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

其他

成功学再见

以前每到年底,就有人晒总结,年度计划,给明年立flag。都是成功学留下来的风气。今年很少再看到人搞这些了。可能也没有太多值得盘点的收获,年底就踏踏实实地聚一聚,好好吃一顿。这样挺好,这才是新年的本来用意。今年肯定也有人过得精彩,可以晒出一大堆荣誉、增长,丰厚的年终奖。恭喜。但还有很多乏善可陈的,失落的人,也可以趁这个时间,用自己的方式小小庆祝一下。庆祝我们在这一年中获得与失去的。高速增长的那些年,人们习惯了一年比一年飞得高,高到云端里,收入逐年递增10%,达不到预期我们就复盘,反思,做计划。那几年连自责都是积极的,叫做「我应该更努力」,工资几年不涨了,反思一下是不是不努力了?明年就要更努力一点。失落只是一时失利,努努力就能赶上。那是被魔鬼许诺的成功。直到有一天我们意识到,人生其实随波浮沉,并不由个体的意志做主。除了直线上升,也可能下降,有弯路,有泥潭,有冷箭,还有「毁灭你与你何干」的无妄之灾。这丰富了我们对生活的认识。成功学盛行的时代,一切功劳和损失都扛在自己身上。吾日三省吾身,好好想想自己还有什么没做到?不敢放松,也生怕错过。时代是好时代,但对于那个语境下的个体,未尝不是另一种折磨。什么延迟满足,什么做情绪稳定的大人,什么自律给人自由,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那些励志的话已经变成笑柄。谁说努力就一定成功,收入不高就说明我对自己还不够狠?——这不是在PUA自己?告别这套叙事框架,虽然不免有些遗憾,但也是一种解脱。这种叙事的本质,是引诱人们采取一种更配合,甚至迎合的姿态,稳定地对自我进行榨取,许诺以丰厚的回报。——也确实兑现过不少,以至于没有人敢不服从。老板或客户提出来不合情理的要求,我们不但全盘接受,还要自我内驱。假如心里有委屈,行动有阻滞,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情绪管理。成功者不容懈怠,失意者更不肯放过自己,永远不敢让自己停下。一到年终就会有一种沮丧,无论收获了多少,总觉得一山更有一山高,「我还不够努力」。哪怕心里也知道这并非事实。跟成功学说再见吧,这意味着我们不用那么配合了。长远来看是好事,虽然刚开始会有一些惘然,甚至怨恨:「我为什么被这个世界辜负了?我什么都没有做错」。是,你是没有做错,可是换个角度想,所谓辜负是因为我们还在相信那些被许诺的回报。如果那些许诺只是一厢情愿的错觉呢?还是要回到好消息:不用那么配合了。对于失意者,今年就是从失落走向自由的第一年。老路走到无处可去,自然会走出新的路。我的公号后台常年是一个树洞,我在那里看到了很多倾诉:离婚的,失业的,项目没做成的,生意关张的……大家都不好过,击碎了多少人的幻想。但我觉得跟过去相比,现在大家也不再指望什么了。多数留言都不是提问,不需要探讨怎么办,知道没办法,也就是说一说。说着说着也就释然了。世界就这德性,能怎么办,跟朋友们一起喝顿大酒吧。小挫折带来焦虑,大势已去反倒使人洒脱。今年做咨询也有这种感触,很多来访者经历过意外的打击,反而更容易想开了,不再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与大的时代或者形势相比,个体做得多做得少都一样,那就这样吧,何必再跟自己为难。一旦开始卸下这层负担,他们就有更多耐心对待自己,开始花时间看本书或者去外面散个步。下雪天有人临时请假,说难得有这么好的雪,要玩雪。不安当然还是有,毕竟我们这代人很少有机会这么放过自己。到了无可无不可的时候,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没想好。也不想放浪形骸醉生梦死,嘴上喊着这工作一分钟都做不下去,其实也不会停。裸辞的人躺平了几个月,还是要找工作。只是不会再被世界推着(或者哄着)做了。按自己的步调来,减少一点事前的反复思虑和事后的自我苛责。尽量活得自在一点,自在就是我们的态度。算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对世界的抵抗。今年也流行发疯,不想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有个来访者今年学会了跟客户发脾气,并没有特别受不了的事,就是突然想,反正我怎么样你都要我改方案,我又何必让自己那么好脾气呢。慢慢来吧。从高速飞行的幻觉到脚踏实地的行走,总有一个适应过程。今年只是刚开始。说起来也有点纪念意义,从没感受过这样的新年:疫情那几年不用说,去年底又刚放开,都在被感染或害怕被感染的恐慌中。今年是第一次属于自己的新年了,没有自责没有恐惧,没有任何声音要求你。如果你还在纠结,不想就此放弃对人生的掌控,就像那些初入江湖的年轻人,还是雄心勃勃地坚持自我追求,希望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份心气也很难得。不妨好好做个计划,看看明年想做些什么,加油一试吧。假如尽了一切努力,结果不如人意,那也不是坏事。要告别成功学的幻想,有时就需要一场尽兴的失败,向自己证明,我已经做完了能做的一切,这时才能释然地把幻想放下。放下幻想是一种成就,是告别,也是重生。它让我们在未来可以更多地为自己而活,不需要再计较做一件事带来什么回报。只是因为「我」想做,哪怕没有收获好的结果也可以。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有时候我们害怕这种感觉,是因为还不确定自己想做什么。不要怕,做什么都可以。至少这几天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允许自己舒舒服服地活着,一点劲都不用使,无论做了什么没做到什么,都不在头脑中评判自己。达到不评判也是一种成就。过去一年的经验证明,事情好坏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是努力了事情就一定变好,那也就说明,舒服几天也不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你只要做自己,好事该发生的时候自然就会发生。还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年底这几天多肯定一下自己。过去我们很少对自己说「做得好」,只会挑剔做得不够好不够多。现在不妨把过去欠下的一起说了:你做得够好了,不需要再向自己索取更多。这是一次庄重的宣告,要很认真地想一想今年完成的事。如果习惯性地觉得它们一无足取,试着把那些声音赶出你的脑子。你知道——你肯定知道——今年你付出了什么。现在你得到了应有的犒劳:平安度过了一年,跟你爱的人在一起,有时间享受一个假期,有力气期待一个明天。已经很好了。祝自己新年快乐吧,朋友们。不管世界怎么样,我们保持着自己。这就是今年最大的成功。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玛蒂尔达:像小孩一样不内耗

《玛蒂尔达》完全不用我再做什么推荐了。今年冬天,半个北京的小孩子都去看过。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误以为它是一部儿童音乐剧。事实上,虽然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的故事,这个故事首先是讲给成年人的。听听剧场里来自大人的欢呼和掌声吧。秋千飞起时,礼花炸开时,小女孩仰头叉腰昂然站立时,反倒是带孩子观剧的中年人率先流下了热泪。是要领教过这个世界恶意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故事的爽感。罗尔德·达尔的原著早已深入人心,这里还是简略地介绍一下背景:《玛蒂尔达》,英国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讲述了一个天才小女孩在恶意环伺的世界里如开挂一般的传奇人生。从出生开始被父母憎厌,每天生活在嘲讽和打压中,好容易上学之后,又遇到厌童且暴戾的川奇布校长。这种设定在真正的儿童观众眼里,想必是匪夷所思的奇观:「哪里会有这么荒谬的世界?」只有成年人,被反复捶打和折磨过的人,才知道在这个小女孩身上寄托了怎样的向往。很多人喜欢玛蒂尔达对着大人那种酷酷的,不卑不亢的语气。这意味着在一个荒谬到无以复加的世界里,一个人可以近乎于纤尘不染地护佑自己的内心。但这是童话,背面的镜像才是现实,就像故事里的蜜糖老师——善良而胆怯,在恶意威吓下手足无措的一位年轻女士,她代表着现实中更常见的处境,也是你我更熟悉的一种叙事:纠结、软弱,小时候受过伤,即便年龄增长,内心仍然活在当初的阴影下。终日在自卑、自我否定中折磨内耗。哪怕鼓足勇气想保护她的学生,在强大的恶意面前,仍然感到力有未逮。所以玛蒂尔达才被称为一个奇迹。她怎么可以视那些明枪暗箭如无物,生活得那样轻盈?达成这个奇迹的所有要素里,最关键(也最难实现)的一环是,她一直坚持自己的身份,绝不因外界的审视而有所动摇。在这个音乐剧里,这一事实以最简单的方式被反复传递。每当父亲喊她boy,她就平静地澄清:「I’m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自由的负担

这段时间,因为上野千鹤子老师的一段访谈,又引发了关于结婚育儿的讨论。我才了解在不同的选择之间有如此复杂的鄙视链。做一些选择的人,总是担心被另一些选择的人看轻。我的第一反应是吃惊,感觉人生真是不易。结婚育儿已经很麻烦了:房子,经济,教育,包括选育儿嫂,几个月要添加什么辅食。不结婚的人则要独自去医院看病,以及日复一日应付父母的催促。现在都还要再加一条,那就是你因为做出这个选择,就变成「什么人」,在社会中被迫接受一些新的标记和称呼,用来跟其他选择对比。新的主义也只不过增加了新的比较语境。我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觉得这是一项磨人的,沉甸甸的负担,而且谁都不能幸免。没有人永远处于鄙视链的上游。进入相反的语境,就掉到鄙视链的底端。我过去觉得,鄙视链这东西只是虚幻的投影,想象自己(在另一些人建构的语境中)被轻视了。生活已经够辛苦了,为什么还拿这些有的没的折磨自己呢?但我现在想,人是逃不掉的。无论讲怎样的道理,论证他们无权评判我,是,但作为个体我们仍然不得不承担这些重量,在过年回家时面对父母欲言又止的表情,或者工作不顺时涌上一阵没来由的焦躁:「我倒是说要先搞事业,可我究竟搞了个啥?」有很多道理在告诉你,内心强大,不要畏惧他人的眼光。我现在觉得这些话也过于轻巧。如果内心说强大就能强大,这些道理哪里会有那么大的市场呢?前几年,也是日本学者提出来,人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这个话现在流行了,搞得大家都不太好意思承认「我还是会被别人的看法伤到」。谁要这么说,就会有更酷的人补上一刀:「别人的看法是别人的课题,跟你有什么关系?」是没错,但还是在乎啊。我这几年想通了一件事,那就是被讨厌的勇气既然是一份勇气,就证明「被讨厌」是疼痛的。疼痛不会因为你有勇气就减轻一分半分。小孩有打针的勇气,但打针还是痛。他大哭大叫,不说明他不勇敢。他的勇气在把胳膊伸出去的一刻就已经完成了。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三个人站在电梯里,只要有两个人朝向一致,另外一个就「叮」地收到一个压力,立刻想要转半圈,调整到跟「主流」一样的方向。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你当然是自由的,可以保持原地不动,想必也没有人会对你说三道四。但一个不争的后果就是,这趟电梯之旅会带给你更多的消耗,假如你站的方位刚好暴露在对方的目光之下,这种消耗还会翻倍。并不是其他人的错。这里没有人想要评判你,他们的目光甚至都没有真的看向你,更不用说谴责或鄙视了。假如真的被我们抓到一点把柄,直斥其非:「你是不是在偷偷冷笑?刚才我看见你笑了!」那倒也痛快,反倒是什么都没有更难受。我有时觉得,当我们真的从朋友或者陌生人那里听到伤人的话,心里反而会悄悄松口气:「原来他们真的会在心里评判我!」这不再是我一个人独自的彷徨,而有了一个具体的,可以战斗的对手,问题就变成我用什么样的方式,向另一个人宣告「我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战斗没有那么困难。我们会借此获得某种慰藉。但压力并不会因此减少。在战斗已经告一段落,当别人学会了闭嘴,已经把目光从你身上移开之后。还是会有某种不安从你心里的某个角度钻出来,像空气一样包围你,又远比空气黏滞:我这样做是足够成熟的吗?我是不是在把自己的不安投射到别人身上?我真的能确定,我正在做想做的事情吗?那为什么我又在刷短视频拖延时间?我会不会是在虚张声势?如果我最终什么也没做出来,会有人等着看我的笑话吗?甚至:我是不是又想太多了?这么多年了我还是在为这些想法苦恼,我有什么长进呢?…………我有时候会想,世界上真的有完全不因自己的选择而感到不安的人吗?我说的不是有勇气坚持自我,而是根本无须「坚持」,不需要为这种事情负担任何的重量,就发自内心地感到「按自己舒服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再自然不过的事」。那是在一个完全没有重力的世界才能实现的吧。现实是,很多人哪怕穿着一双不成对的袜子走出门,都会感觉到不自在。我作为已婚已育的男性,按说社会的眼光对我已经很宽容了,我也仍然会在别人问起「你不看球?」或者「为啥还不学开车?」的时候,感到有点不好意思,好像有必要对这种事情「交代」两句。其实没人在乎,只有我心里会自动地咯噔一下:「会显得有点怪吧...」那就是我要负担的一点重量。我们常常把焦点放在一锤定音的决断上。以为把对手辩倒,或者获得权威理论的盖章认证,就能一劳永逸得到做选择的底气。签书会上,有读者把书递给我,会抓紧三五秒的时间问,他有某某状况,算不算是心理疾病?我随随便便地说:「不算吧」,他们就很开心,还要我在书上写寄语:「你是自由的」。我想,这种话有什么实质意义呢?选择的代价最后不还是要你自己承担?但那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临时的「权威」加持。我也希望用寄语替他们分担一点重量。心理咨询师尚且如此,像上野千鹤子这样的理念家,一生恐怕更是遇到过无数类似的请求。我估计她也是这种态度:愿意给人提供一点短暂的鼓舞,同时也知道这无法改变道路的崎岖漫长。在道理上解放自己,只是第一步。但我们往往忽略了第二步的艰难,那就是要用一生的时间负担这些重量,回到每天的饮食起居,尽可能让自己过得好一点。这是更具体也更琐碎的学习。一边有压力一边向前走,一边怀疑着「为什么道理都懂,我还会有压力」,然后还要向前走。这里包含了一系列的日常实践。「别在乎」只是一个大原则,更具体的问题是,怎么做?就在此刻,就在眼前。你看着父母殷切的眼光,面对同事似笑非笑的表情,或者以上都没有,你只是在头脑里空想:「别人会怎么想我」,然后呢?要怎么带着这种情绪把一顿饭吃好,把手头的工作(你对质量并不满意)收尾,或者把前几天一直没力气收拾的脏衣服丢进洗衣机?晚上如何带着对自己的不满意入睡,早晨一面抱怨「真的不想开始新的一天」,一面让自己睁开眼睛?它应该很具体,具体到:「扔下手机,看向窗外」,或者「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分钟」。对现在的我,就是在反复拒绝了别人劝酒之后,如何带着「我是个不合群的人」的压力,还保持跟对方说笑?这些都是非常个体化的经验,关乎的不是道理,就是某一天的某一分钟。我觉得在公共话语中,对理念讨论得很多,对生活细节的讨论却很少。仿佛你只要把道理想明白了,日常的不安就都可以迎刃而解。我担心这种想象也助长了一部分压力,好像你还不能无视那些选择的重量,就说明你没有想清楚,它会被当做你在心态上的一个破绽:「你不够坚定」。在这一点上,也许把话说开更好:坚定的人也不可能免于自由的重量。他也可能只是在磕磕绊绊地负重前行,同时在心里又一次发出悲鸣。深呼吸:欢迎跟随暂停实验室全新升级的《情绪EBP》课程,一个25天的线上情绪减压训练营,三月的课程这周启动报名。这是一个结合了正念练习、叙事、积极心理学,经过大量数据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情绪减压产品。已经成功帮助了超过6万人减轻情绪困扰,尤其有助于缓解抑郁、焦虑、睡眠问题。它会是你改善情绪的有效工具。本期报名截止于3月4日(本周六),3月6日开营。长按二维码,新用户报名可享受直减50元优惠,老用户可无限次免费复训。获得本期行动营更多介绍,请戳二条。
2023年3月1日
其他

康之以复

康复是两个词,康是健康,复是恢复。已经感染过奥密克戎的人,对于身体的健康基本上有底了。没有感染的,这段时间相信也看了足够多的信息——信息有点太多了——已经细分到每一天会出哪些症状。准备好了经历「刀片割喉」般的痛苦,也知道再痛苦都是会过去的。可是身体健康了,不等于恢复完成了。「恢复」的概念要广得多。除了身体症状的解除,还有精神状态的振作,生活节律的正常化,重返工作岗位,广义上还包括对疾病的观念调整,对复发的准备等等。大多数「阳康」的人,才刚刚做到不咳嗽不流鼻涕而已,下一步要走到哪里去呢?是回到一周以前,一个月以前,还是三年前?这是相对个人化的判断,不存在统一标准。我们被新冠这个概念困扰的时间已经太久了,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病程在一到两周的自限性上呼吸道感染类疾病,也包含了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心态、生活方式,甚至整个社会结构围绕它做出的全面调节。如此漫长的时间和几乎渗透进生活每一个角落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种牢固的常态化的框架。长期生活在这个框架里的人,第一次离开时,都会本能地感到陌生。我们只想离开,却没有准备好新的生活。这是康复的诸多困难中,心理层面可能的困扰。拿学生举例子。一个学生过去三年的成绩都不理想,无论他还是他父母都可以自我安慰:「上网课本来就学不到东西」。对他们来说,恢复正常生活就意味着必须正视学业的困难,不能再躲在疫情的借口背后。借口已经用了三年,几乎跟我们的血肉长为一体,它难以剥离。很多中小学生这时候会出现返校困难,这跟只上了一周网课,重返课堂的兴奋完全不同。反复磨合了三年,就会有人盼望再凑合一阵——虽然不舒服,但至少是在延续熟悉的生活,「新学期还没开始呢」。要正视这样一种虚弱感。我们有三年时间生活在这个巨大阴影的掩蔽之下,阴影已经成为了常态的一部分。我们的无意识对它怀有留恋,反倒对新生活满心忐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康复等同于冒险。做生意的人也许会面临更大的信心危机:「如果新冠的影响已经结束了,而我的生意还是这么萧条,我还要继续坚持吗?」这意味着他必须做出更残酷的取舍。另一个打工人的苦恼可能是:「如果大家都认为新冠不重要了,我自己仍然害怕被感染,这会不会让我成为公司里最麻烦的员工?」新的生活不确定让每个人感觉更好,但旧的庇护所确定会消失。也许很多人还没有充分的力量承认这一点,承认三年新冠对我们的伤害,承认我们的生活在何种程度上受到这个病毒(以及三年来附带的一切)的异化,我们不知道如何开展新的生活。要进入冒险,就要有勇气首先面对内心的虚弱。因为害怕未知,症状说不定会重新展现出它的诱惑力——「要不再等等看吧」。身体转阴了,但「病」总像还没好透:还有后遗症,长达数月的后遗症,精力和脑力层面的无限期的衰退,还会复阳,有可能二次感染,新的毒株还在变异,不敢出门,不敢摘掉口罩堂食……总之,没到「恢复正常」的时间。前几天全网在传一个谣言,说病好了不算好,必须在家呆满15天,才能产生抗体——我不知道编谣言的人是出于什么心理,但我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相信。就是惯性的软弱:「这就好了吗?是不是再多等一等啊?」软弱是正常的,因为前面的路太陌生。不要因为没准备好向前走就自我责怪。我们留恋的当然不是生病,只是放不下已经熟悉的惯性状态。勇敢的人可以痛下决心:「该正常了!」他们给自己制订出明确的恢复计划:要出门,要工作,要跟朋友面对面地相聚。然后快刀斩乱麻地执行。——有时就需要这么一哆嗦的决心:别再拿生病说事,想做什么,自己决定了自己负责。但也有很多人没那么勇敢,他们在「将好未好」之间徘徊。总觉得需要休息,休息的同时又在自我怀疑:再拖延到什么时候呢?有时候歇得越久,担心反而越多。——这种情况叫做疾病的「慢性化」。病没好,生活就不能恢复常态;而生活偏离常态的时间越长,病就更好不起来。关键是对这个过程有明确的认知。正大光明地承认我们的软弱:我们在不正常的状态下折腾了三年,现在我们要往前走,需要准备时间。承认软弱是一种强大。我们是人,面对转折需要更多的准备,不必拿「病」作为理由,更不用混同于「疫情还没有结束」。病还在,生病的风险不会消除,但我们被疾病支配的日子告一段落了。我们面临的挣扎不再是健康,而是如何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重新拾起三年前的生活。如果这让你感到无力,康复的第一步就是面对身为一个普通人(而非病人)的无力感:我需要积攒勇气,是因为我需要,而不是因为病没有好。那么你准备好的时候,你就可以走出来。疾病的康复跟疾病的发生不一样。生病是外在的,阳性的,用一个明确的信号让所有人看到:我的生活被一个东西接管了。而康复是阴性的,小步推进的,没有一个信号宣告疾病的终结,它只是对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不重要。这是我们自己主动施加影响的过程,疾病的威胁还在,我们对它给予的关注越少,收回的主动权就越大。所谓康复,就是不再把疾病当做一切的中心,多聊聊自己的脆弱,聊聊我们即将回归的生活。一个推荐:欢迎跟随暂停实验室全新升级的《情绪EBP》课程,一个25天的线上情绪减压训练营,十一月的课程这周启动报名。这是一个结合了正念练习、叙事、积极心理学,经过大量数据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情绪减压产品。已经成功帮助了超过5万人减轻情绪困扰,尤其有助于缓解抑郁、焦虑、睡眠问题。它会是你改善情绪的有效工具。本期报名截止于12月24日(本周六),12月26日开营。长按二维码,新用户报名可享受直减50元优惠,老用户可无限次免费复训。获得本期行动营更多介绍,请戳二条。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第一责任人

随着街头核酸检测亭的减少,商超陆续复市,城市地铁公交取消48小时核酸检查,官媒的口风松动,所有信号或明或暗地指向一个转变。我不会把它叫做「疫情结束」。疫情客观上不会消失,只是我们很可能换一种应对的办法。最近频繁听到一个提法,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期盼也好,担心也罢,从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被发现到现在三年了。整整三年时间,我们将第一次品尝到为自己负责的滋味。这个滋味也许不像很多人期待的那么甜美。责任的意思,不单单是自由度,更包含了某种风险的转移。有一个体制替全部人负责时,人们就不需要做选择,只能(无论愿意与否)齐心协力地控制风险。那种时候当然向往自由:自由工作,自由营业,自由出行。自由看上去无比诱人,是因为不必考虑风险。但很快自由与风险的博弈将转移到个体身上,成为具体的个人的决策:今天还出门吗?上班吗?听演唱会吗?小道消息说隔壁班有孩子是阳性,还要送孩子去学校吗?所谓责任,就是承担每一个决策的风险。风险是很具体的,健康层面的影响只是一部分,还有生活上,经济上,甚至人际关系层面的得失。如何看待传染?如何化解恐慌造成的连带损失?有没有可能生病或疑似生病的人,会受到身边的人的排斥?说不定咳嗽一声都要面临自证「清白」的困境:怎么向对面的人表明我是安全的?所有这些问题,曾经都有人替你做主。虽然未必满意,但至少还有抱怨的出口。而作为「第一责任人」,每一天的每个动作都只能自己决策。作为心理咨询师,以后每天做咨询我都必须判断,还要提供(有风险的)面对面咨询吗?而不能推说「抱歉,政策规定……」面对面做咨询的时候要戴好口罩吗?我是没有生病,但如何让来访者信任我呢?以及,我是不是也同样地信任他?当他摘下口罩的时候,该提醒他戴好吗?他的不设防只是出于礼貌呢,还是他真的无所谓……我当然不是怀念从前被人做主的时候。只是一个提醒:大家要做好准备,未来一段时间体感上并不会觉得「放松」,也许还会感到更糟。自由度没有增加多少,压力反而与日俱增。大家期待的开工、复学、旅游这些事,不会随着一声炮响,就像魔术一样从地底涌现出来,大概率还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混乱,甚至是更陌生的混乱。但是朋友们,这是必然经历的过程。度过这段时期有一个口诀,八个字:「这是正常的,会过去」。你在风险面前会感到害怕。不要因此而沮丧,你可能做过心理建设,找各种资料证明它不可怕,说服自己不要怕。但我们在真正面对的时候还是会害怕。害怕是正常的。你知道焦虑障碍吗?这是一类心理疾病,因为过度的恐惧,损失掉很多正常的生活功能。因为担心生病或受伤,不敢出门,不敢坐飞机,不敢去公共场所,把自己封闭在家里。——有一点像是我们在过去三年的应对策略。在治疗焦虑障碍的时候,我们不会去说服病人不要害怕。「你恐惧的东西并不存在」,没有用,它确实就存在。可能概率不大,但毕竟有一定的概率。我们要做的只是请他为自己负责:你的生活,你自己权衡利弊。如果你想好了,想要更好地生活,想自由地做你喜欢的事,你就要承担这个风险。「承担风险」,这不只是一句话,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验。焦虑障碍的暴露治疗里,这个体验意味着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实质性的煎熬。一个飞行恐怖症的病人通过VR眼镜模拟机舱里的颠簸,你会看到他在这个过程中呼吸逐渐急促,脸胀得通红,满头大汗。有时候他会求饶。他说完了,早知道这么难受我还不如不来,我克服不了恐惧了。他的痛苦是真实的,并且没有办法消解。一次暴露中,通常需要20分钟左右达到峰值,在1个小时内慢慢回落。他才觉得活过来了。可是下次再面对时又会痛苦,一次一次,可能要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才会真正平静下来。平静下来并不是因为风险消失了。风险一直在,只是他习惯了。这种治疗的原理就叫「习惯化」。很质朴,但非常适合那些恐惧的人。恐惧是没法摆脱的,只能适应。我们每次做出尝试的同时都在承担风险,我们逐渐就会感知不到风险的重量。几个月的时间,就会适应如常。而在疫情这件事上,我们一直都还不曾真正面对风险,也就从未启动这个心理过程。责任交回到自己身上,也许我们的恐惧才刚开始。第一步总是最吓人的,但是没关系,只要经历一个习惯的过程。我们一起面对吧。就像冬天的风,吹到脸上虽然刺骨,但那就是新鲜空气的味道。
2022年12月3日
其他

家暴受害者

最近的新闻很多,都是不太好的消息。说一个发生没两天,但是已经快要被翻篇的事儿:一位老师上网课时,在镜头前被她的丈夫使用暴力。画面让人非常揪心。后来也有警察或者社区工作人员介入,介入也只能是批评教育。最后说家务事,已经和解了。就只能到此为止。所有网友目睹这件事的心情,首先肯定是愤怒,眼睁睁看着这么惨烈的暴力在眼前发生,然后轻而易举地脱离惩罚。愤怒之后是无奈,心里堵,这件事怎么想都不对劲。打完和解,谁能保证下一次——当然我们宁愿是想错了——不会重蹈覆辙?但这又确实是别人的家务事,管不到那么宽。就这样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又拿对方没办法,觉得自己被枉自辜负的复杂感受。我上周也写了一篇文章,正好谈到精神控制。跟暴力有一点相通之处,但没有讲透彻,所以再拿出来讨论一下。类似的情况我在咨询里边遇到过好几次。就是你作为一个外人,你判断一段关系是不正常,不健康的,甚至对ta有害。但无论你多么诚恳地表达这一点,对方还是想继续。很容易会想:没事吧?是不是脑子坏了?这不是骂人,而是一种有理有据的关心:我们合理怀疑ta受到了某种精神性的损伤,甚至被操控。我下午听了一个播客《多说一点》,最近一期讲到热播的《再见爱人2》,也谈到精神控制。几位主播提到了爱丽丝·门罗的《逃离》,这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一个妻子想逃离她的家庭,她去找邻居帮忙。邻居非常热心地参与进来,帮助她完成这个计划。最后她走到一半,还是畏畏缩缩地回到家里。——如果外人无法理解她前后的反差,就只能下结论:她的认知受到了这段关系的扭曲(通过暴力,或者更具技巧性的装置),她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决心或勇气。但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释,一些仍旧可以尊重或者体恤她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理解。比如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中提到的一种女性心态,叫做恐弱:不想承认自己是受害者,无法忍受处于弱者的位置。表现在一段受剥削的关系中,就是始终倔强地坚称:「一切都是我的选择」。这和我在咨询中的观察很相似。很多暴力受害者最恐惧的是面对自己的软弱,她们宁愿相信自己还具有自主权:「我感觉事情还没到那一步」,或者「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对付他了」。这次新闻中的受害者是一个老师。受过良好的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大概也是受尊敬的角色,也许尤其不敢面对自己的软弱。「我受到了伤害」,承认这一事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要直面自己的耻辱、虚弱,甚至虚无:「这段关系的一切都毫无意义」。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面对,就不由自主想为它赋予某种意义——「这是我自己做的决定」,或者:「这段关系也帮助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很多受害者都具有精英的身份吧。「自我选择」带着一份耀眼的骄傲,同时也很危险。对想要捕猎我们的人来说,这是再好用不过的工具。你越是咬着牙承认一切都是自己的决定,就越是容易掉落这个陷阱。但我们识破这个陷阱,又能怎么办呢?除非你剥夺她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权利,否则必须尊重她——糊涂也罢软弱也罢——留在这个陷阱里。作为咨询师,我没有权力——我也始终不认为应该有这种权力——去介入一段成年人的关系。就算是门罗笔下的那个邻居,有能力介入和组织别人的逃离计划,又如何?功败垂成,对方随时有可能选择回来。这是她难以克服的软弱。如果要接受这一点,我们也许先要面对自己的软弱。不要指责。她没有力量承认自己作为受害者的角色,这时候我们千万不要站在指责她的位置上。「你怎么就不能清醒一点?」这种说法很有气魄,但这个姿态本身是在重复对她的剥夺,或者至少在印证她的恐惧。她会退缩得更厉害。我的建议是在这种时候尽量给予体恤,至少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她。但在这样做的同时,也尽可能清晰和克制地向她呈现你的看法,而不是赌气的「尊重祝福锁死」,也许可以这样叮嘱:我完全理解,这一刻你决定回到这段关系,是因为你判断这段关系还在你可以努力的范围内,你能应对。我尊重你的判断,同时我提醒你还有一种可能——也许你就是一个受害者,只是不想面对。人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做出「没那么糟」的判断。要离开这段关系之后,他们才会发现,其实这就是一个错误。这只是一种可能性。有一些人是这样,我没法判断你是不是这种情况。我只是希望你了解,在一些关心你的人看来,这段关系是在伤害你,你是一个受害者。这是外人的意见,它不能取代你的独立判断。我相信你作为成年人的判断力,也完全尊重你需要一段时间,无论是用来做判断,还是积累勇气去面对。这段时间可能会有风险,任何时候你感觉到风险,请一定说出来。这样就没有指责,也不会陷入争辩。它提供的支持叫做「正常化」:让对方了解,这一刻感觉到软弱或者迷惑都是无比正常的体验,不必要为此羞耻。几乎所有受到伤害的人,在面对自己作为受害者的可能性时,首先面对的恐惧是:为什么我竟然没有办法判断?——告诉她:不是你的错。这是人体受到伤害的自然机制,需要一段时间。姑且把这个声音放在这,等到有一天你会有足够的力量面对它,当然也可能它就是错的。就心理层面而言,我认为这是相对完善的表述。如果这段关系仅仅存在语言和情绪的宣泄,介入到这个程度已经够了。但还有一个我们无法忽视的威胁,那就是躯体层面的暴力。——暴力的威胁足以把以上一切心理建设都碾压成渣。对暴力零容忍,这话不能只是口号。在现实层面,家庭内部的暴力常常以「家务事」之名,被赋予或明或暗的特许:警察出警,训诫一番,离开,暴力继续,约等于「只要不离婚,暴力就不会被实质性地惩罚」。——而一谈离婚就回到了前面的怪圈。在遏制暴力的社会装置上存在这样一种结构性的缺失:它只保护那些有力量与一段关系切割,并明确承担「受害者」身份的人。而受伤最重,还在迟疑和积累勇气的人,就要以无保护的方式,持续暴露在暴力的风险之下。对此我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先回到个体的身份吧,假如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要明确让她知道:有危险要呼救。这是生命的底线权利,比谁有错,还要不要继续这段关系,都更基本——那些只能在暴力停止之后再议。公共机构将来有没有更好的介入方式,这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可是从个体的角度,这个态度现在就要建立起来:人身安全就是无条件的,不容置疑。一个人咬死这条底线,身边的人就会安全一点点。足够多的人咬死这条底线,整个社会就会往前一点点。
2022年11月25日
其他

