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2年间,他在昌吉走的路程可绕赤道3圈半,只为守护……

昌吉日报 2022-11-23

◇“什么沙漠不沙漠,早把这里当成了家。”

◇ 好言相劝外加“躺倒堵车”是他护林的制胜法宝。没过多久,一些不法分子知道这里有个“蒋疯子”,刻意避开,“土”办法奏效了。

◇ 前两年,退休的老蒋和妻子再次组成“护林夫妻档”。不服老的蒋根成笑言:“我还可以再干500年。”

“沙漠护林员”
一个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的词
64岁的蒋根成就干着这样一份工作
32年在沙漠中度过
用他自己的话说

“什么沙漠不沙漠,早把这里当成了家。”

如果把他和妻子多年来巡护
走过的路程数累加起来
可绕赤道三圈半
如果算下温度
那就是高达70℃的温差
——沙漠地区气温冬季低至零下30℃
夏季超过40℃
用他们的话说:
“环境艰苦

干的却是世上最甜蜜的工作”

在吉木萨尔县国家公益林区,沙漠护林员蒋根成(右)和巡查人员顺着车辙寻找进入林区的车辆(1 月 22 日摄) 丁磊 摄 

“蒋疯子”的土法护林

  沙漠里为什么会有护林员?

  如果在网上搜索蒋根成工作的地点

——天山山脉以北的古尔班通古特沙

会发现这个沙漠不同于其他沙漠

到处是梭梭、红柳和胡杨

虽有沙漠之名却充满生机

是众多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更是“护卫”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生态屏障

了解这些

就会明白沙漠护林员蒋根成

三十二年如一日守护林木的意义


  1989年,32岁的庄稼人蒋根成被选派到昌吉吉木萨尔县北部荒漠国家公益林区三岔路口警务站,成为当地第一批护林员。茫茫沙漠,他守护着200多万亩北部荒漠和107万亩国家公益林及野生动物的安全。

  远在沙漠之外的妻子成存兰心存抱怨,但又能理解老伴的工作。她清晰地记得,32年来,老蒋只有在自己生病住院时请过一次假,其余时间都在工作岗位。

住在半地下的地窝子里

周围没有信号

与外界沟通和日常巡查只有一辆自行车

需要购买的生活物资远在25公里的沙漠外

往返需要一天

工作环境恶劣

夫妻异地分居

执法困难

……

一连串困难找上了老蒋

  蒋根成说:“20世纪90年代老乡们都穷,没有环保意识,天冷了就来沙漠里砍梭梭林取暖,没钱就到沙漠里挖肉苁蓉。这些做法都对沙漠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工作初期,老蒋的任务就是阻止村民进入沙漠破坏生态。可老乡们长久以来形成的“靠山吃山”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加上经济落后,老蒋的做法好似“断人活路”。

  “只能用土办法。”老蒋说,好言相劝,不行就“躺倒堵车”。没过多久,一些不法分子知道沙漠里有个“蒋疯子”,都刻意避开,“土”办法奏效了。


被沙漠“上了一课”

在老蒋成为沙漠护林员最初的17年里,成存兰将两个孩子带大、成家。后来,成存兰也成了一名护林员。

“老蒋年龄大了,孩子也不用操心,我就来沙漠里陪他,毕竟让老蒋离开沙漠挺残忍的。”成存兰说,“不就是在沙漠里守一片地嘛,有啥难的?”

