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系统式心理治疗讲稿丨从可能到不变

李松蔚 李松蔚
2024-10-15
本文较长,阅读大约需要20分钟

大家好,这节课我要介绍在系统论范畴内的一个理论学科,叫控制论,或者叫控制理论。

学工程学的同学,可能对这个名词不陌生。反倒是心理系的学生,我记得心理系应该是没有开控制理论的课。我今天先做一个关于控制论的概述,介绍一下这门理论,然后讲这门理论在心理学的应用,它是如何应用于对人的干预的。

控制论研究什么呢?一句话,研究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变化的可能性我们经常说未来是不确定的,那要怎么减少那些节外生枝,让事物往确定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控制论的视野。

大家可能听得似懂非懂,我还是从系统讲起。

前面说过,系统可以看成很多个元素相互作用的整体。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些元素都有可能变化的。比如一个家庭系统里,妈妈干家务干了四十年,一万多天,每天任劳任怨,很伟大是不是。可是这一万多天当中,她说不定哪一天就想撂挑子不干了,对吗。平心而论肯定会有这种时候,你想想同一种生活过一万天,总有感到厌烦的时候吧,她觉得烦了,累了,说我想试试另外一种人生,可不可能呢?当然可能。可是一旦妈妈这样做了,系统就不稳定了,全家都会地震。

但我们很少听到这样的事情,对不对。

有个苏阿姨的例子上了新闻。为什么上新闻?就是因为太少了。可是明明每个家庭每个妈妈都有可能一时冲动,想改变一下人生,为什么那么多家庭还可以保持稳定呢?这背后有一些复杂的机制,我们慢慢讲。先说结果,结果就是:很多可能性只是在妈妈脑子里转了一下,就过去了,她今天还会像昨天一样生活。或者说,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固定自己的选择。

我们反复在提到一个概念,可能性

大家记住这个概念。我们接触的大多数学科,研究的对象都是元素,是确定不变的存在。比如我们学数学,用数字对应着具象的事物,你有两个苹果,妈妈给你三个苹果,现在你有几个苹果?学习这个运算的时候,我们假定了苹果就是苹果,它不会变,不会有其他的可能,那就是一个抓在我们手里边的水果。我们不会考虑它昨天是什么,明天又可能变成什么,它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存在。然后对它进行运算,加减乘除,或者其他操作,这是我们过去差不多所有经典科学体系的一个基础,建立在确定的事物上。

但是在控制论这个学科里边,它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还以苹果来举例,控制论就考虑说,这个苹果之前并不是苹果,它一开始只是一颗种子,它也并不会在你手里边永远都是苹果,可能再过一段时间成了一个苹果核,还可能变成苹果酱,还可能变成其他的东西。没有人跟你保证苹果就一定是苹果,它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

控制论的一个核心假设就是,所有东西都在变化,都有变化的「可能」。如果它一直不变,就很值得研究了。在控制论者的眼睛里,事物的存续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么可以保持稳定不变?背后一定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控制论之前的学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们看到一个东西存在就是存在了,天经地义,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我们默认了这个东西不存在别的可能。

一旦我们加入可能性的视角,看这个世界就不一样。变化是永恒的,不变才是稀奇的。

我们就在控制论里研究那些不变的事物究竟是怎么保持的。为什么叫控制论呢?因为它想知道在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里,变化的可能性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被控制住的。使得一个系统近乎于精准地,作为一个稳定不变的事物而存在。

控制论的研究,最早是出现在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出于战争的需要,人们开始对比如说炮弹、子弹,它们射出去之后的射程有兴趣。同一个角度,同一个力度发射出去,每次的轨迹都有轻微的不一样。它最后会落在哪里呢?这就有一大堆可能性,而不是一个确定的点。你可以发射100次,把每次的落点统计出来,最后是一个直径若干米的圆,这个圆里的任何一个点都有可能。那么对这个过程我们就想尽量控制好一点,把这个圆缩小一点,因为它最后落到这个点还是那个点上,有可能会造成很不一样的结果。

要研究这件事情,就要把它从炮膛里飞出去之后的轨迹看成一组可能性的集合。而不能像过去一样,假定它就是一条确定的曲线。如果你转不过这个弯来,你想它不就只有一条曲线吗,我甚至可以在坐标系里把这条曲线给画出来,它哪里来的别的可能呢?那对不起,你卡在了一个哲学观念的门槛上。你只能接受事物要么是A要么是B,看不到一个在A和B当中变化的过程。

