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男是女?真不是上帝说了算 | 性别课回顾

2016-09-06 柯晗 友心人


小友说:现在这个世界,你会听到娘炮、女汉子等词,觉得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了,但其实男人和女人的界限就只是根据性征去划分的吗?


(温馨提示:此文特长,建议先转再看。)


本次性别自我探索课程(点击查看)主要以分享课的形式来进行,即老师分享自己对性别认同及性取向的想法,同时帮助大家进行自己思考,最后老师会对每一个问题做出总结。

 



上课前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何看出一个人是男还是女?


大家的思考都非常不错,比如说有关注在生理上的同学就会明确地提出看第二性征,然后看性器官等等。也有人提出非常特别的想法(有LGBT精神的观点),即看他怎么去看待自己


看一个人如何去认知自己,问他自己的意见。如果她觉得自己是异性恋,即使她是一个女性的身体,跟一个女性在恋爱,你也要尊重她是一个异性恋,这是一个很棒的观点。



有时候自己内心也迷茫自己的性别


其实今天从这个问题展开,是因为我们通常认为从生理上判断一个人是男孩或女孩是非常确定、可信的标准。那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从医学上判断男女,一直都是比较模糊的状况。我们知道判断新生儿性别的时候,是通过B超观察外生殖器,看婴儿是具有阴茎还是阴蒂,生出来的时候也会是看外生殖器。如果说妈妈在生产之前做了羊膜穿刺,那就是看染色体。假如很确定有两条X的染色体,医学上就会把他判断为女性。但是实际上并不是百分之百确定的标准。


我们都知道会有性别如雌雄同体的人,在性别发育的过程中,阴茎的特性发育比较突出,实际上这个人是有阴茎和卵巢的。那么在他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根据本身染色体的状况,他的另一个性症就会慢慢凸现出来。


知乎上面有一个变性人的答主,他出生时有阴茎,作为一个男孩子成长到青春期。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下体出血后,去医院检查却发现他来月经了。在检查了染色体之后,发现他的染色体是两条X。也就是说他出身的时候性别体现为有阴茎,医生就把他判断为一名男孩。可是随着他性成熟后,女性的部分开始体现出来,即染色体中XX的部分开始体现出来。最后通过手术,他在身体上完全变成女孩。这个情况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他的染色体让他一直无法保持作为男性的性征。


我们谈到这个问题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概念,就是性别这个问题,就算医学也无法百分一百确定情况



金老师是从男性转为女性的完美案例


最近还有一个很不错的例子,是参加巴西奥运会短跑的一名女选手,她被查出既没有卵巢也没有子宫,而且她的睾丸酮激素水平还是正常女性的三倍。


前几次课已经介绍过睾丸酮这个激素的概念,这个激素通常在男性身体的水平会比较高一点。像她这样的情况,奥组委就有指出说,她就像自带兴奋剂一样。而且,睾丸酮激素比较高,没有子宫和卵巢,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判断生理这些特点,她是否不能作为一名女性选手来参加奥运会呢?


在上世纪60年代,奥运会就会检验女选手是否符合性别判断标准。一开始它的检验标准就和我们之前所说的一样,从生理上检验。它经历了很多阶段的变化,比如说查染色体、查荷尔蒙水平、检查第二性征(胸部、子宫、卵巢)、查外生殖器等。


整个过程就像差缺补漏一样,有时候发现查出染色体跟荷尔蒙的水平不一致; 有时候是荷尔蒙水平跟生殖器又不一致。在确定人类性别的过程中,像是染色体、性腺、荷尔蒙水平……这些事物在互相之间很可能会存在不一致。简单的判定一个人是男是女的问题,是非常困难和模糊的,而且不一致的情况存在并不少数。

 
真的有必要测那么复杂,不然你们认得出这个帅气的身影是傅园慧吗?



