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演出信息 | 南京、武汉、广州、长沙,NCPAO与秦立巍、马向华即将奏响“似水流年”

吴氏策划 2024-01-13

WU PROMOTION

我们只做最好的



经过两年的等待,在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即将启程的2023中国巡演中,音乐总监吕嘉将率乐团再度造访南京、武汉、广州、长沙四城,并在南京、广州两地连续呈现两套不同曲目。

3月16日(江苏大剧院)、19日(武汉琴台音乐厅)、21日(广州大剧院)、24日(长沙音乐厅),乐团与吕嘉将首先携手载誉归来的大提琴家秦立巍及二胡演奏家马向华,分别为各地观众献上一场中西合璧,又充满文人情怀的音乐飨宴“似水流年”音乐会。


《远渡》是国家大剧院委约青年作曲家姚晨,于2022年完成的全新管弦乐作品。这部作品从画家韩美林的系列画作《天书》中汲取灵感,将美术作品中的远古文字与抽象符号转化成丰富多彩、变化莫测的声音效果,引导我们沉浸于历史的旷远之中,谛听人性在时间中的蕴华。


逝去的总是美好的,这便是作曲家陈其钢在《逝去的时光》中,想要表达的略带苦涩的人生感悟。陈其钢将东晋古曲《梅花三弄》的旋律融入了音乐,用大提琴浓郁、二胡幽怨的音色,带观众进入回忆的隧道,在脑海中回看一个个令人留恋的过往。大提琴家秦立巍将在南京、武汉、广州三地献上大提琴协奏曲版,展现该曲细腻、怅惘的特色;二胡演奏家马向华,也即此曲二胡版的首演独奏家,将首度与NCPAO合作,为长沙观众呈现最正宗的演绎。



除了书画和音乐,大自然的美景同样是文人们获取灵感的重要来源。1877年夏,勃拉姆斯到奥地利南部的山区度假,舒适的气候和幽静的景色给他带来创作一部新交响曲的冲动。和他紧张、严肃的首部交响曲相比,勃拉姆斯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更像是一部雅致的田园诗,流露出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轻松心情。



曲目介绍

姚晨  《远渡》,为乐队而作

作品《远渡》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我对韩美林先生巨著《天书》中呈现的瑰奇神秘的符号、文字世界的好奇和想象,也蕴含了我对韩美林先生顽强坚韧的生命力的敬仰和感动。对我来说,《天书》中那些形象、符号和文字都是一个个发着光的,有生命力、有思想的灵魂。传说上古时期,仓颉造字, “天雨粟,鬼夜哭”,可见文字凿破洪荒的力量。我希望能用管弦乐队这艘大船,承载着这些远古的灵魂渡越漫漫时空,超越生死离别,传递文明与人性的不朽。

*该曲由国家大剧院委约姚晨创作,2023年世界首演


陈其钢  《逝去的时光》

作品受法国国家电台委托,写作于1995年。该曲大提琴协奏曲版于1998年4月,由指挥家夏尔·迪图瓦执棒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与大提琴家马友友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世界首演。《逝去的时光》采用了中国听众非常熟悉的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泛音旋律作主题并贯穿全曲;由主题素材的变化铺垫到原样主题的出现和两次再变化、再出现,使全曲高潮迭起。主题一开始就由独奏乐器奏出,在长笛和双簧管的伴奏下,显示悠远的意境。作品在结构上与原曲“三弄”(主题出现三次)的结构形态遥相呼应,挖掘了主题素材的发展潜力,运用“淡出、淡入”的过滤手法,将不同调性的音响交错叠置,既加强了音乐线条的张力、色彩和发展的动力,又把中国古典的雅致和现代的律动结合得浑然一体。作品表达了标题所提示的想象空间,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自然、宁静与纯真世界的怀念。所谓“逝去的时光”,可以是个人的童年、爱情、事业、人生……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也可以是正在离我们远去的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这也是琴曲《梅花三弄》的精神所在。乐曲结束时,独奏乐器用泛音为断续消失的主题点缀几个零散而不谐和的音,更为我们留下了不尽的思索。之所以取材于古曲《梅花三弄》的旋律,陈其钢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中国的文人精神在这个乐器上体现得特别充分,而古琴曲《梅花三弄》又有很鲜明的个性,我选择它的音调素材,也是对传统音乐特有的音调和表现方式的一种留恋。”


勃拉姆斯    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Op. 73 

比起为之呕心沥血长达21年之久才创作完成的第一交响曲,勃拉姆斯仅仅在第二交响曲上投入了几个月的时间。那是在1877年的夏天,44岁的作曲家来到奥地利南部小镇韦尔特湖畔珀查赫,这里山水如画,气候宜人,勃拉姆斯在这里写下的这首交响曲也的确不乏轻松优美的旋律,因此这部交响曲常被拿来与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做对比。然而这也许并不是勃拉姆斯的本意,如果参考他本人对第二交响曲的评价以及同时期的其它音乐作品,会发现这段时间里的作曲家深陷在伤感的情绪里,他说自己“从未写过如此伤感的东西”。当然,伤感与美好本身并不矛盾,在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里,听者可以在第一交响曲里感受到如田园诗般恬静清新的段落,却无法忽视低音铜管乐器与打击乐营造出的阴霾;在第二乐章里,大提琴奏出了勃拉姆斯最美妙的旋律之一,而这段主题随后的发展却呈现出不稳定性;短小的第三乐章充满了奥地利乡间的风味,单簧管奏出的圆舞曲与插部里急促的两拍子舞蹈形成了鲜明对比;第四乐章是一场热烈的狂欢,然而在乐曲行进到终曲前时,一段下行的和弦还是带给人些许不安,不过这样的不安很快就淹没在了热情的海洋中。(撰稿:霄汉)



