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丨传记丨历史丨统战丨宗教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每次靠近故宫,都会有时光变慢的错觉,红色的宫墙内外,仿佛是两个世界,宫中的岁月缓慢、悠长,这里有一群与众不同的人,几十年只专心做一件事。这几年,因为种种机缘巧合,我得以走进故宫,认识了故宫不少文物专家,其中不乏大咖泰斗;也认识了很多普通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就是“故宫人”。似乎故宫有一种神奇的气场,赋予这些“故宫人”身上一种很相似的特质。曾经有一位故宫老人对我说:“故宫的墙太厚,外面的风吹不进来。”故宫的高墙,围住了这一块清净之地,让他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守住了自己的志趣和初心。我想,一定要为这些可敬,可爱的故宫人写一本书,在故宫600岁生日的时候,我的这个愿望实现了,就算是一个粉丝送给故宫的寿礼吧!作者简介
张鹏,资深媒体人,北京传统文化研究者,曾为《北京晚报》首席记者,现主持《北京日报》客户端“京味儿”频道,为多家报纸、杂志的文化专栏撰稿人,发表数百万文字。同时撰写自媒体公众号“京范儿”和今日头条专栏“京味儿”,拥有大批粉丝,被评为2019年北京阅读季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如今,故宫的文物修复专家们已经搬到了西华门附近的“文物医院”工作,在此之前的几十年,他们的工作地点是“南三所”,据说以前是紫禁城冷宫的所在地。我曾经多次来过这里,我觉得这里的环境似乎比“文物医院”更适合专家们工作,寂寞宫墙,隔开了外面的喧嚣,时光似乎在这里静止了。几个毗邻的大四合院一座接着一座,分别是科技处的青铜、钟表、镶嵌、瓷器、书画等十几个小组的办公室。门口挂的是“故宫博物院文物科技处”。据说《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火了之后,有3万多人报名要来这里工作,但真正能留下的极少,故宫的专业人员不但要有出色的专业水平,更要能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古老的大门安装着现代的门禁系统,工作人员每天刷卡进入,外人很难进来。办公室是几百年的古建,虽然已经朱漆脱落,但是建造的非常讲究,院子里有海棠、柿子、丝瓜、葫芦,果实累累,显得特别接地气儿。院子里的葫芦长成了,挑选形状好的做成蝈蝈罐子,饲养秋虫,是专家们的一大乐趣,他们种花种草,养鸟养虫,修身养性,淡泊心志,只为静心。春天的时候,院子里海棠盛开,花木扶疏,异常美丽,据说这些花树都是上一代故宫专家种下的,他们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故宫摹印传人沈伟曾经跟我说,院子里的柿子树是当年他的师父种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每年还有果子吃。多年来,师徒俩经常在这树下闲坐聊天,师父传授的除了技艺,还有心法。但可惜的是,沈伟还没来及找到摹印下一代传人,就溘然长逝了,这项故宫非遗,从此竟成绝响。故宫的工作区里还有不少这样的院落。故宫东华门附近的一个小院子里,有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他每天会骑车从东华门进入故宫上班,中午到北门的食堂吃饭,我曾经在故宫几次遇见他,觉得老人非常慈祥和善,并没有特别留意。直到他走进央视的《国家宝藏》节目,人们才知道这位名叫梁金生的老人是故宫的“大内总管”,全家5代人都为故宫工作,他大半生做着和父亲同样的一件事,寻找故宫失落的国宝文物。退休后他依然呆在他的小办公室里,拿着一个比脸还大的放大镜研究文物和古籍,几十年他就这样过着低调而简单的生活。在神武门附近的另外一座小院里,有一间不大的办公室,我曾经拜访过一位老人,他就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青铜器泰斗杜廼松先生。杜老年过八旬,在故宫工作已经50多年了,他每天就埋首资料堆中,痴迷于他热爱的文物和历史,聊起这些,他充满深情地说:“青铜器,国之重器啊!”杜老屋子里一张破旧的桌子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几乎连一个水杯都难以放平,可是杜老却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只要有一个地方可以做研究,他就心满意足。