 

性别认同就是你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可程度,从这个概念中看出,文化塑造的性别角色在性别中作用十分重要。


课前有人提出性别认同障碍这个概念,这里要纠正一下。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这个词已经不再被使用了,现在代替它的是性别不安症(Gender Dysphoria)这个词。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在暗示这是一个疾病,其实随着平等意识的提高,会发现这可能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性别认同障碍这个词已经被摒弃了。


性别不安症(Gender Dysphoria)的定义是什么呢?它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面无法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然后不认同生理性别带来的标签和社会形象,所以他会认为自己属于另一个性别。


这种性别认同差异的发生与文化有非常强的相关,是在生理上对于文化性别塑造的角色差距产生不认同,所以它跟文化所塑造的性别角色有关系。这种不认同的痛苦虽然会表现为自己身体出了差错,即体征性的不安。但它实际上是对社会赋予的性别形象不认同,只是表现为体征性的痛苦。这是因为我们接受了一套文化灌输的性别形象,所以才会觉得身体有错。



戏里戏外,有时候分不清


试想一下如果不存在文化上对男女性别的规定,处于一个特殊的文化氛围。即一个人可以穿裙子,长着阴茎,可是他被允许与另一个长着阴茎的人恋爱和发生关系,甚至结婚并且扮演妻子的角色。那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错的想法,不需要通过手术、吃药或去穿裙子维持女性的形象,跟另一个生理上的男子谈恋爱,作为一个女性角色。所谓性别认同是跟文化塑造的性别角色高度相关的一个概念,性别不安症(Gender Dysphoria)也是跟文化高度相关的一个概念。


谈到性别认同,就必须谈到LGBT这个群体。LGBT这个群体指的是女同性恋、男同性恋,还有双性恋,包括男性心里认为自己是女性,女性心里认为自己是男性以及性别认知、性取向比较模糊的人群。


一开始介绍到了性别判定的模糊性,之前的课程中介绍性别有可能是光谱化的存在,在极端的男性化和极端的女性化中,每个人都像是流动地分布在在光带上面。如果性别是流动性的,那性别认同也就是流动的,难以定义的。



我一直相信,性别是可以流动的


课前的调研中有一个同学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她提出:所谓的认同必须有一个标准出来作为前提,不同社会对同一性别认同的标准不一样。那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这个社会里的标准她能认同,没有出现性别认同障碍。在另一个社会里,她就不能同社会对他的性别标准,出现性别认同障碍呢?


这个状况确实是可能存在的,即这种性别角色存在的一些流动性和变化性。 先举大家身边的都可能见到的例子:


如果大家没有去过泰国,可能在各种媒体上面会看到人妖,当你看到他们,就会发现他们在动作、身体特征、神态细节上面特别的女性化。特别是女孩子会感叹说她们比自己更像女人。


还有一些例子,比如金星。金星是比较著名的变性人。原本是一个生理上的男性,变成了女性后就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劝人结婚、一个典型的大婆形象,就居委会阿姨一样,每天在非常贤惠的劝你结婚,女性应该怎样,穿着打扮,非常典型的女性化形象。


很多有关GAY的例子,很多男化妆师和男造型师他为女性造型,本身的形象非常女性化。也有有一些顶级服装设计师他是GAY,他为女性设计服装,那他设计出来的服装就特别符合女性形象,充满美感。


又比如说黑天鹅电影里面的芭蕾舞教练,他是一名男性,可是他在教导女孩子如何通过表达自己的欲望展现自己女性的身体美。再反过来说一个例子,宝冢(歌剧团)它里面是分男爵还有女爵的。男爵的那些女生们会展显现出非常典型、理想化的美男子形象。



《黑天鹅》中的教练


现实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人生理上是男性,但是很好的体现出一整套女性特征,并且他能够反过来教导女人如何去做女人,如何去塑造变得更女人。反过来也有一些生理上是女性的人,她可以很好的通过模仿、训练、演练,表现出一个很棒的美男子形象。


这其实说明了什么?我跟学习性别研究的朋友交流时,学到一个概念化知识:即所谓性别化形象是可以复制、学习、传授的一整套行为模式。在这个复制、传授的过程中,他这个模式的细节就会被不断地强调和固定下来。

 


 

上节课提到的,在思考女性的问题中要注意到其他交叉性的问题。比如说阶级性,当谈到如何成为更好的女性模式时,很多阶级性的特征在里面。我们长大后渐渐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女人,学化妆保养、护肤、美甲、搭配。就像上节课所说的,能美甲和化妆的女性是有一定收入的人。所以在这种驯化女性的模式化工作复制过程当中,阶级特征是一直存在的。



化妆真是很神奇的东西


最初几节课说女性化和男性化本身的表现是由激素作为基础的。比如说睾丸酮会让我们好像更勇于冒险,然后脾气更加暴躁。雌性激素和孕激素会让我们的性格变得更加柔顺,同时这些特性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是复杂、流动的。它很少存在一个非常典型的男性化形象,也很少存在一个百分之百的女性化形象。


