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学派 2024-01-11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信息

·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增长的状态跃迁(1979—2020)——基于复杂系统视角的研究

摘要:从整体性和历史性的视角刻画宏观经济增长过程,有利于从增长路径、增长阶段等方面,拨开短期扰动,更客观地把握中国经济的未来前景。从复杂系统视角,将总体经济增长与地区经济增长的敛散性相结合,提出一种检验经济增长状态变化的新方法,采用1979—202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全国的年度实际经济增长率数据,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共出现了两次状态跃迁;2003年中国经济开始第二次跃迁,在2006年之后中国经济一直在新增长路径上发展,从2013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正趋向于新增长路径上的均衡。

关键词:经济增长  李雅普诺夫指数  状态跃迁  稳态均衡

作者方毅,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长春130012);孟佶贤,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北京100083);张屹山,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长春130012)。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走向“特定性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深化

摘要: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内在推动力,主要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发展。政治经济学批判使得马克思能够在特定社会科学形式中构建一种切中“现代的特定现实”的哲学新形态。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到《资本论》及其手稿在特定社会形态中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不能理解为一种从普遍到特殊的“推广”和“应用”式的演绎推理,而应理解为从一般形态历史唯物主义上升到更为具体深刻的特定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综合过程。《资本论》的思想逻辑揭示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内核展开为浅层表现的生成过程,能够总体再现本质与现象的共时性结构与历时性进程,因而是一种特定社会存在论。这种特定社会存在论聚焦于诸种“社会定在”何以历史地可能的具体存在论问题,并蕴含“社会存在一般”何以可能的一般存在论问题作为抽象环节,因而仍然属于哲学思想范畴。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历史唯物主义打开了历史特定性和开放性维度,真正基于时代变迁和社会差异,把握住了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历史性辩证法。政治经济学批判将自身凸显为一种越出整个传统哲学视界的新型“特定性哲学”,从而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极为关键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资本论》哲学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  特定性哲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郗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可能

摘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原生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经过汉语世界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转化与发展的具体机制包括文本翻译与解释、“两个结合”以及哲学大众化。经过转化与发展而形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仍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之内,是因为它坚持了人民立场、“两个决定”观点、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百余年间,次第出现了社会进化论、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道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等整全性知识体系,以及若干分支性或部门性知识体系。原创性、继承性、主体性相统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成机制的考察,重在揭示原创性;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考察,重在揭示继承性;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的考察,重在揭示主体性。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  哲学生成机制  哲学传统  知识体系

作者单继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关于经典艺术人文价值的阐释

摘要:新时代有必要深入探讨经典艺术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境界的人文价值。艺术不同于科学认知和道德实践,是创造性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凭借想象创造超越现实的虚拟时空,建立主体与对象间的体验性关系,给人带来内心的自由与和谐。艺术主要涉及人的感性能力和精神素养,旨在提升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智慧等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经典艺术中蕴含的艺术范型,经过了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不断作用于人的知觉样式,潜移默化地将优秀人文基因植入心底。好的艺术是一种对待世界的超越性态度,它可以让人心摆脱“物性”,获得“灵性”,以超然态度对待世界与人生,养成高尚的旨趣,获得精神提升。这使艺术人生成为可能。艺术人生是一种高层次、有品味、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心灵境界,是一种阔达的诗意“天地境界”。因此,艺术特别是经典艺术,对于完整、圆满、完美的人生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典艺术  人文价值  掌握世界的方式  人生态度  人生境界

作者杜卫,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教授(杭州311121)。

证券中介机构法律责任配置

摘要:随着我国股票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引入了美国学者提出的看门人理论,并以此作为不断加重中介机构责任的理论依据,试图通过严厉的法律责任促进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看门”职能的实现。但责任轻重亦有限度,如果责任过重,有违“过责相当”原则,将不利于资本市场生态平衡。中介机构法律责任的配置,应考虑分配正义、激励相容、商业逻辑和国家竞争等诸多因素,以实现各方利益均衡。看门人理论与制度存在根本缺陷,应以“追首恶”理论与制度取代之,以合理分配风险,科学配置法律责任,强化“追首恶”与精准打击;在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基础上,限缩连带责任之适用;在区分公开发行市场责任与公开交易市场责任的基础上,分别设置不同的责任限额,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理性、协调发展。

关键词:市场看门人  追首恶  独立专家顾问  连带责任

作者邢会强,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100081)。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