慢下结论

心理咨询师要听来访者在说什么,跟随对方的所思所感,而不是直接同意结论。「展开讲讲呢?你说日子过不下去,具体是指什么?」展开得越细,越稳,越见咨询师的功夫。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不耐烦这种展开。人们急于获取一个结论:究竟是什么问题,出在谁身上?结论带有某种安抚人心的确定性。但有时候也正因为太确定,反而无助于解决问题。以夫妻咨询为例。做夫妻咨询最忌讳站队,可以表达支持,但不可以说「都是你伴侣的错,你是被他/她逼的」。这种话说出口,只会让夫妻重复无效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循环,加深他们关系的敌对。无论道理本身是否站得住脚,这种斩钉截铁的判定都在传达一个冰冷的声音:「你们的问题必须归咎于某一方」。当然了,更不能表达:「都是你的问题,你要反省一下自己」。——这是更可怕的结论。怎么做更好呢?要同时传达两个声音:你的想法可以理解,对方的想法也可以理解,谁都没有疯(因此你们有能力改变);但双方的逻辑按照目前的方式组合起来,这段关系走不通(因此你们有必要改变)。不是他的错,也不是你的错。那究竟是谁的错呢?——千万要忍住这种做判断的冲动,没有结论。给他们一点空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两个独特的灵魂磨合到一起,就是很不容易。他们感觉到自己被理解和尊重,没有被指责的压力,才能放松下来,理解并尊重,或者最低限度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一点点对方的想法,这就是夫妻咨询致力于促成的效果。但是话没有绝对,有一种情况我们会说「你没错,都是你伴侣的问题」,那就是当来访者陷入深度的,全面的自责。咨询师要用更有力,更旗帜鲜明的姿态,帮她从自责的漩涡里解脱出来(我用的是、「她」,是因为女性更容易受困于这种心态)。但更公正的说法仍然是:「都是你伴侣的问题,虽然在他看来,他也相信自己在做正确的事。」不要把话说死,是因为来访者有权利,还想维持和改善跟这个伴侣的关系。糟糕的关系,还可以继续吗?这是好多初学者迈不过的一关。当然可以了。他不愿意是他的事,但如果他还怀有希望,我们就陪着他,看看这里还有没有转圜的余地——作为咨询师,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直到他迈出下一步。这需要一些时间,走些弯路也不要紧。很多人在看别人的人生时,都飞快地做出判断:他明明应该那样……也许是对的,但毕竟是我们外人的想法,不能用它取代对方的意见。「我比你更懂你需要什么」,这是一种危险的态度。强制介入别人的生活,这种例子也有——家庭暴力的干预,即使受害者本人还在犹豫「要不要离开」,权威机构可以无视这种犹豫,强行介入(因为持续的暴力环境可能导致受害者的认知受损)。但总体来说,这仍然是一种例外。本质上它是一种权力的突破,是带有保护性质的剥夺,目的是出于保护,但也是无奈之举。多数时候我们保持耐心。面对那些(我们认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判断)有问题的家庭关系,原则仍然是尊重当事人的判断。我们有顾虑可以说出来,用商量的口吻。但不要下结论,轻易不越过那条叫「个体意愿」的红线。所以心理咨询总是顺着对方走,他要走就走,他说停就停,想去哪里我们都紧随其后。很微妙,这样跟着走,迟早也会找到他想要的地方。只是这个过程太慢了,经常看得人着急。「你准备好改变了吗?」对方没准备好。好的,那就保持原状。你觉得这也太磨叽了——他就是脑子坏掉了,赶紧一巴掌拍醒他,让他看清现实呀!但我觉得,这恰恰是疗愈发生的时刻。回到这个现场,他在挣扎,犹豫,他需要的并非一个强制性的结论或干预,而是足够的信任和支持。这既是心理咨询的伦理,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信念:我们相信一个人获得充分的自由之后,会做出对自己负责的选择(万一这是「有问题」的人呢?——对不起,不做这种判断)。哪怕我不同意,我表达我的关心、担心,甚至是某种(个人立场的)反对,但仅限于表达。当事人不接受,我也无条件支持他。我们一起走,一起承担,遇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相比于一个标签式的,结论的声音,这可能是一种更有现实意义的帮助。广告:暂停实验室全新升级的《情绪EBP》,一个25天的情绪减压训练营,十一月即将开营。这是一个结合了正念练习、叙事、积极心理学,经过大量数据验证,行之有效的情绪减压产品。帮助了超过5万人减轻情绪困扰,有助于缓解抑郁、焦虑、睡眠问题,它会是你改善情绪的有效工具。本期报名截止于11月19日(本周六),11月21日开营。长按二维码,新用户报名可享受直减50元优惠,老用户可无限次免费复训。获得本期行动营更多介绍,请戳二条。
2022年11月18日
其他

5万人验证的情绪减压计划丨九月新一期即将启动

————————写在前面————————我从2020年6月开始推荐这个项目,已经两年多了。这是一个数字化心理健身房,来自暂停实验室的「情绪EBP基础版」,之前的名字叫「21天正念书写行动营」,现在升级为25天的情绪减压计划。在家参与练习,每天完成15-30分钟的「正念+书写」练习,25天后可以显著改善情绪状态。「EBP」的意思是Evidence-Based
2022年9月6日
其他

情绪起起伏伏伏伏

认知治疗有一个说法,说人产生情绪,不是因为客观真实,而是头脑里的主观建构,想法来来去去,情绪就跟着起起伏伏。所以认知流派的咨询师最爱问想法。不管你有什么情绪,比如不开心,他们就问,让你不开心的想法是什么。这个说法常常对人有帮助,时而一语惊醒梦中人,有时也让人不舒服,会感觉被否定。最近接到一个来访者。找我咨询之前,上一个咨询师就跟她谈想法。前面还算顺利,有一天来访者看到一条社会新闻,她说突然意识到这么多年来,心里一直有一股巨大的,莫可名状的愤怒,一种被剥夺后的丧失感。咨询师问,愤怒背后有什么想法啊?她说了那个新闻,咨询师说这种事每天都有,只是你的某个想法被触发了。然后她就中断了咨询,甚至没有向咨询师提出抗议,就是非常平静地离开了,没有预约下一次。她的解释是:我知道她想帮助我,但她太想帮助我了,以至于已经没法站在我这一边了。我大概有一点懂得她说的这种感受,她感觉到自己不被支持。疫情封控期间,有些机构请我做讲座,讲一讲如何调适心态,更平和地面对生活。我基本都推辞了。要讲当然也有东西可讲,但我觉得,在这个时期讲这个主题,意思就等于「如果你不平和,是因为你自我调节没有做好」。我当然知道,这些议论并不是为了求全责备,而是为了帮助听到的人活得更好一些,痛苦少一些。但我还是觉得,这里暗含了某种立场在。情绪不可靠,这诚然是事实。就像某一天我们燃起对学习的热情,几天之后就熄灭了。但那又怎么样?如果我们告诉咨询师,自己有一股突发的热情,我猜咨询师也不会那么较真:「你只是被触发了某个想法,并不是真的有热情。」换句话说,咨询师更倾向于针对一部分情绪做工作(也就是所谓的「负面情绪」),是因为他们有一个预设:正常人是正面的,至少是中性的,那些糟糕的感受都是妄念作祟。才要接受处理。我建议,还是先问一句:「你想处理吗?」情绪起起伏伏,但是每个人怎么看待它,哪些是他熟悉的,哪些是他喜欢的,哪些情绪是急于摆脱的,这更重要。认识这些就是在认识「自我」。我有一些在大学工作的同行,过去几个月帮助学生处理封校带来的情绪,教他们用深呼吸改善心情,学生并不满意。这不是他们想要的。学生说想去外面看一眼春天,老师说你们要学会接受世界的不确定,建立内心的小确幸,校园里也有春天的景色呀。然后就被学生嘘了。这就已经不是改善情绪的问题了。情绪易变,这样说的时候,多少带有一点「不过如此」的轻慢感。不必把痛苦太当真,不过是生理激素的起伏,一些想法碎片的副产品,也就是这样了。有的领导训下属:「不要让情绪干扰你的工作」「自己的情绪问题,自己调整」。言下之意就是不重要。心理咨询某种程度上也在迎合这种假设:调整吧,调整到位就没有了。但人家可能不想调整呢?我有个朋友说,他晚上入睡前常常会感到世界很糟,糟透了。但他这么多年学会了一件事,就是别当真,睡一觉醒来看什么都不一样。事实上他第二天确实心明眼亮,看同样的事物,会比前一天轻松和振奋许多。但他有时反而觉得,前一天的悲观才是更踏实的状态,而当他感到万事毋须萦怀的时候,会有一种更茫然的幻灭感。他宁可低落,也不要轻飘飘的愉悦。所以情绪易变,这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是最终还会留下一些不变的东西。像海浪,涨涨落落,最后会显露出礁石的形状,生命就是一个慢慢地水落石出的过程。每一块礁石都不一样。一个人在某一刻燃起的某种热情,很可能没什么意义,几天之后就回落了。但也有可能——很小的一点概率——会持续一段时日,指引未来几个月前进的方向。还有可能变成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一辈子。但是回到情绪最初产生的那一刻,谁也无法确定这是短期的起落,还是对人生至关重要的起点。起起落落的过程可能会反复经历:来了,又消失,然后又来。一遍一遍反复冲刷,最终确认:这不是心血来潮,这是我的一部分。唯有让时间做出判断。这个来访者的经历也很有意思,过去几十年一直活得很正能量。30岁开始抑郁,她用了好几年时间学习对抗这些症状,已经能处理得很好,知道那些悲伤,挫败,自我怀疑……什么时候会冒出来,盘旋多久就会消散。这也是认知治疗的功效,但她渐渐开始怀疑,也许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不只是假装得正常一些?情绪会走,但「我」在哪里呢?它反反复复地过来找我,有没有可能在提示给我一些一直被忽略的重要事实?换成以前,我会说这也是一种想法,不要被想法困扰。但我现在觉得,哪怕是三两天的心念变换,也很重要,它们同样构成「我」的一部分,哪怕是在极短的一段时间里。也可以置之不理,但也可以跟随,看它会把人带到哪里,跟随的过程就是在确认的过程。不要武断地下结论,假定情绪就是一层泡沫,或者假定当事人一定就希望把它变成泡沫。情绪是一个机会,问一问当事人:它在变,而你想要的是什么?有的人说到情绪,想的是把坏情绪赶跑,怕影响了拔剑的速度,这不错。也有人想的是,情绪一来,我需要有人陪,这也很好。而这个来访者停在被剥夺的愤怒里,她想的是,我可以这样吗?有人告诉她,可以。她就会感觉好一点。我把这样的感受反馈给来访者。我说,你的愤怒是真实的,你不想只把它看成一种情绪。是的,她不想。我说你想怎么办,你愤怒,可那些让你愤怒的事情你又改变不了。她说她也没想好,但她想保留一些愤怒,即使什么都不能做。我说好。能保留多久呢,我并不确定。但比起能不能,更重要的是想不想。把情绪看做浮云一般变幻的心念,这只是一种技法。而在技法之上人首先需要确认自己的选择。情绪从来不是答案,答案是在情绪起伏下,那一份水落石出的心志。插播广告:暂停实验室全新升级的《情绪EBP》课程,也就是我之前反复推荐过的《21天正念书写行动营》,升级为25天的情绪减压计划,七月的新一期在这周启动报名了。这是一个经过大量数据验证的,行之有效的在线情绪减压产品。结合了正念书写和积极心理学。到目前为止,帮助了超过4万人减轻情绪困扰,尤其有助于缓解抑郁、焦虑、睡眠问题。希望它成为你改善情绪的一种工具。本期报名截止于7月3日(本周日),7月4日开营。长按二维码,新用户报名可享受直减50元优惠,老用户可无限次免费复训。获得本期行动营更多介绍,请戳二条。
2022年6月29日
其他

过去不是这样交流的

有一个读者给我留言,是一位学心理学的本科生,我看他也是刚关注我没几天。可能是把我当做「心理咨询界」的一个代表,他写了几段长长的话,来表达他对这个行业的很多不满。他说有一位在微博上活跃的心理咨询师(这位老师我听说过,但并不认识),别人求助想约他的咨询,咨询师说需要排队。有一天求助的那个人情绪很崩溃,留言说我现在急需聊一聊,不然我活不下去,却一直没有收到这位咨询师的回复。留言的这位读者关注了这件事,感到很不平。他说你们既然在网上以咨询师的身份活跃,也因此获利了,你们就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啊。就像医生最基本的责任是救死扶伤。现在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你面前快死掉了,怎么可以不去帮他?他读了我给《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写的序。我在序里说,很多问题咨询师也提供不了解决方案,能做的只是听一听,聊一聊,承认我们共同的无力感。他觉得这个论调也很糟糕。他列举了一些咨询师的收费,有的一小时好几千,这是「听一听聊一聊」该收的费吗?收这么贵,还洋洋自得地说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亏不亏心?还有很多不满,比如这个行业也没有在疫情期间承担应尽的社会义务,等等。总之是全方位的批判。有些语气不太好,我就不放出来了。我读完了他的来信,直觉的感受是有点难过。我也有年轻气盛的时候,所以我完全理解,一个年轻人眼中的世界有多么荒诞和不讲道理。而最让人生气的是,这些不合理的东西还可以堂而皇之地存在下去。有人收那么高的咨询费,又不能提供匹配这个价格的服务,这些混蛋怎么就没受到任何惩罚或限制呢?市场上还有那么多的冤种愿意花这个价钱。世界究竟是怎么了?我代入他的心情,换成是当年的我,我也会很难受。但我难过的并不完全是这个。我难过的是,我看完留言后的第一反应,其实是不想搭理。我就是没有了交流的意愿,不想再多说。我有点警惕自己身上的这种反应。似乎读这封信的同时已经做了一个判断,觉得「以他的见识和阅历,并不足以讨论这些话题」。尽管他说自己是心理学的本科生,可是他并没有掌握心理咨询这个行业的一些常识,比如什么是稳定的咨询设置,为什么需要这种设置,包括心理咨询的功能是什么,收费的意义,等等。他也没有经济学的知识,比如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他也没想过从宏观的角度理解社会上供需关系的变化。但我本来是可以解释的。他不具备这些知识,才需要解释和讨论,而我却觉得没有必要。我反思了一下这种倾向。我好像不知不觉有一种「等你把专业学得好一点,再来聊吧」的想法。言下之意,如果你缺乏专业的思考,你就没有说话的资格。好像海德格尔曾经就有这样的反思,他说现在所有关于人类存在的讨论方式,都有分门别类的专业语言:科学的语言、医学的语言、经济学的语言、心理学的语言、政治学的语言、文学的语言,等等。仿佛必须运用这些语言,才有(在特定领域)发声的资格。这其实是剥夺了对存在本身的解释权。各个领域的专家,用各自的术语,把存在的解释权给瓜分掉了。我有时也会感受到这种剥夺。比如有一天我看到一张照片,某大学的学生坐在操场上吃饭。当时校园里防疫很严格,食堂里不允许吃饭,只能把饭打出来吃。我就发了一个微博说,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席地而坐吃盒饭,挺心疼的。然后我就收到一些私信,委婉地批评我:「你并不了解防疫,有什么资格说这些话?」他们认为我在表达对防疫的意见。可是很有趣,他们说的并不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有问题,他们说的是「你先了解一下奥密克戎的传播系数,再来说话吧」。你看,先要有专业资格,才能说话。这跟我刚才的心态如出一辙。所以我现在在网上,对专业以外的领域已经不太敢说话了。就连看个电影看本书,都不太想发表评论,生怕被挑出什么错来。只有在我熟悉的心理咨询的领域里,用专业语言讲话,还算自由。但这个领域也在逐渐压缩。也许我以为是在讲心理学的东西,结果一不留神就侵入到别人的地盘,我的发言就失去了合法性。有人因为身体不舒服向我提问,我跟他讲心理学的应对方法,以前只是会有其他人补充,说这也可能是一种生理疾病,建议做哪方面的检查,或者吃什么药。但现在就会有人敲打我,说我不该拿心理学的视角分析这件事:「这是医学问题,你不要误导别人」。我其实不喜欢这样,过去我们也不是这样交流的。推己及人,我打算认真回应这位读者:海德格尔的担心是,这种对解释权的瓜分,会让现代人失去古典时代那种全景式的,理解自身存在的视角。我不知道「全景式的视角」在存在主义哲学上怎么解释(你看,这又意味着一种发言的资格),作为我个人,我的理解就是自由自在地感受和表达,感受到了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专业细分,不在乎身份,不需要那么多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当下这一刻感受到的就是存在。就像留言给我的读者,就是在表达一个整体的「不满意」。他觉得这个行业不太行,希望有人做点什么,让事情变得像样点。这就是他的感受,无论专业上有没有道理,或者有没有相反的结论,这个感受是存在的,而他只是想表达出来。「等你专业一点再来说话」,那么专业外的人就永远不能发出声音了吗?他们这一刻的困惑该如何处理呢?他们感受到活得太苦了,这是真的;也朴素地希望可以获得心理行业的帮助,这也是真的。他们给人发信,发现能帮他的人要么没时间,要么收很贵的钱,或者收了钱花了时间仍然解决不了问题(还有人说这个工作的价值就是「承认我们的无力」?)太生气了,也太让人恐慌了。他们感到巨大的孤立无援,无论专业的框架怎么解读,他们就处在这样的状态里。这就是我们真实感受到的,困惑的状态。表达这样的困惑,这是我们交流的起点。我们去寻求一些专业的框架解决这些问题。专业是为了让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变得更多,而不是为了各立山头,设置壁垒。世界应该是这样的吧?来自不同背景操持不同语言的人,存在一些交流的可能,在交流中大家共同想办法让生活变好。就在并不久远的过去,人们还可以很自然地进行这种交流。但最近这样的空间越来越少了,至少在互联网上没有了。线下也不算很多,心理咨询也许还是其中之一。某种意义上,做咨询——假如它并不能立刻提供问题的解法——就是在重温一种原始的,存在性的,相互交流映照的体验。两个人没有评判,没有身份,没有术语,就简简单单地讲话,分享当下的感受。有什么困惑就说,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也没办法。但你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话是有人听的,并且他会努力站在你的视角上,去理解和感受此刻的完整的你。这是我认为心理咨询还在提供的一种价值,甚至有一点奢侈。以至于收那么贵的钱,还有很多人预约,一时还约不上。可是你说,这种交流的稀缺,是心理咨询这一个行业的责任吗?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面对负面情绪,学会把它放在网上

有人担心,在网上表达负面情绪会形成互相的强化。我最近也常常被问起:抑郁症有没有可能被互联网过度放大了?在网上倾诉「负能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是否反而不利于真正的抑郁者?担心是有道理。但不代表有负面情绪时需要减少表达的愿望,恰恰说明我们需要做得更多。表达已经是最后的出口了。负面情绪并非无中生有,尤其最近这段时间,抑郁几乎已经是一种日常的体验——我说的不是病理层面的抑郁症,而是每个普通人在生活压力下普遍感受到的低落。前几天的空难带来的影响,叠加着疫情、封控、股票下跌,生意停滞,还有远方的战争。人们在现实中已经积压了太多痛苦,又做不了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说一说,好知道自己的痛苦不是唯一的。好在还有互联网。虽然我们每天都抱怨,上网时看不到什么好消息,但网络仍然是失意者最后一片自留地,能在人与人之间拉起微薄的联结。很多来访者会说,难过时实在没法跟身边的人讲,只好上网。网络那么大,总有一些素未谋面的人懂得他们的感受。假如有来访者告诉我,觉得被世界抛弃至孤身一人,我也会建议他:「去网上聊聊看。」话虽如此,表达确实也会带来潜在的压力。有一些不耐受负面情绪的人,总想把气氛导向积极,导向笑噱,害怕在表达中强化了自己的痛苦。这也让想表达的人不好意思说得太深。很多人对互联网上的暴露也开始感到不安,担心遭到某种理性的非议:你没什么问题,就是太矫情了。「网抑云」成了某种中二的代名词,等同于小题大作,无病呻吟。有些人甚至会反感那些因为「抑郁」获得了更多同情关照的人,认为是某种赢取关注的策略。以至于对真实的抑郁者,他们的态度也比较淡漠:该看病看病,该吃药吃药,不要把抑郁拿到网上说!这不是冷血,我认为可能是一种情绪耗竭的信号,是在表达:负能量太多了,我会害怕。也有过极端情况。十年前,微博上的「走饭」留下遗言离开世界,去年又有「鹿道森」,每次的悲剧都刺痛很多人。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让人们以后不表达。表达是不能解决问题,但不表达也不能。我觉得这是一个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把抑郁放到网上了,然后呢?即使达不到抑郁症,只是负面情绪的倾诉,也到了一个临界点。互联网对负面情绪的自发承载是有限度的,不能只依靠网友自发的善良予以宽解,这不但让人耗竭,还有无法预料的风险。这是需要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我最近在关注「600号」,也就是宛平南路600号,现在是上海人民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爱称了。前几天「四有新人」之后,他们今天又宣布了跟B站的合作,让我眼前一亮。我感觉他们在尝试一些新的动作,日益超出了传统的精神科医生的范畴,在公共事件中发声,对公共情绪做干预,并且进化出了某种让人喜闻乐见的「网感」。600号入驻B站在这个时代,越来越需要这样的专业角色。怎样用好互联网平台,对公共情绪进行干预?我自己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它和个体的,一对一的干预是完全不同的逻辑。目标不是对具体的情绪问题做「治疗」,只要能起到疏导,安置的作用就已经很好了。让情绪有一个出口,让痛苦的人知道自己的状态是被允许的,被有人看见的。这就已经是了不起的工作。具体地说,要做以下三件事:第一,鼓励表达;第二,给予正常化的回应;第三,预防极端情况。第三件事,已经有平台开始尝试了。比如B站近两年做了一个「能量加油站」项目,是一个匿名对话室,有过心理疏导技能训练的客服陪着情绪低落的网友一对一交谈。他们跟宛平南路600号的合作,也包括请专业志愿者加入到这个项目里。进入能量加油站,点击“转人工”即可对话这很好,把负面情绪放在网上,对于那些紧急的,可能引发风险的状况,需要有专业背景的人来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情绪的疏导是安全的。除此之外,我也希望专业人士的加入,可以带来这样一种风气:负面情绪是可以用一种「不否定」的方式应对的。我对网络上的自发交流一直有担心,一旦有人表示不开心,谈话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同情或是开导,两者都试图否定这种情绪,或者这个人。「该看病看病」只是一种稍显激进的提法罢了,意思是:最好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掉!但我们只需要给出正常化的回应就好。比如可以说:你有这样的情绪是一种自然反应,它是正常的,也是安全的。我愿意听你多聊一点。我觉得,网络这时候能起的作用就是这么多:有人听,此外不做更多干预(除非有紧急状况)。不要把目标定在消除情绪(仿佛我们真的能控制它一样),也不一定能为现实问题找到出路(最近发生的事,除了熬着还能做什么呢),更不必承担情绪障碍的诊疗。大形势在这样一个关口,人人沮丧,说是正常也罢生病也罢,反正怎么都不舒服,说什么做什么它都不会消失。那么,我在看不见的地方陪你待一阵,这就是网络能尽的最大努力。这是一个古老却有效的思路:在痛苦无法避免的时候,先找一个地方把它好好安置下来,减轻痛苦引发的后续麻烦,保护好当事人,避免风险,静待过一段时间痛苦自行缓解。哪怕不能根除,在痛苦的当下「稍微好过一点」,也是一点用处。互联网能给予的安置,简单说,就是让一些人在低落的时候,最低限度可以被守护周全。守护并不是治疗,只是陪伴,但也已经难能可贵了。对有的人来说,只要陪他度过最困难的一晚上,第二天就会看到曙光。另一些人的沮丧难以好转,也许最终还需要看病或吃药。但至少最难的时候他是安全的,有人在他身边,让他不至于一个人面对全部困境。这就是互联网可以承担的角色。被陪伴的B站用户发动态表达感谢它不能取代治疗,这是必须强调的:交谈和医治情绪障碍是两回事。后者确实需要专业的医生。如果你感到抑郁,无论严重与否,我们首要的建议就是去看精神科医生,这是最可靠的方法,该吃药就要吃药。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它不能完美地解决一切情绪问题。有一些人没有达到用药标准,但同样需要倾诉,也有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仍然感到痛苦,难以一个人面对(甚至不确定这是否只是因为疾病),这些情绪仍然需要有一些安置的地方。我总觉得,互联网在安置负面情绪这方面是有一些种族天赋的,它擅长把苦痛的话题变得柔软和幽默。比如前面说的「600号」,可能是去年做月饼出了圈,最近就一扫过去权威严肃的形象,在B站向大众做科普。抑郁也有了一个新名字叫「玉玉」,还有emo,听上去有点滑稽。但如果你担心自己的抑郁可能吓到别人,说自己「emo了」就一点负担都没有了。可轻可重,丰俭由人,不感兴趣不妨一笑置之,懂你的人则会回应以共鸣。无论有没有共鸣,说出来就会好一些。负面情绪需要有承接的地方,承接就是一份疗愈。这是医学治疗之外的重要补充。系统治疗的理念一直是,治疗需要调动系统里尽可能多的资源,不能只靠单个人或单一的方法。但愿将来有一天,网络作为一种几乎可以触及所有人的资源,可以成为人们在emo时最容易选择的出口,守护自己度过最难的一段时间,并且不用为此羞耻或抱歉。要建设这样的环境,需要更多像B站这样的平台和专业人士一起去摸索,去尝试新的可能性。我也期待更多的「宛平南路600号」,可以更主动地融入互联网的语境,面向更多人普及心理健康的实用观念,比如哪些症状需要医学治疗,哪些痛苦则是生活的一部分。痛苦不能完全避免,就只能想办法,带着它好好生活。——这会有助于更多的人从心态上接受那些低落的时刻,哪怕在最难过的时候,只能把它放在网上,但有人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守护,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希望。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伤痛是需要时间的

心理专家在普及空难带给幸存者的心理创伤,一些科普文章讲到了替代性创伤的症状。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对号入座。关于这些「症状」,必须补充说明一句:一切痛苦的反应现在都是正常的。我认为现在还没到时候去理智地调整自己的内心。在这一刻,谁都不可能「健康」地看待这次灾难。最糟糕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必须调用全身能量去应对。很多人在说PTSD,但根据PTSD的定义,那些症状必须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构成诊断。那之前的反应就是紊乱的,而紊乱是正常的。这些反应的学名叫急性应激反应(Acute
2022年3月22日
其他

理论武器

不是专家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听众接收这些理论时需要多一个心眼:你在用理论,不是理论在修理你。就像一开始那位母亲,她听到不同意的声音,就说:「胡说八道」,我认为她说得好。
2021年12月1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怎样识别不安全的心理学服务?

这两天有个新闻,一位年轻的投资人在参加一门课程的过程中晕倒,抢救无效而去世。引发了人们对这门课程甚至这一类课程的质疑。它打着心理学的旗号,看上去充满了蛊惑人心的精神操控元素。有一些参加过类似课程的人现身说法,分享其中一些充满恶意的环节,比如被野蛮分析,被辱骂,在群体性的氛围感染下接受一些自己并不乐意的要求……等等。于是,我的朋友圈子里又一次流传开一种「叫魂」式的恐怖空气。我不断收到消息,还有采访的请求,问:是真的吗?心理学课程已经如此杀机四伏?我觉得恐惧的根本来源,是因为「无法预判」。因为所有的课程在包装上都是好词,是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光看到这些根本无法想象背后有什么。课程里真的会精心设计对学员的辱骂吗?我没经历过,但我也不敢否认。我凭什么就说不会有呢?说不定就是有这样的服务者,嘴里喊的是真善美,却把「羞辱」当成一种帮助呢?但我还是想坚持给一个判断标准:心理学课程本身是安全的。世界上绝没有那种「千万别踏进去,一踏进去你就回不了头」的教室。就算有,也不在心理学的范畴里。我的朋友发给我一些课程信息,说:这个可以参加吗?那个课会不会有危险?我的回答统一是:你有兴趣就去试试,我不敢保证这个课程适合你,你有可能学不到东西,或者感觉自己花了冤枉钱很生气……但这些并不等于「危险」。你不至于因为上一个课就有危险。因为你随时可以退出。这样你就算无法预判,也可以多试试。只要你试的过程时刻记住:随时可以叫停,可以离开。这是保障一个人安全与否的关键按钮。如果不让离开,哪怕跑步这样的运动都可能有致命的危险,而人的身体是可以启动自我保护的。你让我这样缺乏锻炼的人去跑马拉松,我跑一公里就趴下了,接下来你打死我,我都不跑了。你也不可能打死我,所以我说是安全的。这篇文章原本说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是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很多人在对自我感受的判断上是困惑的,是有冲突的,也许这一秒觉得有道理:「对啊,我觉得不舒服就可以离开」,但是过两天听别人一说:「你不要听那种话,只有loser才会离开」,他就不确定了:好像也对?如果我不对自己狠一点,我怎么做更好的自己呢?尤其说话的人也是个专家,成功人士,拿着一些精心修饰过的概念,就显得更有说服力。为了对冲这些声音的影响,我觉得有必要再多说两句:1,任何一个心理学服务,咨询也好,上课也好,你想停下都可以停。这是底线。不能停下的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被约束起来的精神病人(那是被严格限制的,只有专业医生才可以行使的诊断和处方权)。我甚至觉得,以后所有心理学服务的包装上,都应该像香烟盒上标明「吸烟有害健康」那样写清楚:你可以随时离开。2,你没办法在从开始就判断一个服务适不适合你,哪怕别人都说好,你也只能亲自试过才知道。你试了觉得并不好,这是正常的,不需要跟其他人统一认识。你就是不适合它,离开就好。既然是试错,就会有时间和金钱的成本,这也是免不了的。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止损走人。3,我不建议你一开始就尝试太贵的。有人会因为心疼钱,说服自己「再坚持坚持」,这在无形中提高了离开的门槛。当然贵的标准因人而异,有人一下子扔掉几万块也不心疼。但按照我的经验,最好不超过几千块吧,属于那种「损失了我会心疼,但不至于丧失理智」的程度。4,同样的道理,我也不主张一下子就报名太长期的课程,包括打包收费的咨询,一下子交十次二十次的钱,这在我看来都有一点冒险。在报名长期课程之前,最好先对老师有一点了解。看看他的文章,他的视频,要么先报他一个便宜点的网络课程或者短期工作坊,当成「试用装」感受一下。——当然你不在乎钱就无所谓。5,这只是我的个人偏见,但一般来说,课程包装里如果能写清楚对参与者的要求,适合哪些情况的人,不适合哪些情况(是真的清清楚楚拒绝掉一部分人,而不是「适合所有想自我提升的人」这种套话,一看就是为了广撒网),这种课程踩雷的几率相对更小。而越是宣称自己万金油,不管什么情况都能用:生了病能治病,不生病能强身,这种课程就越是不值得一试。6,如果你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可以在学术期刊里搜索课程包装中的关键概念,引证越多的,往往越可信(比如正念);而用到像灵性、气场、脉轮、吸引力法则、家庭排列这些在学术研究中少见的概念,踩雷概率相对高。7,相对来说,有疗效数据的心理学服务,特别是经过大样本人群验证的,更安全一些。8,在我的经验中,心理学服务对人有帮助,但这种帮助不会是迅速的,不会几天时间就让人开「天眼」。帮助往往是说有一点用,但也没什么脱胎换骨的变化:我还是原来的我,生活还是原来的生活,问题也还是得靠自己慢慢解决。这些反馈才是我最常听到的。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某一门课程或者某个老师特神奇,特震撼,几天时间就能把你的头脑和心灵「打碎重组」,哪怕是来自往期学员的亲身经历,你最好还是要慎重些。我也不能把话说死,但我总觉得这种过度神奇的效果,往往隐藏了过度高昂的代价。9,有一些专业的心理学工作也是包含情感冲击的,比如暴露疗法。所以,不能简单认为「情感冲击」就一定是危险或不专业的。但是,一般专业工作做到这里,都会让你提前有一个准备,提醒你接下来会经历什么。同时(不厌其烦地)让你了解:你是可以不接受的。就像你去游乐场坐过山车,排队过程中随时都有出口,上面写着:如果你没做好准备,可以从这里离开。离开,停下来,拒绝,这都是你个人的意志体现,提供服务的人不但应当允许,而且需要对此心怀敬意。有一类心理学服务者喜欢在这时候提供分析,把它解释成你的一种缺陷,一种逃避,一种不敢直面内心深处的软弱。遇到这种情况,我建议你毫不犹豫地退出,一个字都不要听他在说什么。也许他自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也许你也确实可以再坚持坚持,那又怎么样呢?比起坚持一下可能获得的好处,你的安全底线已经遭到了动摇。对于任何动摇它的尝试,你都不妨离开一下,从而确认:你有能力保护好自己。最后,这是一个安全的心理学服务样板:《21天正念书写行动营》新一期招生了。这是一个将正念书写和积极心理学结合的线上课程。按照上面的标准,它有清晰的课程框架,运用的是在学界广泛认可的概念和方法,有扎实的数据支撑(超过20000人),价格在可接受的范围,而且当然了,尊重你自己的学习节奏。
2021年8月19日
其他

