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治疗是快乐的丨荐书

李松蔚 李松蔚 2022-05-08
这是我给一本儿童家庭治疗的专业书写的序。发这篇文有点不确定,有些热情的读者说:「李老师推荐的书,我都会无脑买入!」但买这本书最好还是慎重些,它是写给专业的儿童治疗师看的。对普通读者来说有一点艰涩了。
作者叫Rudiger,我在心理学怪谈丨发病的按钮》里介绍过他的工作。那时我们在中德班共事。他的工作让我着迷,他从事儿童青少年的家庭治疗,供职于海德堡的Stierlin研究所(就是Fritz Simon曾经在的地方)。他接受过系统治疗和催眠治疗的训练,而最终把它们整合到一起,形成了以游戏和玩耍为载体的与儿童青少年的工作风格。
我在序里介绍了和Rudiger的一些接触。他在生活中是一个有些羞怯拘谨的老伯,在做专业工作时却像老顽童一样热情奔放,活力无限(我怀疑他把自己的激情全都释放在了专业工作里),但在这本书里又显得严谨平实,一丝不苟。如果不是见过他本人,我会把这本书的作者想成一个皓首穷经的老学究。
我想写一写,他做治疗有多么快乐。
读他的书之前,我希望读者先有机会看到这份快乐。他有作为学者的严谨,也有跟孩子工作时的活泼,和生活中的内向拘谨。这是不矛盾的,或者说,合在一起才会让我们看到这个完整的人。他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方向,关于一个专业学者,一个治疗师,一个好玩的人,可以怎样集合在同一个人身上。
出于同样的考虑,我把它发在这个公号上。虽然是一本专业书籍的推荐,但书籍的背后,总是有妙趣横生的人。

《游戏空间》推荐序

文丨李松蔚

吕迪格·雷茨拉夫老师是德国人,是「首届中德儿童青少年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的德方教师。作为该项目的中方教师,2019年5月5日,我和他第一次在北京见面吃饭。这是主办方招待德中双方教师的接风晚宴,我坐在吕迪格老师旁边,看着他饶有兴致地摆弄筷子。成功地铲起菜吃进嘴里时,他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一直不怎么多讲话,瘦削的脸被灯光映照得红彤彤的。

我们聊过几句,了解彼此的工作状况。我知道他任职于海德堡的Stierlin研究所,负责儿童与青少年的家庭治疗。我说Stierlin研究所是我心中的圣地,系统式治疗在中国的普及就从那里起源。我同时也向他表达,这些年中国格外需要对儿童的干预,虽然国内已经有不少训练有素的系统家庭咨询师,但针对儿童和针对成年人的工作风格有根本的区别。我们仍然缺乏有能力对儿童和青少年开展干预的家庭咨询师。他询问了学员的构成,此外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他看上去有点严肃,我猜他是在为第二天的课程做准备。

第二天开始上课,一个简短的开幕式后,到了吕迪格老师的授课时间。

(左一是Rudiger)

这是长达两年的连续培训中的第一次集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大家要在一起相处整整一周。初次见面都有点拘谨。大家望着台上的德国老师,不知道这趟知识之旅将从哪里启程。只见吕迪格搬上来一个大包,变魔术一样掏出了几个花花绿绿的大盒子,笑眯眯地展示给大家——

学员们一阵欢呼。

盒子里装的是他从德国带来的巧克力。

我惊呆了,完全出乎意料的开场。

教室里沸腾起来。巧克力这东西是这样,家里有,也想不起要吃,但作为礼物收到就开心得不得了。每个人挑了喜欢的口味,脸上洋溢着甜美的滋味。一边吃,一边听吕迪格说:「开始工作的时候,要让心情好一点。我喜欢从糖果开始。糖果不光让小孩子开心,也让大人开心。」

就这样,大家眉开眼笑地吞下了第一个知识点。

接下来的课堂,理所当然地又兴奋,又专注。初次开班的拘束感迅速一扫而空。即使是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也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插曲,有了愉悦的学习氛围。更不用说课堂中的抢答和游戏,学员们踊跃响应。一颗小小的巧克力糖,就让大家自然而然回到了儿时的状态。

我为这神奇的效果感到惊奇。

而在一屋子「儿童」中,最兴奋的一个,莫过于讲台上的吕迪格了。他的脸红红的,说话声音不大,眼睛里却闪着活泼的光。他不断地出主意,建议大家可以怎么玩,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王,脑子里有着层出不穷的点子,整个教室都是他的游乐场。他握着一只黑板擦,把它当一个「遥控器」,请学员互相扮演机器人,按他的指令做动作:迈左脚,迈右脚,伸手,卡住——