控制论是研究过程的。你说「过程」是什么样?它没有一种「样子」,就是很多很多种可能性的一个集合。就像薛定谔的猫,它是死的还是活的?都是,又是死的又是活的。这当然是一个比喻,实际上这个命题不是在讨论一只猫的生死,而是说一个粒子的基本属性。没有人观察它的时候,它是不确定性的一个叠加。而在产生观察的同时,不确定性就会坍缩成确定性。想象这个过程啊,这在哲学观上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你说这有什么意义?宏观世界又不是这样。

但是同样的视角可以迁移到宏观世界啊,人也可以同时具有很多可能。你明天来不来上课?可能来,可能不来。就今天,现在,谁也不好说明天会怎么样,你明天的出勤就是一个可能性的叠加。每个人,每天,都存在不确定的变数。那么这个课堂就需要做些什么,才能维持住一个大概的出勤人数。这就是宏观世界的控制论。

顺便说一句,当我们说控制论的时候,经常有人问,这个是不是就是在研究精神控制,精神操控,洗脑?完全没有联系啊,一点关系都没有。精神操控什么的就算存在,充其量就是一种骗人的套路,一种巫术。但控制论是一门严肃科学,它是从数学里面来的。一个数学家叫维纳,在20世纪50年代写了《控制论》这本书。

数学不研究具象的事物,研究的是原理。里面用到什么对象,是炮弹,是人,还是分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对象之间的作用过程。一个东西怎么影响另一个东西,一个变化怎么带来下一个变化,增加了哪些可能,减少了哪些可能?它们怎么传导的信息,怎么自我校正?这是作为一门科学的控制论研究的东西。

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可能性就会增加或者缩小。可能性缩小的过程,就叫做控制过程。

如果用一幅图来表示的话,我们画出一个集合。这个集合代表了一个事物发展的全部可能,就像那个炮弹的落点的集合。我们把这个集合叫做可能性空间,一个变化中的事物,它变化的可能性空间有这么大,如果我们通过某个特定的过程,让它的可能性变得小一些,我们就会说在这个事物的变化过程上实施了一个有效的控制。

它们面积的差异越大,代表控制的效率越高。

这个过程的本质,就是压缩一个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从更多种可能的一个更大的范围,缩小到只能在特定范围里面去变化,甚至没变化。这不就是我们说的系统的稳态吗?系统那么多元素,那么多变化,之所以可以保持整体的稳定,就是因为实施了控制过程。所以,学习系统一定要用到控制论,这是一个必备的研究工具。

把这个思路套用到一个人的成长的过程,从一个婴儿,父母怀着无限的喜悦和担忧看着这个婴儿,不知道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到这个人慢慢地长大,定型,这也是一场控制过程。

他的可能性空间一直在缩小。此刻的你们跟十年二十年前比,可能性空间就小了很多。你本来可以成为一个运动员,可能去摆摊做生意,也可能当一个乞丐,但现在你坐在这个课堂上,乖乖上课,这就快定型了。不过面对未来——我假定在座各位还没有毕业——再过十年二十年回头看就会很感慨,因为现在你们还是具有很多可能。最后随着时间,你们会一步一步地排除其他可能性,每个人都会长成自己特有的样子,有自己的风格、个性。别人就会说:这不愧是你,你果然是这样一个人。你还是从前那个少年(笑)。

生命就是一个控制过程,是一个可能性空间由大变小,呈现出状态越来越稳定的过程。

正因为如此,我们会把控制理论应用到人的身上,试着用过程的视角去理解一个人他可能会做什么,以及他最终做了什么。尤其在心理治疗的领域,我们会看到很多来访者,很年轻,充满了可能性,同时他们口中反复说一句话,说我没有希望。我没有希望,我没有别的办法,我看不到别的可能,我今后就只能这样过下去了。

看上去他们似乎是自由的,但他们很不自由,就像前面说的被困在家庭里的妈妈。他们的可能性空间只有一点点,好像余生都只能以一种方式活下去,如果那种生活让他们不舒服,他们好像也只能过那种不舒服的生活。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就需要通过控制论的视角带来一些启发,帮助我们去理解这些又痛苦,又找不到空间去改变的人:他们是怎么把变化的可能给限定住的?我们要怎样给他们带来多一点的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心理治疗的课上讲这个理论。

生命系统是稳定的。长时间维持的不变,都可以看成是控制过程的产物。当然我们以后还会讲到,这个不变也只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成立的,是有阶段的。比如一个人可以保持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样子没有变化。现在叫「冻龄」,十年已经很不容易了,是不是。你想十年那么长,一个人的外貌身材完全可以有很多变化的,但有人就是能把变化的可能给限制住。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我们知道在这个奇迹里面,他是必须大量付出金钱和精力去打理的:健身,节食,保养,包括医美什么的,才能维持看上去的不变。

一个没控制住的例子...