五月,躺不平也可以

五月的工作总结:五月初是青年的节日,那几天流行一段演讲,叫做《我不想做这样的人》。视频中的少年意气风发,爱憎分明。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写了一篇《可以做这样的人》,强调的还是老一套:多接纳,少否定,保留多一些的可能性;与此对应的一篇文章是《“他们搞这有什么意义?”》,试图理解一类看似无厘头的视频创作(有趣的是,它和前面的演讲正好流传于同一家网站)。《放下和放不下》是纪念五一二。《隐喻:转折点》和《治疗是快乐的丨荐书》偏向于专业探讨。这个月的大部分时间仍然花在心理咨询上。除了常规的咨询之外,周末上了不少课,也做了几场督导。读的书多是专业书,一本《游戏空间》,一本《系统式咨询与家庭治疗》,还给一本书做了审校,参与了一本教材的编写……这些等到快出版时再告诉大家。有几天一下多了很多关注。因为最近流行「躺平」学,有博主在介绍这门哲学时提到我,大概是说我多年来一直在不遗余力呼吁躺平。这么高的荣誉真是让我受宠若惊。但我还是想说(假如你是冲着「躺平」才关注我的话):我从来没有呼吁过躺平,我呼吁的只是「可以」。可以的意思是:什么都可以,做事可以,也可以不做,不做的时候不必苛责自己(但如果实在忍不住苛责几句,也可以)。躺平当然是一种选择,但也只是选择之一。任何人可以选择躺平,但也不必把它上升为一种哲学或态度。说得再清楚些,躺不平也可以。这段时间,「学会做个普通人」的声音甚嚣尘上。跟躺平学结合到一起,言下之意,只有躺平才是一种大智慧,是回归平凡。而那些汲汲以求功名的人,反倒离「普通人」的门槛有了一段落差。即使不能看作某种人格层面的缺陷,也总是可以嘲笑一下他们专注而自作多情的打拼,只是在内卷大潮下,被无情地割了韭菜。这是另外一种倾轧,是一群人换了一种形式否定另一群人,或者我们在换一种形式否定自身。它是以往成功学的一种反向形成,实质上没有差异。对成功的向往和焦虑不正是普通人的一部分么?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绝大多数人事实上都是两种心态的结合体:又向往成功,又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平庸;又不想努力,又厌恶自己不努力。想要割舍其中任何一半,都不现实。为什么不能完整地接受一个人呢。不同的人身上都有我们的影子。都有求而不得的焦虑,只是焦虑的表现形式不同,有人选择继续努力,也有人选择接受现实。没必要因为存在不一样的选择就否定自己。你甚至可以一边接受,一边努力。从这篇总结中你也能看到,我事实上也不算毫无作为了。就一个月的工作量而言,跟特别卷的创作者是没法比,但也算不上是「躺平」(我这样一个人被说成躺平的榜样,连我自己都觉得没有说服力)。除此之外,我还认为任何一种人生态度都只适用于自己,最好不要把它以某种原则的形式输出给别人……如果你接收到这样的输出,也不要急着用在自己身上。你就是你。你所有的一切,无论是想躺平还是怎样都可以……除此之外,那些你认为不可以的其实也可以。对于躺平,这就是我想说的。《循环提问》读书会(点击了解)也还在继续,每周定期发布视频。前三周继续讲恩斯特一家,通过一个漂亮的干预得到了奇迹般的效果。最近一周开始,我们谈到了下一个案例。这个月的讨论都在围绕具体治疗技术:《荒谬的提问,不一样的回答》、《如何让问题变严重?这样问更有用》讲悖论提问,《这话我也不知该不该说》讲的是如何更有效地给出建议,《问题不在个人,问题在关系》讲循环提问的基础句式。后台每天都有人问,现在再加入读书会晚不晚,跟不跟得上?我最近已经不再回复了。答案当然是永远不晚,音视频都是录播,想跟上的话没有不行的。但我怀疑还在犹豫这些问题的人,可能本身也没有那么的「想」跟上。如前所说,不想也没关系。不如放过自己,再等等看。每周一期的干预也在继续,分别是《越失败,越努力,越恐惧丨反馈实验064》,《父母的承担丨反馈实验065》,《追求一次失控丨反馈实验066》,《没有人活该做个好人丨反馈实验067》,和《结论是还没有结论丨反馈实验068》。谢谢所有提问和给出反馈的人。总共收到了242份赞赏,感谢,六月再见。
2021年5月31日
其他

结论是还没有结论丨反馈实验068

往期干预原文:《追求一次失控丨反馈实验066》失控的暴食循环问:你好,李老师,有一个问题想咨询一下,是关于我体重的问题。我现在真的很胖,已经快140斤了。我是一个女孩,以前只有100斤,我总是不停的吃吃吃,才会导致自己变胖。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孤独的时候,没有事情做的时候,焦虑的时候,我都会吃各种东西,每次吃饭我都要吃到12分饱才可以。现在看到自己的身体,充满厌恶,感觉自己特别的丑,丑到感觉所有人都讨厌我的体型。也不敢照镜子,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就感觉是一个特别糟糕的人,糟糕到连自己的体重也无法控制。也不好意思去认识新的异性朋友,感觉他们是不会喜欢这么胖的女孩子的,都是肥肉,一点魅力也没有。但我总是忍不住要暴饮暴食,每次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都觉得除了吃,自己没有任何办法和能量,来对抗这些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就像一种腐蚀性的溶液在溶解我的身体,唯有吃饱了,这种感觉才会降低到我能承受的地步。肥胖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我内心十分渴望自己变成一个精力旺盛的人,充满活力,可以去跑步,健身,有一个健美的形体。但是看着自己现在的模样,萎靡,油腻,特别痛苦。每当自己想去锻炼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没有能量,便又开始痛恨这个躯体,为什么不能变得有能量一些,有活力一些?为什么自己有一个这样病恹恹,毫无生机,懒惰的躯体呢?看着昔日的朋友身材都还是那么好,自己便越发自卑,越发恨自己的身体。这样一想,似乎更不开心了,于是便又开始暴饮暴食起来。对于食物,我也不挑食,只是想不停地用食物来填满自己的肚子,每当不停地吃吃吃的时候,都会用力快速地咀嚼,仿佛一条饿狼扑食一样。很享受快速咀嚼以及满腹感的状态。但是我也比较讨厌自己这副吃相。我要怎么办才好?答:我理解你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你不喜欢自己,导致的负面情绪你必须用暴食的方式对抗,反过来,暴食又会加重你对自己不喜欢。我有一个建议,帮助过一些跟你相似的人。这个建议有点古怪,你可能不一定想试。这也很正常。但无论如何,我希望你一周后给我一个反馈。如果你最终没有尝试,告诉我一声就好。我的建议是,主动策划一次暴食。在未来这周,选出一个你喜欢的,容易有好心情的日子,比如周五,把它策划成「幸福地吃东西的一天」。在这一天里,你吃东西不是因为情绪失控,而是当成一种享受,对自己的犒劳。你可以精心策划,在哪里吃,几点吃,吃什么,把想吃的食物事先准备好。到了时间,按你的计划把准备好的食物全都吃下去,吃到12分饱。除了这一天之外,其他几天按你平时的习惯度过就可以。也就是说,不用强迫自己做什么,感觉有能量的时候就去锻炼,感觉不好就多吃东西,不需要刻意有什么变化。我们对比一下,这样的一周跟以前相比,会不会有什么不同。我知道有点怪,这似乎是在鼓励你的暴食。前面说了,如果你不想尝试,我完全能理解。反馈:您好,李老师。这周一直在策划暴食活动,可惜没有策划成功。一直在想,我到底想吃什么,喜欢吃什么?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想到自己想吃什么。然后本周过得还是挺紧张忙碌的,没有轻松的时间,我准备选个休息的日子好好策划一下。虽然暴食活动没有策划成功,但是本周心情比之前轻松一些,每次吃饭的时候,不经意间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因为心情不好而饮食?还是因为肚子饿了?或者是因为我是想享受一下食物的美味?这样一想,好像打破了自己大脑中的暴食循坏。可能我不只是因为心情不好而暴食,我找到了其他的切入点来看待吃饭这件事情,大脑中慢慢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时候忍不住在想:可能是食物太美味了,是它们在诱惑我,不是我太能吃,不能怪我……本周吃得依然多,但是对待这件暴食这件事,精神和心理压力减轻很多,之前一直为暴食在不断责怪自己,现在对自己有了一些体谅。看到评论区好多伙伴和我有相似的问题,你们的留言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抱抱大家,希望我们可以活出自我。追风的少年,自由的灵魂,不会被肥胖的皮囊困住。新干预结论是还没有结论问:和老公恋爱多年后结婚生子。他内向但内心丰富,敏感又缺乏安全感。前段时间发现他出轨后,我提出离婚,他不愿意。后来我一直看心理学文章,听课程,有很多反思,包括沟通方式、理解对方情绪等等。我想挽救这段婚姻。他始终坚持的是他要这个家,但是他没有让我觉得他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没有道歉,解决方案是我提的。我有感觉到他在做一些改变,但猜测他目前还没完全断开联系。他也没有让我觉得他很努力在做一些弥补。我呢,一直反省,积极和他沟通,包括相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和未来展望,双方原生家庭的问题等等。但他几乎不怎么回应我的这些沟通。而且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他现在也很少说,就是没有开展新的话题。我昨天翻阅了李老师之前的文章合集,有点说中了我:因为看了各家心理学的说法,有时不知道怎么做了,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有人说,你一直对他好,单方面付出就是给他压力,也是种自恋;有的说,要尊重对方的选择,要信任对方,不要逼他;还有的说,要学会表达情绪和不满,过好自己,为什么要理解他?朋友又会觉得我一直在退让,很卑微,建议我不要对他抱有希望了。看到各种各样的说法,很矛盾。我自己想了想,我仍然不认为他是个坏人。我希望他能真心实意回归家庭,而不是逼迫他回来。我更希望互相的沟通屏障可以打开。所以我才积极沟通,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愿意打开内心。我该怎么办呢?他为什么这么逃避沟通呢?答:其实你们一直在沟通。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你他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是:他不打算离婚,但也没想好要不要为这段婚姻投入更多。也就是说,他没有确定的结论。另一方面,你也没有确定的结论。你并不是非要这段婚姻不可,你也需要他给一个态度。你不想逼他留下,但你也不想主动离开。两个人都没有结论,所以你感到矛盾。假如对方态度坚定,无论想挽留婚姻也好,想要离开你也没关系,你都可以有办法。偏偏他表现出这副又想要,又不想投入太多的样子,你就拿不定主意了。但没有结论本身,也可以是一个结论,结论就是:你暂时不打算离婚,同时你也不知道长远能不能走下去。想清楚这一点也是有用的。没有结论的另一个含义就是,你承认现在还不能做决定,你就可以把做决定的日子放到将来。——我建议你暂定一个明确的期限,比如一年。这样你就可以给老公两条确定的结论:一年之内,我不打算离婚;一年之后,我们看看这一年相处的情况后,再来商量要不要继续这段婚姻。确定下这两条也是有意义的。请你一周后告诉我,这些结论给你们夫妻带来了什么变化。关于提问,请先参考:《我不同意你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如果你愿意在我回答之后执行并反馈效果,请在提问后补充一句:「愿意参与反馈」,并留下你的邮箱~
2021年5月30日
其他

治疗是快乐的丨荐书

这是我给一本儿童家庭治疗的专业书写的序。发这篇文有点不确定,有些热情的读者说:「李老师推荐的书,我都会无脑买入!」但买这本书最好还是慎重些,它是写给专业的儿童治疗师看的。对普通读者来说有一点艰涩了。作者叫Rudiger,我在《心理学怪谈丨发病的按钮》里介绍过他的工作。那时我们在中德班共事。他的工作让我着迷,他从事儿童青少年的家庭治疗,供职于海德堡的Stierlin研究所(就是Fritz
2021年5月25日
其他

没有人活该做个好人丨反馈实验067

往期干预1原文:《越失败,越努力,越恐惧丨反馈实验064》越失败,越努力,越恐惧问:我想请教,怎么克服自己的习得性无助?我学的是理工科专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本科的时候没有认真地学习,睡了太多的觉,于是挂了很多科。提前一晚的复习根本什么都学不懂。这让我很有挫败感,对我的专业,对自己的能力都不再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学不会。在考研的时候,我对我的专业课很恐惧,总是觉得可能学不会,所以每天复习都在摸鱼和恐惧中度过,不敢认真看书,总是抱着一种自己学不会的想法,稍微遇到难一点的东西,就在心里觉得自己确实学不会,觉得无比恐慌,根本不能冷静地学习。到后来,我甚至连图书馆都不敢去,每天躺在宿舍里恐慌地刷手机。我实在太害怕了。我认为自己克服不了恐惧,但是之所以这么纠结,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从客观来讲,抛去各种恐惧因素,是能学会的。我也想继续学习本行业。我想接着考研提升自己,但是这些专业课看着就让我头皮发麻。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找到克服困难克服恐惧的办法。答:你好,我想你一定是很聪明的人。普通人会承认自己的天花板,面对有难度的专业,根本懒得想那么多,直接躺平认命:「太难了,我还是选择轻松一点的人生吧」。而你也遇到了困难,但你仍然有信心(只要克服恐惧)搞定它。但是怎么说呢,你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带来了一点麻烦。麻烦在于,你不能让自己安于普通人的人生。所以考研失利后,你把「安于另一种人生」等同于「失败」,你必须让自己过不好,才有动力继续证明自己。但你现在越是过得不好,它就越是让你恐惧,破坏了你的努力。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悖论:如果你想尽全力证明自己一次,你必须先安于当下的生活。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如此:请你先以「不上研究生」为前提,把现在的生活过好。——这是一盘大棋,是为了更好的考研心态。你可以每天暗暗地继续复习,只是不要再寄托「改变人生」那么大的压力。这只是一场用来自我证明的游戏,越轻装上阵越好。等到有一天你的生活足够让自己满意了,不觉得非上研究生不可了,你的心态才算是准备好。那时你最有可能一战功成。请你在未来一周计划一下,接下来要做哪些事,才能做到「不上研究生也活得很好」?作为参考,可以学习一下身边其他那些没上过研究生的人,他们活得好的地方你都可以照搬。——当然你和他们不同,你是为了将来再好地努力。请用一周时间做计划,再给我反馈。反馈1:(5月16日推送时,未收到反馈)5月18日收到的反馈2:抱歉这是一份迟到的反馈。在观察了我的同学朋友之后,我发现如果放弃考研的话,剩下的道路就只剩下找工作了。我之前确实也投了很多简历,但是最后的面试都没有去,总是想着不去也无所谓,反正我最后要准备考研,就这样逃避自己的生活。过多的思考和犹豫,让我没有勇气做一件很小的事,例如去参加面试就是我一直没能迈出的一步。在看到李老师的建议后,我又寻觅了一下自己想要做的工作,然后投出了一份简历。在此之后,非常不容易的,我成功发送了一份自己的面试视频。这看起来像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对我来说很不容易。投出自己的面试视频,我开心得在屋子里手舞足蹈,像一个两百斤的孩子,做完之后感觉这也没什么。恐惧在敲门,勇气打开门,门外什么都没有。虽然最后依旧没有被该公司录取,但是还是让我有了一点点的成就感。在今天和一个开始的工作的朋友聊天了解了一些情况。她描述自己开始租房子,开始工作之后的生活,她的生活状态我觉得也很不错。自己租房子自己生活,让我一个还没出学校的学生感到新奇和羡慕。虽然有对打工的抱怨,但这也是另一种活法。非常感谢李老师提供这个的方法,好像因为看到了朋友们具体工作的状态,所以我曾经虚伪飘渺的对考研失败的恐惧,变得具象了起来。我能够知道,如果我失败了,等着我的也没什么嘛。虽然我仍旧不知道我是要去接着考研还是工作,但是我知道了,如果我失败了,另一条道路也是可以接受的。感谢您的帮助!往期干预2原文:《父母的承担丨反馈实验065》父母的承担问:凌晨三点多,儿子房间门缝里透出光来。知道他还在玩手机,劝阻没用,我唯有默不作声……儿子22岁,大三下半年,理论上正值实习期,实际在家里流连于手机电脑朋友网吧。中午12点起床吃饭,下午出去,夜晚回家,有时不回。他并不快乐,身体上心慌肠胃不适,精神上失眠焦虑,口头禅是“都行”,“看心情”,以及“嗯”,眼神犹疑空泛,面色槁枯。他在家沉默时居多,坐在沙发或者躺在床上玩手机,偶尔也愿意和我们说说话,有时会诉说对自己不满,却又不知道干什么,觉得自己干啥都不行,很迷茫,焦虑,同时又在躲避。我很内疚。小时候对他过于严厉苛责打击,对孩子现在的状态,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爸也意识到以前在教育上作为父亲的缺位。所以,这几年我俩都在改正弥补。平时工作学习看书锻炼,给他树立好榜样。我们对他的言行包容接纳,孩子爸做饭总是先问他想吃什么,他答复“都行”。我大多时候小心翼翼看他脸色,看到他笑了,眼神亮了,我也会轻松起来。但我尽量不显露出担忧,尽力营造平和轻松的家庭气氛。我们温言软语建议他做心理咨询、读书、运动,坚持做一件事,体会小小成就感等等,无奈他一句也听不进去。他本质上是温暖善良的孩子。我已是近五十岁的老母亲,这问题当真是余生的心病,虽不想抱憾终身,但感觉怎么做都无济于事。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渐渐走出阴霾,难道只能任由顺其自然……想听听李老师有什么办法。答:其实,我也没什么好办法。就像你说的,孩子是好孩子,你们也是好父母。没有人做错。但世界就是这样,好人也会遭遇解决不了的问题。孩子觉得干啥都不行,前途迷茫,不快乐,这问题不是谁想解决就能解决的。只能说世上就是有这样的不幸,遇到了就只能承担。而你们选择了陪孩子一起承担。父母做这样的决定,很不易。很多父母只承担有限的职责。有的父母会说:我们养你到22岁,这是义务,接下来就靠你自己了,遇到问题我们也帮不了什么(有的父母还要求孩子赡养呢)。而你们的承担是没有时间期限的,只要孩子需要,你们可以无条件地供养他的生活,连饭都会做好。这很难得。今天是母亲节,到处都在说做母亲的不容易。你们还要加倍不易。别人还有个尽头,而你们似乎做好了准备,要承担整个余生。我的建议也是基于这一点。我建议,既然你们准备好了承担这么多,是不是也请孩子承担一点?——比如做饭。每天他来负责一顿饭。在他还不能为人生负责之前,你们养着他;养一天,他为你们负责一顿饭。一方面他的压力也小一点,不需要操心太大的能力,毕竟只是干家务活,不需要很多技巧。另一方面,你们也能稍微享孩子一点福。你们这周就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下,听听他的想法。愿意的话就试起来。期待你们的反馈。反馈:李老师好!5月9日晚上,正当我在为没能收到”母亲节”只字片言失落时,突然看到您给予的反馈,激动又温暖,兴奋地马上给在锻炼的孩子爸打电话,跑出去与他商量怎么让孩子帮家里做饭。如果郑重其事的和孩子谈,肯定没戏,因为我俩曾多次碰壁。一顿饭都由他来做,实话,有难度。所以,我们决定每天当做随意的话说出来“来帮忙熬粥吧”,或者“来帮忙刷碗吧”,这样慢慢的来,逐渐让他参与到家庭事务当中来,或许他能接受。当天晚上,嘱咐孩子:明天能不能帮忙打个豆汁?他看了我一眼,“嗯”了一声。5月10日下班回家,静静的,有点失望。转头看见他在厨房里,摆弄豆浆机,抬头问我:加多少水?这一刻,我心里还是比较欣慰的。5月11日,饭后,他帮忙刷了碗。虽然他帮忙做了一些家务,但情绪明显低落,夜里睡不着,第一夜出去走走,第二夜去网吧。凌晨,他再次关门出去,家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向坚强的孩子爸也难过起来。我躲进地下室哭了一阵子,回到沙发上等他。给他发信息,建议去看心理医生,回复说:你睡吧,别管我。迷糊中,听见他开门进房间,才安心入睡。现在想想,孩子焦虑抑郁的情绪也需要一个通道来化解,他选择夜不归宿作为出口,这种方式让我们做父母的感觉不安担忧,认为是消极的,破坏身心健康的。他说:我感觉自己可以解决,想用我的方式。5月12日下午,我给孩子爸发信息,”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放弃,情绪低落是正常的,我们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人”。回复:我们尽力而为,他在改论文。5月13日,孩子归校。5月16日晚,孩子回家,看得出很高兴,论文答辩通过。他兴冲冲的叙述整个过程,而且班里只有三个同学通过,其余要再次二辩。他一边说一边把从学校带来的鼠标垫铺在书桌上,估计夜里要和同学打通宵了。这些天,一直想,为什么一直给孩子包办事务,为他承担责任?是因为他小时候缺爱,造成现在焦虑抑郁症,我很内疚惭愧,现在想通过包容接纳,使他充分感受到温暖被爱,唤醒他。但我不能把心智都挣扎踯躅在挽救孩子上,经过这么多年的苦苦求索,直看到李老师文中点透提醒,大悟,这个问题无解,”不是谁想解决就能解决的”。我要用越来越多的时间来完善自我,用心生活。瑜伽,冥想,正念训练,觉察,学习…而且我很幸运,有一位很好很好的伴侣。大概每个人只要活着,都有自己必须面对的困境。如果尽力了,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学会与它共处。“好好生活,不要沮丧”。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愿意为之努力,成为那棵树,那朵云,那有趣的灵魂。非常感谢李老师解答!谢谢您!新干预没有人活该做个好人问:李老师好,有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过了这么久我还是无法解决,希望得到您的帮助。我和我老公结婚了很多年。当初认识他时,他努力积极向上,一看就是能一起奋斗把日子过好的人。但是随着小孩出生,他越来越懒,工作一塌糊涂,经常有他的领导找到我,让我劝他好好工作。他的同事、他的家人都找我吐槽,说他做事不用心、懒散、心不在焉。以前做生意亏过一些钱,但都是我在努力还,他一点都不着急。他这5年中至少换了七八个工作,不知道他想干什么。尝试过和他沟通,管不了三天又是老样子。也尝试过劝他,他也没反馈。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说多了他就发脾气。拒绝沟通。也没有看到改变。我感觉和这样的人生活特别累。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而不是给身边的人添麻烦,更不是让他同事家人去找自己老婆投诉。除了工作,他算是个好爸爸。但我们欠一屁股债,不能我一个人去还,生活的压力全在我一个人身上。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求助:我该怎么办?反馈:我估计,你对这段婚姻是做过判断的:你还想继续婚姻。那就意味着你不得不承担家庭里的主要职责。也就是说,你还会继续受累。家庭的职责是这样,它总是欺负「好」人。两个人承担同样的责任,现在一方不想负责了,而另一方放不下:「总不能两个人都不负责吧!」那好,责任就落到了心软的那个人身上。这听起来当然很不公平,但如果他死活不改变,你也死活不离开他,结果大概也只能这样。不过,我以前从一本书上看到过类似的家庭,有一种干预思路,我不确定你想不想试一下:从现在开始,把你的每一笔收入分成两半:一半算做家庭的钱,用来还债或者别的什么,另一半是属于你自己的,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如果找不到花钱的地方,也可以先存起来。万一将来你打算开始新的生活,这笔钱也能用得上。但只能给你一个人用,绝不能变相补贴家里。这也许会让你们还债的速度慢一些,但没办法。因为你只有一半的身份是家里的妻子,另一半身份永远是你自己。你赚的钱,最多只能拿出一半去尽到家庭职责。这会让你平衡一些,因为你的辛苦付出总算有一部分是为了自己。但另一方面,它会挑战你作为一个「好人」的人设,所以我不确定你有没有顾虑。或者你可以定一个自己舒服的比例,不用非得一半一半。你可以先思考一下,一周之后反馈给我考虑的结果。关于提问,请先参考:《我不同意你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如果你愿意在我回答之后执行并反馈效果,请在提问后补充一句:「愿意参与反馈」,并留下你的邮箱。
2021年5月23日
其他

“他们搞这有什么意义?”

真是风水轮流转。二十年前流行周星驰电影,最时尚的年轻人在论坛里讲黑话:「神仙?妖怪?谢谢!」老一辈看得一头雾水,这种无厘头的对白有趣在哪里?他们就这样被时代抛下。现在轮到我们这一代了。上个B站,全程地铁老爷爷看手机:怎么全B站都在心疼哥哥?WHY?哥哥怎么了?哥哥的女朋友为啥生气?我有几个写公号的朋友,人上了岁数,但是壮心不死,还想努力跟上现在的流行文化,力不从心的脚步看着有些辛酸。动不动就发出灵魂拷问:这是什么?这也能火?火起来的点是?上图的「心疼哥哥」梗就是一个例子。不知道在说什么对吗?不知道就说明你已经老了。更可怕的是,就算别人跟我详细解释了,我仍然搞不懂这在闹什么。我看到的只是一段略显浮夸的土味短视频:一位蝴蝶结少女手举棒棒糖,坐在男生的电单车后座上兜风,用做作的语调发着嗲:“哥哥,你女朋友知道了不会生气吧?……不会吃醋吧?……不会揍我吧!……”讲完这些烂话还不够,还要一翻白眼,来句总结:“不像我,我只会心疼哥哥。”总共30多秒。我以为就是吐槽所谓的「茶艺」,情绪痛点是有一点的,但也就是这么多。台词和表情比较魔性,一段普通的搞笑视频而已。好家伙,没想到席卷了整个B站。别说我们中年人不理解,年轻人自己都说不清楚。我向00后虚心求教:它究竟好笑在哪里?回答是:你多看几遍就get了。我说:我就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多看几遍。回答:那你没救了。(完了,这不是当年我爹妈和我的对话吗)但我还是努力研究了一下。我发现这段视频最让人上头的地方,在于前仆后继的二次创作,以它为素材剪成鬼畜视频,或者在原片基础上用外语或方言配音。「茶艺」题材本身就能引起大家的吐槽欲,一人一铲土,挖坑一起埋吧。大家一拥而上,最初的立意反而不再重要,「茶艺」的光辉让位于网友们群魔乱舞的创作热情。这一系列视频变成了当代年轻人的一次集体行为。(或者可以说是集体的行为艺术...)说起二次创作,我们中年人也有一点经验。就比如多年前的鲜橙多事件,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开端也很无厘头,有人在BBS发贴,说在图书馆自习时,请邻座男生帮忙拧鲜橙多的瓶盖。一篇普普通通的网帖,很快招来了各种角色的认领,生成无数个怪异的视角。鲜橙多本多,图书馆外的歪脖子树本树都跳出来发贴了。时至今日,二创的精神没有变,只是手段更离谱,比如音乐区的乐器UP主也凑热闹:不甘寂寞的张飞走错了片场:甚至连意大利面都开始群魔乱舞起来:人民群众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你大概也能看出来,它最初在讲什么已经没人关心了,传播的过程本身就成为它最大的传播点。它蔓延全网生生不息,靠着各路人才用自己的创作热情为它续梗。而创作的根本动力,说白了就一点——闲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的意思是划出一个圈子,圈子里是「我们」,圈子外是「他们」,划分内外的边界要很考究:不能太封闭,否则那些还没有加入的友军就进不来;也不能太开放,这样才能把跟「我们」不一样的人拦在外面。创作和传播这样一种看似「无法理解」的梗,就是一个理想的边界。人人都能加入,但不是人人都会喜欢。如果你看到它感觉欢乐,要知道这欢乐里包含了一部分来自某个群体的相互认同:你不再是孤独一人,你有同类。对这种趣味的心照不宣是辨认彼此的标识,创作和传播是你们的狂欢。而这份共同的欢乐,必须以「另一些人不属于我们」为前提。那些人看了视频一头雾水,心想「搞这有什么意义?」这就对了,让你们看不懂,这就是它的意义。无意义是一个堡垒,挡住那些执著于从中建构出意义的人。他们见到堡垒就想攻占。「有意义」就代表着可理解,而如果一件事可以按照某种逻辑被理解,就意味着可以用同样的套路计算和操控。掌握着意义的人,知道如何对特定人群利用特定的意义,提供特定的情绪价值,打造特定的传播链路,就能达成自己想要的效果。要挡住他们,只有无意义。做家庭咨询的时候,我对这一点感触尤深。很多青少年的父母都在焦虑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问:他搞这有什么意义?但其实问的是:他为什么不按我说的来呢?虽然他们也会说理解、尊重,但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听我的」。再好的方法对他们也会失效。孩子会在他们共情时感到愤怒,关怀时嗤之以鼻。他们就抱怨孩子不识好歹,不可理喻。我告诉他们:你们唯一要理解的,就是孩子没那么需要「被理解」。父母当然不承认:「怎么会不需要呢?年轻人也是人,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不是吗?」但这时候的理解不是理解,是权限。年轻人不缺乏理解,在网络世界上到处都能找到和他们一样被破梗逗得笑出眼泪的人,同频得很。只是这中间不包含你。他们拒绝被你理解以伸张自己的权利:请问你哪位啊?就因为你想提供一些「理解」给我,我就必须愿意接受吗?凭什么?作为老一辈,收到这个信息自然是伤心的,他们被排除在外,也许还唤起了老之将至的焦虑。但站在年轻一代的角度,这样想本身没有错,那正是人格独立的必经之路。父母希望无孔不入地理解孩子,但谁想过孩子的感受呢?谁愿意做全方位被看透被指点的孩子?人总是想有一些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而非时时事事与人分享。年轻人今天越来越难了,解读的势力无孔不入。别人强行为你赋予意义,你拦都拦不住。你讲话的时候,他们解读你的话语;不讲话的时候,他们解读你的沉默;你说我想静一静,他们说你到青春期了荷尔蒙变化;你躲起来,他们说你抑郁;你生气了,他们说这都是童年时期压抑的愤怒……最后你决定了,掏出手机看视频。他们说:「这……这有什么意义?」这就对了,无意义是唯一安全的领地。这次嘲讽「茶艺」,下次会是什么?没人知道。红色蝴蝶结的女孩跨上电单车开始这段表演时,自己也料不到会成为一场狂欢的中心。她看到现在这一片红海,大概也觉得人生毫无道理可言。但无道理恰恰带来了一切。从这个角度说,跟最初的主题也有点关联。毕竟「茶艺」是一种拙劣的人际套路,一切套路都是我们反对的。反对各种以关心为名,却实施着自己的算计。潜意识里,年轻人借「茶艺」表达一种不屑:「人类啊,少一些自作聪明吧!」我这样的猜测当然也是在自作聪明。并非所有试图理解的努力都想算计什么(除了我那几个做自媒体的朋友,他们是真想复制这样的爆款)。也有人单纯只是想跟年轻人亲近,他们感到委屈:「我从没想算计什么啊,我只是心疼giegie想理解年轻人」。无所谓,理解也罢不理解也罢,你就这样了。把真实的自己摆在这,承认不理解。这比一切语言能说出的理解更让人可亲。这是这段视频提醒我的:「意义」不一定是建立关系的全部原因,「无意义」也可能是。有意义的关系当然实用,但无意义的陪伴也许另有真情。你说这难道不无聊吗?是无聊。而我们渴望的或许也有在明知无聊时,有人欣赏和加入。一群人共同参与无意义,参与本身就构成了意义。这是在一切皆有意义可循的时代,一代人默契的反叛,或者是相视一笑的温暖。
2021年5月20日
其他