这些表现出来的特征,比如勇猛、冲动本身就赋予了性别的特征,我们会认为这些表现会更加的男性化,所以在表达它的过程中就已经带有性别特征。教化抹平了每个人身边表达出的这种多样性和变化。


在我个人的体验中,我就有非常男性化的一面。经常说话会显得很粗心,很爱讲道理。我曾被男性的朋友批评过,说我出门不带纸巾。当我出现很爱讲理,很爱跟别人争论的时候,我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太专制了,好像很不可爱。在公开场合的时候,就不敢大声说太多东西。这是我曾经被教化过关于女性怎样做才可爱的性别角色准则,而我在做一些违反这些性别角色准则的事情时,就会觉得自己不可爱,对自己的评价下降,对自己的认同出现焦虑。这种影响是十分不自觉的,就好像男生如果不表达出强硬,反而犹豫、唯唯诺诺的话就会被讥笑,说他不像个男人等等。



有时候man起来我自己都怕


最近的文化开始出现一些通过类别来接受一个多样化的特征。比如说天然呆这个词,来形容比较粗心,这个词不符合传统对女性要求,女性是细心、照顾周到的看法。这是我们的文化通过增多类别来逐渐往包容心强的方向去进步。


说到类别这个词,是不是通过划分更多的类别,就会更加的开放和更加的包容?其实类别这个词本身就限制了我们对人的理解,因为人体和文化中的许多变化是非常难归类的。

 


 

性取向是什么呢?


它是指一个人在情感和性上面,对男性或女性有哪种形态的持久吸引,也就是你的性偏好。它已经包括了情感上面和生理上面两个纬度,甚至包括一些其他的纬度。通常性取向是比较明了和确定的,假如你问一个人的性取向,他可能会觉得比较奇怪。像我比较清晰自己是一个异性恋,因为自己喜欢男性且一直交的都是男朋友。


但是也有可能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性取向上面的认知并非完整。比如说我身边有一些女孩子的性取向并非稳定,她们会和男生交往,又与女生交往,就是很多人“弯弯直直”的相互变化。



大魔王多直率


那女孩子是不是在性取向方面处于一个比较容易不固定的状态?


我跟一些性别研究的朋友讨论过,他们介绍了一个比较新鲜的理论给我:强制异性恋它是指女性体现为异性恋,她的这种性取向有可能是教化过来的结果。从小作为一个女孩子被抚养的时候,一切有关性或爱情的想象都是被往一个单一的异性恋方面引导。


很多关于爱情的故事都是发生在男人和女人之间。那我们以后对于婚姻和关系的想象首先前提是找一个男人,甚至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说,以后结婚或者找伴侣是个男的就行了。前提都是要和一个男性在一起。


关于性的想象和教导,也都是同样:女性的身体要跟一个男性的身体发生关系才叫性。比如说我们要跟一个长着阴茎的身体在一起,才会有性行为。那性行为就是发生在阴茎和阴道(阴蒂)之间的一个场景。


女性对性取向的想象是被限制的,恋爱的对象是没有选择的并指向男性,当然对男性也亦然。可是为什么我们会特别提出对于女性的强制异性恋呢?



只是刚好喜欢了和自己性别相同的人


强制异性恋这个理论是由一个叫安卓娜•瑞许(Adrienne Rich)的女同志女性主义理论家在1980年的文章中提出,解释我们身边一些由“弯”转“直”,又由“直”转“弯”的女孩,她们性取向流动过程的原因。她在文中列举了8种方法:文化如何通过训诫和教化女性,然后让她们认同自己是异性恋。


  • 包括限制和否认女性的性欲,通过否认性欲让女性对于性、性欲和自己的身体都缺乏想象力

  • 比如说强制把男性的取向加给女性

  • 通过限制物理的活动范围,物化女性(降低女人作为一个人的认识)

  • 剥夺女性的创造力(对知识、社会认知的可能性、机会)

  • 通过减少女性获得知识的渠道来稍减女性的想象力,来使女性就会安于一个受限和传动的角色里面,接受自己是一个异性恋

  • 让女性没有机会去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是一名异性恋这个问题


当然这一系列的总结是通过观察一直以来的一些现象和对于女性所做的事情。   它不是从性别上面有意识的完成这件事情,而是默认为一套社会规范。即女孩子们对于自己是否同性恋的这一倾向十分不敏感,甚至对同性朋友产生过依恋,可是因为并不敏感以及对这种想象力的缺乏,没有去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同性恋的这个想法。