学员们玩得不亦乐乎。

这个游戏是他发明出来帮助一个强迫症儿童的。对方的症状在于,肢体的动作常常「卡住」,走路走到一半,不知该迈左脚还是右脚,就此陷入无穷无尽的违拗:「为什么做这个动作?为什么不是另外一个?身体是听我的指令还是自有一套算法?」这一卡住,身边人都跟着揪心。有时上学走到一半,竟像泥塑木雕一样难以移步。全家人困扰至极,找吕迪格做治疗。吕迪格了解了情况,就邀请孩子和妈妈玩「遥控机器人」游戏。一会儿他遥控妈妈,一会儿妈妈遥控他。玩过几轮后,孩子的症状竟大为减轻。

如果了解系统治疗当中的悖论干预原理,对这个游戏的疗效想必不会吃惊。说白了,吕迪格把「症状」重构为一套「游戏」,游戏中的每个步骤刚好在重复症状行为,孩子的症状就具有了不同的含义:既可能是失控,也可能是对规则的遵守。围绕症状的解释方向被改写了,每个人的想法和反应就都受到了扰动——同样的行为,再也不只是令人生畏的疾病,也可以变成亲子之间轻松有趣的玩耍。父母不再抱以强烈的焦虑,孩子也不再陷入「越控制,越失控」的恶性循环。再有卡在半路的情况,父母足以轻松应对,拿出遥控器一点,嘻嘻哈哈地就化解了问题。

这个游戏最让我佩服的,不是构思的精巧,而是它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句理论阐释,甚至都不怎么需要对话。这对儿童咨询来说尤其价值连城。能把深奥的理论用简洁的语言讲出来,已经是第一流的专家。而一个字的理论都不提,全都藏进玩耍的过程里,那是更高的境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玩就够了,玩的过程就传递了改变所需的全部信息。游戏,胜过一切有形的语言。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除了依赖经验、智慧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一种看向对方的深切关注。这是一种稀缺的品质:时刻把对方的状态当作自己的服务目标。「我」想表达什么,有那些表达偏好?不重要。跳出来,去看对方是谁,他处在怎样的情绪状态里?是否准备好接受新的信息(要么先来一颗巧克力)?——这些问题必须萦绕在咨询师的头脑里。

不但如此,他还要考虑自己的工作将会给对方带来怎样的结果:接受信息的过程是否有困难?是否愉快?能否感受到支持和尊重?会不会在未来生活中学以致用?

面向小孩,就用小孩最受用的方式。

那就是游戏了。

把游戏当成工作方式,也需要咨询师有足够大的内在空间。如你所知,在游戏中我们不计较对错真假。相比道理,游戏是更注重乐趣和体验的。这需要我们有「容错」的空间。如果执著于什么是对的,或者抓住「坏人」,就和游戏的乐趣无缘。家庭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而我们作为专家,常常忍不住在心里替家庭设定立场:孩子是对的,父母有些病态,妈妈过度付出了,爸爸始终缺位,这种教育理念还不错,那种理念有问题……何必呢?这些想法把我们固定在「专家」的立场上,失去了玩耍的机会和乐趣。如果能为家庭找到一种新的互动,相比于用批判的方式指出来,不如请家庭直接把它当成一个游戏,玩玩看?

如果有效,乐呵呵地接受起来不是更好吗?

系统家庭治疗背后有着最精密复杂的现代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同时也可以用最浅显、最生动的载体,同这个世界最年轻、最简单、最有活力的人群工作。吕迪格让我看到这两者结合的可能性:进得去,同时出得来。

而我们常常只偏重其一。这是我尤其想提醒本书读者的。作为一本名副其实的教科书,这本书基本采用了严谨的书面化写作,像一本学术专著那样介绍儿童和青少年系统治疗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这样读下来,读者很容易记住吕迪格作为学者的严肃的一面,也会带着如履薄冰的心情学习和模仿。但我想,如果看不到他在工作中是多么好玩、多么富于乐趣,学到的这些知识就未免缺一点调味料。毕竟,这是一本教你跟孩子做游戏的书,它要帮助人更会「玩」。

不妨趁此机会,看看自己的心情:是否已经做好了边玩边学的准备呢?

那么,请先吃一颗巧克力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