隐喻:转折点

寻求心理咨询的人,总会强调身上有某个问题,仿佛它是一种静态的存在。但我们要看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一方面有问题,一方面应对不得法,两方面相互强化:问题越严重,越是用惯性的办法应对;越原样应对,问题就越重。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来心理咨询。如果能够成功扭转这个趋势,就会出现一个转折点,就是所谓的「否极泰来」。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山谷的最低点,一路向下之后,从这里开始转变为逐步攀升。站在谷底的人通常有两个感受,一是现在很低,低到极致,比之前经历过的都要低,二是下降的过程总算是到头了。这个过程可以很短,短到只有几秒钟。前几天在路上看到了一起小事故:一位女士推着电单车向前走,电单车突然加速,她拼命想拽住车把,却拽不住,被带着往前猛冲几步,然后一跤摔到地上。她大概不熟悉电单车的原理,那几秒钟里她的应对是错的:她攥着车把,就是在让车加速。越使劲向后拽,加速就越大。身边的人还来不及提醒「快放手!」,她就已经摔地上了。现在她伏在地上,蹭了两腿泥,可能还有擦伤。这是她最疼痛和狼狈的一刻。另一方面,她的手总算松开车把,车子不会再跑,她也不再怕自己摔。她的问题到头了,这是她的转折点。更严重的问题,有的持续数天,也有持续数个月甚至数年,趋势是越来越严重,越来越让人绝望,但最终也会有一个转折点。持续的时间越长,遭遇转折的那一刻越是疼痛难当。当事人如同路上的那位女士,在巨大的冲击下摔飞出去,万念俱灰地趴着,心想完了,这回玩脱了,从来没有这么糟过。是的,从来没有这么糟过,但以后也不会这么糟了。因为你摔到谷底了。柳暗花明之前,往往先会的山重水复的绝望。绝望在某种意义上是件好事。绝望的时候才会停下惯性的挣扎:摔就摔,豁出去了!然后自然也松开了手。心里认命了,问题往往也到头了,不会继续恶化。因为让它一直加剧的手放开了。重要的就是豁出去的那一放手。不到最坏,人不敢轻易放手。有时候来访者寻求心理咨询,是别的办法都试过没用了,才把自己往咨询室的沙发上一扔:认命了,该怎么样怎么样吧。这一刻就成为他们的转折点。就在特别糟糕,万念俱灰的时候,反倒是快要好了。但并不总是如此,就像老话说的:事情总是可能变得更坏。有些来访者做心理咨询的同时,还会用过去的方法,保留着他们惯性的(错误)应对。这种情况下就还会沿着惯性的趋势下滑。就像车速失控时,还在用手紧紧拧着车把,远远投来一声大喊:「我还可以再加把力!」我们还来不及提供任何忠告,他们已经滑得远了。我做过很多个咨询,事后看,关键的转折点往往都是在我已经放弃要「做点什么」的时间。我和来访者都觉得没有什么能做的了。那是最难熬的时间,慢到近乎于静止,慢到话语都凝固,房间里只有风的呼吸和阳光的气味。我感觉到疲惫而宁静,仿佛刚从一段漫长的,徒劳无功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我知道,转机就快要到了。在什么都没发生的一刻,孕育着变化的可能。因为我们终于能让自己停下来。停下来之前首先是放慢。改变需要慢一点,人在不假思索时会依赖惯性,让「越着急,越无效」的循环重演。放慢下来,才有从一个模式中停下,反思,和跳出去的余裕。所以力所能及的情况,我都会请来访者把节奏放慢点,再怎么急,也不妨碍倒一杯水,调整一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来慢慢说。这需要一些技巧。来访者往往不接受放慢,痛苦让他们急于做出改变。都已经这么痛了,怎么还可以慢吞吞地,什么都不做呢?我当然也理解这份心情,但造成痛苦的问题已持续了数月或数年,一时半会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改观。再急,也不争在这咨询室里的几十分钟。如此宝贵的这段时间,为什么不用来做点不一样的呢?比如,用来慢,哪怕慢几分钟。你最近压力很大;你工作一塌糊涂;你该做的事迟迟没有开始;你觉得无价值的事却停不下来;你觉得自己很糟,糟透了;但是你又看心理学的书知道不应该自我贬低;你讨厌自己;又不能接受自己讨厌自己;你很确定自己这样有问题……你什么都做不了,但还可以坐下来聊聊。慢慢聊,聊什么都可以,哭一会儿也好。你心急如焚,觉得这样也于事无补,可是你还能有什么办法呢?都试过了,索性就放一放。貌似什么都不做。这就是难能可贵的,恰恰因为我们什么都不做。也许这是你第一次度过「什么都不做」的几十分钟。你只是看着自己,像从前一样糟糕,但从前的你从未平心静气地注视过那些糟糕,也没有停下糟糕时的徒劳应对。那么,现在也许就是一个转折点。慢了,才会快。这是心理咨询的秘诀所在。有时咨询师跟来访者一样急。新手咨询师尤其耐不住,他们也想快点行动,用他们知道的好办法。但那些办法来访者未必想不到,或许那是适得其反的尝试,或许「急于改变」的心态本身就是问题之一。咨询师加上自己的「急」,卷入来访者同样的问题中。那是痛快而无效的工作。你大概也看到了,转折点的根本,就在于做点不同的事。问题不会消失,我们只能换一种办法对待。新的动作带来新的方向。哪怕是低,哪怕是慢,哪怕是停留。低不可怕,转机就是会出现在无可再低的时候,下降的过程就到了头。延伸阅读:《一开始的改变长什么样?》《太阳底下,有新事在发生》
2021年5月18日
其他

追求一次失控丨反馈实验066

往期干预原文:《越失败,越努力,越恐惧丨反馈实验064》越失败,越努力,越恐惧问:我想请教,怎么克服自己的习得性无助?我学的是理工科专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本科的时候没有认真地学习,睡了太多的觉,于是挂了很多科。提前一晚的复习根本什么都学不懂。这让我很有挫败感,对我的专业,对自己的能力都不再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学不会。在考研的时候,我对我的专业课很恐惧,总是觉得可能学不会,所以每天复习都在摸鱼和恐惧中度过,不敢认真看书,总是抱着一种自己学不会的想法,稍微遇到难一点的东西,就在心里觉得自己确实学不会,觉得无比恐慌,根本不能冷静地学习。到后来,我甚至连图书馆都不敢去,每天躺在宿舍里恐慌地刷手机。我实在太害怕了。我认为自己克服不了恐惧,但是之所以这么纠结,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从客观来讲,抛去各种恐惧因素,是能学会的。我也想继续学习本行业。我想接着考研提升自己,但是这些专业课看着就让我头皮发麻。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找到克服困难克服恐惧的办法。答:你好,我想你一定是很聪明的人。普通人会承认自己的天花板,面对有难度的专业,根本懒得想那么多,直接躺平认命:「太难了,我还是选择轻松一点的人生吧」。而你也遇到了困难,但你仍然有信心(只要克服恐惧)搞定它。但是怎么说呢,你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带来了一点麻烦。麻烦在于,你不能让自己安于普通人的人生。所以考研失利后,你把「安于另一种人生」等同于「失败」,你必须让自己过不好,才有动力继续证明自己。但你现在越是过得不好,它就越是让你恐惧,破坏了你的努力。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悖论:如果你想尽全力证明自己一次,你必须先安于当下的生活。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如此:请你先以「不上研究生」为前提,把现在的生活过好。——这是一盘大棋,是为了更好的考研心态。你可以每天暗暗地继续复习,只是不要再寄托「改变人生」那么大的压力。这只是一场用来自我证明的游戏,越轻装上阵越好。等到有一天你的生活足够让自己满意了,不觉得非上研究生不可了,你的心态才算是准备好。那时你最有可能一战功成。请你在未来一周计划一下,接下来要做哪些事,才能做到「不上研究生也活得很好」?作为参考,可以学习一下身边其他那些没上过研究生的人,他们活得好的地方你都可以照搬。——当然你和他们不同,你是为了将来再好地努力。请用一周时间做计划,再给我反馈。反馈:(截止推送前,未收到任何反馈)新干预失控的暴食循环问:你好,李老师,有一个问题想咨询一下,是关于我体重的问题。我现在真的很胖,已经快140斤了。我是一个女孩,以前只有100斤,我总是不停的吃吃吃,才会导致自己变胖。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孤独的时候,没有事情做的时候,焦虑的时候,我都会吃各种东西,每次吃饭我都要吃到12分饱才可以。现在看到自己的身体,充满厌恶,感觉自己特别的丑,丑到感觉所有人都讨厌我的体型。也不敢照镜子,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就感觉是一个特别糟糕的人,糟糕到连自己的体重也无法控制。也不好意思去认识新的异性朋友,感觉他们是不会喜欢这么胖的女孩子的,都是肥肉,一点魅力也没有。但我总是忍不住要暴饮暴食,每次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都觉得除了吃,自己没有任何办法和能量,来对抗这些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就像一种腐蚀性的溶液在溶解我的身体,唯有吃饱了,这种感觉才会降低到我能承受的地步。肥胖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我内心十分渴望自己变成一个精力旺盛的人,充满活力,可以去跑步,健身,有一个健美的形体。但是看着自己现在的模样,萎靡,油腻,特别痛苦。每当自己想去锻炼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没有能量,便又开始痛恨这个躯体,为什么不能变得有能量一些,有活力一些?为什么自己有一个这样病恹恹,毫无生机,懒惰的躯体呢?看着昔日的朋友身材都还是那么好,自己便越发自卑,越发恨自己的身体。这样一想,似乎更不开心了,于是便又开始暴饮暴食起来。对于食物,我也不挑食,只是想不停地用食物来填满自己的肚子,每当不停地吃吃吃的时候,都会用力快速地咀嚼,仿佛一条饿狼扑食一样。很享受快速咀嚼以及满腹感的状态。但是我也比较讨厌自己这副吃相。我要怎么办才好?答:我理解你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你不喜欢自己,导致的负面情绪你必须用暴食的方式对抗,反过来,暴食又会加重你对自己不喜欢。我有一个建议,帮助过一些跟你相似的人。这个建议有点古怪,你可能不一定想试。这也很正常。但无论如何,我希望你一周后给我一个反馈。如果你最终没有尝试,告诉我一声就好。我的建议是,主动策划一次暴食。在未来这周,选出一个你喜欢的,容易有好心情的日子,比如周五,把它策划成「幸福地吃东西的一天」。在这一天里,你吃东西不是因为情绪失控,而是当成一种享受,对自己的犒劳。你可以精心策划,在哪里吃,几点吃,吃什么,把想吃的食物事先准备好。到了时间,按你的计划把准备好的食物全都吃下去,吃到12分饱。除了这一天之外,其他几天按你平时的习惯度过就可以。也就是说,不用强迫自己做什么,感觉有能量的时候就去锻炼,感觉不好就多吃东西,不需要刻意有什么变化。我们对比一下,这样的一周跟以前相比,会不会有什么不同。我知道有点怪,这似乎是在鼓励你的暴食。前面说了,如果你不想尝试,我完全能理解。关于提问,请先参考:《我不同意你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如果你愿意在我回答之后执行并反馈效果,请在提问后补充一句:「愿意参与反馈」,并留下你的邮箱~
2021年5月16日
其他

放下和放不下

又是一年512。北京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但是每到这个日子,心里还是不免咯噔一下。十三年前我在北京上研究生,下午去中科院参加一个工作会。据说在会议现场也有轻微的晃动,但我没感觉。几十分钟后,才通过短信得知有一场地震。那时没有智能手机可以上网,不知道严重的程度。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交头接耳,有人出门打电话,隐约听到惶急的哭腔,加上「四川」这个关键词,我逐渐开始意识到,发生了超乎寻常的事,或许就在我认识的人身上。但这怎么会是真的呢。现在回想那些细节,让我印象最深的反倒是当时的心情:在极短暂的时间里,如同一脚踩空般,从日常生活里一下坠落到慌乱和恸哭的深渊,难以接受这是现实。那种心情,事后常常被描述成「难以置信」或是「震骇」。但文字能传递出的体验还是太单薄。我记得那是一场必须参加却无聊的会,出发前我想的还是带一本什么书,用于开会时打发虚度的光阴;回学校的路上能否避开晚高峰的拥堵;晚上去哪个食堂吃饭……而仅仅几十分钟之后,我就和其他慌乱的人一起,挤在走廊里,一遍遍地拨打忙音的电话,互相打气,交换着一些碎片式的真假难辨的信息。那之前我就在做创伤的研究,本科毕业论文就是PTSD。文献读过不少,病人也接触了几十个,但直到那时我才深切地体认到,PTSD根本不该被定义为一种病症。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提醒,提醒一个最基本的,基本到你甚至会奇怪怎么可能被遗忘的事实,那就是意外随时都在身边。是的,说来就来。随时,这是最可怕的,没有征兆。那天稍晚一点的时候,我联系上家人,万幸都平安,但仍然放心不下。谁都不知道暗处是否潜藏着更大的风险:通讯没有完全恢复,时时还有余震,交通、救援、安置、食水……到处都是不确定。晚上我躺在宿舍的床上,听着窗外刮很大的风,窗玻璃响个不停,我之前好像从未注意到玻璃会如此剧烈地响动。我就睁着眼睛盯着天花板,想着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的日子竟如此摇摇欲坠。意外倏忽而至,无从预料。整个世界都变得不那么可信了。然后我意识到,世界其实没有变,它从来都是不可信的。我更加理解了读过的文献,为什么911对于美国普通民众是如此巨大的痛楚?那不是战时,不是军事要塞,只是在无数个平常日子当中毫无特色的一天,普通人上班的办公楼里,这样一天的这样一个地方可以毫无征兆地被灾难倾覆,那还有哪一天,还有什么地方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想防范,必须在任何一刻从任何角度进行防范,永不松懈。当晚我父母是在室外过的夜,跟千千万万人一起。家就近在咫尺,不敢回,因为不确定会发生什么。你说现在安全了?那是现在,但谁能确定等一下还会安全?人们变得警觉,惊惧,甚至在「正常人」看来是毫无必要的多疑。我们说这是一种症状,异常,过一段就会回复正常。当然了,时间是可以抚平伤痛,战胜不安。人们总是可以回家,每天起居,工作,朋友相见也会有笑容,仿佛脱离了阴影。哪怕是经历过妻离子散痛不欲生的人,最终也会有一天放下了伤痛继续生活。但那不是因为生活真的恢复了「正常」,生活不曾变化,世界仍旧冰冷,处处无常,只是人们被迫要学会适应这一切。为了活下去,对无常视而不见。这是我从512学到的最深刻教训:安全感,不是安全,只是一种麻醉。倾向于认定「世界是平安的」,或者「意外不会降临在我身上」。倾向其实就意味着,我们不确定这是不是真相。或者干脆说吧,我们确定这不是真相。真相是没有百分百的安全,所谓正常人在正常生活中的淡定,早上出门的同时预测晚上可以平安到家,还能安排后续的活动,都是没什么依据的自我催眠,「不用怕!」,说一厢情愿也可以。人是离不开这种催眠的。直到它被突如其来的意外震碎。现在回想起来,5月12号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好心人都在用他们的同情和关切,向震中的人高呼:「不用怕!」从救援到捐赠,潮水般的志愿者和赈灾物资涌向四川。即使从心理意义上来讲那也很重要。在我的印象里,那是我第一次切身感知到人类可以展现出如此强大的凝聚力,作为一个共同体,在无常面前无能又无所不能,既脆弱,又强韧。我还想到另一件事。前几天,也在四川,发生了另一起悲剧,一个中学生无端地逝去了。我完全理解这件事为什么引发了全国性的情绪震荡:它没有理由。正常的孩子,正常地离家上学,几个小时后父母接到电话通知,被动地获知了一个结果。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而哪怕全世界最恶毒的罪行,都不会比「不知道」更可怕。不知道意味着无从说起,就像随时可能发生的地震,倏忽而来,择人而噬。人们需要重新相信什么,否则,每一个在平常日子里把孩子送进学校的父母,都不得不承担「再也见不到他」的风险。总要有个说法吧?而「相信什么」恰恰又是最难的,就像十三年前被震碎的安全感。其实不信才是正常的,因为世界本不可信,除非有人愿意再次付出信任的代价,信任让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让人快乐,让人重新述说岁月静好亘古如常,但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更大的风险。所以它只能是一种选择,而且只能当事人自己决定。不要以理所应当的姿态发出号令。说我们终究应该放下伤痛向前,那固然美好,但我没有资格说这种话。因为伤痛都是真的,而伤痛的人也有放不下的理由。这就是十三年前,地震教给我的,人所同时兼具的脆弱和勇敢。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无常没有一天停歇,生活也没有一天不在向前。
2021年5月12日
其他

父母的承担丨反馈实验065

往期干预1原文:《放下不能主宰的丨反馈实验063》命运的主宰问:李老师好,我经常看您的公众号以从中学习生活的道理。目前也有些烦心事,想向您请教。今年的考研已经落下帷幕,该复试成功的,该调剂成功的,也都结束了。今年我已经是第二次考研了,我已经28岁了,但是依然失败了。我看着曾经和我在一个水平上的同学,读研毕业,在省会城市工作,或者在大学做教师,或者结婚生子。而我还在深圳飘着,没地位,没金钱,也没归宿。就深深地感觉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loser,觉得我能接触到的人都是垃圾。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我也慢慢逼自己接受自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我也告诉自己曾经的成绩不等于现在,也告诉自己脱下校服,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家庭和经历买单。但我还不能接受,我怎么这么失败?以前我爸总是和我说,小时候我家来过一个会算命的人,那个人说我长大后会很厉害,每次脑海里出现这句话,我就更痛苦一些。生活还要继续,路还要继续走,现在就想是要继续考研,还是考个小地方的公务员?考研,让我觉得以后可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人,发生不一样的事,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但我年龄太大了,家里又穷,妹妹还在读书,总觉得这样一意孤行只想自己,太自私了。考公,又觉得自己的能力只能考18线小县城,以后的生活就是上第一天班就能看到最后一天,无望了。而且,可能还要做一些没有意义的,自己不认同的工作。每天都在做这样的思想斗争。上班的时候,一闲下来,脑子就是这些。可能是我还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吧,可是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人生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呢?我为什么总是想这些呢?为什么我做什么事情都要想这个有没有意义呢?我觉得好烦呀!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早晚都要死,为什么我还不死呢。我不知道我要怎么选择,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李老师帮我分析一下。谢谢!答:我猜想你有一个假设,你希望在28岁的时候,就可以为将来一生找到一个足够好的活法。很诱人,但也造就了你现在的苦恼:你目力所及的范围,没看到好到足以托付一生的活法。怎么办呢?我有一个提议:你只负责眼前一年,把未来的一生交给「命」。算命的人说你会很厉害。那其实是别人的许诺,却变成了你的负担,因为你把自己看成「命」的主宰者。这句话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只要它是灵验的,那么无论你现在做什么选择,最终都会被「安排」走上一条厉害的路。你是被主宰的。神秘的东西我不懂。但我的确知道,站在几十年的时间尺度上,人是被世事无常主宰的。谁也做不到现在一个念头就能决定未来一生。28岁不能,38岁的时候也做不到。你能做的,只是安排好28岁怎么活。等到29岁,可能延续之前的活法,也可能临时决定变一变,当了公务员也说不定辞职,念了研究生也可能退学创业。你是自由的。或者说,那时的你想怎么活,不会受现在的影响。所以不要跟算命的人抢生意,未来就姑且信他的。你要想的仅仅是:如果只能安排28岁这一年,这一年我要怎么活?不知道会不会简单一点。能把一年安排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不容易。你可以想一个星期,然后给我反馈。反馈:看到了李老师的回复,突然觉得葡萄酒的秘密不止有时间,还有酒引子。李老师的阅读理解能力太强了,总是能在一堆杂乱无章的控诉里找到一个主旨,一个落脚点。其实看到李老师建议的时候,我已经没有那么纠结了,但李老师的回答还是给了我很多思考。说实话,这一周时间我思考得不够投入,可能是动力不够。李老师说让我想想怎么过好这一年,把它过成我想要的样子。看了这样的文字让我很轻松,有点一根脚趾触碰到了”活在当下”的那根线的意味。可我左思右想,还是做不到,做不到把今年一年过成我想要的样子。我想象的日子,太随性了,我还有很多牵挂,我怕我活得那么随性,我就会赚更少的钱(本来现在的工资就很少)。我担心我爸妈生病,没有钱看病。我担心我妹上大学,要为钱操心,不能安心学业。我想尽快有个房子,让我爸妈可以来我附近住,看看我看过的世界。我觉得我现在的每一步都是在给未来铺路,我想找一个让我有很大可能性安定的路,因为把未来交给无常,就有可能输,我觉得我没有东西可以输。我喜欢安安静静,看所见之物的本质,更多追求精神世界。但我爸妈还是希望可以享受一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们不会要求我给他们怎样好的物质生活,但我总是能感到那股期待。就像小时候他们总说你成绩好不好都行,但其实我成绩好的时候他们就表现得更高兴。虽然我不能把一年都过成我想要的样子,但是有了李老师的启发,我觉得可以在一年里拿出一天,一个星期批发给我自己,我也特别开心!这也很自由。非常感谢李老师百忙之中给我的解答🌹往期干预2原文:《争不过就逃吧丨反馈实验047》讨好和拒绝问:如何改变讨好的人际交往模式?我是一个女孩子,从小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习惯了去压抑自我,不断讨好周围人。工作中总是很用力地把工作做到完美,情感上也经常去讨好自己的领导和同事,让她们觉得开心,但总是无法守住自己的边界,同事和领导会对我提出越来越过分的工作需求。替别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工作,也承担了别人很多的不良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我总是积累了很多的愤怒和怨言,但我仍旧无法去和别人表达我的愤怒,也没有办法拒绝别人。我很害怕周围的人不喜欢我,但无论我如何讨好别人,最终结果都是别人讨厌我,升职加薪都轮不到我,甚至排挤我,感觉自己无论怎么努力,别人也不会喜欢我,每次自己都很失望,但是要继续忍受领导和同事的剥削,不断说服自己,自己要多加忍耐,但最终当自己再也承受不了同事和领导对我的过分要求,就会和他们大吵一架然后离职。我换了四份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是这样的模式。我很痛苦这样的模式,感觉自己陷入了「讨好=怨恨=无法承受=愤怒离开」的恶性循环中。我很讨厌自己讨好别人,但每次又会不由自主地,无法控制自己地去讨好别人,讨好后自己也会不停责怪自己,然后依旧无法拒绝别人过分的要求,内心总是充满了愤怒和无力,我要怎么做才好?答:既然这是你一个无法自控的模式,估计一时是改不掉了。请你在接下来一个星期内,每天观察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做的事情中有几件是:别人让你做,你不想,却身不由己的。别人让你做,你也想做,顺势答应的。把两个数字分别统计下来。一周之后告诉我,每天这两个数据会怎么样变化。试试看你在观察的过程中,会不会对自己有更多一点的了解。发过的反馈1:发布于《把别人作为方法丨反馈实验049》刚看到这个反馈的时候,我思考了一下,写这个反馈让我太痛苦,我根本不想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别人让我做的,我不想做的和我想做的,这有什么区别?我为什么要区分?难道让我感觉痛苦的,不都是外人想让我做的吗?我很讨厌和回避这样的区分。前几天几乎不想写,勉强写下了几条。在这几天内,我隐隐约约地感到,我好像陷进去了一个固定的思考模式之中:让我痛苦的事情都是别人强迫我做的,我只要痛苦,就会觉得是由于我在讨好别人而引起的。但事实好像和我想的不那么一致。终于自己鼓起勇气,忍耐着痛苦,总结了一天中别人让我做的,我不想做的事情和我想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我不想做的(2:1)。连续写了几天后,事情就陷入了重复中。我发现我不想做的事情,都是我认为对我没有价值,浪费我时间的事情(一些没有意义的重复工作),以及被迫和我不喜欢的人进行沟通。我感觉就像和一个个蠢货在讲话,浪费我的精力,有些是感觉拒绝他人比较麻烦,敷衍一下就比较简单,做这些我不想做的事情,我感觉是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影响了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间。我想做的事情,就是我认为对我有价值的事情,这些事情我能做到超出别人的预期,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收获。看来我想做的和我不想做的事情,我大部分是按照是否对自己有利来区分,认为我不想做的事情就是在浪费我宝贵的时间。再仔细想想,我不想做的也不是完全对我没有利益,有些只是我认为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有些是认为做了可以增加自己好感度的,这么来看,又觉得自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写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是一个比较关注自我内心感觉,没有客观关注外界的事情,而自己又通常会沉浸在以往的感觉当中,写这些事情的时候,会不断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强行转到外界事物上面。另外也发现,在工作中,自己无法主动的去做一些自己认为很有价值的事情,仿佛别人没有要求自己做,自己就不会想去做一样。其实自己完全有条件去做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别人也阻止不了我。如果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事情,我感觉就能平衡一下自己不满的心态。这个反馈很怪异吗?还用继续下去吗?感觉思维脱离了以前的轨道,还用再继续干预吗?上周收到的反馈2:时间过去了几个月,继续写一下反馈,感谢一下李老师。上次反馈之后,我在工作中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自己想做的事,以及自己想要的工作方式和节奏。为了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我拒绝了上级领导给我的工作方法,他很愤怒,把我告到了老板那里。但是老板支持了我,对我说,只要达到工作的目标就行,这简直让我难以置信。我本以为会受到批评和指责的。我开始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做事情,中间又和上级领导起了几次冲突,但我感觉为了维护自己想做的事,是可以很有自信地和领导起冲突的。以前的我几乎不敢拒绝别人,每次说不,小心肝都砰砰地一直跳,像要跳出胸口一样。这样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上级领导忽然主动和我和好了,不再干预我的工作,我做好汇报工作即可。他会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同时我也在工作中,慢慢地学会提出自己的要求,会根据工作安排向领导要时间,要人手。我现在越来越能专注于工作本身,不再过分纠结于领导是否开心,虽然觉得领导和同事不开心依然是自己的错,但自己会更多考虑工作本身,是否做得够好,时间安排是否合理,人员调配是否合适。回看自己这段经历,就好像从一个讨好的泥潭中走出来一样。而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就像一个杆子一样,让我爬出来。虽然前路漫长且艰辛,但是感谢在成长的路中,可以得到李老师的建议,让我走过一段难熬的历程,继续向前走。新干预父母的承担问:凌晨三点多,儿子房间门缝里透出光来。知道他还在玩手机,劝阻没用,我唯有默不作声……儿子22岁,大三下半年,理论上正值实习期,实际在家里流连于手机电脑朋友网吧。中午12点起床吃饭,下午出去,夜晚回家,有时不回。他并不快乐,身体上心慌肠胃不适,精神上失眠焦虑,口头禅是“都行”,“看心情”,以及“嗯”,眼神犹疑空泛,面色槁枯。他在家沉默时居多,坐在沙发或者躺在床上玩手机,偶尔也愿意和我们说说话,有时会诉说对自己不满,却又不知道干什么,觉得自己干啥都不行,很迷茫,焦虑,同时又在躲避。我很内疚。小时候对他过于严厉苛责打击,对孩子现在的状态,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爸也意识到以前在教育上作为父亲的缺位。所以,这几年我俩都在改正弥补。平时工作学习看书锻炼,给他树立好榜样。我们对他的言行包容接纳,孩子爸做饭总是先问他想吃什么,他答复“都行”。我大多时候小心翼翼看他脸色,看到他笑了,眼神亮了,我也会轻松起来。但我尽量不显露出担忧,尽力营造平和轻松的家庭气氛。我们温言软语建议他做心理咨询、读书、运动,坚持做一件事,体会小小成就感等等,无奈他一句也听不进去。他本质上是温暖善良的孩子。我已是近五十岁的老母亲,这问题当真是余生的心病,虽不想抱憾终身,但感觉怎么做都无济于事。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渐渐走出阴霾,难道只能任由顺其自然……想听听李老师有什么办法。答:其实,我也没什么好办法。就像你说的,孩子是好孩子,你们也是好父母。没有人做错。但世界就是这样,好人也会遭遇解决不了的问题。孩子觉得干啥都不行,前途迷茫,不快乐,这问题不是谁想解决就能解决的。只能说世上就是有这样的不幸,遇到了就只能承担。而你们选择了陪孩子一起承担。父母做这样的决定,很不易。很多父母只承担有限的职责。有的父母会说:我们养你到22岁,这是义务,接下来就靠你自己了,遇到问题我们也帮不了什么(有的父母还要求孩子赡养呢)。而你们的承担是没有时间期限的,只要孩子需要,你们可以无条件地供养他的生活,连饭都会做好。这很难得。今天是母亲节,到处都在说做母亲的不容易。你们还要加倍不易。别人还有个尽头,而你们似乎做好了准备,要承担整个余生。我的建议也是基于这一点。我建议,既然你们准备好了承担这么多,是不是也请孩子承担一点?——比如做饭。每天他来负责一顿饭。在他还不能为人生负责之前,你们养着他;养一天,他为你们负责一顿饭。一方面他的压力也小一点,不需要操心太大的能力,毕竟只是干家务活,不需要很多技巧。另一方面,你们也能稍微享孩子一点福。你们这周就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下,听听他的想法。愿意的话就试起来。期待你们的反馈。关于提问,请先参考:《我不同意你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如果你愿意在我回答之后执行并反馈效果,请在提问后补充一句:「愿意参与反馈」,并留下你的邮箱。
2021年5月9日
其他

