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明》丨10位“导游”带你轻松探索明朝历史
华文丨传记丨历史丨统战丨宗教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华文新书早知道
《探明:他们的明朝》
陈时龙 著
49.80元
ISBN:9787507551006
华文出版社 2019年5月版
比《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讲的历史要全
比《万历十五年》更“实”
比《显微镜下的大明》多宏观视角
本书精选朱元璋、朱棣、胡濙、汪直、唐寅等十位明朝人物进行解读,以他们的生平事迹串联起一部大明史,通过对人物生存轨迹的描写和对其动机的分析以及对其行为影响的探究,深入呈现了明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生等各方面的变迁。这十位人物参与了整个明朝276年的社会演变,他们的沉浮起落映射着明朝的兴盛衰亡。读懂了这十位人物,就能明白整个大明王朝的运行逻辑。
作者
陈时龙,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明代思想史、明代政治史,著有《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明代的科举与经学》、《正说明朝十六帝》(合著)等。
目录
朱元璋:大明王朝的缔造者
一、从僧钵到皇权:朱元璋的奋斗史
1. 有了自己的班底
2. 有了稳定的根据地
3. 高筑墙、广积粮和根据地建设
4. 清晰一贯的军事战略
5. 表面看是“天运”,根本上是“人心”
二、皇权与“家天下”
1. 皇帝成了自己的丞相
2. 杀功臣:清除所有“潜在”威胁
3. 封建诸子:共同“拱卫”大明天下
三、重典治吏与士大夫的集体失语
1. 与官僚机构为敌
2. 监视和恐怖加剧的年代
3. 寰中士夫不为君用之法
朱棣:大视野与帝国想象
一、继承祖制还是突破?
1. 从反对削藩到变相削藩
2. 设内阁代行相权
3. 委任宦官参与政治
二、篡夺阴影下的突围之一:文治
1.“奉天靖难”的构筑
2. 改《实录》:皇位继承的“合法性构建”
3. 修《大典》和《大全》:笼络文士与粉饰太平
三、篡夺阴影下的突围之二:用事功支撑起“大帝”的形象
1. 多角度的外交:塑造天下共主形象
2. 军事征伐:以扩张证明实力
3. 北京为天下之中:朱棣的帝国想象
胡濙:模糊的身影与诡秘的政治
一、高明的暗访者:作耳目,治心病
1. 从前朝进士到新朝宠臣
2. 皇帝的暗哨与民意的传声筒
3. 将“大疑”默为消融
二、处君臣父子间,小报告有大智慧
1. 使命的荣耀和危险
2. 胡濙的对策:密疏可对天日
三、从幕后走向前台:被忽视的辅政重臣
1. 承平时的基石
2. 关键时刻的“老臣”
四、天有二日时,需要怎样的“生存法则”?
1. 故主情谊
2. 易储时的沉默
3. 置身事外的无奈
汪直:明朝特务政治的缩影
唐寅:另一种文人形态
王阳明:自我与社会
严嵩:在皇权的阴影下
张居正:被扑灭的“希望之光”
袁崇焕:督师之死与君臣解体
钱谦益:在党争与国难的旋涡中
要用传记的方式来完成对一个古代王朝的描摹,通常是以帝王为主角来串联。这也是中国历代正史中“本纪”的写法。“本纪”写帝王,却又不只是写帝王,而是要把他在位的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貌一并托出,简略而巨微咸备。至于帝王以下的将相大臣以及更普通的人物,即便侥幸进入正史的列传,也不过在正史中占小小的篇幅。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这种相传两千年的纪传体的历史叙述法,因为传记文学的进入而极大地改变了。从此,为历史人物作传,不再像年谱那样局限于其一己之生平,而往往要从其生平见其所处的时代。在朱东润先生的《陈子龙及其时代》中,只做过小官的小人物陈子龙成了晚明清初数十年历史叙述的核心。当然,人们或可以说那不过是明清以来年谱编纂发达后又受到白话文学影响而出现的新现象,虽冠以“时代”之名,毕竟还只是围绕一个人的生平在写,不过偶有拓展、以小见大罢了。之后的历史传记,大概也不出这样的范围。然后,便又有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是畅销书,也是学术书,虽然直到今天还有学者撰文质疑其中的观点。然而,在对人物特征与时代局限性的认识上,《万历十五年》是严谨的也是有启发性的。更有意思的是,它开启了一种集合若干历史人物的生平来诠释一个时代的写法。