音乐家介绍

吕嘉

    指挥家    

吕嘉是享有国际盛誉的华人指挥大师。他生于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幼年学习钢琴和大提琴,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指挥大师郑小瑛学习指挥。24岁时,吕嘉进入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跟随汉斯·马汀·拉宾斯坦教授、罗伯特·沃尔夫教授继续深造。同年,吕嘉在意大利获得安东尼奥•佩得罗第国际指挥大赛第一名,并由此开始了辉煌的职业指挥家生涯。

在过去的近20年中,吕嘉在欧美及全球各国指挥歌剧及音乐会两千余场。他是第一位在意大利担任重要歌剧院总监的亚洲指挥家,也是第一位执棒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华人指挥家。在欧洲,他曾在斯卡拉歌剧院、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以及洛桑、都灵、罗马、那不勒斯、威尼斯、弗洛伦萨、法兰克福和斯图加特的众多歌剧院指挥过大量重要歌剧制作。在交响乐领域,他曾与众多国际顶尖交响乐团合作,如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罗马圣塞西莉亚交响乐团、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奥斯陆爱乐乐团、里昂国立管弦乐团、芬兰广播交响乐团、汉堡广播交响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及众多其它欧美及澳洲乐团。


吕嘉是第一位录制全套门德尔松交响作品的华人指挥家,也是全球唯一录制了瑞典国宝级作曲家英瓦•利德霍姆全套交响乐作品的指挥家。他对德国古典浪漫派交响乐作品和法国印象派交响乐作品的诠释被盛赞为用“精准的音乐语言与完美的指挥技巧”演奏出“极其令人信服的音乐演绎”。在身为歌剧故乡意大利和德国,吕嘉指挥的歌剧剧目超过50部,被意大利的音乐评论家誉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剧的指挥家”。

2007年,在意大利佩萨罗举行的罗西尼歌剧节上,吕嘉指挥的罗西尼歌剧《贼鹊》荣膺当年的“欧洲年度最佳歌剧大奖”。同年,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决定授予吕嘉“总统杯”,以表彰他为欧洲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2012年,他还在举世瞩目的多明戈国际声乐比赛中担任评委,并由此成为该比赛有史以来唯一的华人评委。

2012年,吕嘉成为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与首席指挥。由他监制和指挥的《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奥赛罗》、《费加罗的婚礼》、《假面舞会》、《托斯卡》等歌剧,在世界众多歌剧与音乐媒体上广获赞誉。凭借这些世界水准的歌剧制作,国家大剧院不仅成为全球歌剧舞台上的耀眼明星,更由此开辟了歌剧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同时,吕嘉带领下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也通过其在音乐会中令人叹服的表现,稳步崛起为中国新一代交响乐团的杰出典范。

2017年,吕嘉出任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总监。在此之前,吕嘉曾任意大利维罗那歌剧院的音乐总监、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澳门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并曾在意大利特里埃斯特歌剧院、佛罗伦萨交响乐团、罗马拉奇奥室内乐团及瑞典诺克平交响乐团担任首席指挥。


秦立巍

大提琴家     

“秦立巍先生的演奏拥有柔美至极的音色、完美无瑕的音准和钢铁般的技巧。”——《纽约时报》


作为一名杰出的世界级艺术家,秦立巍以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身份与许多国际知名乐团及指挥家均有过成功合作。在获得第十一届柴科夫斯基大赛的银奖后,秦立巍于2001年在纽约赢得著名的瑙姆堡国际大提琴比赛的金奖。“一个时尚且敏感的表演者,对音乐投以无与伦比的专注”这是《留声机》杂志对秦立巍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的“埃尔加/布里顿/沃尔顿协奏曲”专辑的描述。


秦立巍为环球音乐旗下的DECCA品牌录制发行了多张唱片,包括:全套贝多芬奏鸣曲专辑、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专辑,与指挥家水蓝和新加坡交响乐团合作的德沃夏克协奏曲专辑,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埃尔加/布里顿/沃尔顿协奏曲”专辑。最近,索尼音乐(古典)发行了秦立巍与指挥大师余隆及上海交响乐团的现场音乐会专辑。


秦立巍现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室内乐客座教授。在此之前,他在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担任大提琴教授,同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客座和中央音乐学院的荣誉教授。作为艺术总监,秦立巍在2018年创办了年度青岛国际大提琴节。 秦立巍目前使用的是一把由吴毓逊博士夫妇特别赞助的1780年约瑟夫•瓜达尼尼大提琴与一把2016年唯陈大提琴。