杜老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悠然往返于不远处的家和故宫之间。“你知道吗?自行车是故宫里最好的交通工具,老‘故宫人’几乎都骑车。”在故宫工作的人都习惯自称为“故宫人”。故宫工作区的车棚里停满了自行车,每天到了下班时间,这些自行车的主人会准时骑上车,离开故宫回家;这里的称呼是师父和徒弟,大家都恪守着一些规矩,几十年来,这些东西在故宫似乎从未改变过,这里一代代传承的,是属于故宫的特殊气质。故宫作为一座闻名世界的博物院,还有很多普通的工作者。故宫每一件在展的文物,都有专属的保管员,每一座古建,都有固定的维护者。每天,他们看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对故宫巍峨的宫殿,绝世的珍品发出赞美,而他们则在聚光灯之外的地方,默默守护着。这几年,我认识了不少故宫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他们对故宫的热爱和敬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午门管理科的张兴和王岩是两位很帅的小伙子,他们手下有几十名员工。他们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从启门开始到岗,一直值班到封门时刻,中间只能轮换出1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张兴和王岩所负责的区域从午门到太和门,包括午门城墙上下以及金水桥等区域,工作常年在室外,无论晴雨,一周两个公休日。王岩已经在故宫工作了10多年,“觉得辛苦吗?”“还好,已经习惯了。”“有没有什么职业病?”“静脉曲张,基本上大家都有。”“有没有过打退堂鼓的想法?”“没有没有!”王岩说话声音不高,即使周围已经因为人声开始嘈杂,他依然声音沉稳,并且始终微笑着,“‘择一业,终一生’,我真的是这么想的,我们都是这样的。”他认真地说。王岩说的话确实是很多故宫工作人员的想法,开放管理处的一位女工作人员张绍华告诉我:“我们这里的人特别质朴,好像深宫红墙隔开了外部的利益纷争,每个人都踏实而平和。”珍宝馆门口的验票员王泽是一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一脸笑容,他是一位“微笑标兵”,看到他就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微笑起来。王泽的任务是验票,也是一位“义务讲解员”,给观众讲起九龙壁出口成章:“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在院子以内的叫做壁,院子以外的叫做影。九龙壁在第三条白龙的肚子下面有一块是用木头雕的,传说是……”这一讲就是十几分钟。王泽隶属于故宫开放管理处,对员工并没有讲解上的要求,但是大家觉得观众不会因为你是负责安保的人员就不向你提问题,所以都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学,很多人自学成才,甚至还有人能用熟练的外语给外国观众讲解。很多工作人员恶补文化知识是为了回答观众的提问,不给故宫丢脸,已退休的吴观斗也是其中一个。他说:“经常有观众提出很多历史、文物、建筑等方面,以及历代帝王及重要历史人物的诸多问题,我被问得一脸茫然,只能说,对不起,我不懂。经过数次尴尬之后,我觉得有必要加强业务学习了,之后我利用空余时间阅读文史方面的资料书籍,经常向老同志请教,还自学了明清史,熟记了24位皇帝的年号、庙号和生平作为。”“自学成才”是故宫多年来一贯的风气,甚至不乏成名成家的。1980年就来故宫工作的开放管理处原副处长续君寨回忆,当时院里经常举办各种讲座,处里的人员工作之余基本都在学习。有意思的是,驻守不同岗位的同志都有自己专攻学习的方向。“三台、后三宫以学习书法绘画为主,内东外东学习专业知识的人较多,后来成才的人也不少,有好几位都成了书法、陶瓷界的大家。”这样的故事在其他单位并不多见,为什么故宫会延续这样的风气?在故宫工作了30多年的开放管理处处长沈丽霞给出了答案,她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当我站在这片红墙黄瓦的土地上,面对着气势恢宏的古代建筑群,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面对600年的历史积淀,我感到了自己的浅薄。