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循环提问》学了一半

李松蔚 李松蔚
2024-10-15

我组织了一个读书会,用一年时间读一本专业书《循环提问》(这里有介绍),计划是42周课程,上周是第21周,刚好是一半的时间。

在我看来一半已经是不小的成就,值得好好庆祝一番。按我的经验,读书会这种事都是开头热闹,读到三五周就有人开始疲倦,先是这周太忙,有一期来不及听,下周补上。然后不知怎么地,一周接一周,最后对着一堆从未点开过的标题,叹口气:算了,反正它们整整齐齐躺在这里,「等以后有时间」随时都可以听……

所以我设想过最坏的情况,读到一半已经没有学员,只剩我一个人自说自话……但或许因为预期放得低,到目前为止,每周一期的打开率和完播率都超出想象。数据理想不说,每期课后都还有不少高质量的反馈和提问。围绕这个读书会现在有6个群,数百名书友,时不时就会涌现出有趣的讨论,大部分都是生活中的自发应用。

(欢迎半道加入)

循环提问是什么呢?表面上是一套提问方法,实际上是在培养系统式心理咨询的思考方式。这套思路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人和人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难就难在理解「相互」两个字。

我们熟悉的思路往往是单向的。这就是说,我们看人对人的影响,习惯于有个方向:谁发起?谁承受?这样只在一个方向上起作用,就可以有责任人和受害者的划分。前几天写一个干预,建议妈妈对孩子发脾气后给孩子一点补偿,有人就问:孩子破坏规则尝到了甜头,以后万一惹出更多的祸怎么办?又有人担心:打完给个甜枣,会不会让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在这里,妈妈被放在了主宰者的位置上,她必须想到万全的做法,这是一锤子买卖,弄不好就决定孩子一生成败。每个人都被分配了固定的角色,进一步区分出道德上的好坏对错、恶意与无辜:丈夫在婚姻里总是受气,妻子每每在婆媳关系里挑起冲突,妈妈是天生的控制狂,儿子是无力的受害者……

我怀疑这与人们对故事的偏爱有关。众所周知,一个精彩的故事总要设计一个恶棍,才会有冲突,有情节,有情绪。我们在面对一地狼藉的时候才能指出谁是制造了这一切的人,谁必须为解决问题负责(如果我们敦促他解决问题,问题还是没解决,说明他要么是蠢,要么是坏)。

但循环提问研究的是「相互」。

相互影响是什么意思?妈妈是对孩子有作用的,没错,但这个作用并不会到此结束,孩子会考虑怎么样回应妈妈(是收敛当前的行为?还是变本加厉?)反过来,他采取的反应方式又会作用于妈妈,还有爸爸,以及更多的家庭成员,每个人又由此产生新的反应……就拿孩子闯祸的例子:第一步是他收到妈妈的补偿,之后他说不定会想要惹更多祸;但事情没有完,接下来妈妈发现了孩子的心机,再看到孩子捣乱时她就会控制自己不生气;再往后,孩子发现妈妈换了一种方式对自己,他捣乱这件事就变得没有意义……

这就让互动变得复杂,难以捉摸:

狠抓孩子学习,学习反而成了全家老大难;

鼓励孩子胆大自信,孩子表现得更退缩;

太太试图通过自我成长来改善婚姻,却让婚姻中的矛盾更棘手(丈夫的问题变本加厉);

试图讲道理说服老人,老人变得愈发顽固;

……

每个人都会对反应再做反应。你要看到两步、三步、若干步以后,理论上还可以无穷尽。

我知道很多人一听到「无穷尽」就觉得头疼,这太麻烦了。但人就是这样复杂的动物,何况人与人彼此缠结。谁都不会傻呆呆地杵着,单方面接受别人的「影响」而无动于衷。一岁的婴儿也会通过哭和笑告诉大人,他是否满意他们的照料,大人也会通过这些信号摸索更适合他的养育风格。信号一刻不停地发送,接收,来来回回地组合,编成一张大网。他影响她,她又影响他……问题是我们对此是否真的感兴趣?如果有人只想看热闹,想找出「一句话告诉我究竟坏人是谁」,那循环提问真的算不上好故事。

但它更接近于真实。真实就不够解气不够精彩。真实是每个人都有无能为力的,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的时刻,同时他们也是责任人,他们依据自己的逻辑解决问题,反而收紧了困住自己的网。而真正有效的方法,往往在直觉之外。

