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下:第14课《母鸡》课文辅读

苏城语文 2023-12-29

14. 母鸡 


◆◆ 课文朗读 ◆◆
14母鸡.mp300:0003:43
◆◆ 课文解析 ◆◆



一、课文导读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二、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 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茶馆》等。


三、词语解释

【疙瘩】比喻不易解决的问题。

【反抗】用行动反对;抵抗。

【可恶】令人厌恶;使人恼恨。

【尖锐】(声音)高而刺耳。

【凄惨】凄凉悲惨。

【慈爱】(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充满怜爱之情。

【颤颇巍巍】抖动摇晃的样子(多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动作或声音)。

【如怨如诉】形容声音(多指乐曲)悲切。

【警戒】泛指为防备出各类问题而采取保障措施。

【如怨如诉】好像是怨恨,又好像是倾诉。形容声音带有忧郁的意味。

【欺侮】欺负。

趁人不防备文中指母鸡在欺负自己的同类时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凶狠,让人厌恶。


四、句子解析

1.我一向讨厌母鸡。

这句话开门见山,点明作者对母鸡的一贯态度———讨厌。统领前三个自然段,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作者通过“不反抗”“欺侮”“下毒手”这几个词对比写出母鸡对待鸭子、其他母鸡和公鸡的态度。这几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刻画出母鸡欺软怕硬的形象。


3.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本来听不到声音的聋子,在母鸡下蛋后的叫声中“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讽刺了母鸡爱炫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母鸡的讨厌。


4.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警戒”本课指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立刻警戒”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母鸡的负责写的活灵活现。它警戒起来的样子是: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从“挺着”“警戒”“歪着”“看看”“警告”等动作描写,我们看到了一只勇敢、负责的母鸡。


5.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

此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鸡对儿女的疼爱至极,“紧叫”说明母鸡在不停地叫唤,“啄”“放”体现了母鸡的细心和对鸡雏的爱。


6、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

这句话是拟人句,把鸡雏的肚子比作汤圆,说明鸡雏吃的很饱,与母鸡却“消瘦了”进行对比,说明母鸡宁可自己挨饿,也要让鸡雏吃饱。


7.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都是写母鸡的。对母鸡的赞颂之情在逐渐加深。第一句话总结母鸡为了鸡雏所体现的品质;第二句话是文章主题的升华;第三句话指出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从而赞颂普天下所有的母亲。


8.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结尾这句话与开头“我一向讨厌母鸡”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句中“不敢”一词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神圣的母爱的尊敬与赞颂。


五、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作者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先总写讨厌母鸡,再分别叙述了讨厌母鸡的理由。

第二部分(4~8):描写母鸡在抚育鸡雏时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以及“我”对它的感情发生了转变。

第三部分(9~ 10):总结母鸡的伟大品质,抒发“我”对母鸡的尊敬之情,并由此引申出对“母爱”的赞美。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六、中心思想

本文以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叙了一只母鸡保护、照顾、养育鸡雏的事,刻画了母鸡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形象,赞扬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品质,歌颂了伟大而崇高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七、习题参考

(一)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之前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它总是在那里不停地叫,吵得人心神不宁,它还欺侮最忠厚的鸭子。直到作者看到母鸡对小鸡雏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就不再讨厌母鸡了,反而是对母鸡表现出来的母爱加以赞扬。
(二)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母鸡真的就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负责:时刻警惕,看护鸡雏。“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慈爱:“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勇敢:“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辛苦:“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
(三)《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①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②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③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不同点:在情感的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作者从始至终表达的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问题归纳

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通过前面塑造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和后面塑造一位伟大的鸡母亲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素材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晓语轩

免责声明:所有图文、音视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点这里查看“下一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