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家庭就是一部宫斗剧?
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友心人yosum@qq.com
友心人是一个心理学人的分享社区,如果你觉得我们做得还不错,请点击上面的友心人关注,支持我们吧!
有人觉得家庭就是无时无刻都在斗争的一出好戏;有人觉得家就是一间旅馆。家庭究竟是什么?来看看家庭治疗师梁鸿儒对它的解读。
对家庭的看法和其他人很不一样的A君:
小时候觉得除了责任就是责任。我爸妈的结合是父母之命,我父亲并不乐意,因此彼此很冷漠,没什么交流更不会吵架,母亲逆来顺受,顺从我奶奶。而我也有叔娘因为婆媳不和不往来的。
我家姐姐,哥哥和我,性格各不相同。早年离家求学的大姐比较积极乐观开朗,跟在父母身边比较久的哥哥和更久的我比较内向、阴郁、给人距离感。在家里和外面有反差的两面性。
一人分演两角的梁大叔曰:
家庭本来就是一种社会制度,它的存在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它具有非常功利的一面。例如,你一个人是买不起房子的,只能住桥底,但是一家人合起来就可以了。所以为了家庭能正常运作,每个家庭成员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部分的个性,来保障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行。
“比较内向、阴郁、给人距离感”并不是你的问题,只是你姐姐托了你的福,才能自由自在地在外面闯荡;你呢?你也托了姐姐的福,才能安心内向,因为如果一个家庭所有成员都内向,这个家庭就会缺乏外在的支持,也是前途黯淡。你陪伴了父母,她开拓了家庭的视野。而作为独生子女的我,就要在两个角色中间来回切换了。我不知道对你来说,有得换是不是很重要。不过我们都一样没得挑就是了。
家庭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像手与手指:各有长短,分工合作,不然连饭都吃不上。不过不妨和你姐姐商量一下,大家换着来玩玩,轮班行不行?
不知道是树的哪一部分的B君:
家庭是一颗树,每个世代都有一个人来做树干,有他(她)在,大家就可以安心,这棵树的枝叶向各个方向生长,树就长大长好。都往一个地方看,树枝纠在一起,大树就容易干枯甚至死了。
预感自己要做树干的梁大叔:有空安慰下树干,TA压力挺大的。
小时候很羡慕同龄人受父母疼爱的C君:
也许受儿时影响,觉得现在所处的家庭是责任,还有冷漠、冷暴力、无奈、父权和背叛。那一辈别人的家庭是爱、责任和子女。
开始做自己父母的梁大叔曰:
小时候我们都很弱鸡,等着父母来保护来打救,不然随时可能死掉。但是长大了呢?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成熟是当自己的父母。这是必经阶段,是你当孩子的父母和你父母的父母的必经阶段。
我见过不少忧伤的年轻人希望父母能跟他们说声对不起。但其实父母在苍茫的人海中其实也是很弱鸡,他们当年也刚刚从忧伤的年轻人阶段,进入忧郁的中年人阶段,只不过他们努力在你面前营造一个很强大的假象,企图让你对世界抱有希望。
于是,他们其实没有资格向自己的子女道歉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能力为自己的过错负责。要是这样的他们道歉了,是骗人,继续营造假象,继续承担不属于他们的责任,继续挡在孩子与世界之间,让孩子长不大。
所以嘛,让自己强大起来,然后自己安慰自己吧。这是最具有可行性的做法。
生活在家庭这一磨练的战场的D君:
只要活着,就得战斗。与父母斗,与兄嫂斗,与七大姑八大姨,大堂兄小表弟斗,最重要的是还和自己斗。家庭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战争史。
毛主席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梁大叔弱弱地问一句:“谁给你粮草的?”
也觉得家是一出戏的E君:
家庭就是每个被赋予角色的独立的个体串联而成演的舞台剧。剧情发展跌宕起伏抑或平淡取决于每个演员的内心诉求。
每天都在看家庭剧的梁大叔曰:
你也不能忽略观众们的诉求吧?不然谁给你买票?没收入这台戏还演得下去么?
外在环境对家庭影响很大,家长可能会因为正在供房子而不愿意放弃无聊但是收入高的工作,经济条件差会导致破产并严重影响家庭生活,改革开放为沿海地区带来了大量热钱的同时commercial sex也相当容易获得,自然制造很多家庭伦常的动乱;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家庭是整个社会机器的其中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台上演什么戏,太多的时候,不全是演员说了算的。
学生的F君:
我觉得家庭越来越像旅馆。一周只有一天在家,而且还要小心翼翼。说起学校的事只会被教训不要做那样那样的事,幼时的开心越来越少
咨询时小心翼翼的梁大叔曰:
快乐时要制造出来的,还要有技巧地制造。小时候的快乐随手可得,看见太阳上山下山都能欢腾,现在看见玛丽莲梦露复活都只会“呵呵,假的吧?”。所以长大了就要做一些小时候不做的事情:小时候被爱,长大了,当然要造爱!Make it!
至于需要什么技巧才是好技巧?主要看对方舒不舒服。
正能量的G君:
能够得到一丝安宁的地方。能够在哪怕全世界都反对你的时候得到支持得到正能量的地方。能够各种犯二各种没下限,看到的人却只是各种吐槽你,然后做出比你更二的事情,而不会鄙视你的地方。
看得开怀的梁大叔说:谢谢你给我们带来正能量。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每周五,树洞回声,准时开放。
你想对树洞说什么?请直接私信我们。你的问题够好玩够奇葩,就有可能被AI酱选中来回答。
梁鸿儒
家庭治疗师,友家人心理成长中心临床主管,《北京青年报》心理专栏作者。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学士,香港大学婚姻与家庭治疗硕士课程首位大陆毕业生,师从华人家庭治疗专家李维榕博士,累积过千小时临床心理咨询经验。常受邀参与讲座和心理健康节目。擅长从家庭入手处理心理问题,服务对象从精神障碍康复者、释囚人员,黑社会大佬到大学教授、政府官员和富商。微信公众号:srxmfrcenter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回复关键字获得相应内容:
意识|我们距离超验骇客有多远?
书单|学心理学不知道该看什么?
求助指南|想做心理咨询怎么办?
分手|想分手,却舍不得?
读心|心理学人能读心吗?
何式凝|爱与扑街的关系?
加入友心人|想和我们一起干心理学?
↓点击关注友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