遇见你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喜欢女生


我们在十几岁的时候,甚至是到现在,我们会有闺蜜。


比如我曾经有十分友好的朋友,我朋友曾经不止一次的交流过这种感受。她经常和她的女性密友经历像是热恋的过程,两个人交往十分密切,每天不停的聊天,然后见面一起出去,非常亲密,就发生像是独占欲,当她发现这个女孩子开始与其他人交往,她就会爆发出强烈吃醋的情绪。会有像是权利争夺的那么一个阶段,跟这个女性朋友闹掰,她说起来会感觉非常的奇怪,自己怎么会发生这种行为。


其实这种关系对我们说来和爱情是非常相似的,爱情也是有独占性。爱情也是会吃醋,呈现出初期一个互相需要非常亲密的一个阶段。那么我们之前并没有往这方面去思考,是因为缺乏想象力,没有去定义这种感情。


实际上这种感情可能已经发生了许多次了。即通常我们用类别来分开友情、亲情、爱情等感情,是无法概括它们的。因为感情本身也是流动的,其中的成分非常复杂。比如认为女性之间的友情,是否真的是友情呢?其中含有许多类似爱情的互相依恋成分。


性取向其实也包括你在感情上面的依恋是指向男性还是女性的,我们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就会体验到跟自己的伴侣达到的依恋程度没有和自己朋友强,甚至是更依赖自己的一个闺蜜,而不是自己的男朋友。



简直难舍难分,和连体婴一样


通常性取向会比较简单的认为只要是对哪个性别有性趣就是哪个性取向。比如我对男性有性欲,那我的性取向就是男性。但是性欲这个方面其实并不只针对男性有性趣,而是被教给了如何只对男性产生性趣,而没有去探索过你自己是否对女性有性欲这个事情。


另外一个点是,这种取向并不是一定需要性欲,即有可能是感情上的依恋而喜欢这个,精神上的指向是这个人,其中没有性欲。


你可能会喜欢:《直与弯的心理学:一篇文章重新让你认识自己的性取向》

 


 

从性取向的流动性中衍生出来一个问题:关系中的认同。就像是我最早是会关注发在闲情上的话题,而后来这些话题就蔓延到微博上,即有一些腐女他会因为内心对男男做爱的幻想,发展出一个行为:去爆自己男朋友的菊花,甚至是用手指,很多实体探索的例子。


男孩子会觉得比较难受,但一来因为是自己女朋友,二来是人比较好,便去配合她。有一些男孩子从中发现自己比较享受肛交。这体现出一个很有趣的结论,就是我们在本身异性恋的关系中就存在许多潜在的性别认同,多样化的性别认同。比如女性给自己男朋友爆菊的状况下,女性是代入了传统的男性角色,而男性则代入了传统的女性角色里面。这是在异性恋的性爱关系底下出现了一个关系的反转,类似同性恋的性爱方式。



不要哭,我会对你负责的


我比较喜欢一个关于女权的个人号叫:大湿姐。大师姐是以意淫和演干鱼老师非常出名,干鱼老师是一个非常温文的男性形象。有一天大湿姐开玩笑说自己只喜欢零号和女性。零号就是所谓的同性关系里面扮演女性角色的那一方。这个描述本身就带有了许多刻板印象在里面,通过这句话我意识到其实我一直也只喜欢零号类型的男生和女生,即我喜欢极端男性化的男性(非常有男人味的男性)是几乎没有的情况,比较多是喜欢像零号一样,比较柔弱,带有十分强的女性气质。


意识到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体中存在很多的性别认同和性取向认同。比如说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带有双性恋倾向的,但目前依然是异性恋,也不存在性别不安症的情况。我的性取向认同呢?实际上是喜欢零号,作为非男性身份喜欢一个类似同性恋的关系中男性的形象和女生。这个细节本身是很复杂的,难以描述。


其实男同性恋并不存在攻或者受,他们现实中的性爱关系是变动的,有时候是你作为主动一方,有时候是我作为主动一方。其实这种关系存在一个固定的角色,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想象。大家回想一下在亲密关系中,是否存在由性取向的微妙变化和流动带来关系的变化。