本书选择了十个人物,依次为朱元璋、朱棣、胡濙、汪直、唐寅、王阳明、严嵩、张居正、袁崇焕、钱谦益。自然,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明朝重要的君臣(包括内臣汪直),唐寅除外。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与明代制度的创设者。他或许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低微的皇帝,比“亭长”刘邦的出身还要低微。因为出身低微,全无凭借,只能靠自己的能力打天下,所以后世的人也就认为历代皇帝之中朱元璋发迹最“正”,毫无篡夺嫌疑。也正因为赤手空拳不断积累的权威,朱元璋才能建立起一个极端专制的政治体制。他的极端专制体现为,相对皇帝而言,公卿大臣跟平民一样,都是无差别的被统治者。这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实,背后绝对有个人的权威与权术,并不只是一套政治制度所能保障的。朱元璋倒是想用制度来保证这种专制的威权,但也只成功了一半。一部《皇明训录》,目的就是要让朱家的专制皇权代代延续。然而,子孙后代表面上株守而不敢逾越,暗地里却迫于形势,不得不频频地偷梁换柱。其第一位继承人建文帝想对祖父时代的政治风气做些改变,却被叔父朱棣的“靖难之役”打断了。靖难之役改变的不仅是帝系,还有制度。篡位起家的朱棣,自然要着意提防别的藩王复制自己的行为,从此对藩王万般防范,剥夺其领兵打仗的权力和参与政治的权利,减少王府护卫军的数量,甚至对藩王出城都有诸多限制,更别说轻易进京了。最终,明代藩王与宗室变成一个政治上完全没有作为的寄生阶级。这自然与朱元璋念念不忘的要由藩王来拱卫朝廷的祖训不符。顺带着,“靖难”起家的武臣也不再像明初开国功臣那样在政治中起到重要作用。相反,一批低级文官通过到文渊阁办事而获得皇帝信任,在政治生活中越来越活跃,从此开启了明代的内阁制度。这其实也是对朱元璋不设丞相之制的弥补乃至反动。背负着篡逆的污名,朱棣后半生一直为构建自己的合法性而努力,不惜干戈劳碌,在外政上征安南、下西洋,在内政上疏浚运河、迁都北京,在文化上编《永乐大典》《性理大全》《五经四书大全》,均属浩大工程。这样有着强烈个人色彩的王朝的外向性,曲终人散后,再也不能维持多久。
永乐朝盛大辉煌的舞台幕后,又有隐秘的一面。第三个人物胡濙,是从永乐至天顺间历仕六朝的重臣,然而却并不为我们今天的人所熟知。在永乐朝,胡濙据说承担了为皇帝四处打探建文帝下落的任务。永乐朝终结,进入洪熙、宣德朝,胡濙走向前台,渐渐地与蹇义、杨士奇、杨荣等人构成宣德皇帝朱瞻基的辅政集团,不过其声名远不及后来的“三杨”。在此之后,胡濙又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后的帝位更换,经历了南宫之变与英宗复辟。胡濙的一生,若隐若现,既可关照十五世纪前中期的宏大叙事,又可揭示明代政治运行中诡秘的一面,而与杨士奇等人代表的馆阁风流、雍容气度恰成反衬。
本文节选自《探明:他们的明朝》
点击上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探明:他们的明朝》
还可以↓
复制整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fMgfYXSmiXw¥ 【购买此书】
引进版权史诗级作品——《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
《希波战争》丨文明冲突与波斯帝国世界霸权的终结
《黑死病》丨死亡人数上千万,真正终结中世纪时代的竟是“一场病”
《莫卧儿帝国》丨维多利女王点赞、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泰晤士报》推荐的大师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