可以做这样的人

今天想说一说成长。成长的一个阶段,是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下一个阶段,就是看到自己「也可以做什么」。人越大,变化的余地越大。别急着拿锯子把自己一分两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偏好,说自己喜欢这样,不认同那样,不认同的行为坚决不要做,这很好,这是一时一地的自我约束。但如果把约束上纲上线,定义为人格的优劣:我不想做这样的人,我看不起那样的人,那就是把自己一锯两半。你说不定,偶尔也需要做那样的人。比方说,有人坚决不吃生肉,不喝生水,这是健康的习惯,值得好好遵守。但如果落难到原始森林,面对不干净的食水却因为没有消毒措施,就坐等着饿死渴死,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所以,就算说不可以喝生水,也不要太上纲上线。最好再加一句,急的时候也说不定。做正念练习的时候,常常会察觉到自己身上会冒出很多不喜欢的东西:莫名其妙的烦躁,坐不住,想破坏规则,有时又会懈怠,自我怀疑,担心糟糕的事发生,在人群中怯懦,等等……一开始我很受不了:怎么有这么多糟糕的东西?后来我想通了:那是我本来就有的一部分,你说糟糕也好,但我确实也有这些糟糕的可能。或者也不是糟糕,只是现在用不上。人具有太多的可能了。你满意于现在的自己,也是出于适应现在的环境,在若干种可能中选择了一种。环境一变,选择就随着变,无所谓好或糟。十年前这样是好的,十年后那样更好;这个语境里的正确,换一个语境说不定就成了谬论。很少有绝对的是非。抛开环境变化,抽象地定义一半是善的,一半是恶的;一半是美的,一半是丑的;一半是你想成为的,一半是你坚决排斥的……你就封锁了自己一半的变化空间。没到那时候,不要先否定那些可能。很多人只在字面上理解「可能性」这个词。落实到现实中,还是只习惯确定的是非观。好多学生读过我推荐的《热锅上的家庭》,问我:为什么大师(卡尔·惠特克)在家庭治疗的现场,跟来访者打架?他不会被投诉吗?我说:在他那个年代不会。学生还是问:但这是错的吧?我想,一句话能说清楚吗?这样对,这样不对,好像都不是。只能说,他打了,那是一种可能。听着是废话:当然可能啦,那只是过于疯狂。但「可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在于否定了「不可能」。——而我们思维中,往往给自己施加太多「不可能」或者「不可以」的规训了。它可以是对的,可以不对。「可能」。相比一个对错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想一想:这样做可能有什么好处,可能的风险有哪些?为免误会,我还要再加一句:想一想就好,在头脑中演绎一下这个行动发生的场景和经过。就像想象在情急之下喝生水,不代表你必须这么做,更不代表做了一定有好结果。想一想的作用,只是让自己看到:存在那样一种「可能」。这就已经是重要的学习了。Minuchin指导他的学生做治疗,常常推动他们采用他们自以为「不可能」的工作方式:温和的人学会跟来访者吼叫,严肃的人学会开玩笑,讲话多的人要保持沉默,只讲道理的人偶尔也要跟人胡搅蛮缠。——你说胡搅蛮缠也是好的吗?当然不好了。按照大多数人的判断,不如讲道理好。但大多数人的判断就可以限制你吗?问题根本不在好不好,在于「只能」两个字。一旦你觉得自己只能如何,你就在限制自己。就会在某些时刻,比别人少一些求生工具。我们需要多一点的工具,适应不同的环境。你有一样工具,可以不喜欢它,也可以根本不用。但你知道自己——必要时——可以拿出来用。这比一开始就说「我不会」要好多了。万一有些特殊的情境,对某些人,胡搅蛮缠才是更有用的呢?你还是可以不喜欢,你选择继续讲道理,没问题,反正你留着一个杀手锏,这会让你更自由。你在态度上允许不一样的可能,这就是成长。记住,关键词不是对错,是可以。教我正念练习的老师经常用一个词,「允许」。我冒出一个念头,不要急着赶走它,甚至不要急着判断它好还是不好。而是由着它原本的样子,释放它,允许它,带着好奇看一眼,这是什么样的念头,会带给我怎样的感动或冲突。平时不容易看见,但它就是我身上的一种可能。带着允许的态度,你会看到自己远远比过去以为的更丰富。你是现在这样,又不只是现在这样。你熟悉一部分自己,还有更多不熟悉的部分。过去那些也许被你当做是错的、坏的、不健康的,以及更多负面词汇——做心理咨询这些年,我学到太多标签了,知道怎么让那些你不接受的行为听起来罪大恶极。但我觉得,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区分方式,世界上从来只有两种行为:你熟悉的,和你不熟悉的。熟悉的你已经很擅长了,很有用;不熟悉的你就学,也许现在用不上,说不定有时有用。这就是成长。成长就是不断拓宽,让自己具备更多的可能。这是在原有基础上做加法:有的就留着,不熟的就学起来。而我们的误区经常是:只准留一样,最好还是原来那样,因为新的我不熟。——何必急着下结论呢?人在不熟悉的事物面前是很容易看到风险。但如果只是因为害怕风险就否定一切,就堵死了变化的可能。可能性是好东西,不要拒绝它。你一直很有个性,你喜欢这一点,就先保留。同时你还可以从「流水线上制造的人」身上学点东西。在《喜剧之王》里,跑龙套的演员太有个性抢戏,会拖累整个团队。反倒是像流水线一样毫无花巧的基础表演,是另一种敬业。你心胸大度,你就保留,同时你还可以从那些「浑身带刺的人」身上学点东西。你在和多数人交往时,大度带来善意的回报,但也有的人会得寸进尺,让你吃亏。遇上后面那种人,你说不定就要让自己看起来睚眦必报,不好惹。你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勤恳工作,需要保留。同时你也可以从那些厌烦和懒散的情绪里学点东西。你做的有一些工作没那么带劲,你只是出于惯性不敢拒绝。说不定你需要放弃一些完美主义,才能专注在更有价值的工作上。你看到的越多,成长的空间才会越大。所以在没想清楚之前,多留一些可能,不碍事。你想怎么做都好,但不要急着说「不想」。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也不想做那样的人……不想来不想去,最后剩下「我只能成为某一种人」。无论这种人多么好,一加上「只能」两个字,也有点问题。已经在无形中束缚了自己。每当你想到「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不妨换一个句式,叫做:「我还不理解这样的行为」。——我不理解,这是我的局限。我会学着理解,去调查,发现,成长,学习。那些我还不理解的行为身上,说不定就有我还未打开的可能。插播广告:《21天正念书写行动营》新一期招生了。这是一个将正念书写和积极心理学结合的线上干预项目,有扎实的数据支撑。通过培养正念的态度,帮助了超过16000人减轻情绪困扰。欢迎参加,老学员无限免费复训,我们一起持续正念。本期报名截止于5月9日(本周日),这两天还有优惠,长按二维码领取优惠后即可报名。想获得行动营的更多介绍(包括跟一个美国类似干预项目的对比数据),请戳今天的二条。
2021年5月6日
其他

越失败,越努力,越恐惧丨反馈实验064

往期干预原文:《最后一次不负责丨反馈实验062》最后一次不负责问:李老师,你好,一直看你的公众号。最近我家发生了很多事,我想向您请教一下。我有个儿子,今年22岁了,大学刚毕业。从小到大,我们给他的家庭环境都是相对宽松的,对于各种问题,基本靠沟通解决,很少强制。他也一直是个随和有爱心的孩子,就算到了高中,也没怎么叛逆。他在国外上大学期间,我们也是每周视频一次,他很乐意跟我们聊天。他谈过几次恋爱,都是和平分手。我们不管喜不喜欢都从不干涉。本来打算大学毕业之后去读研究生,去年6月因为疫情回国了。7月,他跟我们说,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是一见钟情的那种,他从来没那么喜欢过一个女孩。听了他对女孩子的描述,我很不喜欢,也很吃惊他竟然喜欢那样的女孩。我跟他说,我不是很看好这段关系,但是这是你们在谈恋爱,只要你们彼此喜欢就行。他也对我的态度很惊讶,因为我很少这么否定他的女朋友。没过几天,他以实习的名义要求搬出去,跟女朋友同居。我们反对,但他还是搬了出去。搬出去之后我们也很少沟通,但我会时不时给他一点钱,觉得他在外面生活不容易。他跟女朋友分分合合很多次,每次都很激烈。渐渐地,我发现他在各种事情上跟我撒谎,以各种理由问我要钱,最过分的一次竟然是没经我的同意,刷了我的卡。问他钱的用途时,他从不正面回答,只说我给的钱太少。我很生气,让他要么回家,要么在外独立生活但我们不再给钱。他竟然以死威胁,提出两点要求:
2021年5月2日
其他

放下不能主宰的丨反馈实验063

往期干预原文:《不沟通是不可能的丨反馈实验061》不沟通是不可能的问:李老师好,是这样的:我和男朋友频繁为一件事吵架,我想要更多的关心,呵护,而他拒绝这样做。只要我一提出要求,哪怕是一个简单的问句,他也会开始生气。我希望我们能交换意见
2021年4月25日
其他

最后一次不负责丨反馈实验062

往期干预原文:《持续地不变也是一种成就丨反馈实验060》成功地持续不变问:这是我第一次以文字形式向别人诉说我的困扰,不管能否得到建议,我都很开心有机会写下这段文字。我现在30岁,北漂女孩,无房无车无积蓄,有个相处8年的男友。我对自己的一切都不满。近一年随着公司职位的提升,我的"不开心"越来越多,"多虑、情绪变化无常、无力感、迷茫、提不起兴趣"等等字眼总是频繁出现,身体各方面也出现了问题。躯体化反应在皮肤上,随着春季到来,已经把自己抓得体无完肤。我也会看一些心理相关的书籍和课程,但我不会调节,不会处理,总感觉每天浑浑噩噩,毫无斗志,不舒服了就在男友这个"出气筒"发泄。他不会安慰及回应,他只有承接我所有的坏脾气,利用完他我又很后悔。我们现在的模式就是,在他的面前我的情绪很容易激动,一点点小事都有可能"惹怒"我,紧接着就是一系列的言语伤害,那一刻我觉得"我的母亲"附体,尖酸刻薄,毫无道理:"你为什么不多挣钱?你为什么不每天多看书学习?我的青春都浪费在你身上了……"甚至更恶毒的话语都出现过,紧接着就是我的崩溃大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想摔东西。我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想从根本找到原因,无从下手。我知道自己病了,也去安定医院做了诊断,结果是中度抑郁,但我觉得医生“不靠谱”,开的药也没有吃。我想改变这样的状态,想要积极,想要拥抱生活,但我觉得自己很难做到。也有考虑过结婚,换个状态,但我觉得我的心理不太能支撑我进入另一阶段。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尝试过运动,但是太累了,不想坚持;也做过几次心理咨询,远程线上,觉得没有很快的变化,也没有和咨询师产生联结,就没有再继续了。我觉得一切都无望,不知从何下手。答:我在这个栏目里看到过好几次这种状态了:你尝试过一切可能的途径改变自己,可是都没有用,那也许你就暂时没办法改变自己了。你没办法改变自己,这并不是句废话。这是一个肯定的结论,它代表你对自我状态有一个笃定的判断。所有试图挑战这一判断的人:男友、医生、咨询师……都证明失败了,也就是你赢了。你对自己的不满达到一种八风不动,心坚如铁的境界。也就是说,唯独对于「我不变」这件事,你是有十足信心,是可以说了算的。强烈建议你体会这种「我说了算」的感觉。这种体验会积累你的自信,让你在生活中持续增加掌控感。日积月累,你的情绪会从另一个途径有所改善(你可能想问:我过去一直在积累啊?——问题是过去你还处在「我说不定能变?」的犹疑中)。由此,我想提一个建议:请你在未来一周,继续保持过去的生活方式,同时做一份计划表,每天做三件你一直重复的事:不开心、骂男友、生自己的气,做完一件就打一个✔️。体会一下执行这份计划表时,那种「我终于可以说了算」的成就感。坚持满7天后,给我一个反馈,告诉我你的心情有没有变化。反馈:(截止推送前,未收到反馈)新干预最后一次不负责问:李老师,你好,一直看你的公众号。最近我家发生了很多事,我想向您请教一下。我有个儿子,今年22岁了,大学刚毕业。从小到大,我们给他的家庭环境都是相对宽松的,对于各种问题,基本靠沟通解决,很少强制。他也一直是个随和有爱心的孩子,就算到了高中,也没怎么叛逆。他在国外上大学期间,我们也是每周视频一次,他很乐意跟我们聊天。他谈过几次恋爱,都是和平分手。我们不管喜不喜欢都从不干涉。本来打算大学毕业之后去读研究生,去年6月因为疫情回国了。7月,他跟我们说,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是一见钟情的那种,他从来没那么喜欢过一个女孩。听了他对女孩子的描述,我很不喜欢,也很吃惊他竟然喜欢那样的女孩。我跟他说,我不是很看好这段关系,但是这是你们在谈恋爱,只要你们彼此喜欢就行。他也对我的态度很惊讶,因为我很少这么否定他的女朋友。没过几天,他以实习的名义要求搬出去,跟女朋友同居。我们反对,但他还是搬了出去。搬出去之后我们也很少沟通,但我会时不时给他一点钱,觉得他在外面生活不容易。他跟女朋友分分合合很多次,每次都很激烈。渐渐地,我发现他在各种事情上跟我撒谎,以各种理由问我要钱,最过分的一次竟然是没经我的同意,刷了我的卡。问他钱的用途时,他从不正面回答,只说我给的钱太少。我很生气,让他要么回家,要么在外独立生活但我们不再给钱。他竟然以死威胁,提出两点要求:
2021年4月11日
其他

不沟通是不可能的丨反馈实验061

往期干预原文:《西西弗斯的简历丨反馈实验059》西西弗斯的简历问:李老师,您好!我差不多五六年的抑郁焦虑症好了,但是却无法重新走进职场。之前有抑郁焦虑症,现在好了,生活变得比较健康,脑子里自责的声音偶尔还会有,但也知道如何调整了。之前因为生病已经离开职场一两年了,现在病好了我却非常恐惧回到职场。可能我的抑郁焦虑和之前的工作也有点关系,之前做销售,我是个内向的人,时常觉得在工作中格格不入,不喜欢这份工作,每天行尸走肉,觉得工作没什么意义,后来辞职休养至今。现在心里似乎还是想赶紧找工作的,但行动上却一直拖延,总会找各种事情做,比如:看完这本书就做简历,但看完了又决定看完这季综艺,看完综艺又决定看完这部电视剧再找……我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优先顺序排在找工作之前。我也知道自己在逃避,只要一想起之前的高压工作环境,我就害怕,也担心自己会因为回到那个环境而再度复发,但是转行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感觉自己的人生就被卡在这里了。如果自己家境好,我可能也就无所谓了,大不了啃老,但我家境并不好,看着父母一天天老去,自己三十却不立……或许我确实可以通过CBT的方法让自己不那么焦虑抑郁,纠正我的一些不健康的认知,但是如果我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是解决了情绪问题,会不会到了某个临界点又复发呢?答:你好,首先恭喜你的康复!虽然你的病好了,但在进入工作之前,你还需要增加一些对自我效能感。如果你真的开始做找工作的准备,效能感就会增加。不过有个麻烦,当你开始做这些准备时,你又会被「回到工作」的前景吓倒。那个恐惧会打消你做事的动力。于是,这第一步就迟迟迈不出去。怎么样才能迈出第一步呢?办法很简单,只要同时满足上面两个条件就好:你要一边积累做事情的效能感,一边不让自己真的「找到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这周我给你的任务:请你每天花一点时间做简历(这会增加你的效能感),每天半小时上下就可以,不要超过一小时。无论做成什么样,完成后立刻把它删掉(这样你就不会真的找到工作)。每天重复一遍这个任务。一个星期后,反馈一下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反馈:李老师好,没想到自己这么幸运能得到您的回复建议,太感谢了!我来反馈啦。刚看到您回复的建议时,内心十分诧异,心想:啊?做简历再删掉,这是什么鬼?接下来的两天,我把没看完的电视剧看完,完全把您的建议抛之脑后了。第三天,我想起您的建议,觉得还是不能浪费自己被抽中的好运气(毕竟从小到大都没中过奖),又仔细看了一遍,反正您说的“不让自己找到工作”,只是做简历好像也不太难吧,我还给自己定了闹钟,就做半个小时简历,一分钟我也不想多。倒计时开始,我就开始做了,简历第一部分内容做起来其实挺简单的,什么名字年龄毕业学校学历之类的,最难的是过往工作经历,一个头两个大,不知道该怎么写,后来又想起您说“无论做成什么样,完成后立刻把它删掉”,想想反正都是要删的,随便做做得了。闹钟响起,我做了一份不太像样的简历,到了要删的时候就开始纠结了,真的要删吗?想想过去几个月的时间我想做简历但没做成,现在好不容易做了半份,虽然不完整,但也是我的心血啊~~后来我想起来电脑不也有回收站吗,大不了之后再找回来,嘿嘿嘿······接下来的几天,我的回收站总共有5份残缺不全的简历,这几天做简历我总结了以下几个趋势:我做简历的时间越来越长,半个小时的闹钟响了,第一天真的是闹钟响我就不做了,但后面几天我会想要做完正在做的这部分再停;虽然我每天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做,但脑子里其实还大概记得昨天做过的内容,相当于第n+1天的内容也是在第n天的基础上修改并增加新的内容,所以总的来说,做简历的进度条是在往前推进的,最后一份简历已经做得八九不离十了;过往工作经历这部分是最难做的了,因为我的工作经历实在没什么说得上的地方,但是没办法啊,毕竟没人在简历里自爆短处的吧,还是得硬着头皮从过去没什么成就的工作经历中找出一丝丝出彩的东西写上去。梳理工作经历的这个过程,也让我重新看到了过往工作经历中自己也有些做得还不错的地方,虽然没有他人那么优秀,但再小的成就也是成就吧。明天打算把5份简历从回收站捡回来,凑一凑修改一下应该可以做出一份完整的简历了(撒花~~)。但我知道这才是第一步,我还是会恐惧,我会担心工作经历不够好,担心育龄未婚未育会被拒之门外,更担心因病裸辞空窗两年面试时不知该如何说······或许我可以继续用李老师的方法?比如投简历但不接面试电话,写自我介绍再删掉,去面试但就算通过面试也拒绝掉offer(也得先有offer啊,挠头)······哈哈,这都什么歪门邪道,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祝我好运吧!再次谢谢李老师的建议,还有那篇文章下面很多朋友的分析回复!新干预不沟通是不可能的问:李老师好,是这样的:我和男朋友频繁为一件事吵架,我想要更多的关心,呵护,而他拒绝这样做。只要我一提出要求,哪怕是一个简单的问句,他也会开始生气。我希望我们能交换意见
2021年4月4日
其他

持续地不变也是一种成就丨反馈实验060

往期干预原文:《决定做决定,然后才能决定丨反馈实验058》决定做决定问:今天是妇女节,我非常渴望帮助,在无尽的眼泪和吵架中我觉得好疲惫。我老公经常会和我吵架,我现在有点想离开他,很多年我已经做了所有努力,我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变好的可能?他很容易就心情不好,之后找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发泄到我身上,当我被伤害他就会后悔、道歉,然后循环往复。我做了一个记录八个月中只有两个月没有吵架,其他时间一星期吵一次,吵架内容也大同小异甚至完全相同。他很容易心情不好,连天太冷了也可以跟我发脾气,大多数的状况是他工作没有进展很烦躁,就找茬和我生气。以前我就想着把一切做好尽可能帮助他,他就会说那些没有用,他只是想要独处时间,要我走开。我很受伤害但还是调整了状态出去约朋友,那一段我自己也很开心,他又会生气说我不陪他不关心他。很多事他都喜欢埋怨我,所以到现在我都不太敢点菜,连我吃什么经常也是他来决定。他平时也会给我做饭也会关心我,我们的爱好和世界观差不多,所以很多美好的东西也会一起分享。他也经常和朋友说有多感激我,觉得有多对不住我,说我有多好。和他在一起很多时候我会觉得温暖,但他分分钟可能会变脸,风和日丽一秒变成暴风骤雨。恋爱加上婚姻的时间,我在这段关系里不断轮回了十五年,因为焦虑和长期抑郁胃已经坏了。我四十岁了,他对我的暴力就像悬在我头上的一把刀,不知什么时候随时会落下来,虽然和他一起的日子有非常美好和温暖的部分,但我不想一辈子顶着刀生活,我常常很强烈地感到不被尊重和关系不对等,有时候觉得他就像个酗酒的人,反复说要戒酒但根本没有用,我是不是该离开他?他还能变好吗?答:你好!我猜你也能预想到,这个提问下面的大部分建议会是劝你离开,但如果你能下定决心,就不会来问这个问题了。你的犹豫是有道理的,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你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和权衡。任何人都不能替代你经历这些。所以,我的建议不是针对你该不该离开,而是针对你要如何做出「该不该离开」的决定。我建议你只做一件事:定一个时间。时间就是你必须「下定决心」的日期。你会经历一个犹豫的过程,摇摆不定,多方征求意见,会在某一刻下决心然后过几天反悔……把这些全算上,你会有一个最终做出决定的时间。请你提前决定这个日期,这比决定「该不该离开」要简单多了。在这天之前可以充分思考,但是到了这一天,无论如何要有一个最终结论。离开或不离开,那一天必须说了算。我通常会建议你留出几个月到一年的周期。你可以把日子定在12月31日,有辞旧迎新的氛围。也可以是其他某天,比如生日或纪念日。定下日期之后,拿一支醒目的笔,在日历上的这一天画个圈。这样它就可以一直提醒你。好了!这就是你做出决定的第一步。只要定一个日期,画一个圈就好了。这周就只要做这一件事,别的什么都不用做。一周后告诉我,画下这个圈后,你的心态会不会有一点不同?反馈:谢谢李老师,那天我看到有回复的一刻还没有看内容就快哭了,我的求助得到了素昧平生的人的帮助,我觉得特别感动也得到力量。看完回复的时候我突然感到非常难过,一直努力想做决定的自己想象到了最后分别的一刻无法控制眼泪大颗大颗的落下来,脑子里会浮现他拉着我的手走在街上没头没脑愣愣的样子。这么一边哭一边觉得好羞耻。平静了一会之后,开始想定个日子,就12月31日吧,我想度过一个完整的春夏秋冬来给自己力量迎接新开始。想到还有这么久的时间我突然又觉得轻松很多,想着可以都不再纠结离婚的事。这一段一直在为做决定煎熬,每天都不断反复的想问题在哪,接下来我要怎么做,甚至常常想赌气立刻结束这一切。现在我需要先放下这些事把自己过好,把他剥夺的东西先找回来。我买了自己一直不敢买一直想要的东西,一个可以夏天在地上打地铺的床垫,不知道买了会不会后悔的新裙子,新泳衣,一直想要看的书,给自己买好吃的东西,计划着出门玩。婚姻是生活的一部分,我的生活是否幸福是比婚姻更重要的事,那我先好好生活吧。我知道也许不该和他结婚,我和他松松散散谈了八年恋爱,那时候他比现在还要喜怒无常,我们经历了很多次分手和复合,中间我也有过交别的男朋友。后来因为各种事情我抑郁症了,工作不顺利、长期住在家里父母催婚,我经常噩梦惊醒半夜会想要跳楼,我觉得我快扛不住了,我想必须抓住什么漂起来不然我就沉下去了。这时候又见到他,我突然就说要不结婚吧,我知道他有各种问题,也知道这些问题很难解决,但结婚以后爱让我浮起来了,我慢慢不那么抑郁也有了力量。所以我特别珍惜这段感情,也感激他给我的爱。结婚以后我一直在对他说我要为你变好,也一直在努力的摆脱抑郁,我的抑郁症好了,但后遗症就是我一直不自觉的在围着他转,生活在一种感情依赖的惰性里。您的建议是要我决定一个做决定的时间。我感觉时间被拉长了,缓解了立刻要做决定的那种心急如焚的焦虑,也避免了因为冲动而做决定之后可能带来的痛苦。让我照见自己,也更客观的看见他。到12月31日,这段时间,我要先把自己找回来,然后再从容地做决定。新干预成功地持续不变问:这是我第一次以文字形式向别人诉说我的困扰,不管能否得到建议,我都很开心有机会写下这段文字。我现在30岁,北漂女孩,无房无车无积蓄,有个相处8年的男友。我对自己的一切都不满。近一年随着公司职位的提升,我的"不开心"越来越多,"多虑、情绪变化无常、无力感、迷茫、提不起兴趣"等等字眼总是频繁出现,身体各方面也出现了问题。躯体化反应在皮肤上,随着春季到来,已经把自己抓得体无完肤。我也会看一些心理相关的书籍和课程,但我不会调节,不会处理,总感觉每天浑浑噩噩,毫无斗志,不舒服了就在男友这个"出气筒"发泄。他不会安慰及回应,他只有承接我所有的坏脾气,利用完他我又很后悔。我们现在的模式就是,在他的面前我的情绪很容易激动,一点点小事都有可能"惹怒"我,紧接着就是一系列的言语伤害,那一刻我觉得"我的母亲"附体,尖酸刻薄,毫无道理:"你为什么不多挣钱?你为什么不每天多看书学习?我的青春都浪费在你身上了……"甚至更恶毒的话语都出现过,紧接着就是我的崩溃大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想摔东西。我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想从根本找到原因,无从下手。我知道自己病了,也去安定医院做了诊断,结果是中度抑郁,但我觉得医生“不靠谱”,开的药也没有吃。我想改变这样的状态,想要积极,想要拥抱生活,但我觉得自己很难做到。也有考虑过结婚,换个状态,但我觉得我的心理不太能支撑我进入另一阶段。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尝试过运动,但是太累了,不想坚持;也做过几次心理咨询,远程线上,觉得没有很快的变化,也没有和咨询师产生联结,就没有再继续了。我觉得一切都无望,不知从何下手。答:我在这个栏目里看到过好几次这种状态了:你尝试过一切可能的途径改变自己,可是都没有用,那也许你就暂时没办法改变自己了。你没办法改变自己,这并不是句废话。这是一个肯定的结论,它代表你对自我状态有一个笃定的判断。所有试图挑战这一判断的人:男友、医生、咨询师……都证明失败了,也就是你赢了。你对自己的不满达到一种八风不动,心坚如铁的境界。也就是说,唯独对于「我不变」这件事,你是有十足信心,是可以说了算的。强烈建议你体会这种「我说了算」的感觉。这种体验会积累你的自信,让你在生活中持续增加掌控感。日积月累,你的情绪会从另一个途径有所改善(你可能想问:我过去一直在积累啊?——问题是过去你还处在「我说不定能变?」的犹疑中)。由此,我想提一个建议:请你在未来一周,继续保持过去的生活方式,同时做一份计划表,每天做三件你一直重复的事:不开心、骂男友、生自己的气,做完一件就打一个✔️。体会一下执行这份计划表时,那种「我终于可以说了算」的成就感。坚持满7天后,给我一个反馈,告诉我你的心情有没有变化。关于提问,请先参考:《我不同意你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如果你愿意在我回答之后执行并反馈效果,请在提问后补充一句:「愿意参与反馈」,并留下你的邮箱~
2021年3月28日
其他

西西弗斯的简历丨反馈实验059

往期干预原文:《葡萄酒的秘密是时间丨反馈实验057》牺牲问:松蔚老师,你好。今天想请您帮忙解决一个困扰我的严重问题。自2020年1月27日,新冠疫情爆发,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我的工作模式发生很大变化,从原来正常上下班变为在单位封闭一个月,回家休息半个月。最长的一次在单位封闭两个月回家休息半个月。值班模式变化不是问题,问题是我发现自从这种模式以来,我就特别想吃东西,爱吃东西。特别是甜的东西,面包,点心,沙琪玛等。没有的时候还想吃,有的时候就一定得吃。有时我自己都感觉吃得太多了,睡觉都觉得撑得胃难受,可还是想吃。自己也努力过,也试着和自己谈谈心,少吃点,但是效果不明显,还是想吃。一年多时间了,虽然还没有失控,体重没有大幅度增长,但我想让自己接受这件事。第一接受疫情变化带来的影响,第二吃的情况有所改变。请松蔚老师帮忙!答:你好,疫情防控的无名英雄!虽然不确定你具体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先向你的付出致敬!过量进食(尤其是甜食),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方式,是你为防疫工作默默的牺牲。进食的冲动有多强,代表着你承担的压力有多大:不只是工作节奏的变化,还有疫情遥遥无期的不确定,时刻不能松懈的紧张,孤独、疲倦、对未来的迷茫……这些隐性压力要有排遣的渠道,对你来说就是吃东西。辛苦了,这是你替大家承担的痛苦。我帮不上忙,现阶段的办法只能是等。等防疫工作告一段落,这种压力自然也会解除。除此之外,倒有个简单的建议,不确定会不会对你有用:每天照常吃。想吃多少吃多少,但吃的同时要做个记录。吃的东西分两类:一是你正常的生理需求,二是你因为防疫工作犒劳自己,允许自己多吃的部分。两个部分要分开记,特别是第二部分:每天相比平时「多吃」的部分是哪些,量有多大?不需要你控制。想吃就吃,吃完做个记录就好。你记下来的,就是你为防疫做出的额外牺牲。——用这样的方式记一周,告诉我感想如何。反馈:收到松蔚老师的回复,是3月7日晚上。第一反应是兴奋,呀,松蔚老师回信啦!后面的反应持续的时间较长,下面谈谈我的感受。当看到松蔚老师说“过量进食(尤其是甜食),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方式,是你为防疫工作默默的牺牲。进食的冲动有多强,代表着你承担的压力有多大”这句话时,泪奔。流泪也只是一个人默默地流,很长时间,以至于第二天写反馈、做记录时还总是抑制不住流泪的冲动。但是这句话的力量不止是让我流泪,更重要的是让我对过量进食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和理由。过量进食是因为我压力山大,需要释放,而不是因为其他的,没有必要纠结和对抗。松蔚老师的这句话让我看见了自己的需求。直到松蔚老师回复前,我虽然苦闷、焦虑,但一直和自己纠结,较劲,从来没有想到心疼一下自己,犒劳一下自己,我是不是撒(傻)!另外一点,在回复中松蔚老师对我本人表示了理解、肯定,当然,这也是对疫情防控中我的同行的理解和肯定。有人看见,心里似乎少了一些委屈,也觉得付出是值得的,如此辛苦也是暂时的,心里顺畅了很多。在松蔚老师指导下也有记录,进食情况有好转,趋于正常。但两周的封闭工作马上又开始了,如果有变化,两周之后再反馈。感谢松蔚老师!新干预西西弗斯的简历问:李老师,您好!我差不多五六年的抑郁焦虑症好了,但是却无法重新走进职场。之前有抑郁焦虑症,现在好了,生活变得比较健康,脑子里自责的声音偶尔还会有,但也知道如何调整了。之前因为生病已经离开职场一两年了,现在病好了我却非常恐惧回到职场。可能我的抑郁焦虑和之前的工作也有点关系,之前做销售,我是个内向的人,时常觉得在工作中格格不入,不喜欢这份工作,每天行尸走肉,觉得工作没什么意义,后来辞职休养至今。现在心里似乎还是想赶紧找工作的,但行动上却一直拖延,总会找各种事情做,比如:看完这本书就做简历,但看完了又决定看完这季综艺,看完综艺又决定看完这部电视剧再找……我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优先顺序排在找工作之前。我也知道自己在逃避,只要一想起之前的高压工作环境,我就害怕,也担心自己会因为回到那个环境而再度复发,但是转行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感觉自己的人生就被卡在这里了。如果自己家境好,我可能也就无所谓了,大不了啃老,但我家境并不好,看着父母一天天老去,自己三十却不立……或许我确实可以通过CBT的方法让自己不那么焦虑抑郁,纠正我的一些不健康的认知,但是如果我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是解决了情绪问题,会不会到了某个临界点又复发呢?答:你好,首先恭喜你的康复!虽然你的病好了,但在进入工作之前,你还需要增加一些对自我效能感。如果你真的开始做找工作的准备,效能感就会增加。不过有个麻烦,当你开始做这些准备时,你又会被「回到工作」的前景吓倒。那个恐惧会打消你做事的动力。于是,这第一步就迟迟迈不出去。怎么样才能迈出第一步呢?办法很简单,只要同时满足上面两个条件就好:你要一边积累做事情的效能感,一边不让自己真的「找到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这周我给你的任务:请你每天花一点时间做简历(这会增加你的效能感),每天半小时上下就可以,不要超过一小时。无论做成什么样,完成后立刻把它删掉(这样你就不会真的找到工作)。每天重复一遍这个任务。一个星期后,反馈一下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关于提问,请先参考:《我不同意你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如果你愿意在我回答之后执行并反馈效果,请在提问后补充一句:「愿意参与反馈」,并留下你的邮箱。
2021年3月20日
其他

