肃。其中,青海涨幅最大,达到0.6%;天津、上海、内蒙古同比上涨0.4%,并列第二。10月份,北京、浙江两地CPI同比持平。此外,共20个省份当月CPI同比下降,其中新疆是唯一降幅超过1%的省份,为1.9%。对比上月,海南CPI同比增幅最大,为0.7个百分点;新疆降幅最大,为1.4个百分点。需求恢复或支撑价格总体来看,10月份各地CPI“降多涨少”,全国CPI同比下降,主要受食品价格影响。从同比看,10月份全国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从环比看,食品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8%,与近10年平均为持平的季节性水平相比,降幅较大,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食品价格的回落主要是受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在10月份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比较充足,再加上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从非食品价格看,涨幅比较平稳,10月同比上涨0.7%,涨幅和上个月相同。核心价格方面,10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环比持平。1-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其中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和1-9月份持平。今年已接近尾声,后续物价怎么走?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10月份食品价格对物价影响较为明显,与近年来持续加强粮食安全和食品供应保障,以及猪肉产能去化偏慢导致的价格低迷有关。此外,今年以来服务需求整体复苏,但易因节日等季节性因素出现波动。分析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整体上延续恢复向好的态势。从需求变化来看,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都在持续恢复。从货币条件看,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市场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基于这些因素判断,下阶段价格低位运行的状况将会逐步缓解,不会出现通货紧缩。官方出手应对猪价过度下跌作为影响食品价格走势的重要变量,猪肉价格最近有点“跌跌不休”的意思。温彬指出,国庆节后需求回落,供给端产能去化缓慢,叠加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中小散户恐慌性出栏增多,导致10月猪肉价格延续回落态势,环比下跌2.0%,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环比+9.4%),本月同比跌幅扩大至30.1%。三成的同比跌幅,意味着仅这一项,就影响10月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但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从边际变化的视角看,猪肉价格并非出现“暴跌”,而是去年7-10月存在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累积基数效应,本月猪肉价格环比降幅仅为2%。但由于今年7-10月与去年同期猪周期的明显错位,猪肉价格已经连续四个月构成对CPI同比较大幅度的拖累。围绕猪肉价格,官方已有所动作。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连续三周以上运行在5:1~6:1之间,处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为推动生猪价格合理回升,按照预案有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格林大华期货研究员张晓君表示,回顾2009年以来,历年启动猪肉收储的时间节点基本在3至8月份的猪肉消费淡季。而当前临近11月底,即将进入猪肉消费旺季,12月份猪肉消费需求环比有望明显增加。此时国家进行收储,一方面,旨在增强养殖户信心,减少短期集中恐慌出栏,进而限制猪价进一步下跌空间;另一方面,10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去化加速,政策引导养殖端合理去产能,将避免集中大幅去产能导致的后期价格大幅波动。▼推荐阅读联合国警告:地球首次突破这条警戒线!意味着什么?到南洋去!东南亚版货拉拉为啥火了?持续多年的考研热,开始降温了?编辑:诸葛瑞鑫制图:侯雨彤一审:王恩博责编:魏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联合国警告:地球首次突破这条警戒线!意味着什么?