真实的情况就会经常说:不确定,没办法。

这也许反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我常常对教学效果感到遗憾。尤其学员问「我家的情况跟书上有点像,我想说服老公戒烟/让孩子不用催就自觉写作业/减少夫妻吵架,是不是可以用书上的办法?」这时候我总想说,别急,你照搬过去不一定有用,我们还是按书上的步骤,多想几步你们的互动。但我又觉得这样太磨叽了,也没有帮上忙。因为这些学员只想要一个方法,一招灵,而书上永远在教关系、关系、关系……大半本书地讨论关系,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线头中找出一点点破局的可能。换成我是学员我也急,怎么就没有一两招确定好用的招式呢?

但是急不来,这种学习只能泡着,泡在提问、对话,和对关系循环往复的观察中。浸泡久了就有一点感觉。在这个学到一半的读书会里,有人已经能够沿着反直觉的方向做一些干预。

举两个群里的例子。

(涉及案例信息,细节做了模糊处理)一位群友,给三口之家做家庭咨询。孩子8岁,父母一直批评孩子不好好学习,两边冲突很严重,前来咨询。咨询结束前,咨询师对小女孩说:

爸爸妈妈也在练习如何做父母。所以我有一个请求,请你不要太快地长大,不要太早地让爸妈觉得你自律了,不再是8岁了。8岁的孩子就是喜欢玩的,请你像一个8岁孩子那样去玩,让你的爸妈有机会练习做8岁孩子的父母。

孩子听到他那么说,眼泪都快下来了。父母也在这番话里深受触动,愉快地约了下一次。

另一位群友,给一对伴侣做咨询。双方都对彼此有很多抱怨,吵得很厉害。咨询师试了各种各样的说法,试图让他们从关系中看到积极面,都没用。咨询卡住了几秒钟,咨询师问,他们在一起多长时间了,他们说一年了。咨询师说:

我很好奇你们是怎么在一起一年的,按照我的理解,你们这么水火不容,早就该分开了。

大家都笑了,接下来他们比咨询师还积极,好像生怕被咨询师「拆散」一样。再重复前面的改释,他们就能接受了,对家庭作业也很积极。

你说这些知识有什么用,这就是具体的应用。

这些都是正在从业的心理咨询师。做这个职业的人,就知道这些临机的反应有多么可贵。这也是这份工作的魅力所在,它难以复制。标准的操作不一定带来标准的结果。人们需要荒谬的,不在原来框架之中的信息。因为人是活的,他们会在任何事件中加入自己的解读,因此再有效的套路都不可能百试百灵。不要固守任何一句话,一种方法。有时你只是说话的表情不同,对方的反应就有可能从「这个人好懂我」一下子变成「这个人好虚伪,他总在说那些懂我的话」。

人是活的,不要指望用确定的方式影响人。这本书读到一半,能记住这么一件事也够了。

不做心理咨询师的人,面对这些复杂性的第一反应也许是不感兴趣。不过,人人都有复杂,多变,自相矛盾的心理。你仍然可以从这些思考中理解一部分的自己,理解就可能带来改变:

(一位普通群友的自我改变)

大概因为我今年在专业方面做了一点工作,攒了些影响力,现在还不断有新人报名这个读书会。以为这里有一种新奇的思维,学会了就会带来提升。我还是想泼点冷水,学习当然好,但这并不是好学的东西。倒不是怕中途加入跟不上进度,错过的课倒是可以回放,内容的不理解也好解决,可以讨论,也可以多看几遍,慢慢想。但很多人未必真的想理解人们这些交互的制约。理解并不总是带来力量,有时也让人更无力。

这不只是读一本书,同时也是在挑战和推翻自己习以为常看世界的方式。这其实正是我理解的学习。学习不见得永远愉快,始终在充实和更新,它也可能是冲突,疑惑,摒弃过去的认知,无力整合与自相矛盾。人们正是在经历这种种痛苦的过程中,一点一点拓宽自己的边界。这需要很多时间和耐心,所以要准备一年。学一样东西比「想象学一样东西」要困难得多,正如改变比「以为可以改变」困难一样。所有一同参与这个过程的人,希望下半年我们有机会走得更远。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李松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