用可能性的视角看,这是值得探索的过程。

而不是天然就应该存在的现象。

如果把它看作是天然的现象,你就不会有好奇。这个人长成这个样子,你以为他本来就该长这个样子,因为你认识的他一直长这样。但如果你把他放到长时间的尺度上去看,看成是一个往各个方向演变的集合,你就会有疑问:他是怎么做到在那么长一段时间不变样的呢?他的皮肤一直那么好,他脸上肯定是打了什么东西(笑)。

他的个性也一样。他有一个维持了很多年的习惯,你要对这个习惯的维持予以好奇。习惯其实也是有可能废掉的,对吧?我们这半辈子都有过不少习惯,曾经雄心勃勃地想要保持终生,最后只保持了两个月就废掉了(笑)。他的习惯可以保持一辈子的时间,怎么控制住的?

还有,我们有很多的过去的经验,过去的创伤,它在在我们的头脑里面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的鲜活,甚至永志不忘,这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前面举过这样的例子。有一些来访者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他说我失恋了,一直走不出失恋这件事的阴影,已经好几年了,我还是时时都想起,觉得很痛苦,我希望通过做心理咨询帮助我忘掉它,让我摆脱这件事。那么你们就一定要好奇,要学会好奇。不是好奇我们该怎么帮他摆脱,摆脱这个事根本不用学,因为人是会变的,也是会忘的。你已经摆脱了很多高中时候学过的知识(笑),没有用任何心理学的方法,你已经摆脱了!自然而然就忘了。那么有些东西他始终没有摆脱,始终不忘,这才是稀奇的:他怎么记住的?也许他在反复用某些方式提醒自己,强化这件事。这就是控制论的角度提示你的。

你就要问,他是在什么时候,用哪些方式让自己强化这件事的?这就是控制论的好奇。

你可能注意到,我刚才描述的控制过程,有好事,也有坏事。好坏无所谓,那是我们作为观察者赋予的一个价值立场,但是它维持不变的过程本身是没有价值立场的。有人身材一直很好,从来没胖过,这是控制过程。另一个人一直在稳定地变胖,从没有减过肥,这也是一个控制过程,虽然他不喜欢。一个人始终乐观,他就会做一些事来避免自己变得悲观。同样的,一个人悲观,他就会做一些事来避免自己变得乐观。

重要的是过程本身,无所谓好坏。这跟我们的思维习惯有冲突。人们会觉得,假如是好事,那还能理解一个人会做一些事去保持它,但如果是心理问题、创伤记忆,谁还会想保持它呢?但是不重要,各位!在这里「想不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事实上」保持住了。那说明有人仍然在做一些事。他可能不想做,但他还是做了。

控制过程通常是怎么发生的?

我们发射一枚炮弹,可能的落点范围有这么大,初始发射出去的速度角度有微小不同,空气阻力、风力带来的偏差,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这个炮弹飞行足够远的距离之后,会有巨大的偏差的可能性。怎么样让它的范围尽量地缩小?

有很多种控制的思路。在系统论的视角里,我们会特别强调一种,叫做反馈控制。我们回到第一节课讲过的仿生学,天上的老鹰从半空中直接滑翔着陆,去捕捉地上的一只兔子,非常精确。怎么做到的?它是一开始就规划好了这条路线吗?不是,它是一边飞一边调整,通过它的眼睛去观察它跟兔子之间的距离,然后随时通过它看到的距离调整它现在的飞行路线,缩小它跟目标之间的偏差。因为它可以不断地从结果中学习,不断地调整变化,落点的可能性空间就被压缩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这个过程就可以一直朝向减少偏离的方向变化。最后,当差距缩小到0的时候,就可以定点地实施一个打击。甚至这个目标还在动呢,仍然可以根据目标的动态去调整自己的方向。这时候,炮弹就成了一枚导弹。