拉响警钟警钟正在拉响。欧洲联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近日表示称,11月17日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间平均水平高2.07摄氏度,系有记录以来全球单日平均气温升温水平首次突破2摄氏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发布的年度《排放差距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0月初的12个月内,已有86天的全球单日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以上。该机构表示,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已经突破《巴黎协定》设置的门槛,但发出了“我们正越来越接近”这一门槛的信号。地球首次短暂突破2摄氏度升温警戒线,联合国发出警告,这意味着什么?将如何影响全球生态和人类?1.5变2,意味着什么?据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各方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威胁,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的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力争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科学家们认为,升温1.5摄氏度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超过这个转折点,极端洪水、干旱、野火和粮食短缺的可能性或会急剧增加。一、极端天气变化增多。全球气温的上升将加剧极端天气变化,高温来袭将更频繁,程度也更复杂严峻。大气变得更加湿润,引发更多强降雨,增加洪水风险,蒸发量的增加还会导致更严重的干旱。二、海平面上升。气温上升会使冰川和极地冰层消融,进而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岸侵蚀的风险。除了南北极动物会受到影响外,还会淹浸一些小岛国和沿海城市,威胁到沿海城市和岛屿居民的生存环境。三、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全球升温1.5摄氏度会摧毁至少70%的珊瑚礁,若升温2摄氏度,则超过99%的珊瑚礁都会死亡,这对于依赖珊瑚觅食和栖息的鱼群是一个毁灭性打击。此外,还将导致携带疟疾和登革热病毒的蚊虫大范围滋生。森林火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风险也会增加,危及野生动植物的生命安全,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四、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伦敦大学学院气候科学家西蒙·路易斯认为,如果世界上的几个粮食主产地同时发生农作物歉收,大范围的食品价格飞涨和饥荒将会席卷全球。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曾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愈发严重,极端热浪、干旱和洪水影响了全球数百万人,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地球的许多系统都受到气温上升的压力,一些系统的承载能力已达到气候临界点,极地冰川崩塌、永久冻土融化、季风系统破坏以及森林和珊瑚礁死亡等现象正在增加。遏止全球变暖怎么走?当前,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世界气象组织认为,2023年或将成为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暖年份。全球变暖加剧给人类拉响警钟。知乎气象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chenzhe认为,很遗憾的是,遏止全球变暖趋势本身是一个需要全人类共同合作的事情,但是全人类共同合作这件事情本身是充满理想化的。各个国家总归都有些自己的小心思,而这些小心思的叠加很有可能会让一切努力白费。“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开始被全球变暖带来的各种灾害所困扰了,那我们的后一代呢?”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学博士、知乎答主@黄河边儿指出,正如《排放差距报告》所显示的,不仅温度记录不断被打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二氧化碳大气浓度也在2022年创下了新纪录。由于未能严格减少高收入和高排放国家(这些国家对过去排放负有最大责任)的排放,并限制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占当前排放的大多数)的排放增长,现在所有国家都需要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员皮埃尔·弗里德林施泰因强调:“尽管世界大国都分别提出碳中和的目标,但它们的努力还不够。尽管有良好的轨迹,但这些国家的下降速度还不够快。每年应减少约4%至5%的排放量。”本月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将在迪拜开幕。该会议将对《巴黎协定》的执行情况进行首次全球盘点,为2025年《巴黎协定》的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提供信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称,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初,全球长期平均升温不会超过1.5℃。要防止升温超过1.5℃的情况发生,人们需要将未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制在2200亿吨以下,鉴于全球年排放量约为400亿吨,而且仍在上升,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IPCC的数据显示,世界将在本世纪40年代或50年代升温2℃。综编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网、生态中国网、参考消息等。▼推荐阅读到南洋去!东南亚版货拉拉为啥火了?持续多年的考研热,开始降温了?国是访问丨GE医疗陈和强: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粮仓”编辑:诸葛瑞鑫一审:王恩博责编:魏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到南洋去!东南亚版货拉拉为啥火了?

新故事到南洋去!不少中国企业正重新演绎着历史上的这一幕。11个国家,总人口6亿多,地区年龄中位数29岁,互联网人口逾4亿……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曾被称作“南洋”的东南亚地区,如今正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之一。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过去十年里,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沿着“一带一路”探索发展机遇,也演绎着中企“下南洋”的全新故事。近日,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走访了菲律宾马尼亚、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等地。行走之间,华为、OPPO、比亚迪等大型广告牌时而出现;街道上,一辆辆贴着“Lalamove”字样的橙色车辆驶过,颇为惹眼。他们或二轮或四轮,摩托车、面包车、卡车,各类车型一应俱全。这家物流企业的血液中,也有着中国基因。为“小老板”降本增效“Lalamove是货拉拉在海外市场独立运营的品牌,于2014年开始进军东南亚市场,2019年进军拉美等其他境外市场,现在整个东盟‘一带一路’市场几乎都有覆盖。”Lalamove首席运营官卢家培介绍称。这家物流企业的“绝活”,是以即时配送服务解决中小企营运痛点,帮助“小老板”们节省营运成本。Maricar和Joanna在菲律宾做家具生意,他们将从跨境电商平台购入的家具销售给当地居民。Joanna告诉国是直通车,他们也曾想过自己解决物流问题,但发现自购货车除了成本较高外,还会产生保修或者其他费用。“后来,我们开始使用Lalamove,一天可以实现几百个订单配送,且无论客户在什么地方,都能在规定时间内把货物送到他们手中。”Joanna说,解决了配送问题,自己可以全心全意专注于市场营销和业务扩展。如今,Maricar和Joanna的买卖从一天20单左右成交量,发展到一天500多单,业务不仅覆盖马尼拉中心地区,还延伸到北部和南部。来自马来西亚的林佩霓,是当地一家剩余建材再利用平台Homa的创始人。她说,马来西亚传统公司的商业模式需要自己有司机、卡车,但很容易有一些突发状况,比如司机生病或车辆损坏。在林佩霓看来,按需交付的物流模式有两大好处:一是可共享整个运力池;二是可根据顾客需要立即安排货物运送。“比起自养车队,这可以为我们节省几乎一半成本。”司机最高月收入超平均值两倍司机是物流平台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使用Lalamove的企业获得了便利,为其工作的司机则拥有了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Lalamove菲律宾总经理Djon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持续多年的考研热,开始降温了?

