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家务谈起

李松蔚 李松蔚
2024-10-16

做家庭咨询的时候,我喜欢提一些家务相关的问题:平时谁做饭,谁洗碗,谁打扫卫生,谁接送孩子?这些问题很轻巧,不涉及太深的隐私,有一种闲谈的舒适,同时背后又有很重要的信息。

设想直接问某人:「你对婚姻感到幸福吗?」这是致命的一问。人们不那么适应单刀直入地暴露感受,何况如果不是准备好了大吵一架,谁又会轻易吐露委屈?多数人就是「还行」。但如果问到一个家庭的家务分配,其中一方承担绝大多数的家务,TA(通常是她)的委屈也就昭然若揭了。

有一些人认为家务太琐碎,以至于没有讨论的必要。这种想法就跟认为「全职照顾家庭的人不创造价值」一样傲慢。家务的重要性就像每天用的电,因为太日常,反而看不见——看见的时候往往就是出故障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更关注那些「产生变化」的工作;而家务总是以「不产生变化」为目标:让人每天的生活都保持跟之前一样:房间窗明几净,有干净的衣服可以换,三餐按点,条理井然……久而久之觉得「不就这点事吗」。当然不是,停止任何一项家务几天,你就知道了。

家务很磨人,因为日复一日地维持大体量的工作,目标只在于「不产生变化」——也就会让人感知不到它的存在。这样的回报和付出不成比例,对于再强韧的神经都是一种磨蚀。抵得住三五个月,抵不住几年或几十年。所以家务要有分工。倒不必追求严格的对等,但几个人分着做,总是比一个人轻松。缺乏正面反馈带来的委屈也会少一些。

对绝大多数夫妻来说,家务分配早已形成了惯例。咨询师需要挑战这个惯例——不是为了推翻,只是让他们意识到「一切并非天经地义」。如果一个人承担了绝大多数家务,无论男女,我都会在咨询中问一句:「怎么形成这个分工的?」「你满意吗?」「如果你有需要,他/她会帮忙吗?」这是在夫妻相处时多多少少需要考虑的问题。

家务绝不是小事,它构成了家庭生活的基石。不可轻视,不要说什么「他没什么问题,就是不喜欢做家务」,像在说一种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他不喜欢,那并不是全该你承担的理由。谁都不喜欢做,但家务还是要做,正因此才有谈的必要。

很多人不满意,同时又很少真的尝试改变。有些全职的妻子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指不上他。」我问:「如果你向他求助,他会怎么拒绝你呢?」有时我会请他们现场模拟一下,看妻子如何提要求,丈夫如何拒绝。这是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他的拒绝会以什么样的理由,什么样的方式?是不耐烦,觉得该你的任务何必劳烦我?还是顾左右而言他?或是振振有词「我在外面累了一整天……」?他承认这是个问题吗?就算他实在没时间帮忙,会有一些歉疚的表示吗?这些互动可以透露出大量的关系信息:夫妻间的权力结构,健康或不健康的互补,以及他们头脑中对理想生活的不同认知。

也有这样的情况,妻子不满已久,却从来没有提出过自己的需求。她们说:「我就算不说,他也该知道我累呀。」他该知道,而事实是他看不到。因为一切太日常了,日复一日,形成了生活的一种稳态。不干活的一方认定「理所应当如此」。

我请她们把话说出来,当着伴侣的面提出需求:「我希望你跟我一起做这些事。」说出这话本身就需要勇气。有时另一半立刻就跳起来:「我们不是说好了嘛,我赚钱,你管家」,要么就是:「这不一直都是你在做吗」。一套言之凿凿的道理,以不容置疑的姿态维持着原定的家务划分。我建议他们不要倚仗这些语言构筑的权力,还不如回到一段平等的二人关系,直接表示:「我不愿意。」

你不愿意,我也不愿意,这就有了冲突。有冲突再解决,想办法达成平衡。这就是一家人。

达成平衡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 两人协商一致,达成分工;
  • 引入第三方(请老人照看孩子,花钱请家政);
  • 轮流承担;
  • 两人始终谈不拢,长期为此争吵不休(感受上虽不愉快,但这也是一种平衡状态);
  • 承认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只好一方或双方受委屈(双方都承认这里的委屈);
    …………
有人担心这样做咨询有「挑事儿」之嫌。——两个人已经习惯了原来的生活,被你问上几句,反而更生气了,怎么办?但容我辩解一句:如果有问题,问题早在咨询前就存在了。如果这两个人对于家务分配早已达成默契,不存在委屈,又何至于咨询师问一句就挑起冲突呢?争端就是因为存在不平,而咨询的意义正是用更安全的方式处理它。
来咨询的人有痛苦。而在一段婚姻的痛苦里,家务扮演着比看起来更重要的角色——并非因为工作量本身,而是其中一方长期处在被压抑的,无力抗争的位置上。有时抑郁就是他们抗争的方式,用生病的姿态表达:「我受够了!」你知道这个人受够了,就要让他/她有机会跟另一个人谈一谈,而不是劝他/她:「这都是小事,忍一忍就好了!」
遗憾的是,很多人常常无意识地站后者,大概家务听上去实在太琐碎平庸了。但这样一来他们就是在不自觉地支持坐享其成的一方。很多家庭里的丈夫就会感到理直气壮:「别人家都是这样,她怎么就不行!」这种时候一个咨询师就要说,别人是别人,但你遇到的人不愿意,那就是不愿意
只要有一个人不愿意,咨询师就要予以支持。哪怕他个人的价值观并不如此。曾经有一位跟我学咨询的学生,是在婚姻中经营了多年的女性,她的人生智慧之一就是忍耐,认为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做家务就是其中之一——吃点亏没关系,反而斤斤计较才会得不偿失。她愿意这样想是她个人的自由,这是她选择用来经营自己婚姻的策略。但作为咨询师,她仍然需要支持那些使用不同策略的人。一个来访家庭的丈夫问:「您是不是也认为,婚姻里不用这样锱铢必较?」她说:「我怎么认为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老婆怎么认为。」
往大了说,这是婚姻中的一种平权。但作为咨询师不必上升到这样的高度。我们只是协助夫妻双方,帮助他们在婚姻中的状态平衡一点点,哪怕只是两个人分担一下家务。这是立刻就可以实现的改变。理想的生活很远大,但理想的生活也是要一点点争取来的。那么,也许就可以先从家务谈起。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李松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