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抗“疫”先锋,更是“夏履桥”——学生眼中的李兰娟院士

战疫一线的 浙大研究生 2021-04-21

故事主人公

李兰娟院士 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

谢娇娇(文中第一人称讲述者)浙江大学医学院2017级博士生


现在是北京时间2月7日中午,而在我所在的美国康州,还是2月6日的夜晚。人们陆续进入梦乡,窗外星光闪烁。我清点打包好一批口罩,明天一早它们就会坐上飞回杭州的航班,被送到浙江大学附属医院的一线前辈们手里。

打包好即将越洋寄送杭州的口罩

在箱子里,我放了鼓励贺卡,上面绘着的正是指引了我前行道路的“慈母”,我的博士生导师——李兰娟院士。



 不忘初心,牢记“医者”使命


“我的本质是一名医生,无论什么时候。李老师常这样说。青年时期的李老师,是靠着助学金读完的中学。中学毕业后,在每个月24块钱工资的代课老师和只有3块钱的赤脚医生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她背起药箱,走家串户,随叫随到。夏履桥全村1300多个村民,没有一个不认识她。

1970年,李兰娟进入原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学习

如今,老师的微信名依旧是“夏履桥”——她的家乡,她医学梦开始的地方。她最关心的,也依旧是患者。我想,正是坚守着这份初心与情怀,李老师才成长为如今人们眼中的“国士”。

作为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国际微生态领域领先和人工肝领域的研究者,李老师冲锋在重大疫情的一线救死扶伤,有决断力和远见,敢于特事特办而非循规蹈矩。2003年SARS肆虐,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老师顶着压力,连夜给卫生部长、省委书记、市委书记打电话说明情况。在老师的催促下,浙江一夜之间隔离了1000多人,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科学隔离的样板。而浙江“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病人的奇迹至今仍为人称道[1]

2013年,新型H7N9病毒在东部省份出现,死亡率高达50%,老师率领团队在5天内确认了病毒的病原,公布了基因序列。发现活禽市场的病毒和患者确诊的病毒基因同源性高达99.4%,她迅速向上级反映,最终,浙江永久关闭了各区市的主城区活禽市场[2]面对病人,她提出了“四抗二平衡”方针,采取“李氏人工肝”清除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措施,让危重症病人5天后脱离ECMO,20天顺利出院。而这套全球医治人数最多、治疗技术最为成熟的人工肝系统,老师不但没有申请专利,还一直在毫无保留地传授与推广。2013年上半年的“H7N9禽流感战役”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浙江省的病死率只有全国的一半,浙大一院的治愈率达80%,比全国高出20%[3]



 衣钵传承,治病救人“为乐”


1952年11月马亦林参加抗美援朝从北朝鲜回国

我老师的老师——马亦林教授,如今92岁高龄,从医70载,至今还坚持在浙一院(注: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同)传染病科门诊坐诊。他穿过抗美援朝的炮火,把衣钵传承给李兰娟院士。李老师接过这个接力棒后,作为学科带头人,不仅带着团队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更是将“中国力量”挺进了世界新发传染病防治的舞台,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国际典范”。“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在这些医学前辈身上,我真切地明白了什么叫做“国士无双”,什么叫做“民族脊梁”。

我能有幸成为这医学传承中的一员,缘起本科时一次课程作业:去采访一位所学领域的前辈。时恰李兰娟院士来做一场讲座,我于是鼓起勇气给她发了邮件,没想到竟收到了回信。我当时问老师为什么选择从医,老师说:“这么多年来我最喜欢的身份还是医生,最大的快乐就是治病救人。现在作为李老师麾下的传染病学方向的一名博士,我在老师的引领下,在理想信念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回望这段故事,我深感缘分的奇妙。

2月1日,老师率树兰医院和浙一院团队奔赴湖北与新冠肺炎开战。实验室部分学生因为要参与科研攻关,特批提前返校。浙江因为医疗队伍和物资调去支援武汉,在二月初又是全国除湖北外疫情最严重的省份,出现了物资紧缺的情况,尤其是集中了全部危重病人的浙一院。我11月开始联合培养,身处大洋彼岸的我,在敬佩与关切之余,决定募集物资支援前线

可是做捐赠不是想的那么容易。困难起起伏伏,情况瞬息万变:起初无货、价格水涨船高;而后航班大批量减少,物流困难;加上中外13小时的时差,工作交接时最难熬的等待……除此之外,募捐过程极为繁复:筹措善款、整理物资、物流清关,一直到送到浙江的一线医生手上,再次鉴定物资是否符合临床使用标准,最后得到回执报告给捐赠方。好在浙江海关为海外捐赠清关开辟了绿色通道,浙大校友会募捐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凌晨四点在浙江前线的医生发来的收到第一批物资的照片

华府加州浙大校友会的第二批物资从旧金山起飞,远渡重洋,31日凌晨四点(北京时间)顺利送达,给浙一院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带去了力量,也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我越来越相信,一腔热血足以make a difference!海内外的浙大人不负竺校长的“求是”嘱托,几十万件物资飞跃山海,一批又一批,带着我们的关切与祝福送到了一线。

李兰娟老师70大寿

18年教师节,李兰娟老师的学生挤满了一屋子,她高兴地说道:“我今年70了,手中的接力棒要传下去。希望同学们快快成长,茁壮成长,医学发展需要后继有人。”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里。

我曾也看到一些伤医的新闻,我们也有迷茫和困顿,犹豫是否该继续临床医学这条路。身边亲朋也有所不解:医学的女院士和女博士,为什么非要去研究“大便”和“细菌”这些“不体面”的东西?现在,我能想到的回答,便是曾经老师的那句:“我喜欢医生这个职业,解除病人痛苦是我一生的追求。

最后,“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造福人民”———我们李老师常挂嘴边的座右铭,与大家共勉!


愿所有浙大人都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坚守自己热爱的岗位

追求自己不尽的事业

攻坚克难,盼暖春来

待到杭城花开,我们浙大见!


特别约稿

征稿主题:

战“疫”时期的浙大人

征稿内容:

战“疫”时期研究生中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新动态、好做法、研究生中的正能量事迹或先进典型人物。

投稿形式:

摄影、视频或可挖掘的简短文字材料均可,浙大新媒工作团队将后续跟进。

文字要求:

写明相关学院、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投稿方式(以下两种方式均可):

1.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表单填写相关信息

2. 将材料发至邮箱zdyjs2020@163.com 

注意事项:

1. 投稿截止日期为2.15日12:00

2. 有任何疑问请在后台留言





推荐阅读






1.笔尖流溢希望,她画出了“孩子们看得懂的防疫漫画”

2.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为浙大研究生党员点赞!

3.云公益,在服务中汇聚微光

4.2019,我最舍不得删掉这张照片...

5.@五湖四海的浙大学子:这个寒假怎么“宅”?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部分源自网络

文字 | 谢娇娇、浙江大学研究生理论宣讲团、谢雨澄、卞夕瑶、谢雨辰

数据来源 | [1]新华网 、[2]新民晚报、[3]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编辑 | 高超奇

责任编辑 | 李建新、谢雨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