上岸尽管许多考生还在社交平台的弹幕与评论区里刷着“上岸”,但考研这件事,似乎没那么火了。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3年12月23日至25日举行。据统计,明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人。自2016年以来连涨八年后,考研人数首次下降。持续多年的考研热潮,开始降温了?多重原因致考研报名人数下降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考研报名人数下降的原因不止一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认为,近年来考研录取率因考研热而下降,激烈竞争背后的机会成本与考研预期收益并不平衡,令一部分应届毕业生望而却步,选择其他发展路径。同时,随着我国就业市场持续转型,学历的直接作用下降,目前仅靠一纸硕士学位证并不能很好地改变就业前景。新职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研需求。在陈建伟看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新兴职业领域和就业机会逐渐增多。一些本科毕业生可能会直接就业或选择其他职业发展路径,不再将考研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首选途径。例如,这几年新出现的民宿管家、网络配音师、整理收纳师等新职业,就吸纳着大批求职者,丰富了青年群体就业选择。人民数据研究院联合趣丸科技发布的《新青年新机遇——新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指出,与企业签约的新职业从业者当中,18-22岁占比最高,达到46%。无论智能制造等生产技术类新职业,还是文娱等行业,都因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存在较大人才缺口。与考研人数下滑相对应的,则是国考的火爆。据机构统计,2024国考报名总人数首次突破29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广东现代城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罗学铭表示,公务员考试近年迎来了大量考生涌入,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考生认识到,如果就业是主要考虑因素,及早从“考研赛道”切换至“考公赛道”同样是个不错的选择。留学也是一条道路。罗学铭说,由于海外留学门槛降低和海外在线研究生教育兴起,一些学生选择出国深造或报读国外高校在线研究生班,以规避考研、考公录取难的风险。专家:考研需求暂未见根本性改变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也是近三年来最少的一年,不仅较2023年下降,更少于2022年的457万人,但仍保持在400万人以上。但罗学铭分析称,此次考研人数减少并不一定预示着考研热出现“降温”。考研报名数量波动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年龄结构、就业机会和教育发展等,也与上一届考研录取率波动、国家对高校和科研机构投资情况等因素相关,未必反映学生对考研的需求有根本性改变。陈建伟亦认为,当前考研人数依旧维持在400多万人的区间内,应被看作相对稳定而非明显的下降信号。但他也提醒,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有任何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持续转型,就业市场逐渐复苏,长期来看高等教育适龄入学人口规模下降,考研人数也可能下降。“逆向考研”为哪般?尽管考研报名人数减少,但依然有大量学子在积极“备战”。来自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王同学透露,今年是他第一次备战考研,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报考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本专业研究生。相较于大多数人的选择,他决定走一条“逆向考研”之路。所谓“逆向考研”,意指考生从“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985”等名校考到“双非”高校,成为这些学校的研究生。为什么选择“逆向考研”?王同学认为,与其追逐那些大名鼎鼎的学府,不如降低难度,享受考研之旅的轻松与愉悦。“最重要的原因是不想经历‘二战’‘三战’的考研漫漫长路。”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那同学则表示,想通过推免资格来继续读研。据他介绍,推免资格的审定条件相当高,要求申请者具有特殊的学术专长或出色的培养潜质。要获得资格,需要得到该校本专业三名以上教授联名推荐,并通过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的严格审查。“成为一名符合条件的推免生已经很难了,就算有着各项成绩优秀和特殊学术专长支持,还需要找到一名肯接收自己的研究生导师,这种难度不亚于正常考研考试。”那同学表示。在陈建伟看来,每位学子都有独特的选择和坚持,对于深入学术研究、专业技能提升有强烈需求的学子,考研不仅可以提供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环境,还可以培养学术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将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推荐阅读国是访问丨GE医疗陈和强: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粮仓”深圳楼市连放两个大招,什么信号?预售破纪录,订单量翻倍!为什么这事今年爆了?编辑:诸葛瑞鑫一审:王恩博责编:魏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国是访问丨GE医疗陈和强: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粮仓”

供应链“朋友圈”🔹资料图:江苏连云港:出口货运忙。中新社发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深圳楼市连放两个大招,什么信号?