决定做决定,然后才能决定丨反馈实验058

往期干预1原文:《几乎不可变丨反馈实验052》几乎不可变问:我最近很焦虑,最近2个月胖了快10斤。而且马上要25岁了,我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没有任何沟通。我怀着维持正常社交生活的愿望和对转行的恐惧,继续做着一直不感兴趣的工作。不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从哪里开始,对情感生活也没什么希望。我有看一些心理学的文章,书,包括认知疗法,我发现十大认知扭曲我都有,我看到伯恩斯说的"人的价值不由他的成就决定"、岸见一郎的"别人做什么都与我无关",我觉得很对。但每当我没有达成我今天的目标时,我捕捉到了别人的一个差脸色时,我总觉得是我不好。我有为转行做一些准备。我从小就觉得我喜欢艺术,大学后发现对设计感兴趣,对一些设计师和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理念影响了一些人感到着迷。但当我开始学设计,我老是想到要熬夜要加班要听甲方改方案改20遍等等现状,想到我很可能成不了影响别人的那个人,我怕枯燥单调,无法坚持,我每次都是开始学习了一段时间又放下。每天都过得很挣扎,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也没走在成为我想要成为的人的路上。我从小就被诊断出有抑郁症,一直断断续续地咨询同一个心理医生,也没法和他建立起关系,老是怀疑他不是真的想帮助我,为什么要帮助我这种人,这样治疗到底有没有用,然后就放弃,再开始,再放弃……10年过去了,中途有好转的时期,每次好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直到这两年,几乎没有好转的时候,感觉像是放弃挣扎了。正常的时候,我会发现我有一些爱好,也有一些朋友,同事和身边的人,对我的评价大多都还不错,说我风格独特有自己的想法追求聪明之类的,但我始终觉得我没有价值,没有成就,没有能力,天天虚度时光不做事情,就应该活下去,但我也没有勇气去死。我讨厌生活中的琐事,讨厌工作上的琐事,常常拖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才能不那么讨厌自己,走出这个内耗的怪圈,我大概也是拖了很久,才写下这篇求助帖。我想具体原因可能就是我和我爸爸妈妈关系不好,从小父母比较重男亲女,喜欢我哥哥一些,对我比较忽视一些,老是言语上打压我,说过的承诺也没有兑现。然后我可能就发展成了一套"父母都不爱我,还有谁会爱我,父母都不值得信任,还有谁值得信任"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我尝试过和父母和解,和自己和解,但过一段时间,就继续像钻牛角尖一样地讨厌父母,讨厌自己,我是因为想要通过归责父母来惩罚谁,还是为了给自己过去碌碌无为的25年找一个理由?我不知道。我想要改变,长久的改变,想要坚持,能帮帮我吗?答:我想帮你,但我快要被你说服了。你列举的每一条「无法改变」的证据都很充分,那么我猜你是真的没有办法了,你的生活几乎就是不可变的。我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你也许还有一点点的改变空间。当然这点空间你可能看不上。你只想要100%的改变,而以你目前的状况来说,最多只能做到让你的生活改善5%。——5%其实也不错了,问题在于,如果你太想要一个彻底的,长久的改变,你就会被挫败、沮丧、自我否定压垮,最后的结果是连5%也做不到。你只做到了0%。所以,我们先试试把5%做好。请你在未来的一周当中,保持绝大部分的生活状态不变,就像你描述的状态一样糟——或者说一样正常。不要做任何尝试改变的努力。想要改变的努力,想跟父母和解也好,转行也好,学习新的技能也好,只能拿出特定的1小时来做。是的,保持一周不变,改变的时间绝不能超过1个小时。有人会想:「这样我的生活只能变好一点点,反而会让我更绝望,还不如一点都不变的好」,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也大可以完全不变。总之,选择权在你这里。用最多不超过1小时的时间改变,或者完全不改变。期待你的反馈。反馈1:(2月7日推送过一次,当时未收到反馈)反馈2:我来反馈啦。看到李松蔚老师认真回复了我,其实很感动,也觉得更有动力去改变了。但我想等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再来反馈,而不是叫叫口号。距离李老师回复我过去了5周左右,我开始恢复了之前坚持了大半年的每日运动流程。开始运动后,我明显找到了掌控感和成就感,不再觉得自己是做不成事情的人。就像李老师所说的,改变5%,运动习惯恢复后,自我感觉好了很多,开始在各方面自发地选择对自己心情更有利的选择。生活上,以前是强迫自己运动,但最后选择了继续刷手机然后自责,现在是自发地选择健康饮食,看书和玩手机之间,自发地选择开始看书,有了一些专注的时间,感到了一些微小的幸福,找到了之前自己比较舒适的一个状态。工作上,我权衡了转行需要面对的风险和不转行的痛苦,选择了我更想要的那个。不顾心理医生的反对,他一直主张我应该边工作边学习,但我考虑到从思考转行到现在都已经一年半了,学习进展不大,就决定了辞职学习准备转行。幸运的是,提了离职几天后,我通过一个认识的人,找到了一个对我想去的行业有帮助的工作机会,可以不用辞职了。治疗上,可能是因为我过了25岁生日,也可能是我想去看牙齿,发现弄牙齿很贵,我意识到我需要赚钱,需要尽快有一个我自己的事业,我开始不把自己当作孩子,所以为了发展,我很快去医院找了医生开精神方面的药,也重新看起了伯恩斯和幸福课,希望能好起来。可能改变了5%以后,其他的也会开始松动,像滚雪球一样。读李松蔚老师的心理学的文章一直是我的兴趣之一,参与反馈实验也很有意思,心理学可真有意思,谢谢李松蔚老师的关注和时间,也谢谢在那篇文章下留言的朋友。往期干预2原文:《孤独的自我探索丨反馈实验056》内心的房子问:我26岁,是一名计算机销售人员,我对生活和工作的无力感一直在持续地困扰着我。我一直尝试着改变,我真的改变了一大部分,但是又对改变的部分开始怀疑。在问自己这些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我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动力越来越弱。现在有改变的想法,但是越来越弱。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也不知道。从小在姥姥家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用管,爸妈都在外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在学校因为是外村人,也不会处理关系经常受欺负,上初高中也是比较迷糊受欺负,只知道学习或者看小说打游戏。直到上大学,我发现我跟人不太一样,什么都不会,社会经验严重短缺。就像两个世界的人,我在恐惧无法与他们融入一起。大二的某一时间段,疑惑、
2021年3月13日
其他

值得用一年时间读的书

做这个读书会完全是自己的任性。《循环提问》,一直是我心目中学习系统治疗的宝典(介绍看这里)。不易读,但里面有太多东西值得学了。所有跟我学系统治疗和家庭治疗的人,我都建议从这本案例逐字稿读起。开头难,但只要读进去,就会发现乐趣无穷。以前也说过,有些对话很烧脑,藏着许多回环往复的逻辑,学生来问我,我都很乐意回答,搞不懂的就一起琢磨。这过程对我也是学习。久而久之,就想把它做成一门课。于是有了这么一个《循环提问》读书会。用网络视频的方式,带几个学生一起,我讲,学生讨论,顺便把讨论的过程录下来放到网上。想看的随时可以回看。这样讲过的内容不浪费,以后你想再读这本书,我也不用重讲一遍了。读书会这种形式并不少见。但要么是几周搞定一本书,要么是一年读好几本甚至几十本,列一张长长的书单,一眼带给人极强烈的收获(感)。但我以为《循环提问》这种书是没法短短几周就读完的。我梳理了一遍书中的知识点,列出来40多节课,太多了,哪个点都不想放过。这样全讲下来,每周一节,差不多要将近一年。——今天还有多少人愿意在一本书上花一年?但是无所谓了,反正我愿意。这种大体量,重投入的课程,对于任何一个商业平台来说都过于冒险,于是我索性自己组织。反正是讲自己喜欢的课,无所谓盈亏。——其实也不会亏,不亏的秘诀很简单:一切从简,用自己完全不吃力的方式组织起来就好了。就成了你现在看到的这门课:每周讲课一小时,就我和几个学生,视频软件录屏,录音笔收音,加上一点点剪辑,放在小鹅通最小规模的账号上。从课程制作的角度来看完全不达标:缺乏情绪爆点,视觉元素单一,没有摄影师,没有构图,不打光……这样一来,能够耐着性子看下来的只有对内容本身足够感兴趣的人。我觉得这样很好,像是一个小圈子的同好会。做一套精心设计的知识付费课程大卖一场,当然也很有诱惑力,但就要考虑众口难调。有些参加者被那些五光十色的装饰吸引而来,但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兴趣,也没有做好学习的准备。学起来就会很辛苦,讲课的人也扫兴。有些东西是只有少数人喜欢的,就不如轻松点,按舒服的方式来,喜欢的人自然喜欢。当然,这也不过是酸葡萄的漂亮话,最现实的考虑还是成本。假如你正好今年有时间有技术,愿意帮我们做剪辑做包装做字幕做内容整理做社群运营……请联系课程助理,无比欢迎。我们只是没钱,我们并不排斥课程品质的提高。小制作的好处,当然就是价格。同样体量的专业课,放在平台上一般售价是在两千元以上,这门课还用不到一半。而且四十多节课只是一个基础量,未来还有可能继续加,开放更多的直播、答疑,请一些神秘嘉宾做分享什么的……想加多少内容我自己说了就能算,非常任性。总之,做这件事首先是为了我愉快。我希望找到让自己享受的读书和讲书状态,不是「花一年居然才读了一本」,而是「花一本书居然就享受了一年」!我甚至想,未来说不定可以把这件事做下去,每年就读一本书,跟所有读书会相反,读得越慢越好,越久越好。享受就好。这个同样任性的广告就写到这里吧。有兴趣的可长按二维码试听。不劝你买,比起价钱,更贵的是要投入一年时间,买之前要想一想。最后,鸣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家庭治疗学组的支持。鸣谢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循环提问》作为专业书籍,印量一直不大,几度断货,这次特别加印,为读书会准备了充足的库存,感恩。谢谢每个看到这里的人。如果感兴趣,以下还有一些FAQ:1,什么是循环提问?答:循环提问是系统式心理治疗特有的一种提问技术,概括来说,就是探究「一个人的行动会如何受到另一些人的影响」——这句话详细解释起来,说来话长,不如直接扫码看预备课。这样一种提问,之所以叫「循环」,是因为它基于一套特别的,以系统论和控制论为核心的世界观。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系统的一部分。2,什么是系统式治疗?答:它是一个心理治疗的流派,建立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关注人与人之间循环往复的影响,通过改变关系来改善求助者的处境。常用于家庭咨询、组织咨询,有时也用于个体咨询。了解它的更多特点,请戳这里。3,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读一本书?答:书和书不一样,这本书是会谈的转录稿。用围棋棋谱来打比方:一页棋谱只有一张格子图,几百个数字,但这个信息量有多大?用一天的时间消化,可能都不够!转录稿就是心理咨询领域的棋谱,读起来当然非常耗时。何况这本棋谱里记载的全是大师的棋局,看一遍根本不够:一家人带着烦恼过来,治疗师看似漫不经心地东问一句西问一句,怎么就在一两个小时之内达成了惊人的转变?这里面值得琢磨的太多了。光是把对白脉络看懂,就不易。有脉络之后,还要理解背后的原理,理解原理之后还要细究:每句话是怎么问的?为什么是这样问而不是那样问,好处在哪里?……把这些细节都弄清楚了,还可以再进一步想:这些方法可不可以迁移到自己的工作中?迁移的过程要做怎样的改造,才能适配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工作风格?总之,抱着日拱一卒的心态,一周只读5-7页,是我认为最有效的学习进度。别怕慢,按这个节奏,学完也只需要一年时间。——用一年就能领略一个领域的至高水平,还是划算的。4,这是给专业人士开的课吗?答:是,也不是。这本书首先面向心理咨询师,尤其是系统式治疗取向的咨询师。但是循环提问背后用来看问题的角度,即所谓的「系统观」,也可以用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它关注人们的认知差异,关注人与人的相互影响,关注那些与常规因果逻辑相反的逻辑建构,关注生活中的悖论,这些视角常常给我们带来一些特别的便利(或者不便)。事实上,即使是专业工作者,在学习循环提问的过程中也经常会有「出戏」的时刻,会期待(或者担心)这样的学习会影响自己的世界观、哲学观、思考方式,进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换句话说,这门课试图把讨论聚焦在治疗案例上,事后发现话题常常超出专业范畴。5,担心一开始会不会听不懂?答:不用担心,肯定会。6,读完这本书,到底能学到什么呢?答:这太像一个知识付费的问题了,要为你的学习预先勾勒出某种「获得感」,所以我不想回答。硬要说的话,它更像一场旅行,你唯一确定的是,会去一些跟平时生活不同的地方,看到与平时不同的风景,仅此而已。至于你会不会从这个地方带走什么,谁都不能确定。把上面一段翻成人话——你会从书中读到一位顶尖的家庭治疗师是如何工作的,运用一套新的理论和新的技巧,但你不一定会学到什么。7,学这门课还需要做什么准备?答:降低预期。8,我的情况是XXXXX,适合读这本书吗?/学这门课可以帮助我解决XXXX问题吗?答:既然你还在犹豫,不如先别买。书一直都在,课也一直都在,等你下定决心再学。9,其他细节:从3月4日开始,一直到12月16日,每周四晚上7点更新一期,视频和音频同步上架。讲课和听课有几天的时间差,不能实时互动。也就是说,你对这一节课的疑问我只能在下一节课中回应。想要参与讨论的人,需要在每周日之前给出反馈和疑问(通过小鹅通的表单或者通过课程社群),我可以在下一周的课程中处理。详细课程计划,通过二维码进入课程详情页查看。不能保证完全遵守,但只会多不会少。书要自己买,随课不附送。
2021年3月11日
其他

葡萄酒的秘密是时间丨反馈实验057

往期干预原文:《成长意味着拉开距离丨反馈实验055》内疚与边界感问: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如何与控制欲强的母亲科学对峙,并且树立自己的生活边界。七岁时我的父母离异了,过程非常轰轰烈烈,我记忆不多。反正结局就是跟随母亲换了城市生活,从此相依为命。我妈妈的家庭非常复杂,基本上吃百家饭长大。我记事起她就非常叛逆,辱骂自己的母亲,并且切断一切联系。所以我极少与家庭里的亲人往来,逢年过节都和妈妈一起度过。我是一个没有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可能显得温良单纯,按照母亲的说法我是被保护得非常好,她倾尽一切付出为我。不过到了恋爱期麻烦就来了。妈妈不喜欢我的男朋友,或者说一开始喜欢,但是谈婚论嫁时她的一些强势的态度激怒了亲家,对方也不顾她极度敏感的性格,唇枪舌战十分不愉快,至此她就不再正眼看我老公及其家人。我最难过的时候,倒是问过自己,这个婚姻如果自己决定,是否需要继续?答案是没错我要结婚。所以即便没举行婚礼,我也结婚了,现在孩子七岁,聪明可爱,我们结婚十年目前也依然很相爱。困扰在哪里?这么多年拉锯中,母亲依然时不时爆发刺耳的言语训骂,严重时会上手打我。主要诉求就是,我一生都被你毁了,你有家庭,有孩子,有疼你的老公,我的一辈子呢?你用什么还我?以前还好一些,孩子小她与我们一起生活时,有事忙有孩子陪伴,她也时不时是快乐的。今年过年尤其冲突,因为孩子大了,我们小家庭有自己的饮食起居,她似乎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她辱骂我的内容一成不变,变本加厉:她带孩子的辛苦付出,如今换来我的不孝顺,真是一个白眼狼。其实我以前会担心如果完全不依靠妈妈,她会失落有一种被抛弃感。所以她照顾孩子或者与我们相处我都比较配合她的情绪,但是现在她会用更多的亏欠感来压迫我,我觉得很难过,非常想逃离。举个例子,她会买好菜到你家,按照自己意愿做好饭,让你夸。而这些饭菜我们并不喜欢吃,她也不在意我们是否喜欢吃,她觉得付出了就是伟大的。今年过年也几乎没有聚餐,正因如此,她气到初二到现在都不跟我联络。好在我们现在已经分开住了,有了物理空间,似乎可以冷静一下。但是躲避应该不是长久之计,我希望找到一个科学的方式,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请老师指点,拜个晚年!答:你已经很了不起了。我看过很多被原生家庭(主要是父母)反复纠缠,难以自处的案例。你的应对堪称典范:足够坚定,又足够善良。每一步都很好:按自己的意志安排婚姻,经营家庭,和妈妈保持物理距离。妈妈当然会很痛苦。这没办法,她的痛苦来自她的成长经历,不是你的问题。或者说,即使你再多说一点做一点,也不可能帮她更好过起来。能帮助她感受好一点的,只有时间。你说「她气到初二到现在都不跟我联络」,你强调的是她不变(生气)的一面,但她是会有变化的,哪怕从正常的生气变得更生气,更绝望呢。她会有(一点点)冷静下来的时间,消化一些情绪或者反思。她会反复自怜自伤,沉浸在受害者的叙事里,但她也会有一天厌倦这种陈词滥调。时间很神奇,没有一种状态是永恒,不是你变,就是她变。——过去一直是你主动改变,迁就她,这次你把她当成一个会变的人,等等看?不要预设她不联络就是生气,万一她是在适应一个人生活呢?下次联系她的时候,你先用正常的语气招呼她:「新年好!我们给你做了爱吃的东西。」她怎么接,你都把她假定为有能力的,成长的人。如果她不是,别失望,给她一点时间,下次再来。你不需要再变了。我认为你已经做到了能做到的最好: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有一点适度的关切。既不绝情,但也不要无端成为出气筒和替罪羊。保持你的稳定,剩下的,她会学着适应。你对此有什么想法?期待你的反馈。反馈1:首先谢谢李老师能回复我的提问,我是在推文中刷到自己的来信的,很惊喜很感恩。今天回复邮件的时间点很怪,快要凌晨2点,因为我晚上去见了妈妈,回到家平复了心情正好写给老师一个反馈。不被妈妈联络的日子里,我有持续给她发信息。基本不提关于生活方面的需要,只是问问在干什么,吃饭了吗,诸如此类。一直收不到回复确实很担心,通过共享的视频APP账号我会查看一下她是否在追剧,确认她是安全的。稍后我试着发了一些长信息,讲了自己的工作计划,开学以后的接送孩子安排,让她知道我的生活井井有条。今天我收到了妈妈的信息,约我在她公寓见面。说实话见面之前我非常紧张,我等她的时候坐在车里用了一个小时让自己不要害怕。我担心她会对我吼叫担心有过激行为,甚至让朋友附近咖啡厅等我,确认一切都安全。非常感恩,妈妈比我想象中平静,她约我是想把自己从小到大的故事讲给我听。我想她应该是花了足够长的时间去思考,希望告诉我她的经历,让我理解她的艰辛和不易。失联的日子里,她找了一份工作,很气,很忙,也懒得回复我。故事从她作为遗腹子开始讲,童年的苦,婚姻的苦,独自带我的苦,我结婚时她的委屈和付出……讲述持续了大概三个小时,妈妈有时候崩溃大哭,有时候生气控诉,有时候非常骄傲地两眼冒光……我基本没有哭,我帮她擦眼泪,我可能流过一点点泪水,但是很快我就觉得好像在看另外一个人。这种感觉很奇怪,因为她小时候吃苦的故事让我很难过,但是回到离我记忆近一些的部分,我又非常冷静。我甚至能判断出最近几年的婚姻矛盾里,妈妈断章取义的部分,虽然确实很多冲突对她深深伤害。我被质问为什么一辈子倾尽全力的付出换来一个不知孝顺的女儿。也被追问为什么婚姻里作为长辈的妈妈,得不到来自我和我丈夫的尊重。对于婚姻的控诉我都没有回答,我说,现在出现问题的是我们俩。妈妈说,她期望我是热情关切,时刻问候,扑过来的温暖型。我做不到,我如实回答我做不到。我说:这是第一次妈妈完完整整给我讲整个故事,妈妈你真的很辛苦很伟大(其实她讲过很多)。其实你不讲我也能感受到,我一开始就知道屋子里有只大象,我在你眼里的蠢笨是我作为一个小孩用了最大的力量去哄你开心。因为我记得你半夜哭,我记得你晚回家,我记得你受伤住院我都记得。我只是觉得无以回报,太沉重了,我还没有过好自己的人生,更不知道怎么帮你担负人生。我不讨论婚姻的问题,不讨论两家之间的问题,其实问题只是出在我们俩之间。我长大了,我不能像小孩子一样围在身边,我们虽然还做不到亲密,我们要不要试试像朋友一样能互相问候……不是被妈妈问住,我就马上去哄去撒娇,我讲出了我的想法,她也继续表达自己的极端意见,比如某大V被问起父母不认同子女的婚姻时,回答说最大的孝顺,就是婚姻大事听父母的。谈话中止在她需要休息的时间。离开的时候确认她躺下了,我亲了她一下走了。这是整个晚上唯一一次亲密接触,关上门戴上口罩我眼泪就下来了,大概在车里哭了半个小时。我觉得好难过,妈妈为我付出了太多。我有道德被撕扯的感觉。回家以后,我冷静想了一下。事情可能是在慢慢变好。至少妈妈去工作了,无论工作是否顺心是否受委屈,她有了接触新鲜人的机会。听她讲故事的时候,我们的小凳子离得很近,有几次低头听,她还关心问我是不是困了。有一种我变成了父母,虽然很心疼但是要学着放手,让妈妈独自一人正视自己孤寂的人生。刚才我给妈妈发了一个信息:谢谢妈妈今天对我讲的经历,我非常非常幸运和感恩有这样的妈妈。只是妈妈太苦了所以敏感得像一只刺猬,可能我被扎到几次就想逃跑。原谅我很笨地表达我的爱,我爱你妈妈。以前是小孩子的爱,少年的爱,现在是一个承担了一些生活压力的中年人的爱,我希望努力一些可以让妈妈减少生活顾虑。工作想做你就做,不想做就歇歇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我们一起保持身体健康,日子会越来越好!妈妈应该可能是睡着了,没有回复我。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非常唠叨的一份反馈,感谢老师的指导。其实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关于时间的——葡萄酒的秘密是时间,一切的秘密都是时间。反馈2:中午阳光很好,果然晒太阳是容易让人开心的!我今天睡醒以后发信息给妈妈,说我带着孩子,约她去餐厅一起吃午饭。因为有小朋友在,妈妈是非常开心的。老三套的念叨的话只有几句,我没有接话但是有一点点的反驳,比如指出妈妈举的例子里对父母百依百顺的孩子,本身都是依靠父母在啃老。我没有这样的背景和依靠,我需要靠自己去奋斗。然后妈妈就不再跟我说这些抱怨了。吃饭的时候我主动照顾一老一小,八岁的女儿问,妈妈我多希望姥姥跟我们住在一起!我说不要,姥姥和我们现在要换一个游戏模式,姥姥不是我们的生活保姆,也不是只有照顾我和你这一件事,姥姥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以后要跟姥姥约好吃的,约郊游,一起去玩耍。我想能做到的,是用教育孩子的方式看待妈妈。我反感的行为和语言,我如果不方便反驳和怼,就保持尊重和淡漠。但如果是更健康的模式相处,我会积极响应,让她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讲真话,好难。这一路真的好难,而且无数次深深羡慕过其他人温暖的母女或者家庭关系。我对自己说,有希望,就值得坚持一下,我的目标并不是只过好自己,还希望妈妈也能好。母女一场,情义无价,她对我倾尽全力,我至少也要做到无怨无悔。再次感谢李老师这个温暖的树洞。新干预牺牲问:松蔚老师,你好。今天想请您帮忙解决一个困扰我的严重问题。自2020年1月27日,新冠疫情爆发,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我的工作模式发生很大变化,从原来正常上下班变为在单位封闭一个月,回家休息半个月。最长的一次在单位封闭两个月回家休息半个月。值班模式变化不是问题,问题是我发现自从这种模式以来,我就特别想吃东西,爱吃东西。特别是甜的东西,面包,点心,沙琪玛等。没有的时候还想吃,有的时候就一定得吃。有时我自己都感觉吃得太多了,睡觉都觉得撑得胃难受,可还是想吃。自己也努力过,也试着和自己谈谈心,少吃点,但是效果不明显,还是想吃。一年多时间了,虽然还没有失控,体重没有大幅度增长,但我想让自己接受这件事。第一接受疫情变化带来的影响,第二吃的情况有所改变。请松蔚老师帮忙!答:你好,疫情防控的无名英雄!虽然不确定你具体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先向你的付出致敬!过量进食(尤其是甜食),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方式,是你为防疫工作默默的牺牲。进食的冲动有多强,代表着你承担的压力有多大:不只是工作节奏的变化,还有疫情遥遥无期的不确定,时刻不能松懈的紧张,孤独、疲倦、对未来的迷茫……这些隐性压力要有排遣的渠道,对你来说就是进食。辛苦了,这是你替大家承担的痛苦。我帮不上忙,现阶段的办法只能是等。等防疫工作告一段落,这种压力自然也会解除。除此之外,倒有个简单的建议,不确定会不会对你有用:每天照常吃。想吃多少吃多少,但吃的同时要做个记录。吃的东西分两类:一是你正常的生理需求,二是你因为防疫工作犒劳自己,允许自己多吃的部分。两个部分要分开记,特别是第二部分:每天相比平时「多吃」的部分是哪些,量有多大?不需要你控制。想吃就吃,吃完做个记录就好。你记下来的,就是你为防疫做出的额外牺牲。——用这样的方式记一周,告诉我感想如何。关于提问,请先参考:《我不同意你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如果你愿意在我回答之后执行并反馈效果,请在提问后补充一句:「愿意参与反馈」,并留下你的邮箱。
2021年3月7日
其他

孤独的自我探索丨反馈实验056

往期干预原文:《无能为力是一种自我保护丨反馈实验054》无能为力的安慰问:李老师,您好。我今年24,在读医考研,现在在准备复试。最近的问题是没办法正常学习生活,需要花巨大的力气按住自己,告诉自己学习才是对的,好的。在学校做过几次咨询,猛然发现,原来我从来没有独立过,一直过着受控的人生,过着我妈妈觉得对的人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一次遇到困难,都要回去问妈妈,从她那里获得认同。我学习成绩不错,第一次高考专业被调剂之后退学了,复读重考,读医又五年,所以比高中同学晚了三年,整体上一直在着急又害怕,最近觉得走在这条单行道上,回不了头了,而又不是我的人生。这些喜欢不喜欢都不是我的,从来都是我妈的,我一直在接受安排,慢慢地我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了。但我又很害怕很害怕,客观上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能力,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不会别的什么,觉得我为了独立所做的对抗可能会代价太大。总在后悔过去的人生,又很担心不听话会过得很惨很惨。我觉得是我害怕困难,没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勇气,专业可能只是借口。可是觉得人生那么长,父母又在慢慢变老,我不想一直这么无能,让他们担心。感觉我再这样下去会变成啃老的人。但是又确确实实想拿回人生的主动权,不想再接受安排。每天都在想不切实际的问题,总是想过去人生的遗憾,想得要抑郁。没办法好好过当下的生活,又实在忍受不了这个被安排的专业和人生。想问李老师,有什么办法能安稳度过这个阶段?不想再拿人生的重大决定来和父母对抗,同时也真实地担心会像他们所说的饿死。希望我能勇敢一点,慢慢看清楚哪些是父母的需要,哪些是我的需要,独立起来,也有能力照顾父母,不让他们担心。以及,很害怕这次又没有反抗成功,最终抑郁,回去,回到保护下,再次证明我的无能,以后更加不能独立了。怎样才能没那么害怕,以及接受自己的平庸,慢慢独立起来?不卡在这个问题上,能慢慢往前走。也不想再用抱怨和抑郁的态度对待人生问题了,想直面问题,去做去解决,不那么害怕,不想呆在受害者,无能为力的这个位置上。答:你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考研复试。结果会不会如愿?其实不完全取决于你。我估计是三七开,你个人的努力占七成,但还有三成不确定的因素(也就是说,哪怕你全力以赴做了准备,也会有30%的可能遇上坏结果)——我这么说完全是凭经验瞎猜,如果猜得不对,请你指正。人在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时,会用很多方法自我保护。一种方法就是回到「我无能为力」的状态。这种状态最熟悉,最安心。你怎么做都是对的,不需要为结果承担责任。——这也就是你在来信中描述的状态,你已经在用这种方法安慰自己了。这很好,我鼓励你多这样想。事实上,我希望你每天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沉浸在这类想法里:这不是我要做的事;我是受人安排才变成现在这样的;我将来有可能一事无成;我生来如此,没有任何能力。听上去很丧气,但是会带来一点安慰:「这都不是我的错!」每天有意识地这样想,当成一种调节情绪的方式。这种被安慰被允许的感觉多了,会让你平静一点,在另外的时间更勇敢地面对挑战。试试看,这样会不会更有助于你平稳度过准备复试的时间?不妨尝试一周,把结果反馈给我。反馈:我尝试着这么想了,然后就真的什么也不做了。然后觉得,我考不上就是活该,就会幻想自己真的一辈子一事无成。然后一直拖延,真的什么也不做。过年这段时间也一直瘫在床上。陷入负面循环。勉强挣扎着起来实习,也一直在糊弄,又恨自己的糊弄,总是觉得活在别人的人生里,在等找到一条路,好跳过去,把浑身的力气用出来。又恨自己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可是又一直一直在害怕里,不敢尝试别的。还为自己花爸妈的钱而自责,又有好多好多的愤怒和愧疚。年纪越来越大,也觉得考上研就要一辈子做医生了,觉得绝望。可能是恨自己的无能吧,又怕自己真的被打倒,可是又不知道该往哪去。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不能认清现实,不能面对现实。不敢让人生往前。很害怕又着急,甚至比起以前都不敢努力了。觉得就这么瘫着,活该自己什么也不配。新干预内心的房子问:我26岁,是一名计算机销售人员,我对生活和工作的无力感一直在持续地困扰着我。我一直尝试着改变,我真的改变了一大部分,但是又对改变的部分开始怀疑。在问自己这些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我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动力越来越弱。现在有改变的想法,但是越来越弱。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也不知道。从小在姥姥家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用管,爸妈都在外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在学校因为是外村人,也不会处理关系经常受欺负,上初高中也是比较迷糊受欺负,只知道学习或者看小说打游戏。直到上大学,我发现我跟人不太一样,什么都不会,社会经验严重短缺。就像两个世界的人,我在恐惧无法与他们融入一起。大二的某一时间段,疑惑、
2021年2月27日
其他

像健康的人一样生病

有两种对生病的看法:一种认为,生病就是不健康;另一种认为,生病是健康的一部分。两种看法都不错。不过,我更喜欢后者。后者是更高维度的健康定义。并非只有没病一种状态才是健康,人的状态在波动,只要波动的范围不太大,都可以看作健康的动态过程。生病就是波动的一极,一个人多数时间活蹦乱跳,偶尔有些头疼脑热,就不健康么?也很健康。这不是什么奇谈怪论,只不过是换一种更长的衡量健康的时间尺度。我们说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时候,显然不是在说这个人「从来」不会生病,他甚至可能正在请病假呢。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这个人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他「今天」是否无恙。老年人回想年轻的时候,觉得身体真好,其实他那时候也常常会生病,只是「生个病不当回事,过两天就好了」,病都病得那么健康。相比之下,另一种观点未免就有些狭隘了。把生病排除到健康之外(就是说,一旦生病,就只有等病好之后才算是「健康」的人),那么病人在养病的同时,就还要承担一种隐性的压力:我这一刻是在一种非正常的状态下,我不是最好的我,我应该想办法尽快摆脱这种状态。他会为此感到耻辱或者恐惧。这是几乎没必要的负担。不如让病人认识到,生病没有什么不正常(或者干脆说,正因为他会生病,他才是「正常」的),那么他养病时候的心情就会不一样。生病肯定是难受的,不过,想到难受是一个自然的生理阶段,只要遵循某种康复的规律(休息,看病,吃药),过一段时间又会自然恢复,这些难受就易于忍受一些。做完手术,医生告诉我们,麻药劲儿过了会很痛。这份疼痛无可避免,医生也只能说「正常的,熬过这一阵就好了」,好吧,那就慢慢地熬。这句话不是止痛片,但它有莫大的安慰作用。我们怕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随之而来的孤立、自我怀疑、不被理解。「痛是正常的」,有这样一个确认,那么就算痛一点也还好。不就是痛嘛,我们安心了,有底气承接生理上的刺激,也许还能考虑一边痛着一边做点什么。一声「正常的」,不啻于一份珍贵的礼物。生活中我们不是医生,没法开药,但同样的观念我们可以赠予那些面对疾痛的人,就已经有很大的助益。治病是一回事,不妨交给医生去做,我们至少可以在观念上先把病人当成健康的人,我们说:「正常的,你只不过是病了。」只是健康的生理过程,去看医生就好。当然也有医生治不好的病,慢性病。一个人说不定遭受着某种医学束手无策的疼痛,有生之年都不能好转。这很不幸,同时它也可以看成某种意义上的一种「常态」。常态就代表着可以应对。这是一份去除不掉的疼痛,既然如此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只要考虑如何接受现有的状况,尽可能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做喜欢的事,不是吗?我们可不可以推而广之,把他们也看成某种特殊的健康和正常呢?设想一位身障人士,当他学会使用轮椅,开始有兴趣每天出门溜达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说他恢复了「健康」呢?久病不愈也可以是健康的,这听上去有点反逻辑,但关键还是我们认为健康意味着什么。如果说病痛最大的影响是破坏一个人的生活,让病人无法工作,难以愉悦,看不到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失去跟家人和朋友的正常关系,那么反过来说,一个生病的人只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常态,按自己的意愿工作和生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重新感受到愉悦和价值,那么他跟健康的人的唯一差别,就只是他相信自己还不够健康。既然差别只在于观念,当然就可以改变观念。精神上的疾病也是一样。抑郁症、焦虑症,这些常见的诊断可以看成是心理的一种病态,但它们不也是正常人生的正常体验吗?变化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外部遭遇了一个什么刺激也好,体内环境出现了紊乱也好,只要是正常人,精神就会因这些变化而变化。难过,当然了,谁不会难过呢?难过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一定程度的难过可以自己修复,程度严重了就要治疗,但归根结底需要时间。熬过这一阵就会好一点。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类变化,这是永远排除不尽的可能。就像人会生病,某几天糟一点,过几天又好一点,当然好一点还有可能再得病。不是因为他不健康,恰恰因为他是健康的正常人。病就病了吧,等到明天再看看。健康的人不光有可能生病,同时也有可能让自己好起来。这是生命可贵的地方。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拘泥于一天一时的表现。学会从长远看,看出某种超越了时间的稳定性:糟糕的事总是来来去去,一会身体不舒服了,心情不好了,伴侣之间吵架了,业绩下滑了,压力一大又睡不着……有时觉得「生活再也不会好了」,然后第二天振作一点,又觉得还能再坚持下。所有这些,都是正常人的正常人生。所以不用太害怕。生命最重要的事实就在于,无论经历怎样的痛苦,我们都活着,大概率明天也会活着……活着就意味着有很多可能,这是病痛所不能抹煞的。活着的人都是健康的。延伸阅读:《向慢性病人学习》
2021年2月22日
其他