说去就去

成存兰很快处理了

家里的100多只羊和百余亩耕地

搬进沙漠

然而

沙漠的残酷很快给她“上了一课”

  时有时无的通信信号

让热衷追剧的成存兰一下没了寄托

手机总是斜着靠放在窗台上

因为那里最有可能接收到信号

她笑言

“手机响起的那一刻,

我才感到自己还生活着。”


  让成存兰记忆深刻的还有寒冷。她说,冬天徒手摸铁门,会明显感觉“粘手”。房间窗户外加了一层用来防风的塑料薄膜,用不了多久也会被冰封住。

最可怕的

是沙漠“大将”狼群突然来袭

一个冬日傍晚

3只成年野狼和1只小狼组成的饥饿狼群

突然出现在离保护站20米的路口

站在瞭望塔观望的老蒋发现了狼群

立即用铁器猛敲铁塔

一是为了吓唬狼群

二是提醒正在院里干杂活的妻子

受到提醒的成存兰转头看见狼群

瞬间慌了神

掉头就往瞭望塔上跑

  这个瞭望塔高30米,台阶陡峭、窄小,由于是螺丝钢结构,爬到一半时还会感觉到明显晃动。之前成存兰挑战数次都以失败告终,这一次她手脚并用不一会就爬到了塔顶。

  狼群将夫妻俩困在铁塔上20分钟,他俩始终手拿铁锹严阵以待。这20分钟用成存兰的话说是“终生难忘”,从此她再也不敢独居在沙漠。


总有野生动物“尾随”

有狼群就证明当地生物链是完整的。

在老蒋抽屉里,有一大摞管护日志,巡查路上的情况他都会一一记录:今天发现了5只黄羊;管护站东北方向15公里岔路口出现不明动物脚印;一切正常,没有任何情况……与其说是工作日志,不如说是老蒋自己的生活日记。

他感慨道:“30多年啦,生活和工作怎么还能分得清?”

多年来

蒋根成与吉木萨尔县公安局

森林派出所民警紧密联系

每逢发现受伤野生动物

都会第一时间反馈给民警

及时救助

几百万亩巡护面积

每个岔路口蒋根成都“门儿清”

别人总夸他

“老蒋有一双铁脚板。”

“近几年,老乡法律意识强了,更不差钱儿了,我们的任务变轻了。”老蒋说,“现在巡护主要是骑着摩托车沿几条沙漠主路巡查,如果没发现进入沙漠的脚印、车印,很快就能返回管护站。”

没有盗猎,没有乱砍滥伐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沙尘天气逐年减少

老蒋外出巡护

时常会遇到野生动物“尾随”

他知道,沙漠生态变好了

在老蒋存放杂物的南屋里

记者意外看到

他准备的远超两人食量的年货

老蒋告诉记者

这些是给来沙漠过年的儿女们准备的

一年之中,老两口最期待的日子就是春节

因为两个儿子会带着媳妇、孙子

提着大包小包礼品来到沙漠

与他们一起过年

成存兰会将三个卧室收拾得干干净净

让两个儿子住进暖和的房间

自己和老伴

则会搬到由仓储室临时改成的卧室

“儿媳懂事,儿子孝顺,孙子粘人,一家人和和美美,没想到在沙漠里也能享受天伦之乐。”成存兰说。

前两年,退休的老蒋不出意外地被返聘了,回到熟悉的地方,他和妻子再次组成“护林夫妻档”。不服老的蒋根成笑言:“我还可以再干500年。”

老蒋利用每次外出机会运土进来,并适当撒一些动物粪便,渐渐地,管护站门前的空地上出现了一方“良田”。“夏天不愁吃菜,自己种的都吃不完。”成存兰笑着说,“我们还养了鸽子、土鸡,偶尔解解馋。”

平时巡护、闲时种菜

朴实的庄稼人在沙漠里过上了

“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现在每月政府还会送来一些生活必需品,
米面油菜肉不用自己买,干着更有劲儿啦”
成存兰说

“恨不得再多干几年”

采访结束

老蒋夫妻俩站在管护站门口目送记者离开

身后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

离开不久

老蒋给记者发来消息:

再干几年

走不动了就离开沙漠


  




  



来源:《瞭望》、新华社

编辑:巩丽珍

校对:阿尔成·马南

责编:李炜玢

审核:王彦君

新闻热线:2881100

广告合作:2343036

投稿邮箱:cjrbs@sina.com







 推荐阅读 




“昌吉日报微信视频号”上新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