图源: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

这个控制过程里边运用了一个关键的元素,叫做反馈。我们第一节课里就讲到反馈,事物在变化过程中,实时地获取到一些数据,这些数据被利用来调整下一步的行动,调整的方向是减少现在的状态和目标之间的偏差。最终当这个偏差减少到0的时候,我就可以精准地实现控制。这一类控制过程有个名字,叫做负反馈控制

反馈就是说,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调节。它依靠着某种信息返回机制,和某种调节机制,形成一个控制的环路。

最后对环路这个概念做点介绍:

我做了一个操作,得到一个结果,这是单个方向的控制。我再通过这个结果反向指导我的操作,这就成了一个环。这是一个闭合的过程。很多事情都是在这个环路中维持的稳定。

比如你每个学期的考试成绩都会有一个结果,而你在这个学期中的学习状态是你的一个操作。你的操作影响到考试结果,反过来你的结果又会影响到下学期的学习状态。所以你在这个环路维持住了一个成绩,一个名次,通过长时间的反馈和调整,你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

注意我说的不是一次成绩,而是一个过程。

如果我们只考一次,出来成绩不好,你可以归因说是你上学期的状态不好,很可惜,但也没办法。因为也不会再来一次了。这是一次意外,你只能承受它的结果。这就是单向的过程。

但如果不是只考一次呢?如果下学期还有考试呢?如果就像高三一样,每个月都考一次呢?甚至我每天都可以测试一次,把我的成绩变化画成一条曲线,这就变成了老鹰抓兔子,不是闭着眼睛只扑一次,扑到哪里算哪里。它是睁开眼睛的,一直在看,一直在调节,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反馈的环路。最后它稳稳地抓到兔子,没有别的可能。同样地,如果你一直得到考试成绩的反馈,这些反馈影响了你在这段时间的学习状态。可能这次成绩不好,这个成绩让你在未来一段时间进入某种学习状态,而这个学习状态刚好又产出了一个不好的成绩,跟上次一样。那么你拿到的成绩也是稳稳的,没有变化的可能。

有人就说:不对啊李老师,如果成绩出来特别差呢,谁会想保持自己的成绩那么差?难道他就不想调整一下状态,把成绩搞好一点吗?

这又是犯了我们前面说的错误,给控制过程带上价值判断,只接受符合特定价值的控制。你看,考试成绩很差,它不符合我们的喜好吧?但它发生了,而且维持住了,那就说明它是有一个自己的环路保持。一个学生可以每次考试稳定地拿到最后一名,他的父母和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激励他、惩罚他,教他,推动他,打压他……所有这些都是在反馈。而如果这是一个稳定的过程,我们就可以说,恰恰是这些激励他,惩罚他,推动他,打压他的这些措施……进一步地「帮助」他稳定在最后一名的位置上。这同样是一个控制过程,跟人们主观上喜不喜欢没关系。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里,一个同学就是想要及格,60分万岁。那么某一次他学猛了,考到70分,他就很高兴啊。这一高兴他就要好好庆祝一下,连打几天游戏,那么下一次考试,他的分数自然就降下去了。这就跟减肥减到某个数字,就要大吃一顿犒劳自己是一样的(笑)。

另外一个例子,一个人因为紧张,考试没有发挥好。他拿到成绩,对自己有很多责怪,父母老师又在安慰他:「不要紧张,要对自己有信心」。——但你们知道这些话是会让一个人更紧张的,就跟「不要想一头白熊」一样。那么他自己的责怪也好,别人善意的安慰也好,都让他紧张,所以下次考试他会发挥得跟这次一样。

所以我们要关注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这个结果是在一个怎样的环路里。谁在用什么样的方式应对这个结果?这些方式本身就是结果的一部分。问题不完全是问题,加上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它们合在一起,是一个控制过程。

虽然我们理解了这个视角,但不一定能熟练应用,你们平时还要练习。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更愿意看到那些我们喜欢的控制过程。一个人很成功,我们就容易说他是在一个过程里,通过努力保持住的成功,很自律。但如果一个人很痛苦,一直反复地痛苦,我们要么就说这很正常,要么就说是不是这个人有啥问题?我们不愿意看到这其实是一个类似的过程:这个人和他身边的人,也是在通过某个过程保持住他的痛苦。

这个封闭的控制环路的思想,在临床工作里非常有用。以后我们会看到它的具体应用。但在这之前,我们还要再做一些理论上的学习。

延伸阅读:

你在做什么,保持让自己一成不变丨心理学怪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李松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