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航证券军工】2月月报 | 军工材料:产能释放、需求提升持续助力2023

  梁晨 张超  


军工材料月度行情表现

1月份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6.89%),军工(申万)指数(+6.45%),跑赢行业0.44个百分点。

上证综指(+5.39%),深证成指(+8.94%),创业板指(+9.97%);

涨跌幅前三:泰和新材(+26.31%)、广大特材(+22.53%)、隆华科技(+19.07%);

涨跌幅后三:菲利华(-5.45%)、华秦科技(-2.67%)、钢研高纳(-2.01%)。


图1 中航军工材料指数走势情况

资源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


重要事件及公告

12月27日,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了2031年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市场机遇和挑战市场分析报告,根据统计显示,2021年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价值近57.37亿美元,自2016年以来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48%;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进一步提高到95.20亿美元,2021-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0.66%;随后预计从2026年开始该市场以11.8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1年达到166.78亿美元。

1月10日,隆达股份公告,公司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未来连续三年(即2022年至2024年)可继续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即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1月11日,中航重机公告,公司与南山铝业签署了《合作框架意向协议》。协议约定由南山铝业设立全资子公司(锻造子公司),并将南山铝业锻造分公司的相关资产转入其中,后续由公司收购锻造子公司80%股权。协议的签订,有利于公司强化锻铸核心能力建设,提升航空大锻件生产能力,优化公司产业布局,促进航空产业稳链补链强链和畅通循环,提高公司可持续竞争实力和经营能力。

1月16日,日本东丽计划到2025年投资约1000亿日元扩大美国、韩国和法国等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基地的产能。日本东丽的碳纤维业务主要面向航空制造、体育休闲及一般产业等领域。

1月18日,吉林化纤募投的12000吨碳纤维复材项目最后两条碳化线一次开车成功,目前已实现生产平稳运行。吉林化纤2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将深度推进,拓展航空航天、风光发电、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应用场景,保持技术领先,推动降本增效,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1月31日,中简科技公告,公司全资设立的中简研究院正式成立。主要业务方向是开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前瞻性技术研究及技术储备、重点应用领域科技战略规划布局和创新应用。

2月1日,昊华科技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昊华拟发行股份购买中化蓝天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中化蓝天是一家创新型氟化学公司,与昊华科技都是中国中化旗下氟化工业务的重要主体。


核心观点

我们对于军工材料保持乐观。2023年是军工材料扩产产能落地的大年,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除,企业回归正常生产节奏,延期交付订单或跨周期确认至2023年利润表中。截至1月底,已有部分企业公布了业绩预告情况,其中6家企业实现了预增或扭亏,4家预减。

对于业绩预增的公司,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1、产能快速释放,如同益中、中简科技、中复神鹰等企业净利润增速都超过了100%,其中最大的助力源于产能落地;2、高性能新材料需求的助力。随着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3D打印材料、隐身材料这些高性能新材料技术的成熟,下游应用场景需求得到快速提升,助力了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

对于业绩预减的公司,我们认为从军工基本面需求方面是无忧的,而预减的原因主要归结于民品业务波动的拖累,如泰和新材(氨纶)、抚顺特钢(民品特钢)、楚江新材(铜材料)的民品业务,由于2022年疫情、交付、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对公司整体业绩造成了拖累。

对于军工材料的主要观点如下:

1、军工回暖后,军工材料的高弹性增长。“十四五”军工基本面依然向好,未来随着板块关注度的上升,军工材料由于自主可控、高性能材料的渗透率增加等因素,会表现出更高的业绩弹性,同时也会在股价的反弹上涨表现更为亮眼,2021年3月(军工材料指数+60%、军工指数+40%)、2022年4月(军工材料指数+67%、军工指数+35%)两次军工的底部反弹中,军工材料板块都相较于军工行业有更高弹性。

2、广度提升,从单领域到多领域。以航空为引领,一些中高端材料如钛合金、碳纤维复材以及隐身材料等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随着材料技术的成熟与成本的下降,这些材料正逐渐向其他军工应用领域开始渗透,如无人机、航天导弹、船舶军舰以及陆装等,中长期对中高端军工材料需求提供高弹性增量。

3、深度提升,应用比例不断增加。新材料的应用对武器装备性能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动机性能的改进一半靠材料。据《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材料的需求》预测,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结构对推重比12-15一级发动机的贡献率将达到50%以上,从未来发展来看,甚至可占约2/3。因此为了总体提升武器装备性能,新材料的应用比例会不断提升,比如达到一定比例的钛合金、复材应用,是新型战机的重要先进指标。

4、军工材料企业持续“修炼内功”。军工材料相关企业的股权激励、产业链拓展动作不断的推出,相关军工材料企业的经营效率有望持续提升,企业的地位与核心竞争力将不断加强。同时,随着国企三年改革的收官,以及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关军工材料国有企业也不断明确发展目标,持续提升经营水平。