中国行政法学学术体系的构造

摘要:深入研究我国行政法学学术体系的基本构造,明确其发展方向,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行政法学的一项基础工作。从原理上分析,中国行政法学学术体系的内在结构性元素可分为实定法体系、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三部分。实定法体系是学术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行政法规范体系和制度体系;理论体系是学术体系的核心,主要由行政法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体系及范畴体系构成;方法体系则是连接实定法体系和理论体系的纽带和转化器,涵盖政法法学、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三种研究方法。伴随着《行政诉讼法》颁行30余年来的制度实践与学理深化,中国行政法学学术体系已日趋成熟,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进一步创新的基本路径在于以法典化推进行政基本法建设,以法理思维提升学术品质,以法治实践形塑中国特质,以完备的形态承载整个学术体系。

关键词:中国行政法学学术体系  实定法体系  理论体系  方法体系

作者周佑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北京100091)。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社会诚信建设与基层治理能力的再造

摘要:面对社会公德违反行为和轻微违法行为,基层治理缺乏合法有效的制约方法,治理能力面临挑战。以家庭诚信档案为基础的社会诚信建设,将基层群众在治理事务中的行为纳入诚信评价,在不同的治理事务、不同的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责任连带性,化解了基层治理难题,再造了基层治理能力。将基层治理与其可以调动的资源及背后的话语结合起来,可以从治权和话语权两个方面进行理论解释。因财政能力限制而缺乏配置性资源,因社会转型和治理变迁而缺乏权威性资源,导致基层治权相对不足,而社会诚信机制通过建立责任连带性,为基层治理创设新的权威性资源,弥补了基层治权的不足。因人民话语的转型和权利话语的兴起,基层治权缺乏话语权支持,而社会诚信机制通过对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话语,为基层治理重建了话语权。基层治理能力的再造,实质是不同维度国家能力的建设和重组。

关键词:社会诚信  基层治理能力  国家能力  治权  话语权

作者陈柏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国家治理学院教授(武汉430073)。

·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文学文化自信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化自信之间具有理论的和实践的内在关系,也是我们重新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学内容构成与价值取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往在对中国文学文化自信的理解中,多强调古典文学固有的民族精神和审美价值,相对忽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文学所彰显的现代文化自信。文化发展要做继承传统的考量,更要做发展传统的考量,已融入中国文化大传统中的现代文化是中国文学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理解自信的文化构成,然后阐释和传播自信的文化,进而被其他文化认同而获得他信,通过交流和交融取得互信,最终实现文化共信,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以“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起点,寻求人类精神文明的共鸣点,是中国文学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共信的完整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人类意识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主题,也应成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一个新尺度。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自信  中国文学  现代文化  人的主题

作者张福贵,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长春130012)。

郑和远航非洲与中非文明互鉴

摘要:郑和七下西洋四赴非洲,是古代中非交流史的巅峰。郑和下西洋到访非洲史实确凿无疑。非洲学界和政界普遍肯定郑和下西洋之史实,称赞其是中非友好交流的象征和文明互鉴的楷模。非洲之外的一些人质疑郑和下西洋,并无史实支撑。新形势下,中非学界携手破除“西方中心论”,弘扬“仁和为先、宽容开阔、以义统利、太平共享”的郑和精神,不但可为当代非洲“向东看”和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夯实历史根基,而且将为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树立典范。

关键词:中非关系  郑和  文明互鉴  “一带一路”

作者李新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北京100101)。

晚清士人的西书阅读与意义之网——以日记史料为中心

摘要:“西学”如何“东渐”,不仅要研究西学著作的出版和传播问题,更要从“主体”的角度研究读者如何阅读并产生影响的过程。19世纪中后期,士人日记中有不少购阅西学书籍的记录,他们展开西学文本的阐释、品味与想象,呈现出新奇、疑虑和矛盾的复合性思维。士人通过阅读西书更新“知识仓库”,审视自我,反思社会,在“中学”之外形成了另类的西学文化景观和意义之网。西学阅读网络从上海向江浙、两湖、京津等地不断延展,由都市社会逐步进入到城乡社会,产生了明显的“涟漪效应”,体现了西学传播与士人阅读之间的互动互进关系,以及中西古今之间的纠缠过程。阅读产生知识,知识催生信仰,从这个角度看,晚清士人的西书阅读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关键词:晚清  西书  传播  阅读  意义之网

作者蒋建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