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荣耀 2018-05-26



深圳坪山的田心社区,有一幢建于民国年间的老房子,叫水源世居。

这老屋很旧了,两年前还被定义为危房。🏚️

但是这栋楼不简单。

曾经,一位国家领导人一直念想这个地方,还派人来寻找这栋房子。

最近,深圳市、坪山区都在做方案准备重修保护它。

这是为什么?背后有什么故事?

西葫芦今天告诉您这件事儿的来龙去脉……




坪山区的田心社区,有一栋两层高、砖木结构的建筑,正门上写着“水源世居”几个字。水源世居背靠大山,北望原野,土肥水清,十分宜居。

这是一户叶姓人家的祖屋,世居的建造者叫叶生华,在省港大罢工时参加了中共领导的香港海员工会。1933年,他在老家水祖坑村建成水源世居,据信当时是水祖坑村甚至以及田心地区最大的住宅之一。

如今水源世居内已经无人居住,墙体开始开裂损毁。今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坪山的领导分别做出批示,要求立即开展抢救性保护和尽快启动全面修缮保护计划,将其打造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0余年来经历过风风雨雨、今天仍矗立在田头山脚下的这幢建筑,究竟有怎样被尘封的历史传奇?

建造水源世居的主人叶生华早已经去世,而他的独子、当年参加东纵游击队的“小鬼”叶金安依然生活在老屋旁边。不久前,在坪山区史志办的安排下,92岁的叶金安在水源世居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92岁的叶金安在水源世居接受采访。

1、8岁从香港回来,父母开始建水源世居

叶金安,1925年出生在香港。田心水祖坑是他父亲叶生华祖辈生活之地,当年属于惠阳地区。

“父亲六七岁的时候,我的爷爷奶奶就过世了,所以他就到香港讨生活。我记事的时候,知道父亲是行船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在英国参加了战斗。我见过他当年留下的工牌。”叶金安告诉记者。

叶生华不是军人,只在舰上做工。他不识中文字,但是懂英文。所以他就做了一个小头目,带一帮香港人在船上做事,打杂工。

叶生华是香港海员工会的会员。香港海员工会是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会组织,曾经组织过1925年的省港大罢工,非常有影响力。


叶金安说,“我很小的时候,因为父亲走船比较能挣钱,家庭生活还是不错的。到我8岁的时候,我和父母一起回水祖坑的老家,父母辛辛苦苦修这个房子。”水源世居正式落成是1933年。 建成之后,叶生华继续回到香港去做海员。

1938年10月,日军大亚湾登陆,很快沿惠州地区北上,攻占广州,东江流域和华南的大部分地区沦陷。

不久,叶生华响应同在海员工会的曾生号召回到老家。曾生祖籍坪山石灰陂,和叶生华老家水祖坑大约相隔十几里地。曾生是后来威名远扬的东江纵队领导人。

叶生华回到家乡,将“水源世居”设为中共党组织的秘密情报交通站,为过往的游击队和地下党传送情报,联络运送物资。


中共在发展早期,建了很多秘密交通站,运送情报和物资。

2、水源世居成为秘密情报站

十五岁那年,叶金安和同岁的童养媳结婚了,“第二年我十六岁,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1938年日军入侵后,中共在惠州宝安地区成立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曾生任队长;年底与东莞王作尧的部队整编为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王作尧任大队长,曾生任政委;1941年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2年整编为游击总队,到1943年改编后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这就是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东纵”的发展脉络。

“水源世居”处偏远之地,为当时游击队的曾生、尹林平这些游击队领导人提供了藏身之处,也给了年轻的叶金安接触游击队的机会。

“最早的那个宣传队员叫沙克,他第一次到我们家来,晚上用石灰水写上‘打倒日本鬼子!’后来我就跟他去写大字报。”几十年过去,叶金安还记得这样一些名字:沙克、叶影、王佐、叶明、叶玉榴、蔡杰良、叶香、叶梅芳、叶瑞娣、叶仕安、叶茂青……(注:人名由叶金安先生提供,未能全部核实。)