5、募投项目落地打开产能瓶颈。产能瓶颈是目前影响军工材料企业业绩增速的重要因素,但随着企业募投产能逐渐落地,尤其是2023年是军工材料扩产产能落地的大年,有望支撑相关企业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

6、民机不断突破,材料自主可控市场广阔。2022年我国民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C919方面,全球首家用户东航正式接收首架C919飞机。ARJ21方面,中国商飞交付第100架ARJ21飞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除美国以外的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在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商飞公布了最新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未来二十年,民机市场空间在9-9.5万亿之间,到2041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从大型客机机体结构价值量来看,占比在30%-35%,简单推算未来20年市场规模在3万亿以上,其中主要是机体材料。目前C919的机体材料仍然主要来自进口,比如美铝、加铝、加铝爱励铝业(铝合金)、维斯伯-蒂锐(钛合金)、东丽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等。而在自主可控的环境下,国内材料供应商将充分受益于民机的广阔市场。


一、产能释放、新材料需求增加助力业绩快速增长


截至1月末,已有10家相关军工材料公司公告了业绩预告,其中6家企业实现了预增或扭亏,4家预减。

对于业绩预增的公司,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1、产能快速释放,如同益中、中简科技、中复神鹰等企业净利润增速都超过了100%,其中最大的助力源于产能落地;2、高性能新材料需求的助力。随着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3D打印材料、隐身材料这些高性能新材料技术的成熟,下游应用场景需求得到快速提升,助力了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

对于业绩预减的公司,我们认为从军工基本面需求方面是无忧的,而预减的原因主要归结于民品业务波动的拖累,如泰和新材(氨纶)、抚顺特钢(民品特钢)、楚江新材(铜材料)的民品业务,由于2022年疫情、交付、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对公司整体业绩造成了拖累。


表1  军工材料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情况

资源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

二、原材料成本需持续关注

今年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对全球相关原材料价格造成冲击。对于原材料价格跟踪,我们认为要持续关注两方面:

①行业的总体供需。大部分军工材料原材料需求占总体用量其实不大,民品等其他领域才是用量主力,因此宏观层面需要持续跟踪相关行业供需变化;

②政策、事件的影响,这类影响偏往往具备突发性,难以预测,就比如俄乌冲突、以及印尼对镍产品加征关税等事件对镍价的影响等。

高温合金方面,1月电解镍价格(23.05万元/吨,-3.35%)有所下降,期间由于青山集团生产电解镍消息影响,市场对供应偏紧的态度有所下降,价格快速下滑,但1月30日消息称,全球第二大镍生产国菲律宾效仿印尼考虑对镍出口征税,导致月底镍价有所反弹;1月电解钴价格(31.40万元/吨,-5.14%)继续下跌,主要由于当前下游需求仍然较弱。总体来看,当前镍价依然维持高位,高温合金企业成本压力较大,仍需持续关注全球供需市场的变化情况。

钛合金方面,1月海绵钛价格(7.94万元/吨,0.00%)维持平稳,整体供需关系相对稳定。截至1月31日,海绵钛价格从去年6月高位(9.3万元/吨)回落1.37万元/吨,幅度近15%,对钛合金企业成本压力明显减轻,考虑到钛合金企业存在生产周转差,周期在一个季度到半年不等,预计海绵钛降价影响在2022Q4或2023年有所体现,后市需持续关注。

碳纤维方面,1月丙烯腈价格(1.05万元/吨,+9.95%)上涨,主要是目前丙烯腈成本面上行,节后下游需求有望走高导致。对碳纤维行业来讲,原材料丙烯腈的用量占丙烯腈需求比例小,价格随行就市,从目前供需情况来看,短期内存在价格小幅上涨的态势。


图2  主要军工材料上游原材料价格跟踪(元/吨)

资源来源:Wind,CBC金属,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


三、核心军工材料公司持续上市

2月1日,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经过4年的试点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扬帆起航。2022年以来,许多军工相关公司申报IPO,其中不乏一些核心军工材料企业,如航发核心材料公司航材股份,以及隐身材料公司佳驰科技等。这些军工材料核心企业的上市,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表2  2022年军工材料相关公司上市及申报上市情况

资源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


航空发动机材料公司证券化加速。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具备自主研制生产当今几乎所有种类航空动力,包括先进航空发动机的能力。2021年,多款国产战鹰接连换装“中国心”,包括在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中,换装国产发动机的歼-20首次公开亮相,并进行了飞行表演;首批歼-10C、国产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换装国产发动机等。多款战机陆续更换国产发动机,一方面体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表明我国航空发动机正式进入国产替代进程,将极大的打开市场空间。对于航空发动机,其性能的改进一半靠材料,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正是产业快速发展的前夕,产业链核心材料,尤其是高温合金、叶片相关企业的证券化不断加速。

吸波、隐身材料公司集中上市。年初3月华秦科技上市,6月佳驰科技提交上市材料,有望持续提高该领域的市场关注度。目前我国在隐身材料整体的商业化进程仍处于初期,随着新型武器装备的批产,将带动隐身材料需求应用,尤其是新型号装备的加速列装,隐身材料的单装占比有望不断提升,将不断促进隐身材料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