成长意味着拉开距离丨反馈实验055

。我觉得我妈也是蛮厉害的,某种程度上,因为不管我笑嘻嘻还是生气她都会秉持己见。我都怀疑是不是某个时刻她也对自己说,不管我什么反应她都要表现得始终如一(⋯⋯)
2021年2月20日
其他

无能为力是一种自我保护丨反馈实验054

往期干预原文:《几乎不可变丨反馈实验052》几乎不可变问:我最近很焦虑,最近2个月胖了快10斤。而且马上要25岁了,我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没有任何沟通。我怀着维持正常社交生活的愿望和对转行的恐惧,继续做着一直不感兴趣的工作。不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从哪里开始,对情感生活也没什么希望。我有看一些心理学的文章,书,包括认知疗法,我发现十大认知扭曲我都有,我看到伯恩斯说的"人的价值不由他的成就决定"、岸见一郎的"别人做什么都与我无关",我觉得很对。但每当我没有达成我今天的目标时,我捕捉到了别人的一个差脸色时,我总觉得是我不好。我有为转行做一些准备。我从小就觉得我喜欢艺术,大学后发现对设计感兴趣,对一些设计师和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理念影响了一些人感到着迷。但当我开始学设计,我老是想到要熬夜要加班要听甲方改方案改20遍等等现状,想到我很可能成不了影响别人的那个人,我怕枯燥单调,无法坚持,我每次都是开始学习了一段时间又放下。每天都过得很挣扎,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也没走在成为我想要成为的人的路上。我从小就被诊断出有抑郁症,一直断断续续地咨询同一个心理医生,也没法和他建立起关系,老是怀疑他不是真的想帮助我,为什么要帮助我这种人,这样治疗到底有没有用,然后就放弃,再开始,再放弃……10年过去了,中途有好转的时期,每次好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直到这两年,几乎没有好转的时候,感觉像是放弃挣扎了。正常的时候,我会发现我有一些爱好,也有一些朋友,同事和身边的人,对我的评价大多都还不错,说我风格独特有自己的想法追求聪明之类的,但我始终觉得我没有价值,没有成就,没有能力,天天虚度时光不做事情,就应该活下去,但我也没有勇气去死。我讨厌生活中的琐事,讨厌工作上的琐事,常常拖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才能不那么讨厌自己,走出这个内耗的怪圈,我大概也是拖了很久,才写下这篇求助帖。我想具体原因可能就是我和我爸爸妈妈关系不好,从小父母比较重男亲女,喜欢我哥哥一些,对我比较忽视一些,老是言语上打压我,说过的承诺也没有兑现。然后我可能就发展成了一套"父母都不爱我,还有谁会爱我,父母都不值得信任,还有谁值得信任"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我尝试过和父母和解,和自己和解,但过一段时间,就继续像钻牛角尖一样地讨厌父母,讨厌自己,我是因为想要通过归责父母来惩罚谁,还是为了给自己过去碌碌无为的25年找一个理由?我不知道。我想要改变,长久的改变,想要坚持,能帮帮我吗?答:我想帮你,但我快要被你说服了。你列举的每一条「无法改变」的证据都很充分,那么我猜你是真的没有办法了,你的生活几乎就是不可变的。我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你也许还有一点点的改变空间。当然这点空间你可能看不上。你只想要100%的改变,而以你目前的状况来说,最多只能做到让你的生活改善5%。——5%其实也不错了,问题在于,如果你太想要一个彻底的,长久的改变,你就会被挫败、沮丧、自我否定压垮,最后的结果是连5%也做不到。你只做到了0%。所以,我们先试试把5%做好。请你在未来的一周当中,保持绝大部分的生活状态不变,就像你描述的状态一样糟——或者说一样正常。不要做任何尝试改变的努力。想要改变的努力,想跟父母和解也好,转行也好,学习新的技能也好,只能拿出特定的1小时来做。是的,保持一周不变,改变的时间绝不能超过1个小时。有人会想:「这样我的生活只能变好一点点,反而会让我更绝望,还不如一点都不变的好」,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也大可以完全不变。总之,选择权在你这里。用最多不超过1小时的时间改变,或者完全不改变。期待你的反馈。反馈:(截止推送前,未收到任何反馈)新干预无能为力的安慰问:李老师,您好。我今年24,在读医考研,现在在准备复试。最近的问题是没办法正常学习生活,需要花巨大的力气按住自己,告诉自己学习才是对的,好的。在学校做过几次咨询,猛然发现,原来我从来没有独立过,一直过着受控的人生,过着我妈妈觉得对的人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一次遇到困难,都要回去问妈妈,从她那里获得认同。我学习成绩不错,第一次高考专业被调剂之后退学了,复读重考,读医又五年,所以比高中同学晚了三年,整体上一直在着急又害怕,最近觉得走在这条单行道上,回不了头了,而又不是我的人生。这些喜欢不喜欢都不是我的,从来都是我妈的,我一直在接受安排,慢慢地我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了。但我又很害怕很害怕,客观上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能力,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不会别的什么,觉得我为了独立所做的对抗可能会代价太大。总在后悔过去的人生,又很担心不听话会过得很惨很惨。我觉得是我害怕困难,没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勇气,专业可能只是借口。可是觉得人生那么长,父母又在慢慢变老,我不想一直这么无能,让他们担心。感觉我再这样下去会变成啃老的人。但是又确确实实想拿回人生的主动权,不想再接受安排。每天都在想不切实际的问题,总是想过去人生的遗憾,想得要抑郁。没办法好好过当下的生活,又实在忍受不了这个被安排的专业和人生。想问李老师,有什么办法能安稳度过这个阶段?不想再拿人生的重大决定来和父母对抗,同时也真实地担心会像他们所说的饿死。希望我能勇敢一点,慢慢看清楚哪些是父母的需要,哪些是我的需要,独立起来,也有能力照顾父母,不让他们担心。以及,很害怕这次又没有反抗成功,最终抑郁,回去,回到保护下,再次证明我的无能,以后更加不能独立了。怎样才能没那么害怕,以及接受自己的平庸,慢慢独立起来?不卡在这个问题上,能慢慢往前走。也不想再用抱怨和抑郁的态度对待人生问题了,想直面问题,去做去解决,不那么害怕,不想呆在受害者,无能为力的这个位置上。答:你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考研复试。结果会不会如愿?其实不完全取决于你。我估计是三七开,你个人的努力占七成,但还有三成不确定的因素(也就是说,哪怕你全力以赴做了准备,也会有30%的可能遇上坏结果)——我这么说完全是凭经验瞎猜,如果猜得不对,请你指正。人在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时,会用很多方法自我保护。一种方法就是回到「我无能为力」的状态。这种状态最熟悉,最安心。你怎么做都是对的,不需要为结果承担责任。——这也就是你在来信中描述的状态,你已经在用这种方法安慰自己了。这很好,我鼓励你多这样想。事实上,我希望你每天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沉浸在这类想法里:这不是我要做的事;我是受人安排才变成现在这样的;我将来有可能一事无成;我生来如此,没有任何能力。听上去很丧气,但是会带来一点安慰:「这都不是我的错!」每天有意识地这样想,当成一种调节情绪的方式。这种被安慰被允许的感觉多了,会让你平静一点,在另外的时间更勇敢地面对挑战。试试看,这样会不会更有助于你平稳度过准备复试的时间?不妨尝试一周,把结果反馈给我。关于提问,请先参考:《我不同意你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如果你愿意在我回答之后执行并反馈效果,请在提问后补充一句:「愿意参与反馈」,并留下你的邮箱~
2021年2月7日
其他

爱的不同形态丨反馈实验053

往期干预原文:《谁会为你负责丨反馈实验051》管,又不能多管问:谢谢李老师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我在亲子关系上遇到了困局。我的孩子(12岁)初一只上了一个月,现在处于休学状态,起因我也说不清楚。提问之前,我先把前情提要简单讲一下:国庆假期快结束的时候,我因为生气孩子连玩了7天还没有投入学习状态,对孩子说了这样的话:“你再这样下去,就要成废物了。”到后面孩子慢慢地不上学了,一直请假,累计到现在有三个月了。现在基本上每天都在和腾讯打交道中。偶尔我们夫妻俩仍会因为他作息或是生活习惯不好,引发语言冲突,最激动的时候,孩子对我们说了:“你们不配作我父母,我就是要当废物。”然后冲动地把他的课本作业本试卷都撕碎了。我们当时就没有制止他。我们在10月份开始学习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儿童医院的心理医生这么宽解我们:一是慢下来,二是活好自己,三是学习情绪管理。现在历时三个月,在最近这半个月,通过每天写写日记,和有同类经历的家庭互相鼓励后,我们夫妻俩是相对平静下来了。孩子的情绪也相对平静下来了,较少对我们进行攻击和反抗。以上基本简述了我问问题的背景。我的问题是:我还有机会将孩子对废物这两个字的印象给覆盖过去吗?或者说,通过我们夫妻俩的学习和改变,我还能够让孩子重新建立起对生活或学习的信心吗?期待有您的智慧启发。答:你的孩子处在12岁。12岁是这样一个年龄段:他又希望自己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又会本能地靠向父母(“都是因为你们说了不该说的话!你们要为我的困难负责!”)。所以12岁孩子的父母是很不好做的。你们又要管着他(而且这个管还必须是有技巧的,要批评,又不能说太难听的话),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地「管」他了,还要留出他自己做主的空间。综上,我的建议是这样:在你们状态都平静的时候,跟孩子认真谈一次:「你一直这样休学,我们不确定你下一步的打算,作为父母我们是着急的。但我们也汲取了教训,知道你希望按自己的节奏来。所以我们给你一些空间。接下来我们每周会问你一次,看你愿不愿意谈一谈未来的打算。假如你愿意谈,我们会尽全力支持你;假如不想谈,我们这周就保证只字不提——下周我们再问你一次。你觉得怎么样?」试试看这样说的效果。期待你的反馈。反馈1:谢谢李老师给予的回复。这几天一直在密切关注,等待公众号的更新,但当第一时间收到反馈后,内心是犹疑的。原因一:我们之前也和孩子谈过,激动和平静的状态都谈过。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我内心已预期这样的谈话是失败的。原因二:孩子发生这样的情况,源头必与我和先生脱不了干系,但先生对于孩子的现状,痛心疾首而未能全心接纳,如果是一家三口坐下来谈一谈,我没有把握会有持续平静的沟通氛围。如果沟通氛围波动,我预期谈话结果不会是开放式的。原因三:孩子的作息颠倒,我们很难找到能认真交谈的间隙。孩子多半拒绝我们靠近,他更愿意将有限的精力分享给腾讯平台那头的队友们。但这个建议仍然对我充满魔力。我按捺不住,在当天晚上借着给孩子邀约要做身体调理(刮痧)的时刻,和孩子进行了类似的谈话。在谈话之前,我先让我先生看过您的建议,并围绕这个建议展开了简短的讨论。先询问是否可以参考这个建议,先生答可以试试,不过不用讲这么复杂,简单地讲。我问可否由先生来主导,先生一脸苦笑地朝着充斥游戏喧哗声的方向努了努了嘴,说你看这样可以谈吗?先生没有明着拒绝,但也没有立马执行。我性子还是有点急吧。考虑再三,在先生休息后,还是借着身体调理的机会尝试了和孩子谈,开头我单刀直入,说这么长时间休息在家,不知道你自己怎么想?孩子哼哼两声没有回应,我接着问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将来?他的回答是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我不想告诉你。再谈到说你希望我们支持你做什么,孩子是不回答的。我说你现在不想谈,那下周我再问你同样的问题(忘记说以后每周都问一遍了)。孩子不语。过程中情绪不冲突,也没有很激烈的语言表述。在后面谈话过程中,不小心又提到读书字眼(与以上问题无关,只是恰巧以读书举例),孩子很敏感地说你食言了,你说了明天再谈的你现在又提了。我说好,不谈。我保证。后面就没有了。以上是我的实验第一次,我想下个周六,如果还能有心平气和谈话的场景,我会再和先生开展第二次询问。届时会将反应记录后再给您回电邮。接下来谈谈我自己。针对这个建议,我没有太多的感受,我也去回想了标题,谁要负责。这个问题放到孩子的情况上,我会理解为,孩子是要为自己负责的。对我和先生的挑战就是怎么样让他理解和承担这一点,好像我们自己也没有清醒地认识到,怎么去做合适。回到我原来的问题上,我上周是那样担忧和在意我说过的话以及自己预期会对孩子产生终身负面影响。但是当我说出来后,在等待的时间里,观察孩子和先生的些微变化,再加上您公众号上发出来后底下的热心网友们的评论,我似乎有些释然。说过的话不一定记得,但那一刻情感交流的印象可能会深刻。也许我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来影响孩子,坚定地相信孩子确实爱我们,我们也爱孩子。在坚定而有规则的爱和交流下,孩子是会回到轨道上的。再次感谢,期待还有反馈的机会。反馈2:周六那天,我尝试再问了一次:你对未来有什么想法?孩子的反应是:你说什么?你再问这种问题,小心我不再和你说话(收到威胁)。我嘴上说你才不会呢,实际上心中是担忧的。还好,不会太焦虑。我想着,过一段时间应该还会好起来,孩子还在发展当中,他在发育自己的心智,我还不能以偏概全地看待他。在进行这个谈话的时候,我是背对着他收拾整理衣服,孩子则在和腾讯打着交道(不是上分),我假装很随意(不知道孩子会不会感受到我的刻意),全程交流不超过一分钟,爸爸则不在家。周日的时候,我又在孩子吃完晚饭后提了一次。孩子的反应是一样的,情绪上看上去凶霸霸(不是巴巴)的样子,我也给了类似周六的回应,我相信你不舍得的。然后孩子说不要打扰我,我要上分了。转身他关门,我则做我的事情。这就是这次实验的反馈。前后进行了三次。另,孩子这段时间的作息,渐渐和大人一样了。我们没有对他的作息发表过更多的不满意,偶尔有一两句提示。让我意外的是孩子渐渐地调节了过来。希望未来仍能延续下去。孩子爸目前对于孩子在家游戏的状态是失落而无助的,他提不起劲来参与,我意识到我对爸爸的认知要有一些变化,当下的我认同一个家庭教养的观点:亲密关系大于亲子关系。我在尝试转变,也在调整我对爸爸的看法,让亲密关系更名符其实而不是假亲密,不能用老眼光看待爸爸,要给他多一些信任。相对爸爸的看法,我对待孩子的居家生活状态,则会有意识地去捕捉到孩子向好的变化并共享给爸爸(比如作息上的变化,共享完爸爸的反馈就是说那就好),期待我的积极让爸爸和孩子都能感受到并被影响。大致情况就这些,期待李老师的互动平台能再给些提示让我启智。PS:看到25条评论,每一条都读了两遍以上,感恩与我感同身受的网友,你们的评论也给了我启示。感恩,深谢各位。新干预孩子的忠诚问:是这样的:我一个人在国外念书,
2021年1月30日
其他

几乎不可变丨反馈实验052

往期干预原文:《抓也没用,放也没用丨反馈实验050》放手的实验问:李老师好!我小孩今年读一年级。从开学到第一次月考,我都在忙自己的事情,除了照顾孩子的吃穿之类的,其余时间都花在自己身上了。孩子第一次语文考85,数学78。老师在试卷上备注家长要辅导。那个成绩其实我也能接受。毕竟是凭她实力考的,我是缺席的。但由于老师说家长要辅导,再加上孩子成绩确实一般,我的内心有很多自责、内疚,感觉她成绩一般都是因为我的缺席造成的。于是从那之后,我忙完自己的事情,就会对她多加辅导,可是我的辅导并没有使她加分,反而降分了,语文还考不及格了,中间还出现了厌学。对于她的这种状况,我有些焦虑。我很不想管她成绩,但是,我真的很担心她再次考不及格。虽然,我嘴里跟她说没关系,但心理却很在意。有时辅导作业时,一题讲了好多遍仍不懂,又或者今天懂,明天又会错的现象,就会让我觉得快崩溃了。我也意识到自己跨界了,替她承担了责任。但我真的很担心她越考越差呀。想放下,可是又放不下怎么办?有没啥行之有效的方法?答:你从前不管她的成绩,后来管了,但越管效果越差。这时候你在想:是否还是放手比较好?放手,貌似是回到从前,但是意义不一样。之前是你不为孩子的成绩负责,她的成绩是好是坏都没有你参与。现在你承担了教育责任,同时选择了放手,说明你判断过这种方式(更大概率地)有助于孩子学习。你就要为这个判断承担责任。这个判断真的靠谱吗?不知道,只能试。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各自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我建议你用一种做实验的心态,跟孩子商定:我们不确定怎样的方法更适合你,先试试,语文交给父母辅导,数学你自己弄。一段时间后看成绩变化,就知道怎样更适合你。如果语文成绩提高得多(或者下降得少…),说明辅导是有效的,以后就把数学也交给父母。反过来,如果语文没有起色,反倒是你自己负责的数学有提高,父母就可以坦然放手。这样尝试一个星期,看看有什么变化。反馈:当我收到李老师提的建议时,第一感觉特别意外,第二感觉觉得又在意料之中。意外是因为我觉得很多咨询师应该会建议我,谁的事谁负责。学习是孩子的事,应该由孩子自己负责。我负责陪伴和提供支持就好了。意料之中是因为李老师不提点意外的建议才是真正的意外。回归主题,这周的反馈:在我未收到建议的时候,我内心已经有答案了,我觉得孩子的事就应该由孩子负责。如果我干涉太多,会失去孩子的主动学习动机,降低孩子对问题探索的热情,还有责任转移,使孩子觉得学习是为了我。我的付出将没有任何价值,还会起到反作用,这段时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同时,我也对自己进行觉察和反思。当我不能接纳她成绩时,其实也是不能接纳自己不够好的一面,从而投射在她身上了,然后,一直对她指责、评判,使她也体验到自己真的挺笨的。感觉怎么努力也无法考好成绩。然后出现了厌学情绪。当我看到孩子有厌学情绪,我急了。我对自己进行了深入的觉察和反思。比起孩子的成绩,我更在乎孩子这个人。当我能接纳自己时,也就能接纳她的成绩。当我能接纳她成绩的时候,我也就能够看见她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这时候我会发现她也有很多优点。之后我发现她的脑子比平常更灵活,很多以前不懂得做的题目,慢慢变得会做了,现在我只要帮她念一下题目,她便可以独立去完成作业。虽然我没有按照李老师的一个建议去做,但我却得到了这样的结论:1.
2021年1月23日
其他

谁会为你负责丨反馈实验051

往期干预原文:《把别人作为方法丨反馈实验049》催生的烦恼问:2020年在反馈实验得到了很多启发,愿2021年这个树洞让更多的人得到慰藉,哈,有点儿报团取暖的意味了。好想说一句谢谢温暖的大家。我一直以来都是个恋家的人儿,情感上的。生活上其实很独立,原本很喜欢很享受周末回家待待。只是大学毕业后,爸妈的话题开始绕不开谈恋爱。恋爱了,又绕不开结婚。结婚了,现在就是房子和生娃。这大概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没什么稀奇,只是也不太懂得好好应对。一方面,婚姻中有些困惑似乎也没法和父母说清,很多事情也不见得就能按计划理想进行;另一方面也感觉矛盾,知道父母说的年龄什么的也是在理。可是又的确不觉得是合适的时候,还有很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总不能就这样又被推着走到下一个阶段了吧,毕竟心里也清楚:就算房子搞定了,一胎来了,接下来不就是开始催二胎了么?三句就到这话题,渐渐地我也不敢回家了。怕和父母聊天,怕进行中的话题突然结束,因为立刻感觉又要聊到催生上。可是内心又多么煎熬,时间一点点过去,我们都在老去,能一起的时光也没有很多很多了。再回到自己,不是丁克,但确实对婚姻还有疑问,对方也不着急。只是双方父母催生的压力让我有些喘不过气,每一次对话都是“你得赶紧生,我们等得太焦虑了”。好像我一直拖着不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也会用种种个例说女人老了就不好生了。唉。我想,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毕竟未来的事情谁也不能预知。只不过还是很好奇松蔚老师您会怎么建议呢?也很想听听小伙伴们说说。答:应对父母的办法简单:不理他们。他们有催生的权利,你也有权利把他们的声音当耳旁风。但我猜,这不能解决你的全部烦恼。你自己也在纠结。困住你的不只是父母的声音,他们可以不吭声,但仍然会有一部分压力存在,那就是时间。时间在一年年地流逝,而你暂时还没想好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这是烦恼的根源。这烦恼本质上是针对自己:你也不知道想要什么。家人念着催生的咒语,其实是帮你消解了一部分压力,把个人的烦恼转系给了家庭关系的矛盾。好像全部问题都来自于他们的「催」。他们树起了一个靶子。盯着这个靶子,关注点就不再是「如何安排未来的人生」,而变成了「如何应付家人」。这是一种应对压力的策略:转移焦点,搁置主要矛盾,制造次要矛盾。这种策略对你是有用的,你可以鼓励父母多催你,然后理直气壮冲他们烦躁,一起通过这样的吵吵闹闹,消解这个问题。另一种应对压力的策略,就是认真思考,想清楚现在的问题在哪里,你想要什么。这就容不得逃避了。如果你决心这样做,就跟父母好好谈谈:最近一段时间不要再催我了,让我自己沉下心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你们催我,反而会转移焦点,请你们保证一年(或者你认为足够长的时间)不催,让我专注思考,我会在年底告诉你们我的打算。两种策略都不错,但你倾向于用哪一种呢?你可以先想一想,一周之后,告诉我你的考虑。反馈:松蔚老师~谢谢您的答复。最后您问我,倾向于哪一种呢?想了大约一周,在这个过程中竟然也有点儿释然了。说到底还是自己不清楚到底怎么样走才好,但时间摆在那里,而任何一个决定也产生一个责任,就是想要在苦恼的时候还可以想成是被催的烦恼吧。还没有直接和父母讨论这个问题,只是平常地聊聊生活的小事,给父母买些日常用品寄回去。在想,下一次回家见面的时候,面对催生,知道那只是自己转移烦恼的靶子,应该可以做到不像以前那样逃避或者是心生烦躁吧。在这一周里花了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到底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其实我也还不是很确定,而生活是不是本身就没有那么多“确定的事”呢?但我还是更倾向于后面一种策略,知道终究还是在于自己,勇敢点做选择,不可以再逃避啦。
2021年1月17日
其他

抓也没用,放也没用丨反馈实验050

往期干预原文:《他们其实也不认识你丨反馈实验048》坦白问:我25岁,和男朋友谈恋爱一年时间。由于我们一直异地,工作也没有稳定下来,我的父母觉得这段恋情不靠谱,没有结果,总是表示消极态度。看到我的朋友上下班有男友接送,父母就会嘲讽我说我可怜,谈了个没有结果的网恋。之后就是特别严肃的谈话,让我好好想想自己的未来,当然这种情况大多都以争吵收场。最近我忽然意识到一个很可怕的现象,我很害怕在父母面前提起男友。有几次我在他们面前说起男友,他们立马黑了脸,不接我的话茬,开始聊别的话题。我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怕他们的嘲讽?怕他们又一脸严肃地教育我?还是怕我和男友的关系得不到他们的认可?我特别想让父母认识一下我的男朋友,但我又很怕和父母讲他的事。这种矛盾心理让我特别难受,我讨厌这样的自己。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把男友慢慢介绍给父母认识呢?答:你跟父母的关系不错,你在意他们的感受。在这一代年轻人的家庭关系里,这已经不多见了。但这也正好是你们的困扰。最应该被「慢慢介绍给你父母认识」的,其实不是你男友,而是那个真实的你自己。你父母对女儿显然存在着一些误解。以为女儿在乎稳定,渴望近距离的关系,以为她能认同长辈在嘲讽背后的一片「好心」,但这都是他们的想象。他们只是和想象中的女儿生活在一起。看上去的相安无事,都建立在女儿从来没有戳破这个想象的基础上。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向他们坦白:「我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事实上我是另一个样子,这才是你们真正的女儿……来认识一下你们的女儿吧。」这很正常。没有谁真的完美符合别人的期待。多多少少都需要这种坦白。开口不易,说出来往往就轻松了。幸运的话,还会得到父母的祝福。为了这一刻做准备,不妨先从简单的事练起,就像先做一个实验。不知道有没有某一件小事,是父母一直误以为你喜欢,而你其实不喜欢的?(不要是太严重的事,这样你会轻松一点)新年之前,把真相告诉他们。试试看说出来会怎么样。请在一周之后,把「坦白」的体验告诉我。反馈:(截止推送前,未收到任何反馈)新干预放手的实验问:李老师好!我小孩今年读一年级。从开学到第一次月考,我都在忙自己的事情,除了照顾孩子的吃穿之类的,其余时间都花在自己身上了。孩子第一次语文考85,数学78。老师在试卷上备注家长要辅导。那个成绩其实我也能接受。毕竟是凭她实力考的,我是缺席的。但由于老师说家长要辅导,再加上孩子成绩确实一般,我的内心有很多自责、内疚,感觉她成绩一般都是因为我的缺席造成的。于是从那之后,我忙完自己的事情,就会对她多加辅导,可是我的辅导并没有使她加分,反而降分了,语文还考不及格了,中间还出现了厌学。对于她的这种状况,我有些焦虑。我很不想管她成绩,但是,我真的很担心她再次考不及格。虽然,我嘴里跟她说没关系,但心理却很在意。有时辅导作业时,一题讲了好多遍仍不懂,又或者今天懂,明天又会错的现象,就会让我觉得快崩溃了。我也意识到自己跨界了,替她承担了责任。但我真的很担心她越考越差呀。想放下,可是又放不下怎么办?有没啥行之有效的方法?答:你从前不管她的成绩,后来管了,但越管效果越差。这时候你在想:是否还是放手比较好?放手,貌似是回到从前,但是意义不一样。之前是你不为孩子的成绩负责,她的成绩是好是坏都没有你参与。现在你承担了教育责任,同时选择了放手,说明你判断过这种方式(更大概率地)有助于孩子学习。你就要为这个判断承担责任。这个判断真的靠谱吗?不知道,只能试。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各自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我建议你用一种做实验的心态,跟孩子商定:我们不确定怎样的方法更适合你,先试试,语文交给父母辅导,数学你自己弄。一段时间后看成绩变化,就知道怎样更适合你。如果语文成绩提高得多(或者下降得少…),说明辅导是有效的,以后就把数学也交给父母。反过来,如果语文没有起色,反倒是你自己负责的数学有提高,父母就可以坦然放手。这样尝试一个星期,看看有什么变化。关于提问,请先参考:《我不同意你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如果你愿意在我回答之后执行并反馈效果,请在提问后补充一句:「愿意参与反馈」,并留下你的邮箱~
2021年1月10日
其他

太阳底下,有新事在发生

一周前,也就是2020年最后一天,我用这个公号做了一个征集,只有一个简单的问题:反响超乎想象的热烈。阅读量不足两万,留言就有两千多条。精选留言有100条的上限,很多有意思的留言很遗憾不能上墙,但我都看过了。我想分享更多一些给大家。这不是关于成就的总结。你知道的,我也害怕看别人炫耀成就,这一年又学了多少东西赚了多少钱拿了多少奖……太戳心。让我觉得自己过去一年像白白浪费了一样。不要这样互相伤害。但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总结。它说的是,没有做成过的事情是可以做成的。很多事我们至今没有做到,却不妨碍它有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发生。这个结论,对每个人都意义重大。从来没做成过的事——我们会有一种微微的迷信——约等于永远不可能实现。对吧,你从历史中找证据,有什么证据证明它能成?一次都没有。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诅咒,一个定律:「我这个人就是做不成这件事,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现在你知道了,不是这样。我们认定自己做不到,是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加戏,把过去那些不成功的经验都跟「我」挂上钩。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多半因为「我」就是这么个人(笨拙的/倒霉的/弱小的/不被爱的……),注定不会发生。有道是太阳底下无新事,这个说法似是而非地强化了让我们头脑中的信念:既然没有新事,就是说以前的我是这样,以后的我当然也只能一样。——这就是「我」啊,我也没办法。不是的,你有办法。你做着同样的事,你将来也有可能继续做同样的事,同时你也有——有可能——不一样。尽量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没有选择的。以前有一个来访者,说他没法跟别人交朋友,每天打交道的同事,他见面也不知道怎么开口问好。我说你可以不开口,但不要说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你当然是有能力开口说你好的。他说不行,我不敢。我说不敢归不敢,同时你是可以开口的。他说可是说完你好接下来呢?别人回应之后我该怎么办。我说你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但第一句话你是可以说的。他说我会紧张,会不自信。我说你可以充分地紧张和不自信……同时你还是可以选择,开口说你好。最后他被逼急了,说:是!说这两个字我当然可以了,谁不可以啊?但那就不是我该说的!好了,这才是实话。我说这就够了。你承认自己是可以的,但出于「那不是我该说的」这样一个想法,你选择不做。——承认这一点就够了,你有权做这个选择。我一直在强调:认识到自己有选择,可以改变也可以选择不改变,这是最关键的。相比于具体改变了什么或者改变了多久,「改变」作为一个事实本身的意义更为重大。作为一种证据,就算只是昙花一现,也永久地改变了我们的观念:让我们相信从未没发生过的事,也可能在自己身上发生。希望这些朋友提供的证据可以加强你的信念:你可以改变。哪怕过去那么多年它从没有发生过,哪怕你已经深感绝望和无力,哪怕你从骨子里认定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它仍然有可能发生。@SISU从前怕狗,在外面走路飘来个塑料袋都会被吓一跳,以为是狗突然扑过来。今年年底找了份工作,老板带条白色卷毛狗上班,看着大家都特别喜欢它,刚开始特别不理解躲得远远的,现在我竟然也开始不怕狗了,从可以摸他毛开始一点一点的,上升到我也想养一条宠物的喜欢。@liquid自己之前一个人看病一个人做咨询,2020年终于下定决心住了两次院,不仅让我的双相更平稳了,也代表着我学会了表达“我需要陪伴”(住院这件事让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我觉得在潜意识里这是一次主动的表达)。@雪野xueye好像可以和十多年的焦虑共处了。好像可以接受离啊我离我的目标小红旗可能还有十万里征程。好像可以接受,哪怕以自己最好的状态做事也许会失败。好像可以,有时能抽离出纷乱的自我世界,看见自己之外的他人。@cherry人生中第一次踏进了心理咨询室。@宜我一直很软弱,今年也毫不犹豫怼了次别人。@点点下定决心整牙。突破心理防线,对抗进食障碍,通过饮食与运动,增重数十斤,不再骨瘦如柴(依然在与内心的恐惧,畸形的审美和身材焦虑拉锯)@张俊平以前一直认为自己不可以讲直播课,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反馈,我是不可能讲下去的。2020年因疫情封城,竟然形势所迫,讲了好几场直播。@明月邀花2020做成了不少以前做不到的事:1.我的心脏装了个起搏器。2.跑步,单次跑到10公里。3.不跟人争是非对错。4.不跟自己较劲,会用“我年纪大了,健忘是正常的”来原谅自己,开心多了。5.允许自己有些事做不好。6.随便花钱。以前花钱总有罪恶感,现在花钱很开心。@仙乐一直看李老师的公号,学着调整和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方式,目前初见成效,孩子逐渐开始向我敞开心灵,重新感受到了被信任和依靠的感觉。@V.不带有攻击的愤怒,我能找得到分寸了。@Liao
2021年1月7日
其他