最初的时候叶金安跟他们写大字报,搞宣传。后来尹林平到水源世居来,问他想不想参加游击队,叶金安就这样报名参加了游击队。

“我在游击队做传令兵。铜锣径,乌石岩、红花岭、龙岗低山这些地方的战斗,我亲身经历过,我还亲手杀死日本鬼子的一匹马。做传令兵呢,就是要传令给隔山的部队,通知他们日本鬼子多少人过来了,或者部队什么时候要走。做传令兵是很危险的,好在我年轻的时候很灵活,不怕死,而且什么都不怕。”叶金安说。


3、廖承志、乔冠华都在这里住过

1941年12月8日,日军开始轰炸香港。不久,香港沦陷。很快,日本人开始到处搜寻身在香港的邹韬奋、茅盾、梅兰芳、蔡楚生、司徒慧敏等文化人出任日伪政府的职务。

此时在香港的内地文化人达数百人之多,大部分都是三四十年代从重庆、桂林、上海等地来到香港的。现在,这些文化人再次陷入危机。

此时,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紧急指示在香港的廖承志,要组织力量将聚居在香港的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抢救出来,经广州湾或东江转入后方。

“东纵”游击队领导尹林平报告中共驻香港办事处的廖承志、连贯、乔冠华等人,说游击队已开辟了两条秘密路线,一条是从青山道经过荃湾、元朗进入宝安游击区的陆上交通线,另一条是从九龙至西贡镇,经沙鱼涌进入惠阳游击区的水上交通线,大体可以称为陆上和海上两条线路。

廖承志等人决定,亲自按照营救路线走一遍,做个“前哨”。护送他们的武装力量就是游击队的“短枪队”。所谓“短枪”,指的就是他们配备了驳壳枪,这算是当时比较“高精尖”的武器了。

资料记载,廖承志等人突破香港日军的围困,经由坪山、茶园、淡水,经历几番“险情”后到达惠州。

田心村水祖坑的水源世居正是游击队秘密接待中心,这个屋接待过很多人文化人,包括廖承志。

“廖承志、乔冠华、连贯,大概有三四个人,住在我们二楼的客房。茅盾也到过这里,走陆路都要从这里往惠州那边去,百分之九十都会在这里歇脚。廖承志、乔冠华、连贯他们三个是先过来的,他们走山路。3个人各有特色,一个是高个子,一个是矮个子,一个是胖子。廖承志老家在惠阳陈江,我送他去过他的老家。他的门口有三个竹头,一棵树,我记得很清楚。我们一起四五个人,有短枪队护送回去的。”叶金安先回忆说。

廖承志在改革开放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是副国级的领导人。但是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他一直惦记这户人家,这栋他住过的房子。

廖承志的儿子廖晖担任过港澳办主任,后来他托人拿着廖承志当年在水源世居门前的留影来寻找。叶金安一看照片,一眼就认出了是廖承志。

4、全家帮游击队运子弹,不怕被人报复

除了把房子献出来做抗日情报秘密据点,叶金安一家还冒着生命危险做了很多工作,其中叶金安记得最深刻的是帮游击队运子弹。

“高健找我父母,让他们俩带枪带子弹给他,我老婆当年很小,她也要参加,义无反顾帮助游击队挑钱,运子弹。”叶金安拿着一张母亲的照片给记者比划,“我现在还记得她身上绑着一排排的子弹回家来。”

叶金安回忆,当时国民党军队驻惠阳的一位师长,私下把武器和子弹卖给游击队。游击队需要召集老百姓去惠阳茶园村拿枪和子弹回来。叶金安的父母就假装买荔枝、龙眼,身上绑子弹,装荔枝、龙眼的筐子下面藏了武器挑回来。

