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桑叶、黑芝麻:让老人从头到脚都通补

2017-09-22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导读

不知不觉中中国等国都已迈入高龄化时代,“银色浪潮”给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严峻考验。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老年痴呆症等银发族常见疾病,已不再是抽象的专业名词,而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一些难题。家中若有老人身体不太舒服,总会令人牵肠挂肚,因此,平日注重养生保健,便显得十分重要。

 

在临床上接触的大量患者,常常使我感叹、着急。因为人到老年,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衰退,体质也变得较虚。有人白天还好好的,但是一觉醒来,嘴角歪了、说话不清楚了,连平日惯常走路的双脚,也迈不出步伐了,这其实是已经“中风”的表现。

 

还有些人,手不停地抖,头也不由自主地摇,想要拿个东西,身体都不听使唤,更不要说穿针引线,去医院检查,才知道罹患了“帕金森氏症”。还有些年轻人,由于过度疲劳和身体亏虚,一觉醒来后,变得嘴歪眼斜,那是风邪成功袭击身体的征象,往往会导致难看的“面瘫”。

 

风证均为肝病的范围

 

其实,哆嗦、发抖等,都是肌肉在不停地不自主跳动,这些在中医来讲都是“风症”,跟“肝”有莫大的关系。《黄帝内经》中早就说到,“诸风掉玄,皆属于肝”,也就是说凡是风证,不论外风、内风,有摇摆不定、眩晕等以动为主症的,均为肝病的范围。

黑芝麻

 

桑叶黑芝麻糊:清肝明目,预防风症 

【材料】黑芝麻500克,桑叶500克。

【做法】将黑芝麻及桑叶掺在一起,用果汁机或食物调理机打成细粉,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每天三次,每次10克,用勺子舀着吃。

 

你可以去药店买500克黑芝麻、500克桑叶,然后掺在一起,用自家的果汁机或食物调理机打成细粉,每天三次、每次10克,用勺子舀着吃,既方便又保健。

 

桑叶味甘、苦,性寒,可以入肝、肺经,有很好的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效。黑芝麻味甘,性平,可以入肝、肾、大肠经,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

 

桑叶和黑芝麻的结合,一个绿、一个黑,青入肝,黑入肾,“肝肾同源”也叫“乙癸同源”,就是滋补肝肾的好食物。

 

中医里的“肝肾同源”也叫“乙癸同源”,“桑叶黑芝麻糊”充分地体现“乙癸同源,疗风疾”的特点,也就是说将肝和肾的毛病一起治了。因此,除了上面提到与风有关的一些症状,像老年人因肾虚而导致腰膝酸软、频尿、尿不干净,或因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导致的口干舌燥、头晕、视线模糊等,都可使用此方。

 

》》编者补充:桑麻丸(摘自“九拙堂的博客”)

桑麻丸,又叫扶桑至宝丹、扶桑丸,源自明朝御医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

 

《寿世保元》称:“服至半年之后。精力转生。诸病不作。久服不已。自登上寿。老人服之。步健眼明。又能消痰生津。补髓添精。功效不细”

 

 《名医别录》谓之“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延年。”《抱朴子》则云服之能使人“耐风湿,补衰老。”这都说明桑麻丸有延年益寿作用,久服使人容颜不老,青春常驻。

 

 《寿世保元》称:“三月之后。体生轸粟。此是药力所行。慎勿惊畏。旋则遍体光洁。如凝脂然。”

 

古书上说,服用桑麻丸一段时间,部分人会全身长疹子,白色的像鸡皮疙瘩一样的疹子。我想可能样子类似白头粉刺吧。这是药力到了的自然现象,原文中说,继续服用,等疹子消了之后,会肤如凝脂,全身像换了皮骨一样。

 

 因此,清朝的记录中,说桑麻丸有美容的作用,也是因为这个。桑麻丸特别适合老年人服用,长期吃可以预防中风,调理部分高血压,调理干燥型便秘等。

 

桑麻丸由九制黑芝麻、霜桑叶粉、炼过的土蜂蜜制成,有步健眼明,须白返黑,消痰生津,补髓添精,祛肝风,润五脏的功效。《名医别录》谓之“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延年。

 

【功效】

桑麻丸有步健眼明,须白返黑,消痰生津,补髓添精,祛肝风,润五脏的功效。对于干燥型便秘,少年白头,头昏眼花、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肾虚,火气大,眼睛常常难受,一到春天容易头晕多梦都有比较好的效果。特别是老年人,长期吃可以预防中风,调理部分高血压,调理干燥型便秘。

 

【注意】

孕产妇,小孩,糖尿病人不适合吃,月经期间,生病期间暂停,哺乳期,血液病请咨询专业医师。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