一线城市,出招。深圳楼市一晚上连放两个大招,针对的都是改善性购房需求。深圳放大招了22日晚间,深圳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两个力度颇大的新政策:第一招,调整的是普通住房的认定标准,简称“降税费”。深圳住建局发文调整普通住房认定标准。调整后,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1.0以上(含1.0),且单套住房套内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以下(含120平方米)或者单套住房建筑面积144平方米以下(含144平方米)为普通住宅。取消了实际成交总价低于750万元的要求。以前在深圳买房,总价750万元以上就算豪宅,即便房子是个“老破小”,建筑面积只有60平米也是如此。买豪宅就得多交税。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是增值税和附加税,税率大约是5.6%左右;购买豪宅所需缴纳的个税和契约税率也高于普通住宅。现在深圳把750万元的这根“豪宅标准线”取消掉了,只要房子小于一定面积,就算是普通住宅,可享税费优惠。据机构测算,调整后,一套总价750万元的房子,税费优惠可能达到40万元左右。第二招,调整的是二套房的首付比例,简称“加杠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从之前的70%-80%下降至40%,也就是说,首付压力大大降低了。对于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普通家庭来说,换房子的难度可能超过买首套房,因为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税费都很高。有许多人换房后不但没有改善居住条件,反而越换越小,因为,在还完首套的贷款后,剩下的卖房款不足以支付更好房子的首付。深圳这次的两招对于换房群体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如果卖掉旧房子,就可以改善一套面积更大、位置更好的房子。这样楼市的改善链条才能真正启动。一线城市松了,什么信号?业内人士认为,深圳此番政策力度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是最大的,这也传递出一定的政策信号。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表示,近两周内一线城市政策调整频次增多迹象凸显,如广州公积金执行“认房不认贷”、取消地价上限,上海放松人才落户等,深圳作为继广州后又一调降二套房首付比例的一线城市,本次也向市场传递出了“一线城市政策松绑仍在继续或将进一步加码”的信号,北京、上海政策的松绑预期随之增强。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总经理杨红侠也认为,近期,各地新一轮房地产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在近一周内已出台多项新政,涉及公积金贷款比例上调、土拍限价放松、首付比例降低等。在“因城施策”的背景下,预计北京、上海将视市场变化适时推出相应的支持类政策,提升市场活跃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效果如何?深圳楼市已经下跌2年半了,是4个一线城市当中调整最剧烈的城市。目前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都在历史低位徘徊。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支撑深圳过去楼市繁荣的很大程度上是房价上涨预期,以及大量资金涌入。当这个外部环境不具备了以后,楼市面临一定下坠压力。可以看出,深圳这次的两招针对的都是改善性需求,也是目前楼市需求比较集中的地方。短期对当地楼市有一定提振,因为它实实在在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门槛。不过,目前楼市真正的问题还在预期上。以前人人都觉得房价还会继续上涨,那肯定越早入市越好,所以就算提高点税费、增加点首付,大家咬咬牙,都会想各种办法来凑钱。但是现在楼市、房价的上涨预期已被逆转,部分房子出现交付风险,刚需、改善性购房者就转入观望了。另外,李宇嘉指出,深圳的楼市有个特点,那就是人口结构当中,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不如其他一线城市,也就是说“腰部”比较弱,支撑力不足,所以,当地楼市向下的调整可能会持续更久一些、幅度更大一些。▼推荐阅读预售破纪录,订单量翻倍!为什么这事今年爆了?租房就能落户!这个特大城市为何出大招?奥特曼又反转了!100小时“宫斗剧”发生了啥?编辑:诸葛瑞鑫一审:王恩博责编:魏
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预售破纪录,订单量翻倍!为什么这事今年爆了?

南方市场成新增长点天气有多冷,冰雪运动就有多热。随着气温下降,滑雪热持续升温。11月以来,吉林、北京、河北、新疆等地多个滑雪场陆续“开板”,迎来首批客人。同程旅行发布的《2023年滑雪旅行趋势报告》显示,11月第一周,该平台“滑雪”相关搜索热度环比上升120%,滑雪场门票和滑雪相关度假产品预订量环比涨幅均超过100%。美团数据也不遑多让。11月1日-9日,美团滑雪门票团购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209%。在去哪儿平台上,11月1日-9日,“滑雪”相关搜索热度大幅上升,全国滑雪场门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47%。
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租房就能落户!这个特大城市为何出大招?

让人口更加顺畅流动🔹漫画:青岛租房即可落户。中新社发
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奥特曼又反转了!100小时“宫斗剧”发生了啥?

反转再反转🔹图源:OpenAI在海外社交媒体声明截图就在不久前的美国当地时间11月21日深夜,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文称,原则上已就山姆·奥特曼(Sam
2023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