马向华

二胡演奏家     

马向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北京音协二胡学会副会长。


曾在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举行独奏音乐会,并灌录出版了多张个人专辑。经常参与各国艺术节、音乐节等重要演出。合作过的乐团包括英国皇家爱乐交响乐团、法国交响乐团、意大利威尼斯歌剧院交响乐团、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东京交响乐团、夏威夷交响乐团、澳洲青年交响乐团等。全球多个国家的电视台、电台,平面媒体均为其做过不同的特辑及专访。


凭着出色的演奏和演绎,马向华经常被著名作曲家指定为合作对象,包括1999年在北京音乐厅与中国广播交响乐团首演了著名作曲家黄安轮的二胡协奏曲《敦煌古谱四首》,2002年在东京首演著名作曲家石井真木的二胡作品《人间如梦川》,2002年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与中国爱乐乐团首演著名作曲家陈其钢的二胡协奏曲《逝去时光》获得好评,并在2004年与夏威夷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著名作曲家谭盾的胡琴协奏曲《卧虎藏龙》。


马向华以其精湛的技术、扎实的功底,深厚的文化,质朴、真实的情感,敏锐、精简、朴素、含蓄的演绎活跃于乐坛,其演奏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大家风范。被法国乐评誉为“使天坛、故宫也黯然失色”。


在演奏、教育、创作等方面,撰写了《手到、心到、意念到》、《精确、速度、力量》、《修为、运化与表达》,《等待,跟随,信任与谦让》、《论演奏》等理论研究成果。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同蓬勃进取的时代和有容乃大的城市相伴相生,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始终以澎湃的热情与创新、不懈的奉献与精进精神,为最高艺术品质的音乐演奏和传播而矢志不渝。国家大剧院作为世界级表演艺术地标,不仅为乐团带来出色的国际视野、文化底蕴和艺术创想,更使其成为在海内外享有崇高艺术威望的顶级乐团,成为北京及全中国音乐生活发展前行的卓越引领者。

乐团在每年48周的乐季中呈现逾百场精彩演出,以标志性的艺术风格,携手来自全球的大师级艺术家,创造了无数难忘的巅峰现场。作为在歌剧领域经验极丰富、成就极突出的亚洲乐团,他们对歌剧艺术在中国的介绍、推广和发展有划时代的贡献,缔造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全新高度。


在新作委约、唱片出版领域,他们也有着熠熠生辉的成绩:从委约顶尖作曲大师到参与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他们推动了众多世界级优秀新作的诞生,促进了当代音乐发展、中西音乐交流。已故大师马泽尔执棒由他亲自改编自瓦格纳歌剧的《无词指环》,作为大师在华唯一录音由索尼出版;由吕嘉执棒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获中国发烧唱片大奖“2019最佳管弦乐专辑”,贝多芬《爱格蒙特》戏剧配乐则是该作的首次中国录音。2022年,他们发行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及吕嘉执棒十周年纪念合辑“十载嘉音”。

2012年,吕嘉接任陈佐湟,出任乐团首席指挥,并于2017年任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乐团音乐总监。2022年,孙一凡、赖嘉静被任命为助理指挥。




购票信息

NCPAO


南京首场


“似水流年”吕嘉、秦立巍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2023.3.16 19:30
江苏大剧院·音乐厅

指挥:吕嘉

大提琴:秦立巍 


姚晨  《远渡》,为乐队而作

陈其钢  《逝去的时光》,为大提琴与乐队而作

勃拉姆斯  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Op. 73


扫码购票



NCPAO


武汉


“似水流年”吕嘉、秦立巍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2023.3.19 19:30
武汉琴台音乐厅

指挥:吕嘉

大提琴:秦立巍 


瓦格纳  第一幕前奏曲(选自《罗恩格林》)

陈其钢  《逝去的时光》,为大提琴与乐团而作

勃拉姆斯  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Op. 73


扫码购票


NCPAO


广州首场


“似水流年”吕嘉、秦立巍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2023.3.21 19:30
广州大剧院·歌剧厅

指挥:吕嘉

大提琴:秦立巍 


姚晨  《远渡》,为乐队而作

陈其钢 《逝去的时光》,为大提琴与乐队而作

勃拉姆斯  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Op. 73


扫码购票



NCPAO


长沙


“似水流年”吕嘉、马向华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2023.3.24 19:30
长沙音乐厅

指挥:吕嘉

二胡:马向华


姚晨  《远渡》,为乐队而作

陈其钢  《逝去的时光》,为二胡与乐队而作

勃拉姆斯  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Op. 73


扫码购票




音乐会综述:李小庚

本期编辑:张婧睿 阎峰



吴氏策划©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版权归吴氏策划所有

如需转载请通过后台联系

侵权必究



加入吴氏会员,各项福利等你来享



END


 

更多演出资讯请关注:吴氏策划官方微信及微博

官方网站:www.wupromotion.com

投稿及商务合作请致电:+86 10 51650798

或发送电子邮件至:office@wupromotion.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演出信息 | 南京、武汉、广州、长沙,NCPAO与秦立巍、马向华即将奏响“似水流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