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高!深圳官方提醒:千万别吃!!
春季气温回升
部分地区雨水渐多
野外的小蘑菇
又开始露头了!
🍄🍄🍄
在野外喜欢“尝鲜”的朋友
是不是又蠢蠢欲动了?
小福一搜
在广东,吃毒蘑菇中毒的朋友
还真不少
News
News
News
为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发生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提醒广大市民朋友
不采、不买、不食用
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01
毒蘑菇种类与分布
毒蘑菇种类繁多,全世界已知的毒蘑菇超过1000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约100种。在我国最常见的4种毒蘑菇中毒类型是:肠胃炎型、肝脏损伤型、溶血型和神经精神型。
中毒的症状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中毒预防
深圳市疾控中心提醒:
目前还没有快速准确识别
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
珍爱生命,远离野生蘑菇
不采摘:目前尚无简易科学的方法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踏春郊游期间,不管是山上还是路边草丛中的野生蘑菇,市民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
不购买:勿在路边摊贩购买个人采摘售卖或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不食用:要避免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关键在于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别贪一口鲜而不顾生命安全。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学校食堂、集体食堂等禁止加工食用野生蘑菇,防止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
常见毒蘑菇
白毒伞,属毒蘑菇的“大家族”——鹅膏属。白毒伞常在黧蒴树树荫下群生或散生,3-7月均可生长;最大的特征就是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
它主要损害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但不同类群的鹅膏属毒性各有差异,包括有肝脏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和神经精神型。
它们都含有肽类毒素,主要损害肝、肾等器官,症状表现与白毒伞相似。其中包括——
▶ 灰花纹鹅膏
▶ 拟灰花纹鹅膏
▶ 裂皮鹅膏
▶ 假褐云斑鹅膏
在坪山碧岭发现有大量假褐云斑鹅膏,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可能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 粉孢牛肝菌
在凤凰山、碧岭、梧桐山都有发现,中毒后有消化道反应、有些会引起神经精神症状。
▶ 丝盖伞
在梧桐山登山路边发现,含有神经精神型毒素,中毒后瞳孔缩小、流汗、口鼻分泌物增多等。
05
这些传言都是骗你的!
吃蘑菇中毒的新闻,每年都数不清,但还是有无数人为了一口鲜美而冒险。其中一个原因是民间有很多“大神”,自认为掌握了一套识别好蘑菇和毒蘑菇的秘诀。
这些秘诀在网上一直有流传,但其实都是坑!
颜色鲜艳的菇才有毒?
事实上,单看蘑菇的外表,并没有绝对的安全标准。一身雪白的鹅膏菌看起来很普通,却是一朵致命的“白毒伞”!
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也极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
有人说,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角落。
这也是错的!
所有的菇都倾向于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跟毒性无关。可以吃的鸡腿菇经常在牛屎等动物粪便上“绽放”;而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长在干净的林中地上。
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常常被蛞蝓吃,不少有毒种类也可以生蛆。
这也不是绝对的,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但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大蒜等发生反应。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雷伶刚医师表示
万一真不小心中毒了
可以进行以下自救
06
蘑菇中毒,如何自救?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前往医院治疗。
催吐,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把手指伸进口腔刺激咽部催吐,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减少有毒物质吸收。
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体液,防止反复呕吐导致脱水、休克。
防止窒息,对昏迷的中毒者避免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为中毒者加盖毛毯保温。
保留蘑菇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雷医师提醒大家
一旦出现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情况,无论轻重都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尽管网上流传着各种鉴别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但是没经验的人还是不要自采,否则极其容易误采、误食毒蘑菇。
另外,购买蘑菇时,最好是到正规的商场购买。
一图辨别有毒菌类
错误烹饪野生菌或误食毒菌
很可能带来致命危险
看下面一组图
教你辨别有毒菌类
👇
△上下滑动查看
-END-
编辑 | 张碧茵
校对 | 郑芳、魏鼎、王建交
审校 | 董芳君
监制 | 余治国
信息来源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卫健委、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推荐阅读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