四、民机不断突破,材料自主可控市场广阔


2022年我国民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C919方面,全球首家用户东航正式接收首架C919飞机;ARJ21方面,中国商飞交付第100架ARJ21飞机,同时正式交付首家海外客户印尼翎亚航空,标志着国产喷气式客机首次进入海外市场。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除美国以外的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在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商飞公布了最新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喷气客机9284架,其中单通道客机6288架,民机市场空间在9-9.5万亿之间,到2041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从大型客机机体结构价值量来看,占比在30%-35%,简单推算未来20年市场规模在3万亿以上,其中主要是机体材料。目前C919的机体材料仍然主要来自进口,比如美铝、加铝、加铝爱励铝业(铝合金)、维斯伯-蒂锐(钛合金)、东丽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等。而在自主可控的环境下,国内材料供应商将充分受益于民机的广阔市场。


表3  C919部分机身结构材料供应商

资源来源:商飞官网,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


五、军工材料行业估值水平

我们对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标的进行PE(TTM)统计,截至2023年1月末指数市盈率为55.07倍,较上月增加5.81%,处于2018年以来的54%分位。


图3  中航军工材料指数市盈率(TTM)走势

资源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计算时剔除亏损企业)



六、 军工材料行业重要投资逻辑

下游列装加速,上游材料供不应求。进入“十四五”我国军工装备加速建设,新型号军机的快速列装,以及导弹“数量级”增量建设等都对上游材料形成了强劲的需求。叠加“自主可控”增量以及新型号装备中高端高性能材料应用比例增加,目前军工产业链中,上游材料呈现出较为强烈的“供不应求”,同时也表现出相较于下游更高的业绩增加弹性。

企业积极扩产,“十四五”军工材料产能至少翻番增长。在军工上游材料整体供不应求的环境下,近年军工材料公司相继出台了扩产计划,我们统计了主要军工材料领域上市公司的扩产计划,预计到“十四五”末期产能至少实现翻番增长,高温合金产能增长157%、碳纤维产能增加210%、钛合金产能增加138%。再考虑到新产能爬坡的情况,我们预计军工材料“十四五”期间景气度整体无忧。


图4  主要军工材料“十四五”扩产情况(吨)

资源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


高端材料“民用”市场给企业带来第二增长动力。除去军品方面的快速增长,材料技术的成熟也给行业带来了广阔的“民用”市场,为相关领域带来第二增长动力。碳纤维方面,凭借轻量化、高强高模等优异性能,在风电、氢能储存等新能源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高温合金方面,在两机专项的政策支持下,我国目前航空发动机方面将迎来快速发展,但燃气轮机方面,目前仍正在启动中,随着技术的成熟,也有望给高温合金市场再添发展动能。

“大飞机”蓄势待发,民机市场方兴未艾。在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商飞公布了最新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喷气客机9284架,其中单通道客机6288架,民机市场空间在9-9.5万亿之间。随着C919的交付批产,将推动全球民机市场格局由原来的“AB”向“ABC”发展。在自主化要求的环境下,对于这些给航空军机配套的上游材料企业来说,将提供新的市场增量。



七、建议关注


光威复材、中简科技、中复神鹰(碳纤维复合材料);抚顺特钢、钢研高纳(高温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钛合金);北摩高科(碳碳复材)。


表5  军工材料核心股票池

资源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整理



八、风险提示


①     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升高;

②     军品降价对企业毛利率影响;

③     宏观经济波动,对民品业务造成冲击;

④     军品采购不及预期。


本文数据来源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wind资讯

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中航证券研究所由五次获得新财富机械(军工)第一的明星分析师邹润芳领衔,董忠云博士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着力打造总量研究引领,以军工、硬科技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链投研体系,同时重点覆盖部分大消费领域。

研究所拥有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军工团队,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强大的央企股东优势,深度覆盖军工行业各领域,全面服务一二级市场。并已经覆盖宏观、策略、先进制造、科技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非银、社会服务等多个研究方向,致力于探索战略产业的发展方向,拓展产融结合的深度与广度,为客户和集团创造价值。

张超(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19070001),中航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精仪系,空军装备部门服役八年,有一线飞行部队航空保障经验,后在空装某部从事总体论证工作,熟悉飞机、雷达、导弹、卫星等空、天、海相关领域,熟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及国内外军工产业和政策变化;2016-2018年新财富第一团队核心成员,2016-2018年水晶球第一团队核心成员。

zhangchao@avicsec.com

梁晨(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19080001),中航证券军工分析师,从事军工行业研究;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硕士;熟悉航空制造、材料加工等领域,熟悉军工企业科研及生产体系。

liangc@avicsec.com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军工材料月报:产能释放、需求提升持续助力2023》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2月4日

中航证券研究所

研究创造价值

● 扫码关注我们

航空报国

航空强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