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里送绣样 绣坊开新花

2019年11月的雷波县桃园新村,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村子里的彝绣坊今天特别热闹,一群人围着蜀绣样品欢欣鼓舞、议论纷纷。苏呷也在其中,她作为彝绣产业的致富带头人,也是这间彝绣坊的负责人,面对眼前的蜀绣,她看得比其他人都要认真。

这些蜀绣样品,是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西南院的同志从成都风尘仆仆、赶了6个多小时的汽车专程送过来的。


1

实地调查研究,破解产业难题

为何会送蜀绣样品到村上?

事情还得从上个月说起。

新村的产业如何发展、自身“造血”功能如何形成长效?这是我们驻村扶贫队员始终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一直最关心的问题。为了推动解决这个让全体西南院人牵挂、惦记的难题,今年10月,西南院扶贫工作组到桃园新村调研。

年来,扶贫组扎根桃园新村,从为刚从山上搬下来的贫困户添置生活必需品、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发放助学金、为村里修建兔圈、购买农副产品,到捐资修建彝绣坊,西南院与新村村民紧紧相依,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苏呷,这位朴实的彝族同胞,汉语不太流利。有外面的人到村上,她习惯带着拘谨的笑容,话语不多。但对她,对村里人而言,西南院人已是他们的亲人。既然是亲人,拘谨就少了,心里话、家常话也就多了。

彝绣坊建设过程、生产规模、产品种类……苏呷的话题滔滔不绝。工作组成员的眉头,一会儿舒展,一会儿紧缩,似乎总有一个话题没有点到他们的心坎上。现场调研快要结束的时候,面对工作组关于“彝绣坊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的提问,苏呷和她的工友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产品不怎么好卖”。这个问题也就成了工作组着力攻克的难关。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结合彝绣坊的运营现状,驻村扶贫队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学习借鉴蜀绣的先进经验,先提高彝绣坊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种类,再想方设法打开销路。这个想法当即得到了工作组的认同。“我们帮你们想想办法,丰富产品种类,增加一些业务量,尽快送一些蜀绣样品过来,你们研究琢磨一下,有了想法和思路后再试着生产,等产品成熟后,我们可以在销售方面再帮你们想办法。听到工作组的话,苏呷和她的工友们眼前一亮,掩饰不住的喜悦在她们的脸上笑开了花。


2

急百姓之所急,专注扶贫实效

短短一个月,蜀绣样品就送到了村上。

“怎么这么快?”苏呷和她的工友们惊喜之余连连感叹西南院的真情和速度。一群人兴高采烈地围着蜀绣样品,于是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幕。

眼前的蜀绣样品,针法细密、缝角平齐、色彩明快。苏呷和工友们细细品看,同时用手感受它的精致,由衷地赞叹“做的太好了,我们的彝绣也要这样,要做的更好看。” 




在彝绣坊的工作间,西南院的同志们饶有兴趣地对现有产品一一察看,拿在手里细细端详,与蜀绣样品认真比对,为苏呷和她的工友们提出了很多建议:可以在花色、用料、产品开发等方面多向蜀绣学习,围巾的色调可以更柔和、背包后面的花纹可以更简约、服饰的线角处理需要更细腻……苏呷努力地记住每一条建议。她知道,这群人跟他们心相连、情相通,是在用真心、用真情为彝绣坊谋发展,帮他们脱贫致富。


3

下足绣花功夫,播种产业希望

蜀绣样品送给了苏呷,留在了彝绣坊,种下了新村产业发展的新希望。

伴随着老乡们的依依不舍,在一声声的“卡沙沙”(彝语,谢谢的意思)中,车辆缓缓地离开了新村。车子路过一个巨大的宣传牌——“下足‘绣花功夫’ 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家相视一笑,这一次,真为“绣花”而来!

供稿: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西南院

 

▼  往期精彩回顾

我眼中的工程师

视频故事|攀登者 前进者

视频故事|辛敏吞的梦想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