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总@你!这是所有工会人的2015年成绩单!
2015年7月下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国总工会开展中央群团机关改革试点。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的直接领导下,全总迅速成立了由李玉赋任组长,党组、书记处成员参加的全总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从强化思想武装、认真查找问题、深入调研论证、精心研提措施、广泛征求意见等5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制定了《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在制定《试点方案》过程中,全总着重从4个方面进行把握,即增强“三性”、去除“四化”、做强基层、着力创新。
与此同时,上海市、重庆市总工会按照市委统一部署,也在积极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各地工会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工会工作呈现改革创新的强劲势头。
2015年全国工会为积极推动做好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交上的成绩单令人眼前一亮:仅全国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建筑项目、物流(快递)业、家庭服务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五大重点区域、行业新发展农民工会员就有千万人。
组织起来才能切实维权。各级工会坚持以农民工需求为导向,重点维护农民工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工资报酬、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等权益,把困难农民工纳入职工帮扶体系,为广大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举办“中国梦•劳动美”——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五一”期间累计超过1.5亿名观众收看了特别节目的播出;举办“中国梦•劳动美”全国职工法律知识竞赛,吸引8000多万职工参与;组织“中国梦•劳动美”工会网络评论征文活动,发表评论文章500多篇,网民点击阅读1.9亿次……
与此同时,工会系统开展了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和技能大赛。包括开展重大工程和促进区域发展全国示范性劳动竞赛、“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着力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劳动竞赛,184.3万家已建工会企业开展了劳动竞赛,参与职工8160.9万人;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首席技师”、“首席员工”示范作用;举办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论坛、第十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等,引导广大职工在岗位创新实践中成长成才。
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矢志报国的精神打动了亿万职工,也让“大国工匠”备受关注。
为此,全总改革试点方案中将“大国工匠”写入工会工作品牌,改善劳动模范评选宣传和管理服务,继续提高基层一线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在劳模评选中的比例,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宣传进入黄金时段、重要版面。
“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基于这一认识,《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5~2019年)》提出了操作性更强的方案——到2019年,建立起资源集成、形式多样、贴近职工、务实有效的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模式,培育形成一批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品牌项目,建设起覆盖全体职工的内容丰富、高效便捷的信息化职工学习培训服务平台。
——各级工会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线,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特殊职工群体为重点,突出维护职工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劳动经济权益。
——积极推进集体协商。目前,全国共签订集体合同266.5万份。
——大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全国已建工会的企事业单位单独建立职代会制度的有479.4万家,实行厂务公开的有459.0万家,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覆盖中小企业186.9万家。
——继续深入推进实施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参与国家三方起草修改《关于加强劳动关系动态监测和形势分析研判的意见》,推动建立劳动关系动态监测和形势分析研判制度。
2015年,全总明确提出,要构建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服务职工体系。包括拓展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服务中心)和站点服务功能,推动政策帮扶、制度保障,发展职工互助项目,实行普惠性服务;做实做细送温暖工作,为困难职工群体提供精准帮扶、精准脱困。
目前,全国已建起3515个县以上工会帮扶中心和21.1万个基层帮扶点,为职工提供包括困难帮扶、信访接待、政策咨询、职工互助、法律援助、职业介绍等全方位服务。
2015年,各级工会协助铁路、交通运输等部门帮助485万人次农民工平安返乡;金秋助学活动筹集资金11.9亿元,发放助学款11.7亿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 59.3万人;为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联系单位1.2万家,提供岗位7.7万个。
在实施送温暖、金秋助学和农民工平安返乡等活动的同时,工会努力通过多种渠道提供“制度保障”,做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全总直接指导地方工会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就达1669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8946万元。 全总指导各级工会履行劳动法律监督职能,并推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法庭,促进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和审判制度,简化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畅通职工维权渠道。
2015年是“六五”普法收官之年,全总及各省(区、市)总工会参与了60余部保障职工和工会组织权益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全国有23个省(区、市)总工会建立法律顾问机构;各级工会运用“互联网+”方式,打造了以“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为主体的工会普法网络……
维护职工的劳动安全健康权,始终是全总和各级工会关注的焦点。新修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就是工会源头参与的最好范例。
值得一提的是,工会连续多年推动开展了“安康杯”竞赛,已成为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深化“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模式”,推广了专项集体合同。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16.2万份,覆盖职工1831.7万人。
此外,全总和各级工会重点关注建筑业、采矿业等高危行业安全防护工作,在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落实等方面有效帮助农民工;积极参与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表明工会态度,依法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尤其是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群众性安全隐患排查活动,使安全隐患的发现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
全文详见《工人日报》
猜你喜欢
本期编辑:赵晨晨 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