把别人作为方法丨反馈实验049

往期干预原文:《争不过就逃吧丨反馈实验047》讨好和拒绝
2021年1月3日
其他

他们其实也不认识你丨反馈实验048

往期干预原文:《如果眼前没有路丨反馈实验046》无路可走问:你好,我想问一个关于我自己的问题,我因为得过抑郁症、人特别累、有一点社交恐惧等等各种原因,目前在家里休养,没有去找工作。但其实完全不叫休养,我就只是不敢出门而已。每天都有一种恐惧的背景音跟随着我,总觉得我得马上出门找工作,不然就要被社会淘汰了,我觉得年龄越大我越缺席社会,我就机会越少人越完蛋了。以前抑郁症中途好一点的时候也有机会,但是去给我offer的公司报道的时候,整个人感觉差点晕过去,完全没办法正常。其实什么都没发生、别人也对我很好,我就是觉得我简直快不行了,必须专心呼吸才能够不被淹没。后来就因为抑郁的反复,没有然后了,现在是人康复了,我还在家里,每天都很忧虑。有时候我真的会痛哭,因为我不知道几年以后我能不能不饿死街头,真的完全看不到未来。这样来说,应该是我自己出去找工作更轻松一点,但我又在这方面特别一根筋,就真的是不想、不敢出门。在家又不算是真正的休养,有一天我甚至问自己,反正这样在家也不叫休息,而且真的快死了的话,你出不出门去找工作?——我回答:“我还是不想工作,我好累,我想休息/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出门工作我不要…”唉,我觉得我都有点“宁死不屈”了,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这种卡住在原地的状态很难受。我以前试着跟一个人说,发现我的思维好像陷入了很大的误区——我有一个家长给的房子,也有一些存款,目前暂时是生活没有问题。但我总是想着我没有工作能力,又这么坚决不出门,以后怎么办?存款总有用光的一天,总有只能乞讨的一天,长远来说房子土地到期了得交费什么的吧,就算活到几十年以后,到时候我土地费都交不起,那不就房子保不住,流浪街头了?我真的觉得我这样很绝望,觉得这都是我很可能会滑向的未来,然后人家反馈说我不应该担心,给我举了很多例子说我条件好、为什么好;指出来我这样想很不现实,说我也许是陷入了不知道什么小时候的恐惧一类,不是真的,实际上我正视问题出门工作是没问题的,要相信自己,相信现在的现实。我听了以后,觉得也对哦,原来现实是这样子的啊,就觉得我的思维好像在钻牛角尖,确实陷入了误区。可是等到我只剩一个人,我又觉得我想的也是现实问题啊,我就是会坐吃山空的巨危险状态,人家才是能够创造未来的人,是有持续保障的状态,条件好不代表我过几年以后还能够活下去啊,而且还有通货膨胀,存款利率怎么追得过膨胀率?存款是一年年贬值的……然后我就更迷惑了,更懵了,我觉得我思维好像确实陷入误区,又觉得我担心的也是现实。……反正就是很迷茫,很纠结的卡住的状态,每天都有一个生存恐惧的背景音特别强烈。而且我状态也不是很好,没啥朋友也不怎么跟家人联系,就是一个人生活。最近因为我长辈病重,我更做不到好好生活了,感觉我这种本来就不好的心态快要承受不住扑面而来的事情了,尤其我抑郁症发作的契机就是因为我曾经视为榜样的人英年早逝,到现在我都一蹶不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再面对我长辈的事了。我确实需要帮助,可不知道这个问题该从哪里入手,希望李老师可以指点一下我。答:天啊,那个说你没问题的人,显然低估了问题有多严重!你的情况很棘手,能想到的路你都走不通。想建议你看病,你又说已经康复了;想请你去找工作,你试了也做不到;想建议你做心理咨询,又担心你的钱流失得更快。我看到你什么都试了都没有用,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没试过的方法了。那就是说,你只能像你说的,等着坐吃山空了。抱歉,我给不出其他指点了。我投降。我担心实话实说会让你无法接受,但想来想去,还是应该坦白。不知道你看到这里还好吗?可以的话,请在未来一周内关注一下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在7天后给我回封信,告诉我你怎么样。反馈:你好呀,李老师。唉,打字到这里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之前发提问的时候,家里的长辈还在,收到这个回复的时候已经不在了,当时我的状况挺糟糕的,但我还有点想回到那个时候,唉,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想先感谢您的坦诚,这对我来说很重要,我真的太少能听到实话了,只能听到说话人都不会相信的安慰模板,我觉得我其实挺能接受您这个回复的,因为我相信真实的东西不会伤害到我,真诚的回复不会让我受伤的,也特别谢谢你能够回复我,我觉得我挺幸运的。其实我提问的时候有很多担心,但后来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很崩溃。不知道这几年是不是我的承受能力增强了,我接受了长辈离开的事实,就好像汽车经过一道坎一样,虽然不平坦,但还是过去了,所以,真的发生了以后,其实我心态好像还好。我按你说的,关注了一下我的心情和想法,发现我好像没什么心情和想法。一开始看到这个回复的时候,觉得懵,但我还莫名地觉得你的回复挺合理的。我确实是没办法,好像你也没办法也是挺正常的。然后就接着过,慢慢到了今天,基本上要么是没什么明显的心情变动,要么是心情不好,有些天遇到问题觉得很挫败,特别特别难过,然后有时候心情又没什么波动,偶尔觉得我还挺幸运的,居然被回复了,有时候觉得家里阳光不错。。。反正就是觉得还好,没什么异常。想法的话,我仔细看了下面的评论。本来不太敢看,但是看了以后觉得挺受启发的,还可以考虑远程在线工作那些,以前没有怎么想到还可以去学这方面的东西。好多小伙伴的留言我都看哭了。有的看得觉得我怎么运气这么好,能看到这么多关切的回复,有的看得我心酸,“人生苦难重重”还真不是戏言。有时候我觉得,我好像一辈子都在等这样一个时刻,等待有一天我突然就可以理清一切,想清楚了,陈年旧事终于落地,新生活来到我的面前,终于我踏上一条新鲜的、可以值得期待的道路了,就好像脱胎换骨了一样,但是越长大越明白,这只是理想啊。所以我只能实话说目前的状态也就是这样了,没有惊天动地的变化,和以前也没什么区别。唉,我想着,天呐,李老师都回复我了,我要是能够变得更好我肯定当场就变了,但是,目前看来还是有难度啊。有时我想,如果我就是不想工作呢?不知道为什么,就好像一只变异海豚,它突然不喜欢跟人类说话了,就想往海下面潜呢?那该怎么办,怎么处理和面对这个呢?想不出来。又感觉,如果有一天可以出门了,有工作机会我肯定直接扑上去。真的有人会只想待在家里,什么都做不了吗?也许我只是被恐惧卡在家门口了。又或者,我实在太拼命了,以前我是那种哪怕没人催,都会自己在凌晨很急很急地起床的人。难道这样太不科学了,把我的动力马达给用坏了?其实在我敬佩的人去世以后我想过,也许不是死亡强行带走了这个人,而是因为,这个人永无止境地给周围人一切善意、给自己的目标一切努力,给的太多太多了,多到人消散了。我曾经想走的路,感觉怎么是死路了呢?唉,不知道,以上就是杂七杂八的想法。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也没有一个框架结构。老师你要不篇幅太长了就删改一下吧。感觉我也没有多的可以写的了。新干预坦白问:我25岁,和男朋友谈恋爱一年时间。由于我们一直异地,工作也没有稳定下来,我的父母觉得这段恋情不靠谱,没有结果,总是表示消极态度。看到我的朋友上下班有男友接送,父母就会嘲讽我说我可怜,谈了个没有结果的网恋。之后就是特别严肃的谈话,让我好好想想自己的未来,当然这种情况大多都以争吵收场。最近我忽然意识到一个很可怕的现象,我很害怕在父母面前提起男友。有几次我在他们面前说起男友,他们立马黑了脸,不接我的话茬,开始聊别的话题。我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怕他们的嘲讽?怕他们又一脸严肃地教育我?还是怕我和男友的关系得不到他们的认可?我特别想让父母认识一下我的男朋友,但我又很怕和父母讲他的事。这种矛盾心理让我特别难受,我讨厌这样的自己。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把男友慢慢介绍给父母认识呢?答:你跟父母的关系不错,你在意他们的感受。在这一代年轻人的家庭关系里,这已经不多见了。但这也正好是你们的困扰。最应该被「慢慢介绍给你父母认识」的,其实不是你男友,而是那个真实的你自己。你父母对女儿显然存在着一些误解。以为女儿在乎稳定,渴望近距离的关系,以为她能认同长辈在嘲讽背后的一片「好心」,但这都是他们的想象。他们只是和想象中的女儿生活在一起。看上去的相安无事,都建立在女儿从来没有戳破这个想象的基础上。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向他们坦白:「我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事实上我是另一个样子,这才是你们真正的女儿……来认识一下你们的女儿吧。」这很正常。没有谁真的完美符合别人的期待。多多少少都需要这种坦白。开口不易,说出来往往就轻松了。幸运的话,还会得到父母的祝福。为了这一刻做准备,不妨先从简单的事练起,就像先做一个实验。不知道有没有某一件小事,是父母一直误以为你喜欢,而你其实不喜欢的?(不要是太严重的事,这样你会轻松一点)新年之前,把真相告诉他们。试试看说出来会怎么样。请在一周之后,把「坦白」的体验告诉我。关于提问,请先参考:《我不同意你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如果你愿意在我回答之后执行并反馈效果,请在提问后补充一句:「愿意参与反馈」,并留下你的邮箱~
2020年12月26日
其他

争不过就逃吧丨反馈实验047

往期干预原文:《你不知道我知道你的秘密丨反馈实验045》不敢让人发现的发现出轨问:松蔚老师,看了很多期您的案件分享,一直很想给您写信咨询,但内心真的很忐忑。简单来说,就是我发现自己另一半出轨了。他总是以各种工作的借口说在忙任务,实则是出轨,但也不是单纯一个出轨对象。或是网络上随时可以约的人,或是他在外假装是单身认识的人。说到这里,可能老师您或者是看到这篇的人都会觉得我不离还留着过年吗?可是我真的也没有能下定决心离开。其实一直以来我们也算相处得挺好的,相比起很多其他人的老公,感觉他算非常用心,会时时把你的一些实际需求放在心上,给认认真真挑选礼物,也愿意花时间陪着自己,能一起好好聊天和规划未来。他就是那种手机不离手的人,密码也没告诉过我,我以为可能只是因为他也会去看点什么黄色视频吧。但有一天,有个机会可以看到他的手机,我忽然很犹豫,可是又自己说服自己那就看看吧(是的,内心还是怀疑了),结果,就像开头说的那样,我整个人都在颤抖,因为他竟然为了那些事情和我说了那么多的谎,脸不红心不跳,甚至我还为了他的出行忙前忙后,像个傻子一样。松蔚老师,我最痛苦的一点就在于,我是否错在去怀疑和去发现呢?我相信可能很多人都有一样的情况,那为什么他们的另一半也是这样,但他们还可以继续好好地在一起呢?我是否只应该聚焦在我们之间的好,而不再去探究呢。我回想我不曾发现证据的时候,大多数时间也算比较快乐,只是知道了以后,好像就什么都不一样了。我成天提心吊胆,如果他又说谎了,我又把自己扔进悲伤里,想要挣扎但又似乎改变不了他什么,如果发现他没说谎,我又好像落下心口大石,又暂时松了一口气。看了很多关于亲密关系的书和课程,我好像也并没有把自己治愈。实际上我曾经有提及过相关的事,但他都是勃然大怒,绝不承认,认为是我根本不信任他。我知道说出这件对我来说难以启齿的事,应该得到大多的答复都是直接分开吧。只是我还不希望是这样,可不可以不是这样呢?很希望可以听听老师您的意见建议。谢谢您读这封信。感恩。答:你要做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离不离婚。这个决定我不能替你们做,需要你和他一起做。做这么大的决定,光说一声「离」或者「不离」都是不够的,没那么简单。做这个决定对你很困难。你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走完第一步才有第二步。第一步的路标是什么呢?是你先「坦白」。你其实在这段关系里也在偷偷摸摸。你知道老公出轨,同时你不让他知道「你知道他出轨」。发现出轨这件事,就成了你在独自隐藏的「秘密」。秘密是会蚕食一段关系的。它让两个人无法开诚布公,充分交流。即使是你这样的秘密,也让你在这段关系里倍感煎熬。勇敢一点,说出来吧。说出来很痛苦,但会让关系更简单。你不需要再瞒着他什么,吵也好,闹也好,你们会像一对正常的夫妻那样,启动正常的交流。你们很久不曾合作过了。但你们必须再有一次合作,才有可能抵达下一个路标——做出「离或者不离」的决定。请考虑一个星期,告诉我你怎么打算的。反馈:松蔚老师,谢谢您的回信,也谢谢大家的回复。一周过去了。我还是开不了口。而且,我不确定说出来之后,确实会让关系更简单吗?有时感觉他真残忍。既然如此,我大概是更应该冷静一些,整理好就转身吧。对不起,没有给一个很好的反馈。抱抱大家,希望大家都快快乐乐的。新干预讨好和拒绝
2020年12月20日
其他

如果眼前没有路丨反馈实验046

往期干预原文:《强硬的关注丨反馈实验044》管住他,关注他问:小孩子经常说要伤害自己,让我觉得很苦恼。我儿子才6岁,这一年以来,如果遇到挫折就会想要伤害自己,例如,语文作业写字不端正被老师退回,就哭闹着说要跳楼;跳绳目标连跳200个,如果跳了120个就会打自己耳光或者打屁股。平时如果有些事情没做好,或者如果我催他,他就会说“我真是什么都做不好,我一定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人,我还是死了算了,世界没有我一定会变得更好的。”我接纳他的感受,理解他的挫败,劝解过他的忧虑,我还列举生活的乐趣,提出他的种种优点,也讲解过死亡的意思,还给他看过跳楼小孩的照片……这些方法在当时也取得一点作用,但下一次他还是会说这些话。这让我觉得非常挫败。一方面是因为我内心认为一个6岁的小孩会产生这种想法是很不正常的,出现这种情况是否我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另一方面,虽然他平时绝大多数时间还是一个天真幼稚又开心的小孩,看不出一点点真的会去自杀的倾向,队友就认为只要安慰一下就好了,不用做太多干预。但我真的很怕他冲动,而且也怕他继续这样下去到了青春期会不会一时冲动想不开。每次他说这些话做这些事,我就又恼怒,又挫败,又害怕,但又只能装出一副淡定的样子。也有几次我看着娃说,你这样说,我很挫败,而且没有办法,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他就大喊“我也没有办法啊!”。有什么改善现状的好办法吗?希望能怼我怼到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新视角。答:你必须管住他。你是大人,你有能力,也有义务对孩子实施管教。让他知道边界在哪里:难过的时候不能说伤害自己的话,因为这些话会让你「听了害怕」。你不说,孩子也知道这些话不太好。但是他拿不准分寸,又觉得不该这么说,又觉得说一下很刺激,心痒痒。你把边界给他敲定,他就安心了。有情绪是一回事,哭喊发泄是他的自由,你看到他的情绪,支持他用自己的办法应对,但是超出底线,就不行。这些话就是底线(我个人觉得,孩子打打自己的屁股倒无妨,只要别太狠。但你们家是不是允许,由你说了算。你是他妈妈)。你的感受最重要。一件事让你不舒服,你有权利禁止。「我听了害怕」就可以是禁止的理由。现阶段你是养育者,他的感受再大,大不过你。我不觉得你真的没能力管住他,你只是不敢管。你心里可能有一个声音:「孩子已经很难受了,这时候不应该压制他。好父母要接纳他的感受,多给空间」。但如果你给的空间太多,有时也会被看作是一种冷漠。反而是紧紧抓住他的双手,告诉他不可以,是在用更强硬的方式传递父母的关注。请你认真地告诉孩子:以后有情绪可以,但哪些行为不可以。一周后再告诉我效果如何。反馈:11.29一大早收到了李老师的回复。怀着忐忑的心情一口气看完。第一反应是:“就这?”心里一方面感到突然有了底气——我家娃毕竟才6岁,家庭沟通基本上也很顺畅,要求他不允许做某件事真是太容易了;但另一方面心里也更加的不安——如果一禁就可以解千愁,那之前瞻前顾后的我不是像个傻子一样,我左思右想也不能化解的那些忧虑,真的可以这么简单就摆平吗?在记录后续几天的行动之前,我需要补充一点内容。在等李老师回复的这段时间里,有一次由于娃像复读机一样说要跳楼,我在崩溃之前直接对他提出了要求:不可以跳楼;不可以通过威胁跳楼来换取家人的关心;如果感到挫败,可以哭,也可以直接要求家人安慰。这之后直到今天(12.5),娃没有再提跳楼的事。所以针对“跳楼”这个梗本身,我还没找到机会再尝试跟娃沟通,也宁愿不要再有这样的机会。但我当时只认为这是我的权宜之计,并没有认可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的顾虑太多了:我不允许他这样做,他就会不这样做了吗?他不说这些话了,他的困难和苦恼就能解决了吗?他不说极端想法,他的难题就消失了吗?他现在不这样做了,以后就不会这样做了吗?当我看完了李老师的回复以及热心版友们的回复以后,我所纠结不解的点,也变得……更多了:我认可家长必须阻止娃任何付诸行动的自我伤害行为,但是我是否有权利用“我害怕”的理由来阻止娃表达他的感受呢?我认可自己可以因为自己感受不好就禁止他人用言语攻击我,但我难道可以仅仅以自己不爽为理由,就禁止他人谈论他自己的感受吗?如果用我的感受为由禁止了他表达观点,我就能成功阻止他从事这种行为吗?我可以禁止现在6岁的他说特定的让我不爽的话,到了青春期我还能这么要求他吗?有个版友与李老师之间的讨论认为“这不是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些什么重要的东西”,这个问题到底复杂在哪里?版友们的讨论中,似乎认为是我在家里没有给娃设限,那么我真的没做到吗(关于这个问题经过思考我很快得出结论,我做到了,我给娃设的原则不算多,但是都守得很严)?如果我在其他事情上做到了设限,却没有在这件事上设限,那是不是意味着我自己的原则底线有问题?是因为我自己潜意识里认为谈论自杀、自毁并不是原则问题吗?如果我真的不认为谈论这些话题是原则问题,那这本身难道是一个“问题“吗?以上这些问题,直到码字的此刻我也没有答案。不过思考过程非常有趣。我会持续思考下去。在头脑中还有一万个为什么在游荡,同时行动上我参考李老师的建议,按照自己的标准尝试了一下。娃虽然没再说过跳楼,但还是会说一些自我伤害的话,我希望能尝试改变一下。我斟酌半天,也还是很难接受只因为我自己的不爽而禁止他人表达他的感受的说法。所以我改了一点操作方式,可能只是为了让我自己心理上好接受一些。娃:我又写错了,我还会做错的,肯~定会错的,肯~定会错的,肯~定全部都会错的,永~远也做不对了。我实在太没用了,我是全世界最差的人。我:你不可以说伤害自己的话,这样说你会难过,我们也会难过。你可以选择懊恼,后悔,生气,可以选择批评自己过去的错误,思考自己现在该怎么努力。但不可以否定自己的未来,不可以说让自己心痛的话。娃:我想痛打自己,你快来打我,快来骂我,你为什么还不打我还不骂我。我:我才不会因为你做错了题就打你骂你。我可以给你分析错题,也可以抱着你安慰你。娃:我明天肯定还是会做错的,因为我很没用。我:你刚才说了那么多伤害自己的话,自己心里是不是也很难过。这是给自己施黑魔法。我把黑魔法拔出来扔掉,再给你一个白魔法。我用手在他胸口比划了一个心,对着心说,“我明白错题错在哪里了,我下次就能做对了,我这么伤心还这么努力,我真棒,谢谢我自己”,要求他重复一遍“我明白错题错在哪里了,我下次就能做对了,我这么伤心还这么努力,我真棒,谢谢我自己”。然后我亲一下这个心,完成魔法。娃又哭又笑,过了一会儿去订正作业,然后恢复没心没肺模式开始玩了。这个魔法用了两三次以后效果有点弱了(娃会说“我不要魔法!“),估计还得想点别的办法。我不知道他以后还会不会继续这种模式,我也很怕以后到了青春期面对类似的局面我会完全束手无策。萦绕在我脑海的一万个问题也还没有想出答案。想了想,生活本来就是这么充满不确定性吧,李老师的答复和版友的讨论也不会增加现实中的确定。不过李老师这个出乎意料的强硬回答,没来由地给我带来了一些安慰,增加了一些底气。谢谢。新干预无路可走问:你好,我想问一个关于我自己的问题,我因为得过抑郁症、人特别累、有一点社交恐惧等等各种原因,目前在家里休养,没有去找工作。但其实完全不叫休养,我就只是不敢出门而已。每天都有一种恐惧的背景音跟随着我,总觉得我得马上出门找工作,不然就要被社会淘汰了,我觉得年龄越大我越缺席社会,我就机会越少人越完蛋了。以前抑郁症中途好一点的时候也有机会,但是去给我offer的公司报道的时候,整个人感觉差点晕过去,完全没办法正常。其实什么都没发生、别人也对我很好,我就是觉得我简直快不行了,必须专心呼吸才能够不被淹没。后来就因为抑郁的反复,没有然后了,现在是人康复了,我还在家里,每天都很忧虑。有时候我真的会痛哭,因为我不知道几年以后我能不能不饿死街头,真的完全看不到未来。这样来说,应该是我自己出去找工作更轻松一点,但我又在这方面特别一根筋,就真的是不想、不敢出门。在家又不算是真正的休养,有一天我甚至问自己,反正这样在家也不叫休息,而且真的快死了的话,你出不出门去找工作?——我回答:“我还是不想工作,我好累,我想休息/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出门工作我不要…”唉,我觉得我都有点“宁死不屈”了,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这种卡住在原地的状态很难受。我以前试着跟一个人说,发现我的思维好像陷入了很大的误区——我有一个家长给的房子,也有一些存款,目前暂时是生活没有问题。但我总是想着我没有工作能力,又这么坚决不出门,以后怎么办?存款总有用光的一天,总有只能乞讨的一天,长远来说房子土地到期了得交费什么的吧,就算活到几十年以后,到时候我土地费都交不起,那不就房子保不住,流浪街头了?我真的觉得我这样很绝望,觉得这都是我很可能会滑向的未来,然后人家反馈说我不应该担心,给我举了很多例子说我条件好、为什么好;指出来我这样想很不现实,说我也许是陷入了不知道什么小时候的恐惧一类,不是真的,实际上我正视问题出门工作是没问题的,要相信自己,相信现在的现实。我听了以后,觉得也对哦,原来现实是这样子的啊,就觉得我的思维好像在钻牛角尖,确实陷入了误区。可是等到我只剩一个人,我又觉得我想的也是现实问题啊,我就是会坐吃山空的巨危险状态,人家才是能够创造未来的人,是有持续保障的状态,条件好不代表我过几年以后还能够活下去啊,而且还有通货膨胀,存款利率怎么追得过膨胀率?存款是一年年贬值的……然后我就更迷惑了,更懵了,我觉得我思维好像确实陷入误区,又觉得我担心的也是现实。……反正就是很迷茫,很纠结的卡住的状态,每天都有一个生存恐惧的背景音特别强烈。而且我状态也不是很好,没啥朋友也不怎么跟家人联系,就是一个人生活。最近因为我长辈病重,我更做不到好好生活了,感觉我这种本来就不好的心态快要承受不住扑面而来的事情了,尤其我抑郁症发作的契机就是因为我曾经视为榜样的人英年早逝,到现在我都一蹶不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再面对我长辈的事了。我确实需要帮助,可不知道这个问题该从哪里入手,希望李老师可以指点一下我。答:天啊,那个说你没问题的人,显然低估了问题有多严重!你的情况很棘手,能想到的路你都走不通。想建议你看病,你又说已经康复了;想请你去找工作,你试了也做不到;想建议你做心理咨询,又担心你的钱流失得更快。我看到你什么都试了都没有用,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没试过的方法了。那就是说,你只能像你说的,等着坐吃山空了。抱歉,我给不出其他指点了。我投降。我担心实话实说会让你无法接受,但想来想去,还是应该坦白。不知道你看到这里还好吗?可以的话,请在未来一周内关注一下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在7天后给我回封信,告诉我你怎么样。关于提问,请先参考:《我不同意你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如果你愿意在我回答之后执行并反馈效果,请在提问后补充一句:「愿意参与反馈」,并留下你的邮箱~
2020年12月12日
其他

你不知道我知道你的秘密丨反馈实验045

往期干预原文:《凡尔赛的反击丨反馈实验043》凡尔赛的反击问:李老师
2020年12月5日
其他

强硬的关注丨反馈实验044

往期干预原文:《糟糕!让孩子看见了丨反馈实验042》糟糕!让孩子看见了问:老师您好,我有抑郁症,这也不是重点。今天和才十岁的妹妹闹脾气,起因很小。但是她在我面前伤害自己的行为刺激了我,让我有了很大的火气,而最终以更激烈的自残做了结束。这不是我第一次有自残行为,虽然您可能了解但我还是想再声明一下:我不是无痛感,更不是觉得皮肉之伤很无所谓的人。相反,我最崩溃的就是看见自己把自己的皮肉弄得难堪致死的时候。我感觉我是不应该再和一个十岁大的孩子生活在一起。这也不是我第一次这么想,但她确实给了我很多,让我觉得我可以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活着。很迫切地希望得到您的指导,我时常自我怀疑但非常信任您。我愿意做一切尝试去做一个合格,或至少正常一点点的姐姐。另外您觉得我妹妹偶尔伤害自己的情况发生时我该怎么办?我能为她做什么来消减这种行为?我真的很怕她已经因我这种行为留下了对世界糟糕的认知,我是不是不该和她住在一起。答:世界是很糟糕。人会生病,有的病会给人带来伤害,会做出理智无法解释的行为。有条件的话,我们不希望十岁的孩子看到这些真相,但实在瞒不住也没办法。毕竟糟糕的事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情况下,要做的就是同时给她呈现另一个部分:让她看到我们有能力应对这些糟糕。人都是有应对能力的。你感到疼痛,这是身体在受伤时的自然应对,痛感保护你免于进一步的伤害。你感到自责和悔恨,这是对失控的应对。你试图用离开的方式保护妹妹,你写信求助,都体现了你的能力和想变好的强烈意愿。它们是你的资源。接下来你要做两件事,有助于更好地应对(也许你已经做了,没做的话要尽快去做):1)去医院看病,按医生的要求治疗。2)把刀具和尖锐物品收好,避免单独触碰到它们的机会,最好交给信任的人妥善保管。最后,把你做的这些事如实告诉妹妹。用行动向她展示:世界是很糟糕,同时我能做到:承认痛苦,正面面对,采取行动。——妹妹未来也可能遇到(或者已经遇到)问题,你会是她的榜样。请在一周后写信告诉我,你做得怎么样。反馈:(截止推送前,未收到任何反馈)新干预管住他,关注他问:小孩子经常说要伤害自己,让我觉得很苦恼。我儿子才6岁,这一年以来,如果遇到挫折就会想要伤害自己,例如,语文作业写字不端正被老师退回,就哭闹着说要跳楼;跳绳目标连跳200个,如果跳了120个就会打自己耳光或者打屁股。平时如果有些事情没做好,或者如果我催他,他就会说“我真是什么都做不好,我一定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人,我还是死了算了,世界没有我一定会变得更好的。”我接纳他的感受,理解他的挫败,劝解过他的忧虑,我还列举生活的乐趣,提出他的种种优点,也讲解过死亡的意思,还给他看过跳楼小孩的照片……这些方法在当时也取得一点作用,但下一次他还是会说这些话。这让我觉得非常挫败。一方面是因为我内心认为一个6岁的小孩会产生这种想法是很不正常的,出现这种情况是否我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另一方面,虽然他平时绝大多数时间还是一个天真幼稚又开心的小孩,看不出一点点真的会去自杀的倾向,队友就认为只要安慰一下就好了,不用做太多干预。但我真的很怕他冲动,而且也怕他继续这样下去到了青春期会不会一时冲动想不开。每次他说这些话做这些事,我就又恼怒,又挫败,又害怕,但又只能装出一副淡定的样子。也有几次我看着娃说,你这样说,我很挫败,而且没有办法,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他就大喊“我也没有办法啊!”。有什么改善现状的好办法吗?希望能怼我怼到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新视角。答:你必须管住他。你是大人,你有能力,也有义务对孩子实施管教。让他知道边界在哪里:难过的时候不能说伤害自己的话,因为这些话会让你「听了害怕」。你不说,孩子也知道这些话不太好。但是他拿不准分寸,又觉得不该这么说,又觉得说一下很刺激,心痒痒。你把边界给他敲定,他就安心了。有情绪是一回事,哭喊发泄是他的自由,你看到他的情绪,支持他用自己的办法应对,但是超出底线,就不行。这些话就是底线(我个人觉得,孩子打打自己的屁股倒无妨,只要别太狠。但你们家是不是允许,由你说了算。你是他妈妈)。你的感受最重要。一件事让你不舒服,你有权利禁止。「我听了害怕」就可以是禁止的理由。现阶段你是养育者,他的感受再大,大不过你。我不觉得你真的没能力管住他,你只是不敢管。你心里可能有一个声音:「孩子已经很难受了,这时候不应该压制他。好父母要接纳他的感受,多给空间」。但如果你给的空间太多,有时也会被看作是一种冷漠。反而是紧紧抓住他的双手,告诉他不可以,是在用更强硬的方式传递父母的关注。请你认真地告诉孩子:以后有情绪可以,但哪些行为不可以。一周后再告诉我效果如何。关于提问,请先参考:《我不同意你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如果你愿意在我回答之后执行并反馈效果,请在提问后补充一句:「愿意参与反馈」,并留下你的邮箱~
2020年11月28日
其他

凡尔赛的反击丨反馈实验043

往期干预原文:《为了我,为了你丨反馈实验041》有限的管理问:我是一名新晋中学老师,带着初中学生学习。我自认工作很努力,以至于最近有些体力和情绪不支。班里有些“问题”学生,很难应对,常常不交作业,打扰课堂纪律。我努力让自己跳脱出来角色,控制自己生气的情绪,去看到这个真实的人和他的需求,不是单纯训斥他,同时也要保证正常的课堂进程,不让他们干扰其他学生学习。可是我的精力又真的有限,各种事情搞得我非常疲惫。周围的人跟我说,这种不学习的孩子就不要管了,只要管那些学习的孩子就可以了。但我也没办法说服自己真的放下。我感觉应该是我还没有找到真正合适对待和引导他们的方式。希望李老师能够提供一些建议,非常感谢。答:的确,对个别孩子投入过多的精力,就减少了对其他孩子的投入,不公平。但不管也不行。我的建议是「有限地管」,而不是「无限投入」。假设你有50个学生。一天工作时间8小时,扣除日常的备课上课改作业之外,剩下就是你可以用来对学生投入个别管理的时间。我们假设一天共有250分钟,除以50,也就是说,对单个学生投入的关注,限制在5分钟之内,是比较合适的。你可以继续尝试为这个学生投入努力。但请你在接下来一周内,把它们限制在5分钟之内(具体长度请根据实际情况拿捏)。一旦超过这个度,假如这个学生还在吸引你的注意,你要提醒自己:「没有更多时间给他了,我还要关心其他学生」,然后,尽量用简便的方式排除他带给课堂的影响。你可能会内疚,因为职业特性决定了你只能提供有限的服务,而你希望给予更多。如果难以承受这份内疚感,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为这个孩子再做点什么。这是为了让你自己的感觉好一些。请在一周后给我反馈,看看这个办法怎么样。反馈:首先感谢李老师的回复与建议。看到您提的建议时,我才意识到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是可以量化的,于是我计算了我的工作时长与工作量,确实平均到每个学生的课下时间只有几分钟,这还是在我每天加班的情况下。从这里我认识到我需要做出取舍了。由于接下来的这一周的教学安排与平时不同,就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心态变化。在明确需要控制对部分学生的投入后,首先心态上我轻松很多,也告诉自己学生需要管理,但可以拉长时间尺度,放到日积月累的关注中,而不能寄希望于短期内的高强度输出。我也不再期望自己短时间就去“感化”他们,自己也不再那么疲惫。同时也还是觉得缺乏教育学生的方法,自己需要多学习。直到前两天,课堂上我又被学生的不当行为激怒,和这个同学起了冲突,对峙了几句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叫停了自己,告诉学生课下处理。但下课后学生在我的提醒下还是自己走了。直到现在我仍然有些生气,觉得有些学生真的“无可救药”,我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需要继续磨练,而且目前我的能力范围内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类情况,我决定先放一放,再学习一下,等到我有足够能力后再解决。这就是我目前对待这类学生的做法,在有限时间内做自己能做的,不会做的就先放下,努力学习。新干预凡尔赛的反击问:李老师
2020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