有时你主动,有时我主动,这样才有乐趣啊


比如说你处于一个比较强势的角色中,有可能你和对方传统的性别角色就会产生转变。或当你认同转变后,你和对方的关系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在性生活中的细节,有时候你会想主动或被动。有一些女生会说,为什么今天我会比较享受主动,为什么我今天会比较享受被动。都可以用这个视角来思考一下。




有一个朋友提到说,有可能是因为文化的变化,性别认同才不断地发生变化。之前跟大家提到说会有很多女孩子发现自己性取向发生不断变化的过程


我有一个朋友青春期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美国生长。而在青春期前后都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中国生活,就是我们在互相描述经验的时候,她就发现自己的性别取向分别在中国和美国的情况下是不一样的。


在中国的时候,性别认同是偏中性,她“弯”了的情况也是在中国发生的。回到美国的文化中,她发现她是一个传统的女性角色,并没有发现“弯”的情况。所以这是一个在不同文化下的性别认同差异很好的例子,因为身边不同的群体会影响你性别的认同发生改变。 



很多女生都有掰弯别人的能力


假设我们不去更换大的文化背景,在小的微观文化背景下转变,这也会对性别的认同造成转变。比如说交了一群非常女性化的男性朋友,那么在你自己身体内的男性化特质好像就会十分突出,特别觉得自己不像一个女人。如果你是去到一个特别男性化的女性朋友当中,你会觉得自己很舒适。就像今天这个群体中有很多女孩子提到过自己是双性恋,但如果你在一个对于双性恋不那么认同的群体中,你可能会感觉到十分难堪。


在讨论的时候,有一个同学问强制异性恋和异性恋霸权是不是同一回事?其实应该是同一回事的,在被训诫成一个异性恋为主的社会,那异性恋在许多细节上所说的爱情被默认为男人和女人之间发生的。


今天在和嘉宾聊天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在腾讯里面输入爱情这两个字,就直接给出了一男一女两个企鹅亲吻的一个图标。就像苹果重新调整了代表亲密和爱情的图标,从一男一女的亲吻扩充到男男、女女甚至是在不同的肤色间也有。其实这是为了消除异性恋霸权而在努力。



love has no gender


我想说一下腐文化的问题,我觉得跟流动的性取向有一些关系。就有一位同学说他读到的文献中了解到有关腐文化的,而我个人对腐文化也有一些研究。


它是起源于英国在工业革命的之后,女性开始有工作和自己的收入便产生一种对现实中男性角色的不满。它在幻想中塑造出自己理想中的男性,但由于社会否认女性的性欲、性压抑文化的存在,使他们不敢把自己放在幻想中的女性角色位置,于是把自己藏在另一个男性角色后面,然后就产生了女性化男同的这个状况。


这样的基础我认为是有道理的,根据我今天观察东亚的同人圈和西方同人圈会有一些的不同,似乎可以解释成由文化不同对女性造成的差异是不一样的。


东亚的同人圈更多的是CP,并且在这个结对的角色中,攻受倾向于比较固定,不可逆转成受的一方反过来作为攻得一方存在。其实更多的反应了我们文化中对于性别角色固话的印象。


比如西方文化圈的小歪文,没有那么强调攻受配对的情况,而是像我们刚才说更多的是你主动还是我主动,纯粹的同性间肉欲。这可能体现了它们西方文化中,性别刻板印象并没有那么强烈。



图片均源自网络


-end-


你可能会喜欢:


「一日一小变 」

发短信


转发推文这条给你身边的同性恋朋友

告诉ta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转载前请阅读友心人(微信号:yosumn)《点这里阅读转载须知》,如需加入白名单,请提供微信公众号ID。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回复这些关键词,可看文章:| 职场 | 职场压力 | 决策 | 

| 性取向 | 失恋 | 婚姻 | 假性亲密关系 | 母亲 | 亲子 | 欺凌 | 出轨 | 

| 友心影院 | 友问 | 小变 | 友分享 | 电影 | 友一推 | 

| 精神 | 失眠 | 正念 | 情绪调整 | 强迫症 | 精神病院 | 抑郁症 | 催眠 | 自闭症 | 

| 倾诉 | 幸福 | 活在当下 | 

| 脸盲 | 游戏 | 视觉设计 | 犯罪心理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