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桂生 2018-05-26

【编者按】备受关注、完成重建的鹿丹村——新名字叫中海鹿丹名苑——又有新闻了:11月11日开始,鹿丹村原来的业主可以选房看房准备回迁了

“回家”的路,对于鹿丹村原业主来说,感慨良多。

位于罗湖的鹿丹村因曾经住有深圳各界“名流”而在上世纪90年代显赫一时。

鹿丹村1989年入伙,曾经有过很多光环:曾被评为文明社区、曾是深圳有名的大型福利住宅小区、曾开物业招投标全国先河。住在这里的有政府官员,也有各界名流,还有很老领导也住在这里。鹿丹村当时在深圳无人不晓。

然而到90年代中期,鹿丹村的问题浮现了出来,楼板开裂、墙体裂缝等,一到雨天渗水不止。市住建局官方说法是,“鹿丹村属于深圳市早期建设的住宅小区之一,因受当时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存在安全隐患。”

其实外界最熟悉的情况是,这些建筑使用的是海沙。2013年,中央电视台报道说了鹿丹村的情况,特别说明了海沙导致建筑出现严重问题。

由于投诉不断,政府部门只好用防水材料把业主破裂墙体裂缝涂上。这便是鹿丹村闻名远近的“斑马楼”的来历。很长时间,鹿丹村几乎在每一栋楼的墙体上,都“爬”着这种鹿丹村独有的“斑马纹”。

深圳市早期建设的住宅小区,建设时用大量海沙的还不止鹿丹村一例。在那个年代,文件没有规定禁止海沙大量用于建筑。

2001年7月,深圳市政府决定由原市住宅局负责组织对鹿丹村进行整体拆除重建。但是在拆迁补偿问题上,业主和政府部门的对话一直未能达成一致,因此鹿丹村改造拖延了14年,期间换了好几任市领导,也没有办法谈拢。

2015年3月30日,重建项目正式开工,成为全市首个由政府主导的旧住宅小区改造项目。

重建后的鹿丹村被命名为中海鹿丹名苑,共提供住房1534套,涉及建筑11栋。其中住宅楼9栋、商业用房1栋、幼儿园1栋。小区内设有社区服务站、社康中心、商业街、公交总站、社区活动中心、垃圾站、物业管理用房、邮电所等配套设施。

今天,西葫芦转发唐桂生老师拍摄的鹿丹村历年图片(获得授权),可以感受深圳的变迁、时间的痕迹。



89年第一批入住,90年出生。他们与鹿丹村一起成长。


每逢台风下雨,鹿丹村一片汪洋。


2003年鹿丹村的深圳河对面还没有铁丝网


鹿丹村的日出日落永远是那么的迷人。




鹿丹村的日常。


2011年,鹿丹村进入大运会时间。


拆除、补偿的工作一直在谈。


2014年5月30日,鹿丹村迎来拆迁的日子!


最后的鹿丹村。2014年8月17日拆迁最后一栋楼。


2015年3月31日,时任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市长许勤宣布启动改造重建工程。


2015年6月8日、2015年6月15日、2015年10月12日、2015年12月24日、2016年1月5日、2016年5月23日、2017年11月3日建设留影。


2017年11月9日,鹿丹村。


深圳河目击了一切变迁,却什么也不说。 



相关阅读:




欢迎订阅西葫芦(ID:westhulu)

看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