这座浩瀚的、充满无限智慧的知识殿堂,让我有了立刻投身其中去汲取养料的渴望……”围观“故宫人”的朋友圈,是一件很治愈的事,通过他们发出的照片,会看见平时难得一见的故宫,有时是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大殿,有时是傍晚的火烧云“点燃”角楼,有时是闭馆日深锁重门花落无声……这些景色通常都是早出晚归的故宫人加班才能看到的,他们晒出这些照片,并不是感慨加班辛苦,而是在炫耀“加班福利”,这样的“福利”,在全世界也是独一份吧!故宫开放管理处的张绍华充满感情地写下了她的工作感受:“晚上清场也是一种享受,目送最后一位观众离开,喧闹了一天的故宫又重回宁静,站在三大殿台基上,凭栏远眺,现代的钢筋水泥丛林中,紫禁城屹立其中,见证着世事变迁……”繁忙的工作,对很多“故宫人”来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自豪。王昆科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每天晚上锁门,我发现他有一个不自觉的动作,锁上后再使劲拉几下锁,再左右晃两下,王昆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门锁回簧,一旦锁没有锁上,不管文物有没有事,都是天大的事。”王昆告诉我,他家离故宫不远,1993年来到故宫工作,正式成为一名“故宫人”,总能得到别人羡慕的目光,心中常感幸福与骄傲。“记得一位同行说过,故宫像一座山,博大精深,学无止境,任何人来到山脚下,都会像一名学生,肃然起敬。”20多年过去,当年的小伙子如今快五十岁了,但是王昆对故宫的敬畏和热爱从未改变过。在故宫工作人员中,玩摄影的人不少,大多数都是自学成才,高欣就是其中之一。我是看到很多故宫人转发他的作品,非常漂亮,于是知道了他的名字,相互加了微信快一年才相约见面聊。他当时正在坤宁宫附近站岗值班,他也是故宫开放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是一位“站殿大将军”。每当下班之后,高欣才背起相机,开始了他在故宫的摄影生活。高欣告诉我,拍摄故宫来自内心深处的“故宫情结”,因为他是一名“宫二代”,父亲也是故宫的工作人员。“我从小就是在故宫里边泡大的,打从幼儿园时代起,就在故宫玩,特别熟悉,对故宫感情很深。”从简单地记录,到慢慢入迷,随着镜头的一次次拉近,高欣觉得自己对故宫的观察不断加深,发现的细节也越来越多,镜头下展现的故宫也更为迷人。这几年,他的作品在圈内已经小有名气,刊登在故宫内部的报纸上,甚至登上故宫官微。这种满足和成就感,对于高欣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加班福利”。故宫里沉浸在“加班福利”中的人还有一位,她就是故宫书店的负责人徐梅,这位漂亮开朗的川妹子,喜欢用微博和朋友圈记录故宫的生活与工作,真是羡煞旁人,我笑称她简直是在“拉仇恨”。故宫的上班时间是8点,但是徐梅每天不到7点就要赶到书店,为什么这么早去加班?“喂猫呀!”她的理由很充分,箭亭书店里5只可爱的“宫宠”在等着她喂食,徐梅的一天就是在5个小毛球的簇拥下开始的。她经常和大家分享猫大人的有趣小视频,营造故宫最美的书店,这些“宫宠”的贡献也是不可低估,不少观众是专程来撸猫的。一杯清茶,几卷书册,五只宫宠……这样的时光,怎可辜负?徐梅告诉我,她热爱故宫的这份工作,和钱没有关系,故宫带给她的这些美好感受是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每天清晨,朋友圈里晒出的一组组“故宫,你早”的美丽图片,我知道故宫人又开始了繁忙充实的一天。我想,是故宫独特而强大的气场熏陶了在这里工作的人们,使他们拥有了专属的故宫气质;而一代代故宫人的辛勤工作,又如同一个个精巧的齿轮,支撑起故宫这个“巨人”壮硕的身躯,使它充满活力不停地运转。一群人,和一座古老的殿堂,就这样相互成就,有机运转,故宫的生命力就在于此吧!三年时间,京范儿入宫50余次,终成此书!得单院长作序,幸甚!《故宫的气质》作者张鹏从记者的视角为读者深入讲解故宫守护人更鲜为人知的守护故事。他们是穿着老布鞋走遍故宫9000多房间的老院长,是复原“金龙大宴”的清史专家,是故宫的“大内总管”,是看护文物的“站殿大将军”,是一群“上房揭瓦”的古建筑修复者,是在宫妃院墙内外守护多年的奇花异草和“网红猫”……他们终其一生只做一件事,带对故宫的爱、对文物的情,守望着这里的一切……
购书看这里☟
还可以↓
复制整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sWAicVv8oBM₤【购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