叶金安的老伴张凤,就是他当年娶的童养媳,今年也九十二岁了。她告诉记者:“我给游击队挑过钱,整个房都放满了。我从家里帮游击队把钱挑到惠阳小桂,带我们去的小游击队员说,做这份工作很危险的,分分钟会被杀的,你不怕死吗?我说不怕。我挑了两次,到小桂游击区,都是高健安排的,夜里出发天亮才回来,没有地方睡,在稻草堆上过夜,然后白天把东西挑回来了。”

张凤虽然很小,但是对游击队有好感。叶金安回忆,“有一次国民党顽固派的部队来搜山,她就赶紧告诉游击队,游击队从后山跑了。那次以后,个别人就孤立我们家人,说你跟共产党来往了。游击队的人也说,我们走了以后你怎么办?她说由它了,他们要烧房子也没办法了,你们游击队安全就好了。后来我们想到别的地方去放牛,人家都不肯。人家说你这家人跟共产党来往,我们不敢跟你来往。到了晚上,有很多地痞跑来朝水源世居扔石头,天井里被成堆石头砸破瓦弄得到处漏水。第二天晚上高健就派4名短枪队员来伏击,看谁来砸房子。他们收到消息以后没有人再敢来搞事了。”

后来高健就在村里开群众会,说我们来这里是爱护人民的。游击队也帮群众挑水、割禾,和群众关系慢慢就好了,以后就没有发生报复的事情了。

5、别让这段历史被遗忘了

叶金安说,曾生、尹林平、谭天度、叶锋、蓝造、高健、刘先、陈达明、张治平……还有很多人经常在水源世居住。蓝造是葵涌坝岗人,曾组织坝岗抗日自卫队,曾在东纵任第二支队政委。

打败日本人以后,东纵北撤了。高健对叶金安说,你是独生子,你不要跟过去了。叶金安没有跟东纵去烟台,就去香港,在香港负责联络工作,没有北撤的人如果到了香港生活困难,叶金安需要负责他们的生活。

叶金安回忆说,“这是曾生、尹林平交代的任务,我们在香港开了一间铺,名叫万千祥,由蓝造派林文虎负责。这间铺子是卖猪苗(猪仔)的,开在深水埗亚皆老街,实际就是共产党的联络站。我负责安排东江纵队复员去香港做工的那些人,有饭吃没饭吃的,只要属于过去东江纵队的人,我们得管。我记得当时是林文虎给我钱,然后我把钱发给那些人。”

到国共内战时期,叶金安在李群芳、林文虎带领下,做了很多工作。1947年,曾生、李群芳、林文虎斗回来成立护乡团。曾生任惠东宝人民护乡团团长、政委,李群芳任惠东宝人民护乡团第二大队副大队长。叶金安说,“我以前做小鬼跟林文虎,李群芳是班长,林文虎是副班长,他们两个人带我。成立护乡团,李群芳和林文虎两个人就住在水源世居这里。李群芳是龙岗区拦水壆村人,最近才去世。林文虎后来打海南牺牲了,他牺牲的地方竖了一个铜像。”1950年5月24日,中共海军为解放万山群岛组建了一个火力船队,郭庆隆为大队长,林文虎为副大队长。林文虎中弹倒在主炮旁,英勇牺牲。这次战斗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林文虎被追认为全国第一个海军战斗英雄。

1949年中共建立了新的政权,那些激情彭拜的革命者命运各不相同,有的为国捐躯,有的离开了广东,而叶金安则选择回到田心水祖坑的水源世居,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

“东纵游击队的历史,水源世居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据点。当年在这里住过、战斗过的,现在还有几个人活着?我们老两口今年都九十几岁了,我们的愿望就是希望这个地方能赶紧保护、修缮,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点,作为一个纪念场馆,别让这段历史被遗忘了。”采访结束前,叶金安先生反复地表达着他的期待和焦虑。

(许炳新先生为本次采访担任客家话翻译、叶海鹰先生为本文订正付出努力,特别鸣谢!)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