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死率高达98%!6岁男童感染!只因做了这件事

幸福福田 2023-08-31


夏天到了

家长带孩子去海边游泳后

孩子竟持续高烧不退

还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几经诊查才明确

孩子感染了“食脑虫”

致死率高达98%!



海边游玩后

孩子被“食脑虫”

感染成脑膜炎



近日,贵州一名家长苗女士在网上持续记录自己的孩子小丁(化名)生病就医的经历。
根据苗女士描述,6岁多的小丁去海南旅游回家后出现发烧症状,发烧十余日不见好转,辗转到几家医院就医,近日还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6月21日,医院下达孩子病危通知书,通知书显示医院诊断孩子患有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出现持续癫痫、中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肺炎等症状。孩子的病情危重,血压维持不足,病情随时可能进一步恶化,危及生命。


医院发的病危通知书


只是去海边游玩

什么原因导致病情如此严重?


家长苗女士随后发布消息称,小丁的脑脊液检测结果出来,“害孩子变成这样的是一种叫‘狒狒阿米巴原虫’,是一种生存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寄生虫,也叫‘食脑虫’。”“食脑虫”感染而引发的脑膜炎,致死率高达98%。


苗女士还提到,孩子的状况非常不好,拔掉呼吸机不能自主呼吸。她之所以将孩子的情况写出来,是想让其他宝妈警惕“食脑虫”。



“食脑虫”感染有多危险?


阿米巴脑膜炎潜伏期较短,一般5天左右出现症状,发病初期伴随味觉和嗅觉的改变,表现鼻咽炎症状,接着是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疾病迅速进展,可使患者出现颈部僵硬、意识障碍、意识涣散、失去平衡、幻觉、呼吸障碍等症状。

阿米巴原虫感染会导致大脑肿胀、引起颅内压升高,颅骨承受巨大压力,迫使大脑和脊髓的连接被分开,患者一旦出现症状,死亡率达98%以上,因此被人们形象的称为“食脑虫”。

“食脑虫”主要有

2种途径进入人体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黄丽素主任医师介绍,“食脑虫”是一种生存在热带和亚热带的罕见寄生虫,大多在水、泥土、腐烂的有机物中。“食脑虫”25℃左右潮湿温暖的环境最适合其生存,42℃时繁殖力最旺盛。所以“食脑虫”感染经常发生在夏季。



“食脑虫”感染主要分为皮肤感染和颅脑感染。通常来说,有两种途径进入人体:

1、通过农业工作,寄生虫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一般感染后会出现皮肤红斑难以治愈的情况。


2、人们在江河湖塘中游泳或用被“食脑虫”感染的水洗鼻子时,它们从鼻腔钻进人脑后,迅速繁殖起来,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血管出血和脑实质坏死。













如何预防“食脑虫”感染?

暑假到了,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去海边游玩或是去游泳。对此医生表示,虽然感染阿米巴原虫是小概率事件,但家长还是要注意,尽量不要在不干净的河水里游泳。游泳运动时应避免潜水、跳水或在水中憋气等易造成鼻腔进水的活动。如果近期在温水中游泳玩耍后出现发烧、头疼、颈部僵硬和呕吐的现象应及时就医。
医生提醒:

家长们要注意,如果怀疑孩子已经感染寄生虫,比如有肛门瘙痒,牙齿或者皮肤出现白斑,不明原因的高烧不退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如果体检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或者检查肝脏发现有斑点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建议立即就诊。



- END -

信息来源 | 都市快报、科普中国、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

编辑整理 | 连嘉琦

责任主编 | 李霞、杨莎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推荐阅读


往期内容

❶ 24小时自习室、桌游体验空间......福田文体中心·梦工场全新升级亮相!

❷ 本月底截止,有人被罚近10万!

❸ 港珠澳大桥“安全指引”来啦!

❹ 官宣!深圳将“上新”11条地铁,涉及福田的有......

 等我5分钟,我能带你跑200公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